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由於歷史久遠,也因為古代記載的不夠完全,所以很多事情我們現在不能夠完全的瞭解,只能根據遺留下的星星點點的線索,發現一些很神奇的事件,我們的研究人員也根據一些線索,找出了事件的原委,但是有些事情被發現了,卻沒有足夠的線索來考究真相是什麼。
12
回覆列表
  • 1 # 工科老女的留言菲語

    清初四大疑案:太后下嫁、順治出家、雍正金頭、乾隆身世。隨著考古發掘和基因技術,後三項遲早都會有“科學”定論。只有太后下嫁,好像無論如何也說不清了。

    下嫁與沒有下嫁的兩種說法都似乎很有說服力:

    下嫁說,1、張煌言的《《建夷宮詞》上壽筋為合巹尊,慈寧宮裡爛盈門。春官昨進新儀注,大禮恭逢太后婚。2、沒有和皇太極合葬瀋陽的清昭陵。3、在清東陵也沒有葬入風水牆內。4、多爾袞成為的變化,攝政王、皇叔父攝政王、皇父攝政王。

    沒有下嫁的觀點對於上述觀點反駁:1、張煌言是清的反對派,一個反對著的詩歌是沒有史料價值的;2、孝莊去世前有遺詔,是心戀順治康熙父子,並且卑不動尊,不可為了她動太宗陵寢。3、孝莊的陵址是雍正選的。孝莊的葬地的確不好選,所以康熙朝一直都沒有安葬孝莊,只能建“暫安奉殿”。到了雍正朝,雍正認為曾祖母暫安奉以來,一切都和順。所以,那裡是最好的位置。現在看來,這個位置極好。風水牆內以孝陵為祖陵,遵循朝暮制度。孝莊不是皇帝,但輩分最大,在風水牆內的確不好安排。現在,所有去皇陵的,都要先經過昭西陵。也表示了孝莊的尊貴。4、對於多爾袞的稱謂也不是有很強的說服力,歷史上不是有姜子牙的尚父,諸葛亮的亞父,那並不能證明就是“父”。

    這些說法也就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了,願意相信誰的就相信誰的。

    我有一個角度,“也許有夫妻之實,而無夫妻之名”。

    孝莊作為深宮女人,可以接觸到的男人並不多。那種孝莊與多爾袞青梅竹馬的關係,沒有多少可信。孝莊嫁皇太極時才13歲,這已經夠早的了。就算古人早熟,也不會十歲就戀愛吧!還有,一個蒙古小格格,一個滿洲小阿哥,隔著十萬八千里,一起成長的機會也不大。所以,那種青梅竹馬幾乎不可能。嫁給皇太極後的孝莊,一個深宮中的后妃,更沒機會接觸小叔子,更不敢發展戀情。但成為太后後,因為工作原因也會增加接觸,不管是哪個方面的需要,多爾袞都是一個選擇。

    還有,多爾袞權傾朝野的攝政王,有妻有妾。如果明媒正娶的太后,在家裡是做妻呢?還是做妾呢?都不可能。他們都是老道的人,給自己找那個麻煩做什麼?

    所以,夫妻之實可以有,夫妻之名沒必要。

  • 2 # 風中有我

    孝莊文皇后,皇太極的莊妃,順治皇帝的生母,康熙大帝的祖母,地位極其尊貴。而圍繞這幾個男人,其中有個謎團便是孝莊太后下嫁之謎!而出現太后下嫁的便是張煌言的《建夷宮詞》,其中有一首說:“上壽觴為合而尊,慈寧宮裡爛盈門。春宮昨日新儀注,太禮恭逢太后婚”。這個不就是說得太后下嫁的故事嗎?但其實張煌言當時並不在京城,也是道聽途說,據記載當時結婚的並不是孝莊,而是格格出嫁;二是張煌言本身是反清復明的,惡意中傷孝莊也是有理由的!還有部分影視劇中說孝莊與多爾袞從小青梅竹馬,早就私定終身。但據記載,孝莊從小生活在科爾沁草原,而多爾袞生活在東北,兩者沒有交集;兩人第一次見面應該是孝莊嫁給皇太極的時候,影視劇多半是為了劇情需要!還有種說法,多爾袞被順治封為皇父攝政王,這個是不是說明太后下嫁?這個也是沒有根據的,清朝史料並無記載,就算是當時屬於附屬國的北韓的《李朝實錄》也沒有記載!而給這個封號多半是為了安撫多爾袞,畢竟當時多爾袞權勢太大!目前確實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孝莊太后下嫁,但孝莊太后作為一代女強人,確實在歷史上有著濃墨重彩的一筆!

