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世界人文通史
-
2 # 新知傳習閣
2011年,利比亞叛軍推翻了卡扎菲政權。卡扎菲在東躲西藏了一段時間後被叛軍活捉,他和他的接班人在未經審訊後折磨至死。屍體並沒有按照遜尼派的傳統埋葬,並且還被示眾了好幾天。
在卡扎菲死後,古巴前領導人卡斯特羅稱“卡扎菲將會被作為阿拉伯國家的偉大人物之一而載入史冊”,委內瑞拉的前領導人查韋斯稱“卡扎菲是偉大的鬥士、革命者和殉道者”,前南非總統曼德拉稱“卡扎菲是我們這個時代的革命偶像之一”。
為什麼這三個第三世界國家的領導人都會對卡扎菲做出如此高度的評價呢?我們不妨回頭來看一下卡扎菲為了國家命運不斷探索的一生,匆匆也許能夠找到一些答案。
利比亞是一個被阿拉伯征服後而信仰遜尼派的國家,曾經先後淪為義大利、法國和英國的殖民地。二戰結束後,利比亞宣佈獨立,成為了一個聯邦制的王國。
在上世紀的六七十年代,受當時的社會主義思想浪潮影響,卡扎菲率領自由派軍官發起了9月革命,建立了阿拉伯利比亞共和國。從70年代開始,卡扎菲慢慢成長為國家領導人,他把國名改成了利比亞人民民眾國。
和伊朗的原教旨主義政教合一體制不同,卡扎菲倡導推進世俗化改革,高舉反對帝國主義和支援阿拉伯非洲統一的立場,對利比亞進行社會公有制改造。
卡扎菲有非常強烈的反對帝國主義思想,在他的領導下驅逐了英美駐利比亞軍事基地,為農民重新分配了土地。他曾經宣稱要建立一個沒有階級差別的社會,實現人人就業、安居樂業的生活目標。
卡扎菲和其他的非洲國家領導人不一樣的地方在於,他高度重視教育,大力推廣掃盲,所有的大學都是免費的。最令人稱道的是利比亞推行了全民免費醫療,大大提升了國民的壽命。
由於卡扎菲一邊倒的政治立場,換來了國際社會很多的讚揚。1971年蘇聯授予卡扎菲列寧勳章,這是對他極高的肯定。在上世紀七十年代風起雲湧的法國街頭革命年代,巴黎的大學生稱讚卡扎菲是第三世界唯一一個真正有鬥爭意願的領導人。
伴隨著蘇聯解體,利比亞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1999年,卡扎菲被迫推進社會體制改革,鼓勵發展經濟私有化,開始與美國、西歐主流國家進行和解。
當然卡扎菲也敏銳地感覺到了美國對非洲的滲透,他呼喚建立非洲統一組織,還曾經擔任過非洲聯盟主席。
卡扎菲發起了利比亞的改革,但也成為了改革的犧牲品。2011年,在西方社會的支援下利比亞爆發了大規模的反對政府腐敗和抗議世葉的遊行示威活動,隨後就爆發了內戰。
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站在了反卡扎菲武裝的這一邊,最終卡扎菲被逮捕,遭到了殺害。從這個時候開始,利比亞就分成了東西兩個政權。東部是以卡扎菲的老部下哈夫塔爾領導的東部國民軍為主的政權,西部則是有反卡扎菲武裝組織控制的政權。表面上看是一個聯邦的政體,實際上國家依然處於分裂狀態,動盪不休。
-
3 # 琅琊利劍
卡斯特羅是古巴著名的反對親美國政權的領導人,被稱為“古巴國父”,參與推翻了巴蒂斯塔政權,是古巴的第一任領導人,從小就胸懷大志,家裡比較有錢,對農民有很深的同情,反對父親對農民的虐待,還組織工人反對自己的父親,進行了大罷工運動,所以他是一個富有同情心又很無私的人。
他和卡扎菲是完全不同的人物,卡扎菲也是透過政變上臺,生活奢侈,家族把持利比亞,積累了價值不菲的財產,這一點和卡斯特羅還是有明顯區別的。
