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聽箏觀海
-
2 # 白衣飄揚白雪落
諸葛亮被評價為,智近乎於妖。在演義裡,他上知天文,下曉地理,四門八卦,陣法兵書,詭辯外交無所不精,無所不能,未出草廬,便能三分天下。話說回來了,演義裡借東風,我感覺是因為他能預測天氣,實際聯盟抗曹,諸葛亮在東吳待得久了,對於氣候之類的,也熟悉不過,也正是因為這樣,諸葛才能利用這一優勢,打敗曹操,而也不能真正的呼風喚雨,只是把他的演義裡的事蹟都誇大化神化,但正史上,諸葛亮只是起到了拉起聯盟的作用,真正的戰鬥,於他無關,更別談啥借東風了
-
3 # 木牛流馬
一部《三國演義》顛倒了很多事件和人物,蜀漢人物大多被神化,當然包括諸葛亮,奸化了曹操。在這裡咱重點說說
諸葛亮吧,他並設有演義裡那樣神不可破,錯誤的北代已證明了這點。說說赤壁之戰,赤壁之戰完全是東吳的主角,蜀漢算個配角都免強,什麼“萆船借箭”啦,“設壇借東鳳”,都是為了增加故事的感染力和神化諸葛亮而編的,從蘇東坡的《赤壁懷古》和陳壽的《三國志》都可見證這點,所以說:諸葛亮的所謂,“呼㶡喚雨”啦”,“未過先知”,都是作者意想和為吸引讀者的眼球而編的,我們只能當熱鬧看看,
丶
-
4 # 勿-語
這個問題,在我看來,有兩種回答。呼風喚雨這個詞原來指神仙道士的法力,寓意人支配大自然的能力。現在多用作了貶義詞,物件多指向權勢滔天的人物。受三國演義的影響,諸葛亮在其中的存在類似於一個bug,正所謂“狀諸葛多智而近妖”。當然三國演義畢竟只是歷史通俗演義小說,七分存真,三分演義,它的出現也受到一定歷史背景的影響,我們也不能過分苛責。作為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是文化集大成的瑰寶,其中諸葛亮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是能夠呼風喚雨的人物。
現在要講的,就是三國志裡面的諸葛亮了。三國志中諸葛亮巧借東風,預測龐統,趙雲之死等等神乎其神的事件是不見於記載的,改變自然天氣,是近代人才具有的科技。預測讖言,這個不知道具體情況,也無法加以排除。“未出茅廬而天下三分”,像是一個預言,但更多的是在分析敵我雙方實力的狀況下,依據天下大勢,所做出的一個指導性總結。綜上所述,諸葛亮作為道家術士所具有的呼風喚雨的的能力應該是不存在的。
諸葛亮是一個治世奇才,是戰略大師,也是一個很偉大的發明家,這個在諸葛亮傳中多有記載,毋庸置疑,這些可以擔當的起呼風喚雨的能力了。而另一方面,諸葛亮在蜀漢內部,集軍政行政大權於一身,劉禪也要“當以父事之”,基本上事無鉅細,都可以做到一言而決。這樣的權勢,也可以稱得上“呼風喚雨”了。(當然,這個詞在這裡不用做貶義,眾所周知的是劉禪雖然不能算作一個昏君,但能力著實平平,蜀漢在諸葛亮的治理下,堪稱蒸蒸日上。況且從事實上看,諸葛亮也並未做出太過於逾越的舉動,未有任何篡位的舉動。現在很多小編喜歡根據自己的好惡,惡趣味的拿著自己齷蹉的想法強加於諸葛亮身上,無下限的陰謀化,誠不可取。)
現在西南很多少數民族,包括緬甸在內,諸葛亮也是他們的心中的神,這方面尤以基諾族為最,稱諸葛亮為“舅舅”。忘了是哪個民族了,尊諸葛亮為“茶祖”。他們對於諸葛亮的崇拜近乎偏執,但正也說明諸葛亮的能力出眾。究其因,大概也就是諸葛亮“五月渡瀘,深入不毛”的時候帶去了當時中國先進的生產力和科技等等吧,這對於尚處於蠻荒的他們來說,諸葛亮的到來很可能就如天神下凡了。諸葛亮也很好的解決了平叛後的善後工作,南人不復反矣。
