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劍膽琴心之一天圓地方
-
2 # 王乃棟說書畫
什麼是翻筆?什麼是王羲之的翻筆?
就是把王羲之從天上請回來問問,可能他也回答不了,當年他寫完了《蘭亭序》草稿,再想重寫一件就怎麼也寫不好了。
這個學習書法的問題既複雜又簡單,但是把簡單的問題弄複雜了就不好辦了。
書法是由筆法產生的另類毛筆字,而非一般毛筆字書寫。那麼筆法是一種還是多種?如是多種筆法除了翻筆還有其他筆法嗎?王羲之的筆法除了翻筆還有什麼法?古人說的永字八法還有很多的其他說法都是筆法嗎?
真是假傳萬卷書,真傳一句話!在墨池攪動了六十多年才明白筆法的說法越多越非法。其實真正的筆法只有一種:即古人所說的能寫出錐畫沙或屋漏痕效果的以用鋒為主的提按筆法。能夠做到這一點,橫七豎八隨便怎麼寫都可以了。做不到這一點,就只能是以平動為主的揮運書寫,當然書寫也是一種筆法,但是隻能寫出一般的毛筆字,卻寫不出具有包括翻筆的王羲之另類毛筆字。
所以,運腕、提按、用鋒,萬法歸一,王羲之以及歐、顏、蘇、黃、米、趙等人各體筆法,均一通百通!有王羲之《喪亂帖》、蘇軾《寒食帖》為證,可仔細觀察即知。若非如此,則擀麵棍吹火,一竅不通,永墜毛筆平動的俗體實用書寫矣!
-
3 # 水近道非道
千法萬法,莫如歸一。
筆法研究再多,皆皮毛也。筆力能到,萬法變幻,筆力不到,萬法皆空。何須煩惱而自亂乎?
楷書學習的誤區在於,大多學者以結構記結構,各種寫法爛熟於心。竊以為感覺最重要,體悟其中之魂,體味其之所以,初散亂而病多,漸漸收攏而病少,因知其所以,行書可速察其形隨性而御。
筆法亦然,筆力可達,儘可翻雲覆雨,率性而為。
-
4 # 一笑貫長天
真的搞不明白這些人都在弄什麼?
弄了一些書法術語,整日的讀來讀去地解讀,煞有其事地解釋,然後,引起大家注意,是的!大家都去琢磨了!琢磨到什麼了?
我感到這些東西很無味,書法是一種藝術,是一種藝術感覺,是一種欣賞品味與修養,你學西方人的科學方法去研究能成?再者說即使能成,那需要多少的書法的理論與實踐的積累了,我看致力研究這方面的人,也沒有多高的書法水平啊!
就像用西醫的科學去研究中醫理論,有人似乎很自信,可是能出什麼結果呢?除了能似是而非地解釋點不上道的結論外,還有什麼?
-
5 # 譚啟照
說“翻”筆是一家之言,理解對了還行,倘若外行就是瞎說。所謂翻筆實則是左右折筆或轉筆,有人只看到王書筆法中的稜和角,筆勢很美,但不知是如何寫出來的,研究來研究去,揣摩來揣摩去,認為是筆翻,其實不然,而是很簡單很自然的事。
-
6 # 千年蘭亭
對於書法中的術語,有人說,王羲之寫《蘭亭序》時,一定沒說想到哪是折筆,哪是翻筆,這純屬後人自尋煩惱。
可是,我認為後人的這種“自尋煩惱”是必須的。
這正如古人不知道勾股定理,不懂牛頓N定律,不是照樣畫出圓形、方形、長方形,不是照樣造出了我們現在都無法復原的奇特發明?
可是,當我們懂得了勾股定理、牛頓N定律,很多東西不是變得更容易了嗎?
就如對《蘭亭序》,哪裡用了折筆,哪裡用了翻筆,我們將其一一總結出來,這樣學起來不是更容易嗎?