但卡扎菲也算是因為反美而死,死的時候還毫無尊嚴,被抓住後被打了一頓,被打的不成人形之後被開槍打死了,然後屍體和他的兒子被放到一個肉品冷凍庫裡向市民展示了好幾天,對此,卡斯特羅表示,卡扎菲的屍體像戰利品一樣遭到綁架和展示,這一行為沒有人道性。
確實,雖然卡斯特羅未必對卡扎菲奢侈高壓的統治認同,但是他也同情卡扎菲的下場,因為他自己本身曾經受到美國多次暗殺,根據古巴安全部門統計,卡斯特羅一生被暗殺的次數達到了638次,是世界各國領導人之首,所以 他對卡扎菲最後的死法還挺很有感受的。
查韋斯是委內瑞拉的前任總統,現在已經病逝,她是現在維尼瑞拉總統馬杜羅的恩師,也是著名的反美鬥士,馬杜羅反美就是繼承的查韋斯思想,對於卡扎菲的死,他說“我們應該記住卡扎菲是一個偉大的鬥士、革命者和烈士,謀殺他是另一種暴行。”
雖然卡扎菲沒有查韋斯說的那麼偉大,但他確實是一個反美鬥士,2009年時,在聯合國大會上對美國大加羞辱,在臺上滔滔不絕地講話,還撕掉聯合國憲章,同時將在臺上昏昏欲睡,閉目養神的時任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叫醒,當時的卡扎菲真可謂是不可一世,但是僅僅兩年之後,利比亞就受到了軍事打擊,他也算是死在了反美之路上,他這麼說也是理所應當,另一方面也是控訴美國,為反美做宣傳。
曼德拉國際上久負盛名,但是在民間卻並沒有多少認同者,認為是他將南非的經濟推向了深淵,把南非從一個發達國家變成了一個經濟困難的國家,雖然有些罪名未必全是曼德拉的罪過,但是他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特別是在“反種族隔離”問題上,讓黑人當家做主沒錯,但是卻忽略了實際問題,就是黑人其實文化水平有限,許多工作崗位根本不適合黑人去做,特別是技術性的工作,比如工程師,醫生等,曾經世界上第一例心臟移植手術就是在南非完成的,到現在感個冒都能把人給治死。
曼德拉對卡扎菲有很多肯定的,他稱讚卡扎非的反種族隔離政策,也感謝卡扎菲在自己最黑暗的時候給予了幫助,他曾經還把國際人權獎盃頒給了卡扎菲對於卡扎菲的遭遇還是有一些同情的。
雖然卡扎菲死了,但是利比亞卻沒有因此過上美好的生活,反而有更多的卡扎菲想要統治這片領土,利比亞亂成一鍋粥,而西方國家在達到自己的目的之後,就放棄了對利比亞的幫助。
-
4 # 允㧱
包括卡扎菲等幾個敢和美國和西方國家叫板的強人最後都被美華人收拾了,他們忘記了歷史上的教訓,同時沒有審時度勢,在沒有任何靠山和盟友的背景下,絕對不是西方國家和老美的對手,玩政治陰謀、地域政治,美華人底蘊深厚 ,連蘇聯都落敗,最後灰飛煙滅,僅剩下一個歷史名詞詞條。
-
5 # 高山流水116820061
卡扎菲作為前利比亞領導人,歐美髮達國家和大多數發展國家對他的看法和評價大相徑庭,有天壤之別。
正是由於西方歐美國家的插手,在利比亞設立所謂的禁飛區,並配合利比亞各路造反諸候,不斷實施空中轟炸和精準打擊,使卡扎菲的抵抗能力快速下降,很快就被利比亞民兵武裝抓住後折磨致死,其狀慘不忍睹。一向倡導人權的西方國家對此卻視而不見,未追究行兇者的任何法律責任。反倒是在卡扎菲死後,還繼續撻伐他,給他扣上各種反動的帽子,以此證明他們策劃挑起的內亂是無比正確的,卡扎菲死有餘辜。
和西方國家對卡扎菲態度明顯不同的是,針對這位利比亞前領導人的遇害,當時的古巴領導人卡斯特羅,委內瑞拉領導人查韋斯和南非總統曼德拉,都表示了震驚和痛惜,他們都給予卡扎菲非常高的評價。
菲德爾•卡斯特羅這樣說:在反抗叛亂分子的鬥爭中,卡扎菲將作為阿拉伯國家的偉大人物之一而載入史冊!
