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笑看人生我愛我家

    本人覺得還是可以的,便利店在生活小區裡必不可少的,雖然網購什麼都可以買到,但是不是需要的時候就馬上可以買到,便利店可以選擇在小區門口附近或者人流比較集中的地區等可以考慮的

  • 2 # 靈獸山

    2000戶的小區以每戶3人計算,總共約有6000人左右。這個消費基數大部分的社群商業專案都可以做了,尤其便利店是快消品業態,滿足的是消費者便利性需求。但消費人群基數僅是小區開便利店的主要關鍵因素,還有很多條件需要滿足。

    第一,選好開店位置,滿足便利性需求

    2000戶的小區規模不算小,但畢竟小區各個位置的人流不同,對實體店來講,一個好的位置是自帶客流的,這也正符合便利店的便利性特點。小區是有出入口的,一般來說,小區出入口周邊的人流最多,如果能在周邊開店是最好的。當然資源有限,儘量選擇位置理想的地方,這樣未來的經營壓力會小很多。

    第二,論證小區競爭,做好經營準備

    一個區域的消費能力總會有上限,如果便利店競爭對手過多,門店的客源就會被分流。雖然說,競爭是正常的,也可以透過專業的運營能力來面對,但這都是沒有選擇的時候才會做的決定。瞭解競爭對手的特點,消費者、產品結構、服務內容。比如是否送貨上門、有沒有便當早餐、價格如何等,這些都是做為便利店主必須要清楚的。

    第三,做好使用者分析,做好品類規劃

    小區的人口結構是不同的。是上班族多?還是居家老人多?周邊有沒有學校和幼兒園?有什麼企業公司?是純居民區還是周邊有其他工廠、商業設施?這些不同的人群對便利店的商品需求不同。周邊有工廠公司,對便利店的便當鮮食等加熱型餐飲會有需求。老人居多,就會對民生類商品需求較多,而對便利店商品需求減少。孩子多對零食有一定消費需求。這些需求的不同,決定了便利店的商品結構的組合,這是經營最核心的基礎業務,絕不能馬虎。

    第四,加強消費者服務,做好使用者體驗

    現今的社群商業需要新零售思維賦能,更主要的是社交化商業裂變。但零售的最核心是服務和消費者體驗,尤其對社群居民來說,便利和服務,場景連線都是至關重要的。服務不僅是態度,更是購物環境、商品適合、便當衛生好吃、還有洗衣、家政、快遞等更多的社群服務。另外,便利店僅依賴線下實體店的銷售是不行的,社群的社群團購、拼購、外賣平臺都是很好的銷售渠道,這不僅能夠增加業績,同時也是一種更高階的服務。

    總之,2000戶的小區開個便利店是可以的,需要經過論證和評估,從而決定採取什麼商品配置、競爭策略、供應鏈資源、營銷方式以及符合消費需求的運營方法。簡單地說,開店並不難,難在開好,做好準備做足功課,學習便利店的知識才是做好便利店的根本,便利店並不是夫妻老婆店,沒有那麼容易做。

  • 3 # 供應鏈玩家

    2000戶家庭的小區完全有理由開一個便利店:

    第一,只要服務好其中四分之一家庭也就是500個家庭就行。其他就是增量

    第二,每個家庭一年在快消品的支出不會低於2000元以上,500個家庭也就是最低100萬。

    第三,選品差異化,選擇高性價比的產品服務讓利於小區使用者,得到的是高復購率。

    第四,國產食品同質化太多,可以選擇進口食品。

    如果需要進口休閒類食品貨源,可以溝通一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今年春節可以燃放煙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