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這個南宋有意思
-
2 # 溫毅陽
歷史上對宋孝宗的評價極高,稱其“卓然為南渡諸帝之稱首”,還有人說,他才是大宋朝名符其實的中興之主,這純粹就是睜眼說瞎話了,沒有歷經千辛萬苦才撐起半壁江山的宋高宗趙構,可以說他什麼都不是,不過話說回來了,當政期間開創了“乾淳之治”,也算是有作為的一代帝王了。
話說即位之初就搞了個隆興北伐,結果所用非人,邵宏淵一個老鼠就壞了整鍋湯,最終虎頭蛇尾草草結束戰事,幸運的是,在對金關係上稍稍改變了一下屈辱的地位,由君臣變為叔侄。
此後重新整理吏治,裁撤冗員,發展民生經濟,搞得有聲有色,這個時期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確實可以稱得上是功莫大焉的一代明君。
可惜美中不足,晚年卻與兒子宋光宗鬧起家務矛盾,最終引發一場有關孝道的大風波。
-
3 # 秉燭讀春秋
宋孝宗趙昚是趙匡胤的七世孫,南宋高宗趙構的養子,也是南宋的第二位皇帝。 宋孝宗趙眘稱帝有著機緣巧合,上天選擇了他,同時成全了南宋最有作為的皇帝美名。
一、趙眘機緣巧合被趙構立為太子。按說趙眘無論如何也和太子無緣,首先他既不是趙構的嫡子也不是庶子,而是趙構的養子。然而他卻被趙構選為了太子。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原來趙構有個兒子,在金兵入侵時,由於一時疏忽沒看護好,被金兵打死了。當時趙構很痛苦,不過慶幸自己還年輕,還有生育機會。
在靖康之亂時,泥馬渡康王,趙構僥倖逃脫了金兵的追擊。後來趙構在河南商丘登基稱帝,創立了南宋。然而,安定下來的趙構卻沒有了生育能力。原來在逃難的過程中,他一時難耐寂寞,和一妓女廝混時,恰好一隊金兵要檢查,突然使勁敲門,一下子嚇得趙構陽痿了,從此後趙構就“廢了,”Δ宋高宗趙構
眼看著香火難以為繼,為了保住趙家的香火,宋高宗從老趙家後人中千挑萬選,選出了一名候選人,即趙昚。
其實趙眘是個幸運兒,為什麼這樣說呢?本來趙眘做太子是八竿子打不著的事,趙構之所以選中他,也是趙家後繼無人和無奈的表現。自從趙光義接替哥哥趙匡胤的皇位之後,後來的接班人都沒從趙匡胤這一脈裡選過。但是接下來發生的靖康之變改變了這個局面,也可以這樣說,靖康之恥是南宋國恥,但對於趙眘來說,何嘗不是機會呢?
公元1126年,剛剛滅掉遼國的金國一鼓作氣,攻進了宋朝的首都,將宋徽宗和宋欽宗兩個皇帝全部俘虜,同時還抓走了宗室、大臣、後宮嬪妃共計3000多人,這樣以來,趙眘才有機會脫穎而出而被趙構選為了接班人。 Δ宋孝宗趙眘
二、趙眘順利透過考驗而確立了太子位。有道是好事多磨,宋高宗好不容易下決心立趙眘為太子,但他的母親韋太后卻喜歡一個名叫趙琢的人(據說趙琢也是趙構的養子)。趙琢從小在宮中長大,深得韋太后喜愛,所以韋太后想立他為太子。這令宋高宗十分為難,為了考驗二人誰有帝王之才,宋高宗想出了一個測試的辦法,他派人挑選了20名絕世美女,分別給趙琢和趙昚送去,想測測這兩個人的人品和定力。結果過了一段時間,當宋高宗將這20名美女重新召回的時候,結果出乎意外,他發現送給趙昚的10個美女還是貨真價實的處女,而送給趙琢的則已經不是了。透過這件事情,讓宋高宗最終立了趙昚為太子。
其實,並非是趙昚的定力好,而是他有一個好老師史浩,此人深諳帝王之心,他告訴趙昚千萬不要碰這10個美女,並且說:“這很可能關乎你將來一生的前程。”聽了老師的話,趙昚自然不敢輕舉妄動,最後趙昚就這樣贏得了宋高宗的青睞。
到了紹興三十二年,宋高宗一直奉行的求和政策受到了南宋軍民的一致聲討,迫於壓力,宋高宗終於將皇位讓了出來,使宋朝的皇位再次回到宋太祖一系,趙昚才算正式坐上了龍椅。
三、宋孝宗趙眘一生的政績。這個用10個女人換來皇位的男人,可以說是南宋一朝最有作為的皇帝,趙眘36歲登基,他在位期間,平反岳飛冤案,起用主戰派人士,銳意收復中原,但可惜那時的南宋早已朝中無人,幾次征戰相繼失敗。
面對殘酷的現實,趙昚不得不放棄收復失地的想法,轉而將精力放在內政治理上。他從政府、農業、軍事等多個方面同時入手,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得南宋煥發出了勃勃生機。在趙昚的積極治理下,南宋的窩囊頹廢形象一掃而光,後世將他治理的這段時間之為“乾淳之治”。
國富兵強後,趙昚還是想要收復失地,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可惜天不遂人願,他所看重的大將軍虞允文病死四川,此後他手下再也沒有能夠北伐的大將,於是,趙昚也就一直致力於內政,直到去世。
那麼,如何評價宋孝宗這個人呢?宋孝宗趙眘“卓然為南渡諸帝 之稱首”當之無愧也!
回覆列表
宋孝宗是太祖七世孫,出名伯琮,因高宗獨子早夭,於紹興二年被高宗選中育於宮中,紹興三年二月被封為和州防禦使,改名趙瑗。紹興三十年受封開府儀同三司,寧國軍節度使,封建王,立為皇子,改名趙瑋。紹興三十二年,立為皇太子,改名趙眘,同年登基,時年三十六年。即位後“躬攬權綱”、“勤於論相”。對外,力圖光復中原,發動了隆興北伐,雖然失敗了,但南宋與金簽訂的隆興和議,改變了紹興和議中的一些羞辱性條款。對內,裁汰冗官,整頓吏治,非常勤政,開創“乾淳之治”的小康局面。但其過於勤政,大小事務都由他裁定,臣下幾乎失去了意義,這對南宋政局有負面的影響,並沒有阻止南宋的衰亡。但孝宗在南宋一朝,已是最有作為的了,史稱其為“卓然為南渡諸帝之稱首”。但在選擇繼承人上,犯了錯誤。孝宗與成穆皇后郭氏生有四子,長子與四子早死。次子慶王與三子恭王皆為嫡出,最終孝宗於乾道七年二月選擇了“英武類己”的三子恭王(即光宗)立為太子。淳熙十六年二月,孝宗禪位於太子,稱壽皇聖帝,退居重華宮。光宗因其皇后李鳳孃的讒言,與孝宗產生了隔閡,長期不去朝見孝宗。孝宗也因此非常鬱悶,紹熙五年六月,孝宗崩於重華殿,年六十八。上諡號曰哲文神武成孝皇帝,廟號孝宗,葬於永阜陵。
總的來說,孝宗是一個複雜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