-
1 # 談論得體
-
2 # 贛南資訊資深專家
能把一口北京方言說得溜的,北京人稱之為“京油子”,能把一口天津方言說得好的,天津人稱之為“衛嘴子”,京油子、衛嘴子、河北方言這三種方言空間上雖彼此相隔不遠,但口音各不相同,用活生生的事實證明了“十里不同音”的俗語。
北京話融合了北方各民族特性,從遼金到元朝,北京方言一直受到少數民族的影響,使得北京話複雜而豐富,可以說,和其他方言相比,北京話是發展最迅速、最多樣化的方言。清末,北京話就被定為官方語言,國語。新中國成立後,確立了以北京話為基礎方言,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的普通話,並向全國推廣。從此,那些地道的北京話,如假招兒、貓膩、巴結、倒騰、套近乎、找茬兒等也被各地人用上了。京味兒足的北京話,如二百五,敢情、皮實、少興、數落、壓根兒、神聊等也逐漸為人們所知道。
一個侃字,成了北京人特殊的標識,就像北京人提籠溜鳥一樣。
天津是個方言孤島,鑲嵌在華北大地上。出了外環,天津話就基本消失了。正宗的天津話只存在這座城市的市區。
這個方言島的形成有三個原因:一是異地從軍,隨朱棣鎮守北京的安徽軍隊所說的話是天津話的源頭;跟隨漕運,許多徐蚌地區人氏進入天建,及李鴻章率十萬徽軍入京,這些人或駐紮於天津,或落戶於天津,鞏固了這座方言孤島。
此外,天津話還深受“碼頭文化”影響,天津自古就是河運、海運發達之地。天南地北的商人聚在這兒做生意,受此影響。能說會道成為了天津人最基本的技能,天津話特哏兒、特幽默!
再來看冀所指代的河北,這裡分佈有北京官話、東北官話、晉語、冀魯官話4種方言,方言間相互影響,呈現出複雜的語言狀況,跟北京話有相似的地方,但又存在截然不同之處。如帶山東口音的河北話,非官話的晉語,這和北京話要麼存在巨大差異,要麼就完全不同的。
綜合上述,京津冀三地雖相隔不遠,但由於歷史沿革、地理位置上的差異導致口音不一樣!
-
3 # 半點月
誰說京津冀是三種不同的口音?除河北灤平是正宗的普通話之外,河北南部與東部完全不是一個口音,光東部的唐山和秦皇島就不是一個口音,所以河北的口音有好幾種。
-
4 # 浮蓋山
京津冀三個城市就象一條直線上的三個交合點,其人文地緣相近、相似,口音形似,只是音準略有不同,口形音質發聲、捲舌音標不同而小有區別!
京城都市,是為六朝帝都,為八佰多年的歷史傳承,迄今為止,已經形成一種特有的本土方言,全國標準普通話,以京話為準,去除捲舌、鼻音、拖腔而形成正宗的標準普通話,並標上拼音的四聲——陰陽平、上去聲,這樣方便確認和區分,並以電視臺播音員的正腔韻調為準繩;但一般普通人要達到播音的特質,似乎難以企級,但只要達到正音普通話的百分之八十,已經算是不錯;但一個地方的人說普通話多少夾帶了本出生地的土話音調在裡面。
在北京城中,老北京人說的京韻方言,說的是哪樣圓滑,一個腔調、一個板韻,說的是娓娓道來而動聽,受用!猶如行雲流水一般腕轉輕巧!人們俗稱為“京片子”方言土音。
京津冀地緣相接、人緣相親,地域一體、文化一脈,歷史淵源深厚、交往半徑相宜,完全能夠相互融合、協同發展。京津冀位於東北亞中國地區環渤海心臟地帶,是中國北方經濟規模最大、最具活力的地區,越來越引起中國乃至整個世界的矚目。
八年的北京生涯,帶給我太多的認知和感受,這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城一郭,是哪樣稔熟、多情,這裡的人情世故,世故人情;是哪樣使人依戀不捨和眷戀!從地理環境上看,天津到北京全程一百三十四公里,大約二小時二十分鐘的車程!天津人獨特的語言和音調方式來表達意願等情感內容 ,天津土話,源於宿州方言。以天津老城為中心的一個尖頭朝南,底部朝北的三角形方言,島內人們所說的方言,即天津土話。天津土話與普通話差異明顯,最主要的是語音和聲調的不同。
天津人說的方言土話,它的韻色腔調和京話亦有差別,缺少捲舌音,略帶鼻音;說話快的時候猶如從胸口喉部擠出來一般,比如天津快板、評書等等韻味無窮。河北方言口音主要是“冀魯官話”。唐山、張家口、承德、秦皇島,分屬青州、幽州、幷州。也是唯一主城區文化(秦皇島方言)與縣域文化(冀魯文化)割裂的城市。
河北省方言土話口音和北京、天津又有所不同,發音略帶捲舌,以平音為主色調,言語快的時候,說的輕柔順暢。但美中不足的是話快進時舌笞象短了哪麼一小寸,有點澀口和阻滯遲後,這也許就是特色的一種大眾化形式!聽的受眾歡快無此。從地緣地理環境上看,以河北石家莊為例,到北京的距離為三百一十二公里,車程為四小時三十四分鐘。
京津冀一體化城市,為北方三大重鎮,儘管方言土話口音大體相近,因人文、地理、環境、空域的差別,造就了本土特色口音的一大亮點,細聽之下,就是外方人(指外阜人)也聽得懂,但它明顯的差異之處是口音聲標區分較大,而它的統一之處是音質區域大體相同,所以發音出來的口音都能夠聽得懂。 -
5 # 情感導師博愛
京津冀差不多都在一個地區,誕生了3種截然不同的口音;這是地方方言。
比如我是福建省福州人,但是福建的每個市口音都不一樣:比如:
福州的拱趴(吹牛,胡說八道 )、 勁趴(很拽)、 呀摸一女(很沒意思 )、 難悶(笨蛋)、 醒應漫(神經病)
古田話講:講大話(吹牛)、神印曼(神經病)
福清話講:顛趴(神經病)
有一次一個四川的朋友,來到福建福州,這個可是美女;很多人想認識,看見她身邊有一個本地的小夥子和她交談;這個時候美女說我的我剛買的(孩子)忘記了放哪了;這位小夥子說,你這麼年輕咋就有了孩子呢;但是為了取悅美女,到處幫助她找(孩子)。哈哈;最後美女走了,說傻瓜;
-
6 # 九河之夜
天津東北是唐山口音 西南是靜海口音 西北是武清口音~而天津話 其根源來自明朝朱棣燕王掃北帶來的安徽軍隊駐紮在天津衛城而擴散開的~
北京話則是土話+蒙古口音+南京話+滿洲口音混雜出來的~
河北省各地又有各地的口音 唐山 廊坊 保定 以至於邯鄲 邢臺口音更不相同~
所以根本就不是三個口音 是N種口音~
回覆列表
這是與自然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也與人員流動是否頻繁有關!凡是有山相隔,有河相間,語音就有不同,若是大江大河語音相差更大!若是隔著海那基本連語系都不一樣了。也就是說人員流動方便的地方語音接近。若不方便則溝通交流會難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