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6
回覆列表
  • 1 # 飛魚說史

    張儀已經入土為安了。

    說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必須要先說明一個事情,《史記》中雖然把蘇秦和張儀寫成同一時期的縱橫師兄弟,其實這並不是很準確的,因為根據長沙馬王堆漢墓帛書《戰國縱橫家書》卻表明:蘇秦的年輩比張儀晚,蘇秦逝於公元前284年,張儀逝於公元前310年。

    這就說明了蘇秦和張儀並不是一個年代的人,蘇秦的活動主要是在張儀死後才開始的,說白了就是張儀在搞連橫的時候,蘇秦還是一個小屁孩呢,更不可能和張儀對抗,縱橫捭闔了。

    那麼為什麼會有蘇秦搞縱橫這事呢,其實這應該是太史公根據另一個縱橫家公孫衍和無數個縱橫家的影子杜撰出來的一個無數縱橫家嚮往的影子而已。

    其實蘇秦系六國相印這事也可能並不存在,但是歷史上的公孫衍卻真真切切的做了五國的丞相,所以這個事的主角是不是蘇秦還有待考量,我們姑且就說下公孫衍的五國合縱抗秦,為什麼被張儀給破了吧!

    張儀的對手其實一直都是公孫衍,公孫衍也是合縱抗秦的首倡者,公孫衍,又被人稱之為“犀首”,這個犀首到底是什麼意思,有歷史學家認為這是一個武官的職位,也有奇談怪論認為公孫衍的頭長得像犀牛,有道是,公孫衍的頭像皮球,有山有水有河流,當然這不可信,大家看看笑笑就算了。

    公孫衍一開始是打算為秦國效力的,他為秦國收復了魏國的西河之地後,就被爵封大良造,但是這個時候,秦國又去了一個人,就是張儀,張儀看著公孫衍很不爽,就用壞點子把公孫衍給逼走了。

    逼走之後的公孫衍奔走在諸侯之間,拉起了五國抗秦的大旗,公孫衍也成為了五國的丞相,但是五國攻秦聯盟並不團結,每個國家都各自有自己的小九九,所以註定了會被張儀給擊破聯盟。

    不團結的聯盟其實是沒有任何戰鬥力的,雖然五國拉起了抗秦的大軍,但是最後還是攻打秦國失敗了,所以公孫衍的合縱在張儀的周旋之下,以失敗告終了。

    其實說白了一句話,山東六國不同心,不能一致抗秦,是張儀能成功各個擊破公孫衍合縱聯盟最根本的原因。

  • 2 # 甲乙丙丁戊

    早已入土為安了,張儀公元前309年就在魏國去世了,而此時蘇秦才剛剛出仕,成為燕昭公的客卿,幫助燕昭公顛覆齊國,他們兩個沒有任何交集。

  • 3 # 姜楠史話

    1960年12月25日,毛澤東在67歲壽辰前夜,請幾位親屬和工作人員吃便飯,毛澤東舉了他自己的經歷:“我就受過壓,得過三次大的處分,‘被開除過黨籍’,撤掉過軍職……兩三年一個鬼也不上門。” 主席當年在中央蘇區受過排擠,遭遇過逆境,他舉了戰國蘇秦、張儀的例子,告誡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要進步就要到最艱苦的實踐中去,去克服困難,經受磨練。 主席講的故事發生在戰國末年,六國為對付強秦而形成的聯盟稱為合縱,向秦納貢暫時求得平安稱為連橫。玩弄縱橫之術的謀士利舌如劍,危言聳聽,將國君玩弄於鼓掌之上。

    蘇秦張儀都是鬼谷子的高徒,蘇秦憑藉合縱遊說諸國無往不利,在趙國封侯拜相,權勢煌煌。而張儀遊說不利,窮困潦倒,不得不寄食楚相府。

    在一次楚相家宴上,張儀被汙衊偷竊了楚相的和氏璧,被打的滿嘴冒血泡,牙齒脫落。

    回家後,妻子擦拭著張儀的傷口,埋怨他不務正業,乃至今日之辱,張儀齜牙咧嘴,含糊不清的問,“舌頭還有嗎?”,妻子噗嗤笑了,張儀說“有舌頭在,怕什麼”?這時朋友來探視,告訴張儀,昔日的老同學蘇秦,如今已掛六國相印,已在趙國封侯拜相了。