查韋斯則稱他為“偉大的鬥士、革命者和殉道者。”
曼德拉對卡扎菲遇難表示傷心的同時,稱讚他的反種族隔離立場,並對其曾經在非國大最困難的時刻,給予的大力支援銘記在心。另外,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很多人都把卡扎菲作為英雄進行哀悼。
那麼,卡扎菲到底是怎樣一個人呢?為什麼對他的評價和看法會出現這麼大的偏差呢?這實際上是各方從不同角度去觀察,按照自己的價值觀及利益取向來衡量,所以就得出了不同結論。
卡扎菲確實是一位獨裁者,和中東其他幾位政治強人一樣,都採用高壓手段統治國家。在對外關係上,也沒有明確穩定的外交政策,朝令夕改,完全憑感覺意氣行事,並且在衝動之下製造了震驚世界的洛克比空難,所以他和世界主要大國的關係都不好。但不可否認的是,卡扎菲利用石油資源的收入,大大提高國民的各項福利待遇,這讓利比亞成為非洲生活水平最高的少數幾個國家之一。同時,在卡扎菲統治的四十二年裡,利比亞一直是一個統一穩定的國家,不像他死後,整個利比亞四分五裂,雞犬不寧,到現在了還是戰火紛飛,國家仍然處在混亂動盪之中。
-
6 # 風雲焦點說
卡斯特羅在談到卡扎菲時,說他是一位“作為阿拉伯國家的偉大人物之一而被載入史冊”的人。
曼德拉則稱讚卡扎菲的反種族隔離政策,同時感謝他在自己最黑暗的時期支援了自己領導的非洲人國民大會。
委內瑞拉前總統則稱讚他為偉大的鬥士,革命者和殉道者。
以上除了曼德拉,卡斯特羅和查韋斯都曾經是反美鬥士,去支援卡扎菲是正常的,而曼德拉這個“聖人”,雖說把南非搞得亂七八糟,但是對卡扎菲這個曾經支援自己的人還是抱著一些感恩之心的。
很多人認為卡扎菲家族控制了利比亞絕大多數的產業,積累了大量財富,雖zhen然福利待遇不錯,但是利比亞卻存在貧富差距很大等諸多問題,而卡扎菲則是個不折不扣的獨裁者,美國號召利比亞人推翻他是正義的,甚至我在寫卡扎菲被推翻導致如今利比亞的亂局,有人說我沒有美國的胸懷,是小人心態……我極度無語。
事實上,不管當年有沒有從卡扎菲那裡獲得好處,人們對2011年以後的利比亞都不滿意,誰也沒想到卡扎菲死後,他們並沒有迎來自由,反而被無數崛起的武裝勢力所包圍,他們為了爭奪地盤,不斷的殺戮,強劫,綁架,買賣人口,到現在利比亞都是事實分裂的狀態,誰也不敢保證未來統一利比亞的會是誰。
雖然現在哈夫塔爾是其中最有可能也是最有能力的一個,但是美國和聯合國都出面禁止他繼續攻打的裡波黎推翻團結政府,可見美國是十分不希望利比亞統一,亂了才好渾水摸魚,所以就算卡扎菲本身存在問題,也不應該為美國去唱什麼讚歌,都是半斤八兩,誰也不要去笑話誰。
-
7 # 徐州擺渡人
利比亞人民認為趕走了獨裁者就會有天堂般的幸福生活,事實確實如此,他們離天堂很近,隨時都會進入天國。從來都不要去電影院,因為不需要,走到大街上就是絕對大場面的戰爭大片,比3D效果更好,直接身臨其境。
-
8 # 走進伊拉克
一直以來,卡扎菲都是一個非常有個性的人,在不同的場合中的穿衣打扮,說話風格以及個人行為等等,儘管卡扎菲擁有如此鮮明的個性,但對於卡扎菲的死,的確是非常殘忍的。我們來了解一下卡斯特羅、查韋斯和曼德拉如何評價卡扎菲?
