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V布里塔尼亞
-
2 # 80S電子產品愛好者
可以買hd600,hd650,dt880,dt990,sr325,PS500E,k701,k712pro,hd660s,he560
-
3 # 熱門科技蒐羅
1、Bose QC35
包耳藍芽耳機,目前出到了第二代,降噪耳機的標杆,乘車時佩戴能基本隔絕噪音,密封也不錯。音質還說得過去,因為是美國耳機所以低音不錯,聽動次打次比較有感覺,據說音質相當於一千多水平?還有一個很容易被忽視的地方就是它的佩戴舒適度應該是最高的。其他耳機或多或少會有夾頭(尤其是對眼鏡黨)或者壓頭的問題,bose的耳機佩戴一等一的舒服,有人評價是“感覺不到戴著耳機”,這麼說有點誇張但是據我qc25的體驗,是我試過的所有耳機裡最好的。
優點:降噪,佩戴一流
缺點:音質稍微差點意思(大家都這麼說)
2、索尼1000x
包耳藍芽,已經出到了第三代,前兩代好像有斷梁的問題,第三代好像已經修復了。1000x系列是降噪能力媲美bose的產品,而且有幾種降噪模式可供選擇。音質上也還不錯,佩戴也不夾頭。我是體驗過朋友買的1000xm2,降噪確實不俗,音質據說比qc35好點?就是外觀有點平庸,很多人都嫌醜。整體評價很高,大有成為一代神機的趨勢。出街“撞機”可能性比較高,畢竟熱賣產品
優點:降噪一流,音質不俗
缺點:外觀低調,有街機趨勢
3、森海大饅頭二代
包耳藍芽(還有款壓耳的叫小饅頭),當初黑五打折德國亞馬遜180歐左右我還考慮了一下,後來那個外觀不大喜歡(有同學很喜歡)而且看了眼評價平庸就放棄了。是個兩極分化有點嚴重的機子,有多少人誇就有多少人黑。降噪效果在前兩款之下,音質有的人喜歡有的人說平庸,之前我聽過同學的感覺還不錯,不失為一個選擇,畢竟森海大品牌加持
優點:功能齊全,沒有明顯短板,森海塞爾,好推
缺點:優點不夠突出
4、B&W P7
包耳藍芽,這款我是看貼吧大佬推薦才知道的,我以為B&O已經夠小眾了,結果知道這個牌子的更少了。英國牌子Bowers & Wilkins,中文名叫寶華韋健(很土有木有)。看了不少評測,對它的評價無一例外地高,有人評價說它是藍芽頭戴音質的頂點了。音質應該是3000以內沒有對手,而且外觀和傳統耳機不大一樣,很有逼格。大佬對它也是愛不釋手的那種。缺點是佩戴好像有點夾頭。這款P7據說是停產了,因為出來了新的型號PX,但是還是可以買到
優點:逼格高,音質無敵
缺點:沒有ANC主動降噪,只有被動降噪,佩戴舒適度一般
5、B&O H系列
這個系列有好幾款,其中帶藍芽的有H4,H7,H8,H8i,H9,H9i,其中H4, 7,9, 9i都是包耳,8是壓耳。B&O家和奧迪差不多,數字越大越好,後面帶i的好於沒有的,所以旗艦就是H9i了,H4是入門級。對於B&O最多的評價就是三頻均衡,聲場大,逼格高,外觀漂亮。我也是被外觀吸引,喜歡得不要不要的,到了非B&O不可的地步。我這邊看到的是歐洲的價格,H8折後大概220歐,H9i折後300歐多點。其中的H7往後都是帶觸控的(H8i好像不帶),很方便,而H8往後都是帶降噪的。雖然降噪效果和前兩位大佬沒法比,但是乘車佩戴 開關降噪區別還是很明顯的。B&O是丹麥輕奢牌子,他家音響做得很牛,所以耳機音質也不會差。做工是絕對一流,耳機罩用的小羊皮,裡面是記憶棉,很軟很舒服。因為我嫌包耳的出去戴太大太笨重了所以買的H8壓耳。這款雖然評價褒貶不一但是我覺得還不錯。音質肯定不是頂級但是三頻均衡,這款加強了低音,最重要的是外觀太太太加分了。我看到好多B&W p7 和B&O的對比評測,總體結論就是B&W音質更好,B&O外觀和佩戴更好,在家聽B&W,出街B&O
優點:逼格高,音質不錯,外觀很小資很漂亮,出街利器
缺點:頭梁的海綿有點硬,有人嫌觸控不好用(我覺得還好吧),音質比不上B&W
-
4 # 耳機玩家
3000元左右的頭戴耳機,可以瞭解一下:
1.Audeze/奧帝茲 Mobius黑科技遊戲耳機頭戴式
2.AKG/愛科技 N700NC WIRELESS罩耳頭戴式無線藍芽耳機長續航自適應主動降噪
3.Audio Technica/鐵三角 ATH-DSR9BT無線藍芽頭戴耳機
4.Sony/索尼 MDR-Z7M2 MDR-Z7 動圈 高解析度頭戴式耳機
5.森海塞爾HD660S 開放式動圈頭戴式耳機
回覆列表
3000只有akg k3003 了吧~
古典還推下ie800
+1000多可以上謝蘭圖~
前端搭配好,不是隻有耳機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