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書燈幽見
-
2 # 小吃貨坤坤
黛玉總是多愁善感,想的又多,只有出家了卻塵緣,心無雜念,每天唸經,靜坐,心才會平淡,放下一切,也不會亂想些有的沒的,心病才會好從而身體也不會差
-
3 # 柚子姑娘vw
我認為這跟華人自古以來信佛有關。佛教自從傳入中國後,一直擁有著眾多的信徒。在魏晉南北朝時達到了鼎盛,南朝梁武帝大興佛教,廣建寺廟,而且他自己作為一個皇帝也是吃齋唸佛,衣著樸素。杜牧的《江南春》裡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講的就是當時佛教流行的盛況。
古代戰亂頻發,醫療條件更是不好,人們多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迫切地希望得到解脫。而佛教一直以來宣揚的正是普渡眾生的理念。它重視人的修行和參悟,認為人可以透過修行發現生命的真諦,然後超越生命,遠離苦難和煩惱,得到解脫。這對於處於苦難中的古代華人來說無疑是一種精神的寄託。所以他們就寄希望於佛能渡他們脫離苦海。
而且佛教因果輪迴,善有善報的思想也是眾多人皈依佛門的原因。佛教宣稱種下善因即可得善果。生病了去出家就是為了透過修行,吃齋唸佛,給自己種下善因,以期能得福報。
就像《新白娘子傳奇傳奇》裡白娘子被法海關進雷峰塔後,許仙覺得愧對妻子,決定到金山寺出家修行,以將功德轉給自己的妻子,早日讓她脫離苦海一樣。當時我看到這個就在想,為什麼一定要去出家,有什麼用,而且小孩子那麼小就丟下不管了,是不是太過分了。後來想想也能理解了,古人他就信這個,不然他的痛苦沒法釋放,他總要有一個寄託點。
包括像現在西藏的一些人民還會去轉山。轉山就是西藏藏族人民去圍著聖山轉一圈。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原女主播徐俐寫的《優雅是一種選擇》裡就提到了她自己去西藏梅里雪山體驗轉山的經歷。那些藏族人民去轉山祈福,這其中有一些也是生了病,醫生已經說了沒辦法的人。轉山是很兇險的,山勢陡峭,海拔又高,隨時的暴風雪也可能要了命。但他們就是懷著一顆虔誠的心,渴望能得到上天護佑去的,這是一種信仰,也是在科學沒辦法給出答案時,唯一的寄託。
不是說出家病就能好,而是沒辦法,只能寄託於信仰,出家就是這樣。透過自我修行,以期佛主能感念保佑。也存在這樣的情況,有些人的病本就不重,全在憂思過慮。去出家後,整天吃齋唸佛,心無掛礙。也許病就自然而然好了。但他們會覺得是佛主保佑才會這樣。於是口口相傳,聲稱佛主保佑是真的,大家就覺得有這樣一回事,於是就覺得有用,有個什麼不順啊,都會去廟裡拜拜燒個香什麼的。實在太嚴重的就去出家,以顯示對佛主的誠心。個人理解,不對之處還望指正。
-
4 # 藍眼說情感
以我對紅樓夢這本書的理解,黛玉和妙玉自小多病都需要出家才可保一世平安,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1.
在於古代醫療水平都不算太高,大夫治病用藥大都是指標不治本的,放在現在看來很簡單普通的一個小病,在當時都可以越治越嚴重,最終讓得病的人命赴黃泉,縱觀全書,所有得病的女子,如秦可卿、香菱、晴雯等,沒有病,在當時她們所處的那個社會制度及生活環境下,還可以多存活幾年,但一有病了,就會加快她們死亡的腳步。
2.
是黛玉和妙玉都是高潔孤傲的性子,性格都是多愁善感的,都有著一顆七竅玲瓏心,好處是可以洞察事態人心,在保持自己個性的同時維護家族的臉面。但弊端就是要保持這種平衡,由不得你不去多思多想,這樣,本來自出生就帶著病的身體,在封建制度的大家族環境裡又要耗費心神,況且府裡的僕人都是長著一雙富貴眼的,稍有差池,都要遭下人欺辱,不得不前思後想,步步為營。
3.