先來說說查韋斯,利比亞戰爭爆發後,卡扎菲逃亡後,查韋斯就非常擔心卡扎菲,委內瑞拉總統烏戈·查韋斯當時表示,他正在為利比亞被廢領的領導人卡扎菲祈禱,反對“洋基隊”的侵略。
查韋斯繼承了菲德爾·卡斯特羅的衣缽,成為美國在拉丁美洲的主要刺激因素。他認為阿拉伯世界的起義浪潮是西方領導的動盪,查韋斯是卡扎菲的強大盟友。
利比亞戰爭爆發後,查韋斯這樣說道:“利比亞人正在抵抗入侵和侵略。我求上帝保護我們兄弟穆阿邁爾·卡扎菲的生命。”
曼德拉
對大多數非洲人來說,卡扎菲是一個慷慨的人,一個人道主義者,他無私地支援南非反對種族主義政權的鬥爭。如果他是一個利己主義者,他就不會冒著西方的憤怒去幫助非國大在軍事和財政上反對種族隔離。這就是為什麼曼德拉從27年監禁中獲釋後不久,決定打破聯合國的禁運,並於1997年10月23日前往利比亞。
那時候由於禁運沒有前往利比亞的飛機,一個人需要乘飛機去突尼西亞城市傑爾巴,然後繼續公路行駛五個小時到達本加德納,越過邊界,然後繼續在沙漠公路上行駛三個小時,然後到達的黎波里。
曼德拉將卡扎菲視為兄弟。
卡斯特羅
卡斯特羅和卡扎菲就像老朋友一樣。2011年利比亞戰爭爆發後,85歲的卡斯特羅從一開始就嚴厲批評北約對利比亞的干涉,並稱贊老朋友卡扎菲的抵抗。
卡斯特羅譴責北約在推翻利比亞領導人穆阿邁爾·卡扎菲方面的作用,稱“殘酷的軍事聯盟已成為人類歷史上最具有背信棄義的壓制工具”。
利比亞戰爭爆發後,古巴政府從北非國家撤出外交官,並表示不會承認執政的全國過渡委員會或任何在外國干預的幫助下成立的政府。
-
9 # 金並先生
卡扎菲是一個典型的草根領袖,他1942年出生在利比亞蘇爾特南部費贊沙漠地區貝都因人卡達法部落的一個羊皮帳篷裡,父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牧羊人,卡扎菲是他家族裡唯一一個男孩,他們整個家族一直過著非常質樸的遊牧生活。
然而,就是這樣的環境磨練了卡扎菲的意志。他先後攻讀大學和軍事院校,最後出人頭地,並登上利比亞最高領導人的地位,在利比亞進行了長達四十二年的統治。
薩達姆死後,阿拉伯世界對薩達姆的投降表示失望,不過有些國家對薩達姆的死還是表示慶賀的。和薩達姆相比,卡扎菲的死並不是太體面,卡扎菲是在亂槍之中被打死的。
關於卡扎菲的死,西方國家元首給做出了很多評價。卡梅倫說,他為英國在其中(推翻卡扎菲這件事)的作用感到驕傲,也為勇敢的解放自己國家的利比亞民眾感到驕傲。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也說,卡扎菲的死對利比亞是有意義的,他還說利比亞的前途充滿了坎坷和挑戰。
歐盟委員會主席希望採取更為民主的程式,讓利比亞人民獲得一個和平的過渡。
美國的希拉里也說了自己的看法,不過希拉里並沒有對這件事情做太多的評價,對卡扎菲的死,希拉里只發出了“哇”這一字感嘆。
卡扎菲去世後,利比亞的木蘇拉塔郊區設了一個廣告牌,上面寫的是明天會更好,這條廣告語也確實代表了一些利比亞民眾的心聲,不過利比亞前途究竟如何,還有很多的謎團。
-
10 # 空谷迴音70104799
卡扎菲那不叫個性,叫瘋狂,到處汙辱、謾罵,做一些出格的事,聯合國大會上罵了幾小時,天下就他對。所謂上帝讓你死,先教你瘋狂。卡扎菲死了,社會沒感覺,惹人煩,死了清靜。
-
11 # 酒都鄉佬倌
他們無比同情卡扎菲,因為他們在薩達姆卡扎菲身上彷彿看到了自己的末日,所以他們惺惺相惜,透過卡扎菲的死亡,他們必須達成共識:全世界獨裁者必須團結起來,努力反對美帝國主義及為首的北約集團!
