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新航路7
-
2 # 青年史學家
唐朝歷史近三百年,一部唐史,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的歷史啟示。
許多人印象中的大唐,恢弘大氣,富麗堂皇,包容開放,一些奇葩的現象也出現在唐朝,女性可以做皇帝,公公可以霸佔兒子的老婆等等。實際上,唐朝真正興盛的時間不過百餘年(從唐太宗到唐玄宗時期),在這百餘年當中也經歷了無數次的政治波動,皇帝立了又廢,廢了又立,國號用了先換,換了又用,後宮一度都是男妃......
中唐以後,隨著一系列的戰爭,唐朝走向衰落。藩鎮割據、宦官之亂、朋黨之爭是公認的三大導致唐朝滅亡的主因,基於此,我們可以從唐朝的歷史中學到如下一些經驗和教訓:
首先,必須保持中央的權威,從唐朝歷史乃至整個中國歷史來看,只有在中央政府的權威得到確保的情況下,國家和社會的執行才會平穩。唐朝中後期藩鎮割據,北方的一些節度使不僅截留中央的稅收,甚至連科舉都自行舉辦,嚴重損害了唐朝中央政府的權威。中國的領土太大,民族構成太多,利益格局太廣,必須確保中央的權威才能保持國家的團結和社會的穩定。
其次,構建氣正風清的政治文化是非常有必要的。唐朝的牛李黨爭與宦官專政交織在一起,使得原本已經非常脆弱的唐朝中央政府的處境更加雪上加霜。不僅唐朝,宋朝、明朝乃至清朝,都一直存在著黨爭的問題,因此,為了尋求國家的長治久安,構建一個良性的政治生態,不搞團團夥夥,不拉幫結派,不搞山頭主義和圈子文化是非常有必要的。
最後,保持開放對於國家的長遠發展是有利的。唐朝中前期,中外交流非常熱絡,從政治交往到貿易往來再到文化交流等各個層面,唐朝時期的中國都是走在世界前列的。但是中唐以後,中國的對外開放逐漸減弱,開始走向保守與內斂,因此唐朝的國力受損。最終在內外因素的交織下,唐朝於907年走入歷史。
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國封建社會強盛的大一統帝國,歷經289年,共21位皇帝 ,因皇帝姓李故唐朝又稱“李唐”。公元618年李淵在長安(今西安)稱帝建立唐朝 。626年,李世民登基之後開創了“貞觀之治”,唐高宗以後,武則天一度以周代唐,神龍革命後恢復大唐國號。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後,政治清明,經濟發達,軍事強大,四夷賓服,萬邦來朝,開創了全盛的“開元盛世”。 天寶年間,全國人口達八千多萬。 安史之亂後,國力日趨衰落。904年朱溫脅迫唐昭宗遷都洛陽,907年朱溫篡唐,唐朝滅亡,從此中國進入了五代十國時期。唐朝與阿拉伯帝國並列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文明及強大帝國,聲譽遠揚海外,與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和歐洲國家均有往來。唐朝以後海外多稱中國人為“唐人” 。唐朝文化相容幷蓄,接納海內外各個民族文化進行交流學習,形成開放的國際文化 。唐代科技、文化、經濟、藝術極其繁盛,具有多元化的特點 。藉由羈縻制度控制回紇、契丹等北方各族,並且讓南詔、高昌、龜茲、粟特、吐蕃、新羅、渤海國和日本等國家吸收唐朝的文化與政治體制。唐朝全盛版圖東至日本海,西北到達鹹海,包括今天的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克什米爾、土庫曼、烏茲別克、哈薩克等中亞國家全部或一部分,北境直抵西伯利亞葉尼塞河流域,包括蒙古全境及俄羅斯的部分,南至越南及西沙群島,領土面積超過1200萬平方千米 ,為漢人王朝版圖最大。 唐朝亦是繼秦漢以來唯一未修建長城的大一統中原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