如果出家,環境比起大家族要相對單純一些,沒有那麼多的利益糾葛,心理負擔少了,自然對有病的身體是一個最好的保養。
至於有什麼說法呢,我理解的就是黛玉和妙玉的一些思想與見解,當時的社會中是無法被接受和實現的,而佛法無邊,讓這種特立思想有一個希望與繼續吧。
-
5 # 實是修心
“出家有利於體弱多病的康復”是中國傳統社會實踐的經驗結論。《紅樓夢》中充分顯示了中國古代的傳統文化,妙玉體弱多病,出家後身體康復很好,黛玉體弱多病,沒出家,最終在寶玉寶釵成婚的訊息中,激憤自哀中去世,形成對照。其中原因:一是出家有規律的飲食起居和日常活動;二出家人有嚴格的清規戒律;三寺廟中有調養身體的大德高僧。其實也不盡然,出家人也會得病早逝,由於人們信奉“出家有利於體弱多病的康復”,寺廟為吸納出家人,所以人們聽到的訊息多是正面的,而負面的訊息多被隱藏,給人以誇大的錯覺。
-
6 # 彼岸流星
個人感覺,世界最安靜的兩個地方,一個是墓地,一個是寺院,尤其是古代的寺院,又沒有那麼商業化。第一個地方凡是去過的人都覺得,人生不過如此,別太計較,最後都是一抔土,放下。
第二個地方寺院,講究的是修心。
首先,妙玉和黛玉有個共同的問題,就是太聰明太敏感,想得太多,塵世間繁擾、牽絆太多。妙玉的問題其實入了寺院也沒有得到解決,因為一個妙齡貴族少女,從內心深處壓根沒有皈依佛門的願望,這和惜春的看破紅塵是兩回事,最後還是心不靜,雖然把寺院當作逃避的場所,但其實並沒有任何幫助。
其次,黛玉要堪破的是情關,就像文中那個和尚、道士讓她出家實際上是讓她斷情棄愛,認為只要做到這點,黛玉就能逃脫與寶玉相遇,並且最終因為與寶玉的愛情而送命的悲劇。但這點被林家認為是無稽之談,也是實現不了的。
最關鍵的一點,古代很多人都信佛,醫療水平又差,疾病不能得到治療的時候就寄希望於神佛保佑,認為佛是慈悲的,能解救一切疾苦。只要虔誠地禮佛,佛祖就能消災解難。
所以綜上所述,才會產生這種讓黛玉和妙玉出家了,病就會好的說法。
-
7 # 字農原創
黛玉是寄人籬下,她家的錢財不亞於江南甄家,屬於隱形富豪。父母雙亡、無依無靠、感情多舛,豈能不病。偏偏遇到了薛寶釵、史湘雲這一個半情敵,都不是好惹的,根本無法醫治。
妙玉是帶髮修行,她是小說伏線中的政治犧牲品,不缺錢,只缺運,最後那個下場實在不堪、於心不忍。只能說妙玉沒病,她沒有的是幸運。
-
8 # 老卻英雄似等閒199
我來回答。
這不是《紅樓夢》裡的說法,而是中國傳統的說法。魯迅就寫過一個人平生毀僧謗佛,生了個兒子起名“小和尚”。旁人質問他,他回答:“是為了輕賤呀!”--和尚、道士、出家人,都是“輕賤”的。
無獨有偶。張愛玲《怨女》女主角銀娣的兒子小名也叫“小和尚”,“他已經在這廟裡記名收做徒弟,像他父親和叔伯小時候一樣,騙佛爺特別照顧他們。”
出了家,或者寄名出家,就算是佛家(或者道家也可以,中國民間對宗教的態度是相容幷包的)的弟子,神佛會格外保佑。所以寶玉也有個寄名的乾孃,是出家人馬道婆。