  • 3 # 千水千山

    關於孝莊皇太后是否曾下嫁給多爾袞一直是一個謎,歷史上確實曾有一些蛛絲馬跡表明孝莊似乎真的下嫁給了多爾袞,但這些是否是真的,還有待考證。

    當時皇太極駕崩時,順治還是一個六歲的孩子,以多爾袞為首的許多人都想要爭奪皇位,都覺得自己才是皇帝的真正人選,當時多爾袞是最有可能掌握大權的,可是他卻甘願放棄皇位,扶持一位六歲的孩子登基,這確實會讓人引起無數的遐想。

    孝莊太后在嫁給皇太極之前確實與多爾袞有著割捨不斷的情份,這時有沒有可能為了讓順治登上皇位再續前緣呢?這是有可能的。皇太極死後,孝莊和順治成了孤兒寡母,如果想憑她們自己撐起整個大清是非常困難的,如果有多爾袞撐腰,那就要容易的多。人在走到困境的時侯都會想辦法找到能幫助自己的人,這個時侯孝莊肯定想到了多爾袞。

    多爾袞當時要想自己當皇帝確實是困難重重,如果能扶持一個小皇帝,而大權依然掌握在自己手中,這又何嘗不是一個最好的選擇,所以他選擇讓順治做皇帝,自己來做攝政王。

    順治當上皇帝后,對多爾袞的稱呼是有變化的,在順治元年,福臨稱多爾袞為“叔父攝政王”,到了順治二年則改為“皇叔父攝政王”,而到了順治五年就變成了“皇父攝政王”,從這些名諱的變化上可以看出,孝莊太后與多爾袞的關係也在發生著變化。

    當時清朝的使臣去北韓遞交國書,北韓國王看到詔書中對多爾袞的稱呼有了變化,也曾提出疑問,清朝使臣這樣回答:“今則去叔字,朝賀之事,與皇帝一體雲”。但是這裡並沒有關於孝莊下嫁的詔書的明示,而且在多爾袞死後的第二年,朝廷還把多爾袞“自稱皇父攝政王”和“親到皇宮內院”這兩條定為大罪,如果太后真的已經下嫁多爾袞,這又算是什麼大罪呢。 ?

    太后如果下嫁多爾袞會削弱自己的勢力

    當時之所以立順治為皇帝,是八旗之間為了平衡多方爭鬥而相互妥協的一個結果,這不是多爾袞一個人可以決定的。那時多爾袞掌握了大量的兵權,如果孝莊太后下嫁多爾袞的話反而會削弱自己的力量。

    皇太極去世後,按照清初八旗制度的規定,兩黃旗是皇太極的個人遺產,應該由皇位繼承人順治來繼承,而孝莊要想享有這個權利,要一直保持太后這個身份才能與兒子共享,如果沒有了這個身份,那就不是兩黃旗的女主人。

    她如果下嫁了多爾袞,就等於失去了兩黃旗的支援,這樣就削弱了自己牽制多爾袞的力量,那又如何保證順治的皇位能夠坐的安穩呢?事實上孝莊一直都是兩黃旗的女主人,這個身份從沒有改變過。

    孝莊未與皇太極合葬,引人遐想

    孝莊去世前曾留言給康熙,不要把她葬入清東陵,這也讓後人對於孝莊是否下嫁多爾袞多加猜疑。有人說之所以沒有把孝莊葬入風水牆內,是為了懲罰她,讓她為子孫看守陵園,這是很可笑的想法。清廷如果認為孝莊下嫁多爾袞是一樁醜聞的話,那應該嚴密封鎖訊息,怎麼可能會對她公開懲罰,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臉嗎。

    當時之所以沒有把孝莊葬入清東陵,是因為清軍入關前都是採用火葬的形式,後來才採取土葬。而孝莊知道自己死後肯定是要土葬的,這樣就得把皇太極的墓重新改建,才能裝得下孝莊的棺材,當時的規定是“卑不動尊”,這對死者是不恭敬的,所以才把孝莊另行安葬。

    而順治因為是清軍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所以清東陵裡最好的位置已經被他佔用了,太后是順治的母親,應該葬在比順治更好的位置才行,可是陵園裡已經沒有更好的位置,這讓康熙也不知道如何是好,所以一直拖著沒有將孝莊入土。

    直到雍正做皇帝時,看到大清江山穩固,後代子孫也都安穩,認為這是孝莊在保佑後代,覺得孝莊現在所在的陵墓位置肯定是極好的,所以才把孝莊在安葬的地方入土。

    沒有明確的詔書表明孝莊曾下嫁多爾袞

    孝莊如果真的曾正式下嫁給多爾袞,清朝一定會有明確的詔書,但是歷史上並沒有關於太后下嫁的詔書存在。有人說當時是有詔書的,後來被乾隆給銷燬了,可清朝的制度是非常嚴格的,像太后下嫁這等大事,必須要下達詔書召告天下,就算是後代帝王要銷燬證據,也要下諭旨,否則是不被承認的。

