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科學執政官
-
2 # 軍機處留級大學士
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集中了太陽系中大多數小行星。
小行星帶被稱為“主小行星帶”,用來區分我們太陽系的其他小行星群(例如半人馬座和特洛伊小行星)之間的區域。天文學家認為,46億年前太陽系正在形成,有一顆行星試圖在火星和木星兩者之間形成。然而,木星的引力干擾太強,這意味著物質無法凝聚成一顆行星。結果,這些物體仍然是我們今天稱之為塵埃、微粒小行星和小行星!早在1596年,約翰尼斯·開普勒就預言在兩者之間有一顆行星火星和木星。他認為兩顆行星之間的距離太大,一顆尚未被發現的行星仍然潛伏在太空的某個地方。
1801年1月1日,巴勒莫大學天文學教授朱塞佩·皮亞齊在一個軌道上發現了一個非常小的移動物體,其精確半徑是對這顆失蹤行星的預測。他把這個物體命名為“穀神星“——羅馬豐收女神之後。然而一年多以後,又發現了另一個稍小的物體,叫做帕拉斯。這些物體看起來太小了,不能成為行星,看起來更像移動的衛星!幾十年後,在該地區發現了更多的物體後,很明顯它們不可能都是行星,所以天文學家們開始提到它們之間的物體火星和木星作為“小行星帶”的一部分。
到1868年,發現了100顆“小行星”,1921年發現了1000顆,1981年發現了10000顆,2000年發現了100000多顆。隨著記錄的小行星數量達到數十萬顆,現代技術進一步加快了發現速度!儘管有數十萬顆小行星,但幾乎一半的質量僅由四個物體組成:帕拉斯、赫吉亞和灶神星還有矮行星叫Ceres!矮行星穀神星單是小行星帶就佔了總質量的33 %以上!穀神星是最大的,直徑超過950公里!已知有200多個小行星直徑超過100公里,總共有70 - 170萬個直徑為1公里或更大的小行星!太多了!
小行星帶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探索
先鋒10號是1972年7月第一艘穿越小行星帶的航天器。NASA的科學家甚至不確定它是否能在旅程中倖存下來——他們認為它可能會撞上小行星!
小行星帶中有許多有價值的稀土礦物和金屬,因此有幾家私人公司希望有一天能開採它們。
-
3 # 子寅18
關於小行星帶的成因,科學家有著不同的看法。一是認為在火星和木星之間曾經存在一顆行星,由於與其它天體相撞而解體了。二是認為在太陽系形成之初被甩出的原始星雲碎片,畢竟我們的地球就是早期透過一塊塊的碎片相撞方才聚成了今天這個樣子。三是由於其它天體撞擊行星造成的,如天文學家說月球就是因為被撞擊才從地球上甩了出去一樣。總之,小行星帶雖然是潛在的威脅,但是有火星,木星做屏障,我們還是安全的!
-
4 # 紫氣東來25568
小行星帶一是由大行星相互撞擊行成碎小的殘體被某大行星捕獲形成;二是零星的小微天體,被捕獲的多了形成小行星帶;三是大星體內部行動力丟擲的部分殘塊(可能性不大,類似地球人造衛星發射,得有足夠的動能和速度。)
-
5 # 牛牛21265362
今天開始我將告訴你們真相。太陽雖然是恆星但是它也是圍繞銀河系中心高速移動得,並且太陽本身也在自轉。太陽依靠引力拖著它手下的行星進行移動,質量大得行星就靠近太陽,質量小的行星就落在後面,最終形成了一個類似羽毛球狀的太陽系,這行星帶就是由一些質量很低的小行星組成,因為質量低所以就排在最後,所以根本沒有什麼大爆炸。
-
6 # 懿晨866
據說小行星帶是一顆行星的殘骸,應該不是被撞的粉身碎骨,而是太陽和木星的引力把它撕碎。土星環應該也是木星和土星爭寵的後果。
回覆列表
太陽系考古表明,可能不是行星碎掉,而是本來可以形成一顆質量大約為地球大小的行行,結果由於木星已經形成,木星引力和太陽引力平衡的結果,阻止了這顆行星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