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貓神YY
-
2 # 天空永遠蔚藍ph
網銀賬戶是沒有問題的,雖然硬碟記憶體儲了網銀的證書,密碼等資訊,但是網銀在登入時會檢測使用者的網路環境,網絡卡資訊,ip資訊,cpu等資訊,只要一項不正確,就不會被識別成認證裝置,所以也是無法登陸的,但是硬碟被回收存在隱私洩露的風險!
-
3 # 張小帥說理財
致力於知識改變金融觀,資深私募基金客戶經理為您解答,如果覺得回答的還可以,請關注,轉發,點贊,需要了解固定收益類私募基金產品請私信
電腦壞了,需要維修,其實任何情況下,個人計算機中的資料都需要好好保管,因為畢竟可能出現個人隱私被洩露的情況,畢竟沒人希望成為第二個樸大嬸,或者陳大神等火了一把的例子,所以個人資料請妥善保管。
那麼網銀在個人電腦中怎麼存放的呢?首先網銀這種服務和介面資訊,完全由銀行負責提供和運營,分為客戶端和網頁兩種模式,這兩種模式顯示的資訊和傳輸的資訊都是加密存放於銀行伺服器中的,少量的資訊加密存放於個人電腦中,但所有涉及核心業務系統(銀行對於所有客戶資金記賬系統的統稱)的資訊,完全不儲存於個人計算機中。所以這部分資訊即便有人恢復也沒用。而傳輸的加密過程使用:密碼輸入用的是CA控制元件(就是很多網銀需要下載的那種外掛),資料傳輸使用HTTPS配合下邊要說的鑑權金鑰。
那麼,還有什麼重要的東西呢?就是網銀登入時使用的鑑權資訊,網銀登入分為靜態密碼(個人設定密碼或密碼卡)、動態密碼(密碼器或簡訊驗證碼)、網銀盾(USB-KEY)幾種,除了靜態密碼以外,都是用隨機的動態資訊加上客戶自己的靜態資訊,而動態資訊可以是時鐘可以是簡訊,總之使用這些東西加上加密演算法,進行不可逆的加密,然後進行傳輸至銀行,而銀行再把加密的和不加密的資訊組合進行解密(不是還原解密而是解出一個只有銀行看得懂的程式碼)在進行處理的過程,而這個過程資訊也不儲存於個人計算機,中間探嗅資料包也都是解不開的資料包。所以,這部分資料也是安全的。
所以,計算機硬碟中的網銀資訊是沒有必要擔心的(除了你個人用明文儲存的銀行密碼等資訊),但是還是文頭那句話,個人資訊請妥善保管,處理硬碟是一定要使用硬碟擦除工具處理,切不可僅使用快速格式化功能處理,那樣隱私很容易恢復的。
回覆列表
不過網銀也會考慮到這個問題,需要網上銀行證書或者相關證明資訊(比如身份證或者手機資訊)才可以進行資金的存取操作,這種涉及安全隱私問題,最好不要暴露太多,畢竟把自己暴露在別人的眼中,是一件很不適的事情,如果硬碟換了,建議去要回來吧,找一把大錘砸了,然後高枕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