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摩拜的創始人王曉峰表示,摩拜覆蓋全球12個國家,200多個城市,不可能會和ofo合併。如果合併了,將會產生巨大的估值獨角獸,為什麼他們都不願意合併呢?
15
回覆列表
  • 1 # 我就是文非

    如果我是摩拜的創始人王曉峰,打死我也不願意和ofo合併,別問為什麼,摩拜能有今天的成就,絕對不是運氣,摩拜單車的口碑一直都是很好的,並且共享單車的市場,也就是因為ofo到處批次投放導致了。

    哪家共享單車最好騎這點就暫時不說,可是哪家最不好騎?或許就只有ofo能說話了,ofo的壞車到底多不多,這點我就暫時不說,以免說我是來專門黑ofo了。

    不過從目前共享單車的局勢來看,只要ofo能融資,那些ofo就能稍微站住腳跟,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在於ofo極其容易毀壞,萬一ofo融不到資,基本上離倒閉不遠了。

    並且文非君也覺得,摩拜真的沒必要,或者說千萬別合併,為什麼?你們看看滴滴打車就知道了,以前uber在的時候,那時候滴滴的補貼有多好,現在呢?一家獨大,打車你要麼用滴滴,要麼就別打。

    行業巨頭合併,其實是我們使用者最不想看到的,而摩拜恰恰是看到了這一點,才會拒絕和ofo合併。

    不過,世事難料,其實文非君是希望摩拜和ofo都在,並不希望兩家合併,也不願看到其中一家倒閉。

  • 2 # 超級君

    我們看到摩拜CEO王曉峰和OFO的CEO戴威都反覆強調說雙方沒有合併的可能性。但我還是認為王曉峰說的話還是比較硬氣比較靠譜的,而戴威雖然也表示過沒有合併的可能性,實際上是想給自己留點面子罷了。

    理由:摩拜無論從品牌還是產品本身都給人一種品質的感覺,這些只要使用過的消費者相信都有體會。有點像蘋果手機,像個穩紮穩打的商人。而OFO的品牌形象和產品相信很多人也使用過,總體給人一種感覺不能說是山寨吧,但比較不紮實有點飄的感覺。有點國產安卓手機。品牌給人感覺也像一個初出茅廬的毛頭小夥!另外我們可以發現OFO的投資人經常在各種場合表示要合併、太燒錢之類的話,雖然不是出自創始人之口但有理由相信OFO這邊是有點扛不住了。反觀摩拜方無論是創始人王曉峰還是投資人馬化騰從來不在任何場合做關於合併的表態,貌似有點信心十足。

    其實這也是企業之間互相博弈的一個過程,未來肯定不排除雙方有合併的可能性,但作為摩拜一方來說肯定不願意這麼早合併,因為道理很簡單,目前態勢來看拖得越久摩拜贏面越大,如果能直接打敗對手又何必去合併,讓人分一杯羹呢?

  • 3 # 愛投資官方

    摩拜和ofo傳合併已經不是一天兩天,每次對於這樣的傳聞,兩公司的相關人員愛用“市場傳聞,不予置評。”來回復。

    近日,摩拜單車創始人胡瑋煒表示,摩拜單車與ofo不會合並,因為兩者之間的運營效率和生命週期等方面並不同步。如果合併不能帶來效率提升的話,那麼這樣的合併將會變得沒有任何意義。胡瑋煒的這一言論讓很多期待摩拜單車與ofo合併的人大失所望。因為在他們看來,當前的共享單車市場與滴滴、快的時代有幾分相似,如果等到共享單車的使用者爭奪告一段落,資本作用逐漸式微,或許唯有合併才是讓兩者獲得全新發展的開始。

    那麼拋開胡瑋煒的回答,摩拜單車與ofo為什麼現在不合並呢?

    筆者記得之前某共享電助力單車創始人說過,原因是沒有分出高下之前雙方不會合並,只有一方錢不夠燒了才會妥協。但是現在市場上資金太多,摩拜和ofo都能拿到錢,想靠融資壓死對方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回顧當初滴滴和快的合併情形,鉅額融資卻被認為是合併的轉折點。2014年12月9日,滴滴宣佈獲得新一輪7億美元的融資,20天后,快的便宣佈獲得超過8億美元的新一輪融資。在新一輪融資的支援下,滴滴快的的燒錢補貼大戰打得更加不可開交,在此情況下,各方投資人的撮合成為推動合併的重要因素之一。2015年2月14日,滴滴和快的宣佈正式合併,合併之後,滴滴快的市場份額合計超過90%。

    其次即使摩拜和ofo合併,盈利預期也並不樂觀

    網約車是輕資產模式,滴滴快的合併後可以快速盈利,而損毀率恐怕是重資產模式的共享單車難以控制的。從雙寡頭到一家獨大,摩拜和ofo想要效仿滴滴快的合併恐怕沒那麼容易,畢竟相比網約車的輕資產運營模式,共享單車屬於線下重資產運營。重資產就會涉及到車和鎖的成本、維修費用、壞損率及人員等運營成本。

    再次就是模式和經驗理念不同

    摩拜走的是精品路線,透過打造品牌IP、品牌文化來維持使用者的黏性;ofo的戰略是大面積鋪車,以投放腳踏車的數量取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有沒有很無助、但又不得不前行的時刻?是一種怎樣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