    張儀決定去投奔蘇秦,看在當年同學情上,最不濟也能混個“科長”噹噹。

    到了趙國邯鄲,張儀在相府門前苦等了半月,才得召見。

    宴會上,蘇秦接見了老同學,堂上貴客如雲,蘇秦卻把張儀安排到了堂下奴僕的位子上。張儀穿的寒酸,又受冷遇,心情窘迫。

    相國蘇秦看著老同學,吃了口餿飯似的:“你怎麼混成這樣,我當然能提拔你,但你看看你配嗎?”。

    這話太傷人,張儀聽後胸腔發散著血腥氣,他沒有跪辭,轉身就走。

    回旅館路上,張儀氣得罵蘇秦無情無義,一點也不給老同學面子。激憤之下,他決定投奔秦國,現在唯一能制約趙國,破壞蘇秦合縱大計的就是秦國,一定要把蘇秦要碎屍萬段不可。

    旅館隔壁的商人也要去秦國,於是同行。商人攜張儀一起吃住,讓窮途末路的張儀很是感激。

    到咸陽後,張儀傻了眼,秦王哪是想見就見的,又沒有錢財,又無人給疏通門路,到死也見不到秦王。

    這時商人慷慨的拿出百萬錢財,幫助張儀打點關係,使得張儀順利得到了覲見機會,能夠對秦惠王闡述自己連橫,離間六國的主張。

    自此張儀深受秦王的賞識,扶搖而上,一年後升任秦相,大權在握,成為秦國最高行政長官。張儀磨拳霍霍準備謀取蘇秦的趙國,一雪前恥。

    就在這時,商人前來辭行,他的一番話讓張儀震驚了。

    商人說:“錢財馬車全部是蘇君資助的,如今您已身居高位,我回去覆命了!”

    原來,那夜張儀負氣走後,蘇秦對心腹感嘆,“假使我在老家有兩傾地,斷不會有今天成就,我怕張儀也耽與蠅頭小利,不思進取”。

    蘇秦知道張儀是個了不起的人才,如果把他留在自己身邊,頂多當個“科長”,不留張儀是為了逼他更加發憤圖強,做出更大的成績。

    “請轉告蘇先生,有生之年秦國不會攻打趙國。”張儀對商人許諾道。後來在蘇秦死後,張儀輔助秦王滅了六國。

    主席講完故事後,幽默地總結說:“人就是要壓的,像榨油一樣,你不壓,是出不了油的。

  • 4 # 趣話歷史那些事兒

    張儀是魏國人,當初和蘇秦一起師從鬼谷子先生,學習遊說之術,蘇秦自認為自己的才學不及張儀,二人完成學業之後,便去遊說諸侯。

    再到後來,蘇秦說服趙肅侯,從而得以去遊說諸侯實行合縱的聯盟,但他又擔心秦國趁機攻打諸侯國,破壞盟約,他考慮再三,未能找到一個合適的人派往秦國為自己工作,便派人勸說張儀投奔自己,作為同門的張儀前往趙國會見蘇秦,但未想到,蘇秦竟以奴僕之禮來待自己,還當眾羞辱自己,他想到諸侯國之中唯有秦國才能威脅到趙國,於是便隻身赴秦。

    再到後來,張儀才明白,原來是蘇秦激自己到秦國,並一直暗中助他,慢慢的,張儀在秦國的地位日益攀升,秦慧文君十年,張儀任秦相,位居百官之首。

    秦惠王二年,秦惠王派張儀和齊、楚兩國的相國在齧桑盟,張儀從齧桑回到秦國,被免去相位。後來為了秦國利益,張儀去魏國任相,秦惠王七年,韓、趙、魏、燕、齊率領匈奴攻秦,諸侯敗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神話中盤古劈開的是地球的天地,還是整個宇宙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