-
12 # 清浙相吊
利比亞卡扎菲慘死,讓人記憶猶新美國,衛星大強大折服,相隔千里,美國衛星緊追不捨飛過去,蒼蠅都看見,戈壁灘在一個橋洞下活捉,卡扎菲,馬上到鄰國邊境了,有人接應,很可惜,逃不過美國,手心,拉到平板車上,不如一條狗,有仇報仇有冤報冤,羞辱,活活,打死了,獨裁下場,
-
13 # 野史也是史
卡扎菲一生喜歡帳篷,喜歡與世界各國領袖交朋友,可謂是一個“社交達人”。卡扎菲的夢想是能勇敢死在他的帳篷裡,但最終卻是窩囊的在下水管中被拖出折磨致死。在他死後,國際社會開始紛紛表態,褒貶不一。
2011年10月20日,利比亞反對派武裝在一截下水管道中發現了卡扎菲,反對派將他拖出進行毆打和折磨。卡扎菲滿臉帶血不停的求饒,不時的有人用鞋抽他的臉。在一片混亂之中,卡扎菲被人擊斃,其政權就此結束。
卡扎菲被捕死亡的訊息傳出後,國際組織和各國紛紛表態。第一個表態的是前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他說卡扎菲之死是利比亞的“歷史性轉折”。潘基文的發言表明利比亞內戰的合法性,以便撫平利比亞人的傷痛。
委內瑞拉時任總統查韋斯,首先職責了西方凌駕於國際法之上,向利比亞反對派提供各種武器援助。他說卡扎菲是一個偉大的戰士,一生為革命奮鬥,最後卻被人殺死,他對此非常憤怒,同時要西方看看他的厲害。
前南非領導人曼德拉對卡扎菲之死表示悲傷,讚揚了卡扎菲的反種族立場,說卡扎菲在他們鬥爭最黑暗的時刻,支援了非洲人國民大會。對於卡扎菲的慷慨解囊,曼德拉曾在二十多年前,將國際人權獎頒給卡扎菲。
我們在來看看一些大國的表態,時任俄羅斯總統的梅德韋傑夫說,卡扎菲的命運應該由利比亞人民來決定。隨後普總理表態說,世界各地都看到卡扎菲被殺害,這些都算血腥的,卡扎菲未經審判被折磨死不是民主。
法英兩國曾是推翻卡扎菲政權的急先鋒,兩國領導人也很快表態。卡梅隆在發表講話時表情嚴肅,沒有勝利的興奮,甚至心情沉重。他說“這是紀念所有卡扎菲暴政下犧牲者的一天”,包括洛克比空難和女警被殺。
相比卡梅隆,薩科齊就顯得很激動。他說“卡扎菲的消失是利比亞人民自我解放鬥爭的巨大成就”,薩科奇還說,向卡扎菲的車隊實施攻擊的是法國戰機。薩科齊在盡情的炫耀,卡扎菲政權的倒臺的所有功勞歸他。
德國總理默克爾低調的說,卡扎菲之死有希望終結利比亞人民針對卡扎菲政權的流血戰爭,德華人民感到釋懷和高興。奧巴馬隨後說,卡扎菲之死終結了利比亞人民長期的痛苦,利比亞人可以建立民主寬容的國家。
我外交部也對此發表了看法,承認利比亞的歷史已經翻開了新的一頁。發言人還說,希望利利比亞儘快開啟包容性政治過渡程序,維護民族團結與國家統一,儘快實現社會穩定,使利比亞人民過上幸福安寧的生活。
對於卡扎菲的慘死,身陷囹圄的埃及前總統穆巴拉克反應比較激烈。他在得知卡扎菲的死訊後,一度嚎啕大哭到暈厥。卡扎菲曾是穆巴拉克的“老戰友”,兩人的關係非常密切,穆巴拉克的悲痛欲絕也是發自內心。
利比亞內戰持續了八個月,最終在卡扎菲被擊斃後畫上了句號。卡扎菲在生前是非常喜歡交朋友的,他曾不惜拿出大筆的金錢和非洲各國拉關係,甚至幫助非洲國家解決參加世界盃時的所有費用,可見卡扎菲的慷慨。
對於西方國家,卡扎菲早年是傲慢無禮的態度,但隨著薩達姆被絞死,卡扎菲的態度發生轉變,不僅表態支援北約反恐,還要提供諸多幫助。在薩科齊競選總統時,卡扎菲沒少出力,但薩科齊的回報卻是支援反對派。
