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現在很多90後還是單身,這可急壞了父母,你的父母是怎麼催婚的呢?
17
回覆列表
  • 1 # 含羞草心師坊

    催婚大法,沒有最厲害,只有更厲害!有時就覺得你不得不佩服長輩們的“創造力”,如果要是說人老了思想容易僵化,用在這方面,就是個誤論!

    傳統的催婚大法就是問,問有沒有物件啊,怎麼不談啊,是不是沒有遇到合適的啊,最近是不是工作忙啊,是不是單位身邊沒有合適的?是不是不喜歡出去玩?是不是要求高?

    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你是不是最後給問得很尷尬?但你放心好了,這應該算是最初級的催婚了,其實問來問去,就是一個意思——你年紀不小了,應該成個家了!

    高階點的就是跟你談小時候的發小,或者是身邊的誰誰,人家孩子都多少多少歲的,今年又誰誰結婚,誰家的娃娃好可愛。

    這些聽來是不是好刺耳?可他們硬是沒有直接催婚半句,可怎麼聽來就那難受了?此時是不是覺得內心有點堵?

    更高階的就啥也不說,只是吧嘆氣,看到別人家的娃嘆氣,看到別人結婚嘆氣,聽到親戚某某結婚還是嘆氣,此時是不是內心覺得自己沒結婚就對不起所有人一樣?

    再極端的催婚其實還有,但說多了不是淚是不?其實大家也都知道長輩催婚是好心,可奈何結婚這事,不是自己急就行了,還需要有一個有趣的異性願意是吧,所以有時自己也急。

    再加上長輩們催,內心的焦慮可想而知!但有什麼辦法,其實自己也累,但那個人在哪?

  • 2 # 麼斯呀

    我暫時還沒被催過,身邊有個長輩三十幾了還沒結婚。他媽天天念昨天在哪家結婚給了多少錢,今天哪家孩子週歲給了多少錢。然後說自己家沒什麼喜事要辦的,就只有等他結婚了,再不結婚家底子都要空了,無限明示。笑死我了!

  • 3 # 佛心Yes

    父母的催婚大法也隨著時代的進步而進步,以前父母催婚是簡單粗暴之間了當的催婚,隨著子女的抗壓能力越來越強,父母也學會了改變策略,開始曲線救國。我總結一般父母使用的催婚大法有三種。

    一是指桑催槐型。這是催婚的初級手段,還屬於遮遮掩掩沒有明示,父母會拿身邊人說事,明裡暗裡告訴子女該找物件了。

    例如父母問:“兒子,晚上跟誰出去吃飯?”

    兒子:“跟小張小王他們。”

    父母:“嗯。小王孩子今年2歲了吧,真可愛,上次碰見都會叫奶奶了。哎,也不知道我啥時候能抱上個大孫子。”

    二是旁敲側擊型。這是催婚的進級手段,父母感覺暗示沒有用,就開始來點實際的物質攻擊了。例如,父母會拉著兒子去看房,“兒子,你看這房子怎麼樣,適不適合做婚房?”

    三是暗結聯盟型。這是催婚的高階手段,父母感覺物質也沒辦法說動子女了,就開始動用子女身邊的朋友進行說教和介紹物件。例如閨女跟閨蜜出門逛街,突然就被閨蜜拉去見了閨蜜的男同學,然後莫名其妙就一起吃了頓飯。事後,閨蜜就招供,是受你母親大人的拜託給你介紹物件。好好的閨蜜不知道什麼時候成了父母的聯盟軍。

    四是動用武力型。這是催婚的終極手段,父母感覺以上三種都不好使,也失去了耐心,就開始吵鬧型,施行武力逼迫。這是考驗抗壓的終極狀態。如果,熬過了這個狀態,父母就開始放任不管了。

  • 4 # 寧哥寫讀

    爸媽的催婚已經從原來的波濤洶湧變成了現如今潛移默化、細水長流、鬥智鬥勇。可怕的是,95後大軍也已經加入了“被催婚”行列之中,而95後的家長們由於受到近年來“網際網路思維”的影響,推動著催婚也進入到了“新媒體時代”。

    廣大被催婚折磨著的人兒,可千萬別覺得只有你們慘,古代人真的也沒比你們好到哪裡去。在先秦時代,就有“官媒”的政策,啥是官媒?簡單說就是分配婚姻,官方直接指定某女嫁某男,某男娶某女。沒人管你喜不喜歡,也沒人管合適不合適,“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都不好使,朝廷讓你結婚你就得結婚。哇,想想都可怕,但是更可怕的還在後面,到了漢朝孝惠皇帝時期,就直接明文記載“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這是啥意思?這就是說,不嫁人?可以,我就罰你繳納五倍的賦稅!廣大單身狗是不是在角落裡瑟瑟發抖並慶幸沒有生在那樣的年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媽媽的哪一句話哪一個動作或細節讓你瞬間讓你感到“世上只有媽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