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萬事屋

    一般的歷史題材影視劇都會配備有歷史專業背景的顧問,對古代禮儀、服飾、建築陳設佈景等方面進行專業指導。所以我們會發現,很多歷史影視劇在這些無論劇情質量如何,在這些方面做的都是比較不錯的。近年來熱播的《琅琊榜》,在展現魏晉風格的服飾、禮儀方面就做得相當不錯,見下圖:

    不過,在歷史劇中穿幫的往往是一些容易被劇組們忽視的細節。例如在反映某一朝代時,哪些食物在這個朝代見得到,哪些見不到?很多時候容易被忽略。類似的情況有很多,下面就給大家分類舉例說明。

    首先是食物“穿越”,歷史劇中最容易鬧笑話的食物莫過於玉米、辣椒之類。玉米和辣椒都是明代中後期從國外傳入的,但是很多劇組卻鍾愛這些食物,導致它們經常“穿越”到以前朝代的歷史劇中。老版的《三國演義》裡,有這樣一個場景:一個參加官渡之戰計程車兵手拿玉米棒子啃得津津有味。新版《水滸傳》的劇組也很喜歡玉米,於是我們就能看到下圖中的滑稽場景,北宋年間,宋江在清代的苞米地裡和人打鬥:

    其次是文學內容“穿越”,很多歷史題材影視劇為了彰顯出自身的文化底蘊,常常引經據典,稍有不慎,就會出現前代人引用後代人作品的笑話。在新版《三國》裡,劉備就曾語出驚人,引用了明代顧炎武的一句名言:

    同樣出現文學穿幫的還有一部韓國曆史神劇,叫做《帝國的早晨》。這部歷史劇可謂是槽點滿滿,例如高句麗軍隊一箭射瞎大唐皇帝李世民的眼睛,攻陷大唐王朝大片疆土等等,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不過這裡要介紹的是劇中的文學穿幫鏡頭,粗心的劇組竟然把毛澤東的詩詞《沁園春·雪》放在了高句麗將軍背後的屏風上,見下圖:

    還有就是比較高階一點的歷史錯誤了。例如三國時期的蜀漢在當時並不是叫蜀國,而是自稱為“漢”,蜀漢是後人給的稱謂。所以很多人會誤認為蜀國軍隊的旗幟上應該寫“蜀”字,其實應該是“漢”字,新版《三國》裡就有這種錯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2歲的孩子上寄宿制的私立學校好還是公立學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