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言小胖胖
-
2 # 星茉蘭
恨自己父母的人是因為沒有換位思考,等到自己做了父母,才知道父母能給的只有那麼多。
他們一直在為子女著想,我們卻以為他們是思想僵化,跟不上形勢發展。腦子一熱要去作的事,因為他們的阻撓可能就不了了之,我們的職業他們要管,我們的夢想他們認為是胡鬧,矛盾,代溝,言語上的衝突,甚至還有肢體上的推搡,我們恨他們,恨得有理有據,無怨無悔!
磕磕碰碰的我們戀愛結婚有了孩子,也下定決心,絕不似自己父母那樣對待自己的孩子,要做開明,不落伍的家長,但事實真的如此嗎?未必!輔導班興趣班,我們給報上,希望他們多才多藝,但人家領情了嗎?我們盯著他們做作業,給他買各種各樣的想要的東西,我們還願意去討好老師,就想他們能對自己的孩子好點!結果,我們Low了,我們把自己的身段放到最低,但得到的是什麼,費心費心沒落什麼好!我們這是活該啊!
如果有可能回到學生時代,我父母讓我幹啥都行,我好好學習,聽話,按他們的意思走。偶爾的小叛逆,那也是翅膀硬了以後的事!
但沒有如果,沒有時光穿梭機。我還就是一塊朽木,雕不出什麼出彩的花,是我自己放棄自己,而不是我的父母!還能再埋怨什麼呢,成年人了,為自己的行為買單吧!
-
3 # 嘮嗑拉家常
“養兒才知父母恩”。沒做父母之前,可能真的沒有體會到父母養大自己的艱辛。
生了兒子之後,老公就不想離開兒子半步,第一次給兒子換尿布的時候,就情不自禁地把兒子裸抱了起來,兒子卻用一泡尿回敬了他。
本來認為他會發脾氣,要知道他平時是一個嚴重潔癖的人,但是他沒有,而是輕輕地把兒子放到床上,迅速脫下內衣,然後再輕輕地抱起兒子,來了一個更親密的抱抱。嘴裡還得意地說著,這見面禮物太珍貴了。
從此老公基本不睡懶覺,除非前一天加班太晚了,有時,孩子有個感冒發燒,他都會緊張,如果是晚上,他會整宿不睡,時刻盯著兒子的狀況。
這種細心和耐心逐漸地用到了到家裡的老人身上,當年婆婆是裹腳的老人,買雙適合她的鞋子很不容易,他就和同事商量好如果見到36#的老人鞋,一定幫著多買幾雙。
然後再叮囑我,也讓我的同事和家人記住這件事。
一次回老家過年,婆婆說想吃芫棗,他放下一切,開車就到城裡去買。他一面說著這東西沒啥好吃的,還一面慌慌張張地出去。
到了年關,很多商店都關門了,他轉了一圈又一圈,終於買來了,婆婆捧在手裡,高興地不得了。
後來婆婆病了,住院了,他就在家看孩子,讓我好好伺候婆婆,畢竟他照顧母親還是有些不方便。
在婆婆臨終的那一刻,是在老公的懷裡嚥了氣,他的悲傷和無助,讓在座的人不由得潸然淚下。
他對於母親這種細膩的感情,是因為自己有了兒子後,感覺自己不再是父母眼中的小孩,而是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所有的責任和擔當必須努力地扛起來。做了父母才真正體會到父母養大兒女確實不容易。成功養大一個孩子,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十幾甚至二十幾年的日日夜夜。
回覆列表
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每個人從小的時候都是愛自己的父母的,但是為什麼隨著時間的流逝,這愛就變了味道,由愛變成恨了呢?
有一些父母由於重男輕女的觀念,從小對對女孩就非常的冷漠,甚至於虐待,這些遭遇到不公平對待的女孩,從小就帶著恨長大的,即使她們做了母親,也不會輕易原諒自己的原生家庭。
還有一些父母覺得給孩子提供良好的物質生活就是對他們最大的愛。往往忽略了孩子們對於情感的需求,所以出現了很多的留守兒童,由於父母從小的時候就長期不在身邊,缺乏安全感與歸屬感,性格比較孤僻,社交能力比一般的父母在身邊的孩子要弱很多,甚至有的會走上犯罪道路。成年後也會怨恨自己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