綜上,三國志中的諸葛亮,不具備有道士呼風喚雨的能力,但卻具有才能,權力等方面的呼風喚雨。
-
5 # 吹古說今lns二郎
首先,呼風喚雨是需要能量,這個能量從哪裡來的,諸葛亮能激發出這麼大能量,打仗不用一兵一卒,千軍萬馬都可以吹走,人根本沒什麼超自然的能量,所說有的都是忽悠人,相信的都是弱智,二,魯迅一句話說的很到位,壯諸葛之智近妖,羅貫中把他神話成半仙了,真正歷史上諸葛亮只是個政治家,軍事方面一般般,哪來的那麼大呼風喚雨的本事
-
6 # 大國涅槃
《三國演義》更像今天的劇本,民間的評書。是戲劇化的《三國志》。為了讓人讀起來,聽起來更有意思,著重大篇幅的描述諸葛亮,神話諸葛亮。
諸葛亮雖然博學多才但也並非無所不能。他雖然精通謀略但是也精彩失算的。如果像三國演義那樣記載的那麼神的話,恐怕要改名叫諸葛半仙了。
空城計在戰術上是不可能實現的,如果司馬懿害怕有伏兵,直接派個神箭手把諸葛亮射下來算了,這事正史中也無記載,何況當時諸葛亮和司馬懿根本沒有見面。
草船借箭是以孫權為原型的,沒諸葛亮什麼事。
正史上諸葛亮並沒有參與赤壁之戰,也並沒有呼風喚雨之能,指揮赤壁之戰的人是周瑜,東風是長江上的一種自然現象,長期在當地操練水軍的周瑜和黃蓋自然清楚什麼時候會起東風,從而打敗曹軍
總之事實是諸葛亮並沒有那麼神,但是你可以在心裡認為他就是這麼神,給自己樹立一個英雄的標杆,督促你在自己的人生歷程中做出一番宏偉事業。
-
7 # 三興771
諸葛亮不會呼風喚雨,但他懂得天文地理,懂得氣象變化。孔明借箭,借東風就是例證。
曹操百萬大軍駐江北準備殺過江去,消滅孫權,周瑜抵禦曹兵。
周瑜心地狹窄,暗思孔明久必為江東之患,便設計暗害。一日請孔明來議事。周瑜問,即日與曹軍交戰水路交兵當以何兵器為先,孔明答道,大江之上以弓箭為先。周瑜說,今軍中缺箭用敢煩先生監適十萬枝,孔明說敢問何時要用,周瑜說十日內,孔明說軍情緊急我只要三日便可拜納十萬支箭。並立下軍令狀三日不完甘當重罰。
魯肅不解其意來看孔明,孔明早巳看出周瑜藉機害他,只求魯肅暗地生撥快船二十隻,每船軍士三十人,船西邊扎滿草人,聽後使用。魯肅私下布顯妥當,第一二日不見孔明動靜,第三日四更時分,孔明請魯肅到船中說請同往取箭,只見二十隻船用長索相連,徑向北岸進發。是夜大霧漫天,長江之中,霧氣更重對面不能相見。五更時分巳駛近曹操水寨,船隻擺開在船上搖旗納喊,曹軍以為吳軍襲擊水寨,曹操命會弓弩手亂箭齊發,又調弓奇手三千到江邊共一萬餘人,盡在江邊放箭。待囗高霧散才收船急回。二十隻船兩邊來草上排滿箭枝,每船約五六千支,已得十萬餘箭。孔明說三日前已箅定今日大霧,因此敢任三日之限。周瑜嘆道孔明神機妙算我不如也。
赤壁大戰前,周瑜籌劃了連環計之後,正準備向曹操發起總攻時,發現刮的全是西北風,周瑜心想無東南風火攻計劃豈不是一場空,考慮到這一漏洞昏死過去。孔明得知後一猜便知病因所在。這天來到床前為周瑜瞧病,在手上寫了十六個字欲破曹兵,宜用火歡,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給周瑜看。周瑜想孔明真是神人,於是向孔明求計。孔明說我學得了奇門遁甲之法可以呼風喚雨,可借三日三夜東南風給你用怎麼樣。於是孔明設壇施法,十一月二十祭風,二十二日息風。周瑜早巳做好了總攻準備,只等東南風起,二十日這天,末見東南風起,周瑜疑惑,半夜三更左右周瑜聽到帳外風響,東南風頓時大作。周瑜想孔明有奪天地造化之法鬼神莫測之術,若留著他,一定是東吳的禍根不好把他殺了。於是令大將丁奉徐盛各帶一百人去南屏門斬殺孔明。
