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紙面上的立體
-
2 # 東方小事
上邊那個老兄弟估計沒看過三國演義,曹操從未稱帝只是魏王,稱帝的是曹丕。至於荀彧,並沒有演義裡那麼牛
-
3 # 曹老師xixi
荀彧是212年去世的,曹操是220年去世的,期間8年時間曹魏和孫劉大大小小也打不少仗,其中大仗有213年的濡須口之戰,215年的合肥之戰,215年的徵張魯,217年的第二次濡須口之戰,218年的漢中之戰,還有219年的襄樊之戰。
看過三國志或者三國演義的朋友,應該對這些戰役不謀生。
213年的濡須口之戰,俗稱赤壁復仇戰,曹軍號稱四十萬要報赤壁之仇,迅速擊破孫吳在江北的多處要塞,生擒孫吳江西都督公孫陽,後由於春季雨多,曹軍北還。算是平手。
215年的合肥之戰,那知名度就高了,雖然曹操並未親自指揮,但曹操識人用人運籌帷幄還是有功勞的,此戰張遼以800將士擊破了東吳10萬大軍威震東吳,大勝。
215年的徵張魯,這是大勝,曹操親自指揮,張魯戰敗投降,大勝。
217年的第二次濡須口之戰,知名度不是太高,神書三國演義由於是貶曹的,因此忽略的此戰,曹操親率大軍再次南征,猛攻濡須口,孫權戰敗,派都尉徐詳求降 ,曹操同意,並允諾重新結為姻親,算是政治上的勝利。
218年的漢中之戰,曹劉決戰,期間大小戰役很多,結局是曹操完敗,但是帶走了漢中的人口,劉備空的一塊地,曹操敗。
219年的襄樊之戰,這期間大小戰役也很多,但結局是劉備關羽輸了,曹操孫權贏了,大勝。
接著220年,曹操就去世的。可以看出,荀彧死後,大小戰役,曹操還是贏了不少,荀彧搞政治可以,軍事稍微薄弱一點,軍事上不如其號稱“謀主”叔荀攸。
-
4 # 星座師秘語
荀彧死於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第二年曹操進位魏公。
公元213年,濡須口之戰:曹操率領四十萬大軍討伐東吳,與孫權相持一月。曹操見孫權水路軍隊陣容嚴整,留下“生子當如孫仲謀”的千古絕嘆後撤軍,因此該戰不勝不敗。
公元215年,西征張魯:先是夜襲陽平關,大勝張衛軍,後是收復漢中、招降了潰逃在外的張魯和巴中少數民族的首領們,拿下了巴、漢之地。
公元217年,曹操南征:曹操擊敗孫權,孫權遣使求降,曹操同意並重新結為姻親。
公元219年,漢中之爭:曹軍被劉備擊敗,丟失漢中。
公元220年,曹操病逝。
可見荀彧死後曹操戰績還不見得太糟糕,畢竟還是贏過的。
-
5 # 玉蟬知了
荀彧之於曹操,並非如三國演義裡那麼神乎其神。
曹操重用荀彧,除了荀彧對曹操心意的準確揣摩及及時提出有效謀略外,很大一部分是看中了荀彧背後的潁川荀氏。
潁川荀氏是後漢至西晉時期的典型士族之一,經歷了從後漢末年形成世家大族再變成魏晉高門的整個時期,在晉室南渡後式微,並最終湮滅於南朝。從漢至隋,史書記載者百人,從政者諸多,各代人先後不同程度的參與了曹魏、西晉、東晉的建立和發展;聯姻婚宦不是皇室就是其餘高閥望族,是當之無愧的高門士族。
而荀彧死後,曹魏勢力基本穩固,潁川荀氏,就沒有前期那麼重要。
在荀彧死後,曹操也大大小小打過好多次勝仗!
-
6 # 我是誰60452231
曹操是當時最牛的政治家軍事家,統御謀略都很高,荀彧做的是內政管理戰略規劃,基本不參加戰役決策的。在當時的地方軍閥割據勢力裡,還真沒有軍事能力超過他的。就是諸葛亮周瑜司馬懿等都有所欠缺,基本不需要荀彧參加,很多時候曹操需要的是他們的意見作為參考(不是要他們作決策,更不需要他們來指揮自己的主公)
回覆列表
請恕沒有正面回答問題。
後來魏王都直接稱帝了,接管了潮庭,天下再次通一,這樣的回答能不能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