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懂升學
-
2 # 從小升初到中考數學題
過去在朋友的機構任職科學老師,機構新來一個市場經理,有很多想法,也愛折騰。
當時《中國合夥人》這部電影正火,於是市場經理也接著這股風策劃了一個《HM合夥人》(HM是我所在的五線小城市)為主題的的家長宣講會。機構的創辦人剛好是三個同學朋友入資合夥做的。
看到這個主題,你也猜到了,這是在家長年前展示自己合夥創業情懷的帶著些許自嗨主題活動。
開始是有些尷尬的,切題從三個人合夥的初衷,三人的簡介開始的。然後,圍繞教學,教學展示,學校願景規劃,家長問答等環節展示自己。
除了後半段家長問答階段聚焦於家長的問題外,全都在談自己。
活動結束後不到半年,這個市場經理由於和機構負責人鬧掰,而分道揚鑣。
這是我遇到的一段自嗨往事。
-
3 # 教培行業於盼
我來聊聊這個話題。
自嗨的表現其實在實際工作中,會遇到很多自嗨的表現,這裡舉幾個例子,看看您所在機構是否有。
例子還有很多,以上幾個是員工糊弄領導的,還有自己糊弄自己的。
例子1:全民做自媒體,有的機構也做,專門僱傭幾個人(一個人的多點),每天在網上抄抄文章發進去,以為自己進入到了自媒體的大門;
例子2:一次活動,連送課再送拉桿箱,錢花了一堆,學生沒多少,免費課上完學生一個沒留下;
……
自嗨形成的原因為什麼會有自嗨呢?
我認為主要有兩個原因:
1.只模仿不思考背後的邏輯。很多人喜歡直接跟其他機構學打法,但是並沒思考過這個機構為什麼要那樣做。就好像我前幾天在影片中說過的,有的機構諮詢顧問是給續費提點的,如果不管為什麼直接學過來,一定增加成本。為什麼給諮詢顧問續費提點?因為機構在讀學生太少,而諮詢顧問又喜歡憋大單,不如直接給諮詢顧問一定提點,鼓勵諮詢顧問先把學生籤進來;或者是學管能力太弱,需要諮詢顧問幫助做一些續費工作;也或者是諮詢顧問喜歡過度承諾,索性降低新籤提成,給一點續費提成;……只有知道背後邏輯,才能知道自己機構應該怎麼操作。
2.做管理,越往上走越有孤家寡人的感覺,越容易自我感覺良好。當走上管理尤其成為一把手後,基本在單位不會有朋友的,大家肯定是捧著你來,你怎麼開心他們怎麼做。所以對於管理者來說,一定要學會認清現實、看準方向,多研究研究員工心態。就拿我上面的幾個例子來說吧,其實都是在之前工作中,做出了對這方面的員工的讚許(或流露出讚許),然後員工才會怎麼做的。你經常給加班人點贊,那很多人就會“加班”敷衍你。
自嗨的解決辦法正如我上面說的,解決自嗨的方法就是兩條路要走。
1.要對每個動作做出思考,不要直接去學動作本身,要去學動作背後的邏輯,想清楚從產品到活動到上課到轉化到續費的整體邏輯是否通順。
2.要自我提高,管理者的能力是公司的上限,管理者要持續不斷的自我提升,才能帶動公司提升。
回覆列表
首先,確定你想要吸引的顧客是什麼年齡階段。他們會對什麼樣子的活動感興趣。其次,你目標家長的孩子是在什麼年紀,對於這個階段的孩子,用什麼樣子的活動會吸引他們的目光。總而言之,不然就選擇吸引家長,不然就選擇吸引孩子。還有你要了解你的經費範圍,因為你的經費決定著你的活動到底是不是能吸引顧客,擴大你的知名度同時還是讓你有好的收益。最後還要考慮這個活動選在什麼平臺做,是線上還是線下。線上/線下如何吸引顧客的方式都不一樣,如果是線上你還要考慮是,折扣,代金券還是抽獎。到底哪一個能做到擴大你品牌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