兩路兵馬到南屏山不見孔明,一打聽起風后孔明已登舟而去。
-
8 # 晴空喜歡笑呵呵
怎麼可能,那是三國演義中神化的,真正的歷史中記載只是說諸葛亮會觀測氣象,善於計謀,所謂的呼風喚雨之能以現在的科學使用乾冰尚且只能做到人工降雨,而且降雨起風現在的科學都能解釋的了原因,不是僅憑人力就能做到的,大家都清楚在起風起雨都有一定的規律,諸葛亮正是善於觀測氣象加上三國演義中的神化才會被誤會會呼風喚雨,而且三國演義中赤壁之戰、草船借箭等等具有一定神話色彩的戰役在歷史上是子虛烏有的,是小說作者虛化的。
-
9 # 雄觀歷史
謝謝邀請。你的這個“呼風喚雨”是帶引號的,可見他不是像神仙那樣能呼風喚雨,而是說他本事很大。其實古代的技術條件有限,沒有現在的天氣衛星,氣象站,只能根據前人的記錄和自身經驗,來進行天氣預測。諸葛亮博學多才,應該是具備根據經驗推測天氣的能力的,古代行軍打仗講究天時地利人和,作為軍師,對天氣的預測應該是一項基本技能,有人掌握的好,有人掌握的一般,諸葛亮應該就屬於掌握的好的,只能說他可能推測的天氣比較準而已。
比如勾踐的謀臣范蠡,就是陶朱公,他就能根據所學和平生經驗,預測乾旱和洪澇情況,水則資車,旱則資舟,憑藉對天氣的預測來進行商業活動,終成一代巨賈。可見古人博學多才之人的本事也是很大的。
至於草船借箭,空城計等經典謀略,歷史上都發生過,只是《三國演義》中想突出諸葛亮的智慧,所以好多別人的謀略安插在了諸葛亮身上,不過也有一些經典的事例確實是諸葛亮的事蹟,比如七擒孟獲。
縱觀歷史,好多有才的古人能憑一己之力力挽狂瀾,比如齊國的田單僅憑一城而最終讓齊國復國,安史之亂時張巡的睢陽保衛戰,延緩了叛軍的進攻等。
讀史使人明智,以史為鑑可以知興衰,歷史是個寶藏,這也就是從古至今我們中華民族這麼注重歷史的原因。
-
10 # 利劍除妖
諸葛亮,三國劉備的軍師,蜀國的丞相。智慧過人,謀略出眾,輔佐劉備建立蜀漢政權。他驚人的機智,卓越的才能,是三囤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外交家。都在他身上集中體現出來了。1草船借箭,大霧天氣有可能是真的,2借東風是不可能的,虛構。3空城計屬於虛構,4五丈原禳星(快死的人,拜燈能增添十二年的壽命,前提是拜的燈不能滅掉。地上按北斗七星分佈,放七盞大燈,外布七七四十九個小燈,中間放本命燈一盞。由本人拜告上天祝願增添陽壽,上報劉備知遇之恩,下救萬民水火之中。聽起來就像當今的媒體廣告)也是大大的虛構。至於呼風喚雨哪就更不可能了。三國演義書中,小霸王孫策,誤殺了一個會呼風喚雨的于吉,於神仙,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
11 # 漢姓峰
魯迅評《三國演義》時說:妝諸葛之智以近妖!這確切地評價了三國演義裡對諸葛亮刻畫。演義不是歷史,所有情節都為人物形象服務。
不過諸葛亮之所以成為三國乃至後世景仰崇拜的政治家,軍事家確實有常人所不能及的真本事。
諸葛亮在三國演義裡說;為將者不懂天文,不懂地理,不懂陰陽變化如何排兵佈陣。
況且,武廟十哲中,姜子牙居中,張良,諸葛亮左右配享。
-
12 # 斗柄東指
沒有!
