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天下”,很多人都認為“天下”是無窮無盡的。但是讀史記,感覺史記很多語境中的“天下”是有限的。“寡人以眇眇之身,興兵誅暴亂,賴宗廟之靈,六王鹹伏其辜,天下大定。”“二十有六年,初並天下”。從這些表述中,感覺秦滅六國,就已經並了整個天下,所謂的“天下”,其實只包括了戰國諸國的地盤,並不包括北方的匈奴,也不包括南方的南越。“先帝起諸侯,兼天下,天下已定,外攘四夷以安邊竟”這裡明確把四夷排除在“天下”之外。當時與“天下”有關的還有“九州”,“海內”。時人常用海內來稱呼自已生活的這個天下,周青臣恭維秦始皇的功績是“平定海內,放逐蠻夷”,劉邦也說“威加海內”。海內之地多大呢?《禮記》中有詳細的論述:“西不盡流沙,南不盡衡山,東不近東海,北不盡恆山,凡四海之內,斷長補短,方三千里,為田八十萬億一萬億畝。”這個地盤基本就是戰國七雄加幾個小國的地盤拼起來。戰國秦漢人眼裡的“天下”是不是就這麼大?這個“天下”的範圍是不是最正宗的“天下”?我們現在應不應當繼續持有這種“天下觀”?時人為什麼以這個範圍為“九州”,為“海內”,為“天下”?是他們不知道這個範圍以外的地方嗎?“天下已定,外攘四夷以安邊竟”,“平定海內,放逐蠻夷”,說明他們應該是知道"天下”,“海內”之外還是有人有地的,至少戰國時趙國知道有匈奴,燕國知道有東胡,朝鮮,為什麼不把匈奴的地盤包含在天下之內?
回覆列表
-
1 # 歷史萬事屋
-
2 # 我們是鈉梨子
“天下”一詞,我最早聽說是在“家天下”,“天下之大,無奇不有”這些句式中。這並不是古書中記載的,而是我在聽人談話時提及的。第一次在書中見是在“二十有六年,初並天下”這句中。
對於所提及的戰國秦漢時期的“天下”,我所理解的是戰國秦漢時期的疆域面積。在戰國秦漢時期的疆域領土,是十分廣闊的。在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便開拓各地荒土,使得疆域面積大大增添。西起甘肅臨洮 東到於海邊際,南抵嶺南境地,北到河套陰山,這便是前人無法抵達的。這也許就是這時期在疆域領土方面“天下”之大。
而據另一些相關人士的看法,“天下”是指一個歷史理論,而統一天下更是很難達到的,因為即便統一了疆域領土,思想上也是很難統一的。就在戰國時期還出現了百家爭鳴的現象,而在漢朝時期,各個民族之間互相融合,民族之間相互通婚,血統融合。且漢武帝時期推崇儒家思想,思想統一。這也許就是在思想文化方面“天下”之大。
“天下”的觀念最早就是產生於戰國秦漢時期,不過這只是當時學者捏造出來的理想模式下的疆域理論,誤導了之後的許多人。當時與“天下”觀相配套而捏造出來的理論還有九州、五服等,對後人影響都很大。
戰國秦漢學者提出“天下”觀念,最早是用來描述前三代夏商周的統治範圍,吹噓它們疆域的遼闊,即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也就是把戰國秦漢時已知的世界範圍全部當做“天下”,《尚書·禹貢》裡把戰國時已知的地域範圍劃分為九州,這大概是“天下”比較保守的範圍,如下圖所示:
還有對夏商周三代疆域更誇張的描述:“東漸於海, 西被於流沙, 朔、南暨聲教, 訖於四海。”簡單說就是東臨大海,南到蠻夷居住地,西止青藏高原,北抵草原大漠,這古人心目中較大的“天下”,也就是指整個東亞自然疆域範圍。
但經過今人研究考證,夏代的疆域範圍僅僅只有山西南部和河南西部,也就是還不及兩個省的規模。商代的疆域在夏代基礎上稍稍擴大。周代的疆域規模大致是東臨大海,西部到達陝西西部,南部抵達江漢流域,北部到達燕山附近。
無論如何,這三代的統治範圍都達不到戰國秦漢時所吹噓的“天下”的規模,這一“天下”規模甚至到漢代的鼎盛時期也未能完全達到。那麼戰國秦漢的學者們又為什麼要故意吹噓誇大呢?
一方面是儒家傳統的崇古思想,另一方面和秦始皇有著很大關係。始皇帝統一六國後開疆拓土,西起甘肅臨洮,東至於海,南達嶺南,北抵河套陰山,取得了前無古人的功績,統治範圍遠超前代秦代的疆域圖常見於歷史教科書,即下圖:
但是秦始皇對儒生們極其不友好,“焚書坑儒”世人皆知,導致後世儒生對秦始皇有很多負面評價。為了貶低始皇帝開疆拓土的功績,於是人為地誇大前代王朝的統治範圍,崇古而非今。
所以,“天下”觀原本是一個古人捏造的歷史理論和疆域理論,只是代表著一種理想的疆域範圍,包括整個東亞自然疆域。之後儒家成為正統思想,出於加強皇權和中央集權的需要,這一“天下”觀被統治者所接納,對後世影響深遠。而且秦漢以及後世王朝的開疆拓土,也可以看做是對“天下”觀的一種追求和實踐,但真正統治整個“天下”永遠都只是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