但卡扎菲對待利比亞人民就顯得有些吝嗇,為了結交國際朋友,卡扎菲不惜拿出大筆的美元來迎來送往,而利比亞百姓卻只能艱難度日。利比亞內戰的爆發,有它根深蒂固的深層次原因,但卡扎菲並沒有意識到這點。
在他逃亡的狼狽歲月裡,他結交的那些所謂的“朋友”卻沒有一個肯收留他。卡扎菲一路逃亡,一路躲藏,他認為昔日的朋友被判了他。面對卡扎菲的驕橫跋扈,西方朋友選擇了忍讓,這要歸功於卡扎菲美金的功勞。
當他失去價值之際,便是“朋友們”朋友們翻臉之時。卡扎菲到死都沒有明白,他真正的朋友是國內人民,卡扎菲的42年統治使利比亞成為國際社會的棄兒。雖然卡扎菲已經死去,但利比亞民眾卻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
14 # 蓋天宣夜說
前因後果,若知如此,何必當初?天作孽有可謂,人作孽不可活!卡扎菲自己心裡有數,局外人豈能知道風華正茂年輕時卡扎非的殘忍?因此須的正反思維來開問題!
-
15 # 漢濱1960
一個被外部勢力,推翻的總統,被大量的“精英”人士,為了一根骨頭,義憤填膺,聲嘶力竭,拼命叫好,可謂是:助紂為虐,狼狽為奸。其低劣,醜陋的表演,令人作嘔。
回覆列表
在2011年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遇害後,古巴領導人卡斯特羅、委內瑞拉領導人查韋斯、南非領導人曼德拉都對他進行了評價,稱他是一位為了自由奮戰的勇敢鬥士。這與美國、西方所渲染的卡扎菲的暴君、邪惡獨裁者形象有所不同。
卡扎菲與薩達姆的命運非常相似,一個是“伊拉克雄獅”,一個是“利比亞狂人”。不過,這兩位領導人的最終下場都沒能到哪去。
在伊拉克戰爭後,薩達姆被送上絞刑架(美國主導)絞死;利比亞戰爭後,而卡扎菲被反對派武裝(美國策動)虐殺。
對於卡扎菲的一生而言,可謂經歷了大起與大落,最後歸於塵土。1969年,年僅27歲的青年軍官卡扎菲透過“九月政變”推翻了利比亞的伊德里斯王朝,開始上臺。從此,利比亞進入了長達42年的卡扎菲統治時代。
(青年卡扎菲)
在卡扎菲時代,利比亞能以北非第一石油國的身份躋身進入非洲的強國行列,國民收入顯著提高,經濟發展迅速,國民教育水平大幅攀升,婦女地位得到解放,但隨之而來的也是以卡扎菲家族為首的高度獨裁、任人唯親、經濟腐敗、政治腐敗等等問題。即便如此,利比亞在卡扎菲統治時期依然得到了很好的發展。
2011年3月19日,美國、英國、法國等多國軍隊對利比亞空襲空襲,利比亞國內的反對派武裝也趁機向卡扎菲政府發難,利比亞戰爭由此爆發。在西方集團強大的軍事力量面前,卡扎菲的國防軍根本不值一提。當年的年底,卡扎菲政府原告倒臺,卡扎菲本人與幾個兒子東躲西藏,最後還是被反對派武裝的民兵抓住,遭到毒打和虐待。從公開的影片來看,卡扎菲被打得頭破血流,哀叫連連,跪在地上苦苦求饒。
(2011年利比亞戰爭)
在未經過審判的前提下,卡扎菲與兒子穆塔西姆雙雙遭到槍殺。隨後,他們的屍體被拖到首都的黎波里公開展覽了4天才下葬。同時,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集團也陸續撤軍。但失去了卡扎菲後,利比亞與當年的伊拉克一樣都陷入了持續戰亂中。
如今,距離那場利比亞戰爭已經過去整整9年了,利比亞仍在內亂中:哈夫塔爾領導的利比亞東部國民軍和西部的黎波里政權矛盾不斷,其他的部落武裝也佔山為王,國內形勢不明朗。可能要再過50年,人們才能更客觀地看待卡扎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