而且歷史上赤壁之戰也不是由諸葛亮領導的;對於劉備來說,諸葛亮做的更多的是行政和後勤保障。
用現代語言表達,諸葛亮善於掌握大資料,善於分析形勢,三足鼎立就是最好的戰略分析,但對於打仗來說,他並不在行,也不會厲害到呼風喚雨這種地步。
小說不是生活。
-
13 # 手機使用者德友之書齋
一、諸葛亮根本不可能有‘呼風喚雨’之能。
二、諸葛亮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軍事家。無論在現代或在古代,作為一個軍事家,除了應該具有豐富的軍事指揮才能和高超的軍事素質外,最基礎的就是要懂得天文地理知識,特別是在古代經常利用水、火、風及地形地物等優勢,來消滅敵人。這就是所謂的上觀天文,俯察地理,這對指揮行軍作戰及其重要。
正史《三國志》中並沒有諸葛亮’草船借箭’、’借東風’等記載,《三國演義》只是一部小說,我們不能將小說當歷史。
但是諸葛亮做為一位傑出的軍事家、發明家,其掌握必要的天文地理知識也是很正常的,也是必須的。
在中國古代對於大自然氣候變化,最主要的是觀天像,總結氣像變化規律,其次是藉助其它器具 如地動儀、天文臺等。在漢朝古墓裡出土的《天文氣象雜佔》,是被世界公認的最早的彗星圖,西漢的《周髀算經》,算天地結構、太陽視軌道大小、周天裡數、北極璇璣的方法等也很先進了。
諸葛亮雖然沒有呼風喚雨的本領,但根據當時天文氣象科學的發展情況,他懂得看天象,善於總結天氣變化的規律,能夠比較準確地推斷出天氣變化,這也是難能可貴的!
-
14 # 7445079911642鄭越元
在中國唐代之前,儒道百家盛行……
三國時期也是一樣,所謂“亂世俊傑出,文武馳沙場!”。這便是古代中國二教及江湖力量的本色源泉!
躬耕南陽的諸葛亮,青年才俊早已有“臥龍雛鳳得一人者得天下”之說,可謂"高山打鼓,有名在外"……
他通靈天文、洞察地穴、通達人文歷史,廣交天下仁人志士及社會賢達……
要說諸葛亮能否“呼風喚雨”、“撒土成兵”之術?我等先看看“三顧茅廬”之事。劉備三訪孔明而不遇,真的是孔明無禮失德而欲蓋彌彰乎?其實不然。
當時的劉備漂泊半世、一事無成,早已名貫天下,無人不曉!孔明、龐士元等高士早於水鏡先生處各抒皮裡春秋,議論亂世之豪傑人物……
以水鏡先生之預測高見,看透了劉備乃只梟雄,更不得天時地利也。既然不得此方,何得天下?孔明曰,劉玄德乃仁義之君,可得人和!所以,世上就有傳言,“天時不及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之說……
水鏡先生棋高一籌,苦笑地曰,天之高地之闊,萬物生洐由其著;況人之靈性由神命執掌,豈奈何天乎?!
孔明執著地曰,依劉備求才若渴之堅毅,吾料之他必訪三次而不甘心!我輩焉能置之不理,傳揚於外,有損吾一世之陰德!謀事於人,成事在天,他第三次若來,單憑他那仁義感召,吾當義無反顧而輔佐矣!
水鏡先生與龐仕元等只是點頭,笑而不答……
後來劉備請孔明出山到訪時,水鏡先生曾擺頭地說上一句:孔明雖得明主,然不得天時而枉勞也!
此乃亂世求大才之不易,諸君現已瞭解到劉備三訪孔明而難遇,“箇中有玄機”之故了。
下述一論,便是孔明“借東風呼風喚雨”之剖析了。
一般人都知道,“高手在民間”一說;更有人“神機妙算”、“未卜先知”。諸葛亮他們早已是“胸中有丘壑”,這從他勸劉備招親,三道“錦囊妙計”
且得知,他運籌帷幄,將東吳將領,特別是周郎玩弄於股掌之中……精準算定甲子日主公必回!便派關羽、張飛人馬提前在沿江道上設伏接應……
他洞察天象,又發明了“奇門遁甲”及“八陣圖”。當時曹軍駐紮赤壁長江北岸,正值濃鼕鼕至節期間。“冬至一陽生”,算定霧蒙三啟江面,勢必東南有時風颳鬥……假象設壇作法來掩人耳目,以示他的道法高超而好遛江逃生,早已遁甲日算準,趙雲引船接應……
嗟夫,如今都是凡夫俗子"肉眼凡胎”焉知《三國》之奧妙精髓,諸葛孔明胸襟韜略之玄妙神奇矣!
閱畢,君不妨玉指一點,財運亨通!
-
15 # 剛日讀史
三國演義中,羅貫中把諸葛亮描寫的智多近妖,甚至在講述赤壁之戰時有“呼風喚雨”之能,還有五丈原點“七星燈續命”的法術。給咱們的感覺近似半仙之能力。
雖說小說為了可讀性進行藝術加工,然而,為何羅貫中獨獨特出諸葛亮酷似仙人的智慧呢?
