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芸希揚揚
-
2 # 小原的世界
誅仙上映的時候並無大片爭奪票房,而且這一時期沒有同類型題材上映,對誅仙的票房就有了一個相對安全的環境,但是並無持久爆發力,就跟矮子裡面拔將軍,臨時代替,不會走的太遠,三生上映的時候正是《戰狼2》上映最火爆的時候,2017的暑期檔的熱度討論到現在還在發酵,所以《三生》上映時機首先就不利,其二本身質量也不行,靠粉絲支援鎖場行為,票房下滑嚴重也是理所當然。還是希望中國電影在任何時候都要保質保量的前提下無論任何時候都能處於不敗之地。
-
3 # 異點放映
透過資料顯示,無論是《三生》還是《誅仙1》上映首日之後都是呈現下滑趨勢。不存在《誅仙》一路攀升的情況。
這裡擴充套件一下,這倆為什麼出現下滑趨勢:
一是,兩部影片本身質量都不算高。前者從故事,剪輯到特效,演員各種問題,爛片標籤已經板上釘釘。後者問題主要出在導演,編劇對仙俠題材駕馭能力和講故事能力缺乏方面。
導演一直從80.90年代武俠思維走不出來,所以把仙風道骨拍成了加強版的丐幫聚會。
二是,《誅仙1》書粉和肖戰粉團互掐導致了口碑兩極分化進而影響了票房。
-
4 # 火中的唯美
我買了5張票,請了4位朋友看了電影《誅仙》,問觀後感:一位男士說特效好,三位女士回答小凡入魔那裡有演技和爆發力,這四位朋友沒看過陳情令,作為路人的評價比較客觀,這與央視影評人的評價不謀而合,央視第一位影評人對特效進行了肯定,第二位影評人對男主演技進行了點評和肯定,不愧是央視,公平公正,不偏不倚,是對年輕人的激勵和肯定,也是對新時代青年演員未來的展望!
至於劇情,我知道誅仙有八冊,續集會逐步展開吧,挑剔的書粉可以自己判斷看與不看,但不能要求觀眾都看過書才能評價,與你觀點不一樣就橫加指責,作為一位沒看過原著的觀眾,我認為電影是合格的。
至於電影《三生》,我認為是電視劇拍的比較好,有了對比的原因,這部電影有些情節我忘了,就不多評價了。
而且2019年中秋檔比2018年和2017年中秋檔票房要高很多,難道2018年和2017年的中秋檔電影都沒有競爭力嗎?目前誅仙還是票房第一的位置,作為一部閤家歡電影,可以推薦。
-
5 # 大江東去浪淘金
首先《誅仙》上映後票房並沒有呈上升趨勢,上映六天以來,票房也是一天比一天低,最後票房很可能停留在4億左右,很難超過《三生》5.3億的票房。
《誅仙》上映首日開門紅《誅仙》在中秋節當天上映,依靠原著的光環加持和肖戰的熱度,上映首日就狂收1.43億的票房,票房佔比達到39.53%。遠遠甩開同天上映,位居第二名的《名偵探柯南:紺青之拳》,處於當日票房的絕對統治地位。
《誅仙》票房下滑嚴重《誅仙》在實現開門紅後,次日並沒有延續良好的勢頭。次日的票房僅為8千萬左右,票房佔比也下滑到31.44%,9月18日票房已經降到1.1千萬,到最後《誅仙》的票房其實很難超過《三生》。
不過《誅仙》和《三生》同為網路小說改編,但《誅仙》豆瓣評分現在還是5.3,要遠遠高於《三生》的3.9分。加上《誅仙》上映後口碑也沒有,像《三生》那樣快速的崩塌,有說好的,也有說壞的,兩極分化嚴重。可能是這些原因,給題主造成《誅仙》票房在上升的假象。
-
6 # 語菲情感坊
《誅仙》上映後票房呈上升趨勢?怕是題主一個人的錯覺吧?我特意看了一下,第一天是1億4千多萬,第二天8千多萬,第三天4千多萬,還是因為中秋假期;第四天就只有1千多萬了,完全是斷崖式下滑呀。
-
7 # 彬林五木
你好,我覺得任何一部電影剛上映前幾天都算的上屬於高峰期,後續經過觀眾的觀看評價和推廣分享,漸漸的影片的播放量會靠攏觀眾的需求量,然後達到一個平穩的輸出模式。
下面我們看一下《誅仙》這周的票房走勢。
從綜合票房我們就可以看的出,從首映開始後的每一天綜合票房和票房佔比均是下行的趨勢,並沒有出現上升趨勢。而目前《誅仙》的總票房為3.29億。票房佔比已經降到了12.3%。
然後再來看看《三生》的票房走勢。
這幅圖是從往上看的,標記部位是票房數。《三生三世》上映後第五天,第八天,出現了嚴重的下滑趨勢,上映後兩個月,最後以53454.3萬票房價下映。以票房佔比來看《三生三世》從上映就稍處於劣勢。
本該是以流量為王的電影為什麼卻成了眾矢之的?我們接著說,為什麼三生三世會出現票房跳水的現象?
從以往的電影來看,出現這種情況的也不乏少數,觀眾的評價,網路的影評,以及後期的推廣。
這部電影在當時出現了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觀眾的評價與網路的影評出現了很大的分歧,觀眾覺影評給的評分低,影評覺得這分不低啦。觀眾想提高評分,影評的說沒門。以至於後期的製作推廣根本不知道自己哪裡出了問題,於是本來是一場很不錯的電影,變成了一場口水之戰。他們這一亂套,後期的觀眾更沒章法啦。跳水也是這樣出現啦。
其實在國產電影中太多的電影因為評分低,就被劃為劣質電影,垃圾電影的行列啦。像早期的徐克導演的《蜀山傳》,劉鎮偉執導的《東成西就》還有周星馳的一系列電影等等。
而現在那,一部部的被封為神作,無法超越的金典。
回覆列表
題材和情懷都是電影取勝的法寶,近幾年,但凡成功的電影和電視劇都與貼近生活貼近人物為切入點。《人民的名義》涉及反腐,觀眾特別想看到貪官汙吏被冰冷手銬帶走的場面,特別願意看到我們正義的人民警察和檢查官正義的手段。《戰狼二》《紅海行動》抓住了中國人民愛國情懷和中華復興時的預期形象,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鏗鏘有力,擲地有聲。《湄公河行動》展示了英雄形象。關注毒品走私,打擊跨過犯罪,表現了我英勇的警察形象。《我不是藥神》抓住了生命,生命大於一切,昧良心的事做不得,高價藥品挑動著人們的神經,這是大部分人關注的話題。《哪吒》表現了一位叛逆少年,如何改變自我,成就英雄形象。哪吒調皮的形象挑動著孩子的喜歡神經,那皮的可愛又抓住了父母爺爺奶奶的心。最後孩子感化成功又寄託著所有家長的那顆初心,孩子終究是孩子,心不壞,終會好!就是這樣的心境成就了它的成功。無論怎麼寫,形象的生活化,故事的真實化,無疑都是作品成功的靈丹妙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