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功夫熊喵xs
-
2 # 浪花千千朵
判斷一個球員的水平,以籃球為例,應當從其自然條件、基本功、意志品質、臨場發揮、與教練隊友合作、場上調整能力、關鍵球處理等多個方面綜合進行評價。巨星之所以被稱為巨星,肯定是在上述因素中綜合表現穩定和出色。一場激烈的比賽,對抗性極強,隊員的體力消耗很大,出現關鍵球被蓋被搶斷是很正常的,即使是巨星也不例外。或許這也是競技體育的魅力之一,不到最後時刻,勝負終難明瞭。巨星畢竟是人而不是神,不可能滿足球隊和球迷所有的期望,而且球隊和球迷也不應當作對巨星作完美至極的要求。當然,巨星應當在出現失誤後反思與迅速調整,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出現關鍵球被蓋被搶斷,那麼他很快就被移出巨星之列了。
-
3 # 籃球傢伙
在關鍵球時刻,持球人面對的針對性防守是平時的幾倍,即使猶如神在的喬丹,關鍵球也有被蓋被搶斷的時候,所以我認為巨星關鍵球被蓋被搶斷,屬於正常現象,不能以一個或幾個關鍵球的不成功而否認巨星的價值。
-
4 # 蠶豆磨豆腐
每個球員都會被搶斷和封蓋,只是在最關鍵的時候儘量少出現這種情況,球員畢竟是球員不是神,只要能把握住百分之五十就已經是超巨了,所以被搶斷和封蓋很正常,不影響水平!
感覺這個提問有所指?(三巡老漢)
-
5 # UFC血戰到底
天若有情天亦老,友情關注不可少。俗評拙論君見笑,笑完您就去睡覺!
其實與這個問題類似的問題還有,“巨星最後盲目單打,投丟絕殺,是不是不可原諒”,“巨星最後傳球給隊友,是不是害怕擔責任,而選擇甩鍋”。同樣道理,其實最後時刻的關鍵球,打成還是失敗的機率是均等的,如果是個角色球員投丟,就會被忽視。而如果是巨星失誤,則會被無限放大。
1、 之所以會被搶斷封蓋,是因為想要離籃筐近一點打過籃球的人都知道,或者只看比賽的人也知道,離籃筐越近,成功的機率越大。如果單純的在外線放遠投,那被搶斷或者被蓋帽的機率就會小很多。但不是每個人都是庫裡、利拉德,強如科比、詹姆斯,關鍵時刻外線的命中率也是十分慘淡的。所以衝擊籃筐必然是多數教練的佈置,也是更加合理的處理方式。所以我們看到了,只要是時間允許的情況下。最後一攻多數都不是外線放三分,而是利用擋拆等戰術跑出離籃筐更近一點的中投或者上籃。因此,只因為了更好地執行戰術,打出高效的進攻,持球突破才會被搶斷封蓋,這點情有可原。
2、 正因為是巨星,進攻受到的“照顧”更多因為是巨星,進攻時受到的干擾更多,防守強度更大。防守一方的教練和球員都知道,關鍵時刻接球或者持球進攻的肯定是對方的箭頭人物,所以往往會派出兩名以上的球員進行包夾,甚至還會安排內線進行協防。所以在突破過程中,被破壞的機率就會大大增加。這也就造成了一種假象,為什麼看起來巨星的關鍵時刻的進攻能力也不理想?
3、 甩給空位隊友是否效果更好不是每一個隊友都是0.4秒的老魚,不是每個隊友都叫雷阿倫,不是每個隊友都有佛祖的命中率,所以在時間不足的情況下,甩給隊友,那才是真正的甩鍋。你沒有把握的事,交給隊友,成功的機率也不會高。如果選擇傳給隊友,隊友也投對了,或者被蓋了,那黑子們又該高潮了。
所以,雖然您沒有明說,但明眼人都知道您在影射詹姆斯。誠然,老北京確實已屬高齡球員,相比巔峰已經有所下滑,但他的關鍵時刻能力還是不容置疑的。只不過抓住幾次的失誤,就要武斷地下結論說他的能力已經不行了,未免有些操之過急。
回覆列表
這就不得不說到周琦這位明星球員了。
記得上次對陣波蘭的比賽中,中國惜敗麼?
但我想說得是,這跟戰術上的考量或許是有關聯的,或許真是周琦失誤了,導致與勝利失之交臂。但回過頭來想想,如果沒有場上那些精彩的表現,我們能離勝利如此的接近麼?
周琦對中國男籃的貢獻,也不該被選擇性忽視。 本場比賽,周琦大多數時間發揮穩定,全場5投4中入賬10分,與王哲林並列成為全隊第二高分,此外他還貢獻7個籃板,防守端更有許多無法透過資料呈現的隱藏價值。
正如易建聯賽後在個人社交媒體所言,“若不能在失敗時站在一起,我覺得未來也不會走向成功。 這是團體運動最重要的一環。 ”中國男籃本屆世界盃小組出線並不會因為這一場敗績而變得渺茫。
最後很重要,如果不是他們,我們根本走不到關鍵那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