    但是無論大家如何求證,都沒有可以正面證明孝莊確曾下嫁多爾袞的證據,一切都只是猜測而已。

    所以我認為孝莊沒有真的下嫁多爾袞,只能說在那樣的歷史情況下,孝莊也許確曾為了保住順治的皇位不得不委身於多爾袞,她這樣做有政治的原因,也可能真的對多爾袞有那麼一點真情,必竟兩個人之前還是有情份存在的。

    這錯綜複雜的情感糾葛讓後世人充滿了猜測,但是從現實角度看也是可以理解的,一個女人帶著一個孩子,要撐起整個大清朝,沒有個靠山會是多麼艱難,在那樣的情況下孝莊只能選擇依靠多爾袞,但是真正的下嫁是沒有的,應該只是個人的委身而已。況且多爾袞的女人非常多,要說他與孝莊之間的感情有多麼好,也是不可能的,應該只是互相利用而已吧。(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路)

    如有疏漏,敬請斧正。我是焱絳,請多關注。

  • 4 # 古今通史

    沒有任何謎團存在。多爾袞很缺女人嗎?怎麼就非得找布木布泰了?

    痼疾和好色,是多爾袞死亡的最主要原因,無論是滿族,蒙古族,北韓族,漢族,這類美女被多爾袞收集了一大堆,就在自己的府邸,這些都是特地選的,從不將就,再說,布木布泰的長相也就這麼回事吧,如果有照片的話,誰能要她就呵呵了。

    至於某些朋友所說的愛情,從始至終就沒發生過那種事。如果有,那也是在電視劇裡才有。

    還有一種猜測就是,娶了布木布泰以後,就可以顯得自己高高在上,凌駕於皇權,這種說法的理由也不充分,因為即便不娶孝莊也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幹嘛多此一舉呢。

    在打壓兩黃旗方面,多爾袞已經做到了極致,不需要以這種方式來達到政治目的。

    比如,要打擊鰲拜,根本不需要罪名,莫須有就夠了。比如“禍首”索尼所犯的那些事兒,都是小事,小的不能再小,甚至一般人看了以後會覺得,這是違法犯罪?地球太可怕了,很明顯那純屬就是借題發揮。抱團在一起的兩黃旗,多爾袞尚且不懼,更何況已經被他瓦解的分崩離析。其中的中堅力量譚泰變節後就是多爾袞的死忠之一。

    而反觀孝莊一方兩黃旗的死忠,三人易幟改投多爾袞,圖賴死的比多爾袞還早,皇家陣營也就索尼鰲拜,再加上剛才說的,索尼被貶,鰲拜就成了碩果僅存的一位,就這也就僅僅是苟延殘喘而已,如果不是多爾袞搞定索尼一人,其他人概不牽扯的這個“框架”制約,鰲拜也完了。

    多爾袞讓順治到北京再次登基,東北的權力真空,迅速被何洛會填補,他同樣是多爾袞的死忠,後出任正藍旗固山額真,在順治5年以前,兩黃旗,就已經被多爾袞緊緊的攥在自己手中,孝莊何用?

    整個正黃旗已不足為患(篡權除外)。只不過,如果多爾袞有意染指皇權的話,鈕鈷祿氏,瓜爾佳氏,赫舍里氏,這些勳戚就該出手了。也只有那個時候,他們才會聯合起來,制衡多爾袞,當然,平時他們也沒閒著,只不過抵抗不是那麼激烈,畢竟沒有涉及核心根本利益 。那時候的清廷頂層政治鬥爭,一直存在於攝政王多爾袞和孝莊中間,無異於兩個政治中心,其中無論多少旗臣、勳貴擁護多爾袞,可皇權勢力,從來都不容小覷,這是一股無法忽視的力量。

    如果多爾袞和孝莊沒有在一起,雖有爭鬥,但相對不是很激烈,如果真的“下嫁”了,那無異是一種權利和利益的統一,毫無疑問就會兵戎相見,下邊人的利益誰來保全,勳戚們就真會玩兒命,從皇太極直接易旗開始,兩黃兩白的矛盾就根本是不可調和的,這沒法折中。再說布木布泰也並沒有落魄到那種程度,以致於多爾袞想娶就娶。

    還有就是,中原文化,滿族並不是一無所知,如果多爾袞娶了布木布泰,無論以前的風俗習慣是怎樣,一定會淪為全天下的笑柄,相信全大清也沒有一個人願意承受這樣的亂倫罵名,罵名也就罷了,可能還會遺臭萬年,永世不得翻身。

    偷偷娶?多爾袞娶孝莊,這事能瞞得住麼?還上奏本祝賀?如果這事真有發生,無論清朝有多牛×的文字獄,這事也能板上釘釘的流傳下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拿鐮刀的動漫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