這算是一個比較長的開場白了,現在講正題:翻筆。
翻筆關鍵要理解一個“翻”字,它肯定涉及筆肚著紙面的翻轉。
具體說吧,翻筆常用於行草書中豎畫與提畫的銜接處,比如“扌”的第二、三畫連線處。
王羲之的作品全是碑刻,已看不清筆鋒執行軌痕,而孫過庭是二王的重要傳承人,下面以《書譜》為例來解釋翻筆。
比如“物”字,豎畫向下,至末端時,輕提筆鋒,圓轉,此時須注意的是,不可捻動筆管,而是以指腕之力,由輕而重地調整筆鋒,使筆肚下面著紙逐漸變為上面著紙,此即翻筆。
書法史上,米芾非常擅用翻筆,在其作品中,大量使用了這種筆法,有興趣的朋友可自行檢視。
書法中的很多術語,聽起來很高深,不好理解,其原因之一是古人說話很簡潔,如能用一個字表達,絕不用兩個字,真是“惜字如金”。
但有些術語,用現在的大白話來表述,一下子就明白了。
比如說“鋪毫”,聽起來很“高大上”吧,實際上就是說,把筆按下去,把筆畫寫粗一點不就得了?
哈哈,不能再說了,要招人罵了。
-
7 # 晉唐筆意
關於#王羲之行書#翻筆一些技術性交流。翻筆在王字系統裡面用的比較常見,整個行草書系列中也是應用的非常多,並不是什麼神奇的不可告人的秘密筆法。所謂翻筆,簡單的表面意義理解其實也就是這種筆法的準確表達,並不複雜,就是將筆峰從A面換到對立面 b面。這裡的對立面很重要,一定是a峰的對立面,而不是斜立面。一本書翻頁,也是a面到b面,就是這樣的操作在書法中的筆法就叫翻筆。
上圖中紅圈部分就是透過翻筆來表現的。由於翻筆往往帶有方筆的效果,所以有時候翻筆處都是整齊的方形,所以有時候也稱為翻折。
-
8 # 華蓮生
王羲之是道藏心源:
道在陰陽,不在奇正。儒在奇正,不會陰陽。釋在隱顯,不理陰陽奇正。
不在筆上求,書聖是道家軍。
《聖教序》在於奇正之上,斷碑在於陰陽之中。
此一通皆可通,不用翻滾,平穩的散步。
-
9 # 無憂谷逍遙子
書聖筆法在於精熟
大唐,孫過庭《書譜》有“執、使、轉、用”幾種筆法的定義:
……今撰執使轉用之由,以祛未悟。執謂深淺長短之類是也;使謂縱橫牽掣之類是也;轉謂鉤環盤紆之類是也;用謂點畫向背之類是也。方復會其數法,歸於一途;編列眾工,錯綜群妙,舉前人之未及,啟後學於成規;窺其根源,析其枝派。貴使文約理贍,跡顯心通;披卷可明,下筆無滯。詭辭異說,非所詳焉。……
虞世南《筆髓論》謂“按筆直行”。
平時臨摹《聖教序》時,感覺要寫的一模一樣幾乎不可能,寫幾百遍也無法理解,書聖的筆畫是怎麼回事?
偶然抄書,自由書寫時,不經意突然出現法帖中的筆法,微妙微翹。
書法用筆的“提、按、頓、錯”應該是《書譜》筆法的補充,如果要寫出法帖的筆畫,必須用筆輕靈精準,極速入筆回鋒,猶如蜻蜓點水一般,因此,書聖用筆絕對是精熟後,隨意揮灑,無法刻意模仿!
回覆列表
所謂評者莫論,論者莫書;成其大者採百家之所長為己之用。
現在留傳於世的《蘭亭序》基本上是以馮承素、褚遂良版本居其多;連唐太宗李世民讓虞世南的募本世上恐怕也沒有了。虞世南版本是最接近老《蘭亭序》原本的,得其精神所在………
故初唐書法四大家是以虞世南為首的代表。
馮承素在當時都夠不成大家之風範的。
王羲之之愛鵝世所知之,鵝之於水千變萬化得其靈者以為神也。酒為酵母也,乃領路之先鋒。故七賢所聚翫忽山水,流水曲觴樂之所聚也。事畢王羲之寫過數篇《蘭亭序》之本,然再無可與原本所匹敵之處也。原本序中二十多“之”字無一雷同,真乃奪天地之造化也。
“之”字之勢觀鵝之勢亦有異曲同工之妙哉。王羲之師從衛夫人,衛夫人家傳書法皆有論處也。魏晉之風流盡顯於此。
唐朝孫過庭有書法論斷之書可參考之。
觀王羲之、初唐四大家、張旭、懷素、李白、杜甫、蘇東坡、辛棄疾、李清照、曹操……………成其大者皆有所同之妙處也,惟有心者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