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pt孔老師
-
2 # 等等彭vlog
第一:首先說吵架呢,其實還是擺事實講道理為主,你呈現出的面貌表現出的態度非常關鍵,還有就是要呈現出對局勢的主導權。
第二:就是靠語氣語調來表達,你想一般人的觀感,如果兩人吵架,完全腦子聽憑感覺得誰比較佔上風呢,那個聲音比較嗓門比較亮的嗎?不是這種人,往往是是那種說話的語氣比較冷靜,音調比較低沉的人大家反而容易覺得是他主導了場面,一定要你按耐住性性子先配合他先去確認它的業務到底有什麼困難,這樣講啊,就可以讓大家感覺到是因為你願意跟他談,所以才突破了各說各話的僵局,對話才有了進展。
第三: 在爭吵的過程中表示出你願意配合對方的時候其實就是你在主導局勢了,因為這個時候,你表現出了比對方更高的視角更大的全域性意識,不一樣思考問題的方式。
在職場的人都知道,做事認真的人在一起開會難免會吵架。會議的氣氛總是一片祥和可能說明我們給自己的目標還不夠有挑戰性,或者我們做事都不夠走心。那該如何有效地進行爭論才能最有效率地解決問題,實現會議的目的呢?"12 Rules for Life" (人生12法則)的作者加拿大心理學學家Jordan Peterson 認為在這個混亂的局面裡,雙方要合作往前走開創局面,爭論是在所難免的。但關鍵是如何把爭論變成理性的辯論:
1. 辯論的目的不是為了戰勝對方,而是一起解決問題
爭論只有一個贏家,即使你贏了,你只是獲得了一個敵人,一個正在為自己輸掉爭論而懷恨在心的對手。而這位憤怒的對手遲早會想辦法報復的。只有解決問題的共贏方案才是真正的贏。
2. 搞清楚觀點的對和錯,非常重要
在爭論中我們常常聽到一些和事佬會跑出來說:“誰對誰錯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的關係。” 這句話在夫妻吵架中可能是對的,但在開會做決策時就不一定正確了。
當我們的夥伴堅持錯誤的觀點一意孤行,就好像拿著一張錯誤的地圖進入一個陌生的城市,最後可能會去到一些危險的暴力街區。一位堅持糾正他的錯誤觀點的夥伴就好像一位好心的當地人,大聲地提醒他:你拿的是錯誤的地圖!發現自己的觀點是錯的令人痛苦,但總好過在現實世界裡迷失方向。
3. 複雜的問題沒有簡單的對和錯,需要努力營造共享觀點庫
簡單的問題容易分出對錯,但複雜的問題就沒有簡單的對錯了。而開會時所討論的往往都是複雜的問題。這時A有A的觀點,B有B的觀點,各自都看見了現實的一部分,都是一個片面的故事。只有雙方都用尊重的態度,真誠地說出自己觀察到的事實,觀點,感受和需要,才能匯成一個更加成熟,與現實更加接近的觀點:C觀點,這個C觀點能夠同時改變A和B內心的故事。
這個C觀點叫:共享觀點庫 (引用自“關鍵對話”一書)
所以透過真誠但互相尊重的辯論,刻意地去營造一個“共享觀點庫”,幫助整個團隊對事情的認知變得成熟才是有效率的開會方法。共享觀點庫一旦形成,出路和解決方案往往會自動浮現,呼之欲出。這樣的會議才能從輸贏之爭的“吵架”,變成共同創造的冒險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