其實不單單止諸葛亮,蜀國整個文武大臣,甚至蜀主劉備一樣被誇張化了。如劉備無比仁厚,似虛偽。如關羽忠義無雙,似最佳武將代表。如趙雲渾身是膽,又似極好的統帥。還有魯莽的張飛,也被神化了一段,如一喝退百萬曹軍。(這個就有點侮辱智商了,曹軍一陣箭雨不射得張飛成刺蝟?)
那到底為何羅貫中要如此神化蜀華人物呢?因為羅貫中私人偏向蜀漢政權,在多數古代知識份子看來,魏吳兩國都屬於竊漢軍閥奸臣之國,而同樣漢室出身的劉備是為漢室正統,且建國號也稱漢。只不過後世稱呼它為蜀漢罷了。為何說羅貫中感情偏向蜀漢,請看他三國演義第一章,就是以劉關張結義為開頭的。如下:
第1章 宴桃園豪傑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由此主觀心理,描寫蜀漢丞相諸葛亮這個有傳奇色彩的人物時,就更是上心了。反正是各種光環往他身上貼,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通曉古今中外,經天緯地什麼的,通通往他身上貼,只恨貼得不夠多。
影視劇照中的諸葛亮:
羅貫中在諸葛亮璀璨出場前先為他鋪墊了幾個神秘人物,得到《太平要術》的張角;戲耍曹操的地仙左慈;逼急小霸王孫策的地仙于吉。咱們且看羅貫中描述的諸葛亮光彩出場的第一個法術——借東風,原文如下:
孔明曰:“亮雖不才,曾遇異人,傳授奇門遁甲天書,可以呼風喚雨。都督若要東南風時,可於南屏山建一臺,名曰七星壇:高九尺,作三層,用一百二十人,手執旗幡圍繞。亮於臺上作法,借三日三夜東南大風,助都督用兵,何如?”從原文可知,諸葛亮的法術來源於異人所傳授的奇門遁甲天書。那麼這奇門遁甲究竟為何神書?竟能呼風喚雨呢。
奇門遁甲圖:
奇門遁甲流傳之書:
到此不能不說一下咱們的偉大根文化——群經之首,大道之源的易經。眾所周知,奇門遁甲屬於咱們的道家文化,還有梅花易數,堪輿術,煉丹術,練氣術,煉神術等等。而道家文化出自於偉大的易經。不得不提一下,古代知識分子必須曉習易經。所以羅貫中崇拜道家文化也就可以理解了。
知道了奇門遁甲的出處,那麼它到底有沒有那麼神奇呢,咱們來先看看歷史上繼承了這奇門遁甲的幾個人。
1,邵康節,以精通易經,精通奇門遁甲,並自創梅花易數,著有《皇極經世》。死後留有詭異的預言。
2,袁天罡、李淳風,二人合作出《推背圖》預言傳世,至今無人能解。
3,劉基,創作有名的燒餅歌,預言了明朝的滅亡。
這三位牛哄哄的人物也沒見史書記載有呼風喚雨的超能力啊,只是有神秘莫測的預言能力而已。
呼風喚雨的能力只在道教的藏書——《道藏》裡。裡面才有呼風喚雨的描寫。甚至有更誇張的描述。不在此贅述。
後人聲口相傳的神仙即出於《道藏》,而現實歷史卻並未發現有記載。
因此諸葛亮的呼風喚雨能力是羅貫中為了小說趣味神秘性而增設的光環。五丈原點七星續命燈亦系此原因。他把天氣常識,自然氣候會反吹東南風的特點套到諸葛亮的身上。並不是諸葛亮會呼風喚雨。
為後人所熟知的諸葛亮是羅貫中筆下《三國演義》裡那個能呼風喚雨接近神靈的諸葛亮。千百年來,諸葛亮是中國人理想中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完美代表。他的政治家,軍事家帶有濃厚的傳奇色彩。而歷史上真正的諸葛亮漸漸模糊,他的生平當真有過“借東風”“空城計”“草船借箭”“七擒孟獲”等等這些事蹟嗎?一代武侯的這些故事裡到底有幾分真假?
回覆列表
其實不能,只是他書讀的多,知識廣博,憑藉一些經驗就可以上知天文 , 下曉地理了。往往準確預測到天氣,就被人理解成呼風喚雨了。其實大自然是誰也左右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