神佛的保佑,不僅像對黛玉、妙玉一樣,針對病弱的身體,也保佑本人可以避免各種禍患。像一僧一道要化英蓮出家,是為了避禍而不是免病。
如果本人不願出家,也可以讓別人用自己的名義出家,稱為“替身”。比如清虛觀的張道士,是當年國公爺的替身,就是找個人(一般是買個貧苦人家的孩子)替本人出家,“騙佛爺特別照顧他們”。妙玉也曾買過許多替身,實在不見效了,沒辦法才親自出家,還是帶髮修行——身體好了還要還俗的。
《水滸傳》裡記載了另一種祈福的途徑:“我曾許下剃度一僧在寺裡,已買下一道五花度牒在此,只不曾有個心腹之人,了這條願心。”這是金翠蓮的丈夫趙員外說的,魯達因此在五臺山出家。也就是說,剃度別人出家,對本人而言,也是一種功德。
這些做法的理論基礎,應該是《紅樓夢》中馬道婆所說的:“那經典佛法上說的厲害,大凡那王公卿相人家的子弟,只一生長下來,暗裡便有許多促狹鬼跟著他,得空便擰他一下,或掐他一下,或吃飯時打下他的飯碗來,或走著推他一跤,所以往往的那些大人家子孫多有長不大的。”
解決的辦法,一方面是替孩子積功德,比如佛前供燈油之類;另一方面是“富貴人家養的孩子太嬌嫩,自然禁不得一些兒委屈;再他小人兒家過於尊貴了,也禁不起”,需要用“貧苦”來壓著點兒。
王熙鳳請劉姥姥這貧苦人給女兒起名字,是為了“壓著點兒”;寶玉拜馬道婆作乾孃、“寫了他的小名兒,各處貼著,叫萬人叫去”,也是為了“壓著點兒”;黛玉、妙玉捨身佛門、遠離父母的疼愛呵護,同樣是為了“壓著點兒”。
回覆列表
黛玉和妙玉都體弱多病,都說要出家才能好,有什麼說法嗎?
總結起來共有5點。下面分別一一闡述。
1:黛玉和妙玉的體弱多“病”,不是“病”,是她們骨子裡的孤傲和清高。紅樓夢作者將佛門清淨地,選為她們所需要去的地方,是對她們清澈見底的人格的讚許。首先黛玉和妙玉,體弱多“病”,這個“病”就是所謂的“不合時宜”。
文字內明確說妙玉“不合時宜”,為世所不容,這個“病”,就是蘇東坡拍著肚子問他的侍妾們的問題。
蘇東坡問:“這肚子裡是什麼?”
有人答是“滿腹錦繡文章”,只有朝雲答曰“一肚子不合時宜”。
而文字內明確說妙玉的“不合時宜,為世所不容”,以及黛玉之“不足之症”,都是在影射兩人骨子裡的清高和孤傲。在濁世的評價裡,這就是她們的“病”。
文字內說黛玉孤高,所以眾丫頭大多都喜歡跟平和溫婉的寶釵玩。文字內說妙玉,則是放誕乖癖,連被眾人稱為“活菩薩”的李紈都厭惡她。
而與妙玉有半個師徒之稱的邢岫煙,也評價妙玉“僧不僧,俗不俗”,可見,妙玉的性格,也著實不容易被世人所接受。
佛門廣大,能容一切眾生。妙玉和黛玉的性格,只有依偎在佛祖的腳下,才能被容納和接受。
當然,紅樓夢作者,並不是在貶低這兩個女子,她們所能去的安居所只有佛門。
而是可以窺見,在紅樓夢作者心底裡面,真正的清靜之地是佛門。
只有佛門的清靜,才容得下她們性格里的清澈見底。
所以,這裡也有隱含著對妙玉和黛玉,人品之清澈見底的讚許之意。
2:黛玉和妙玉之間,與寶玉都有情劫。妙玉才華橫溢,出身官宦家庭,卻幼年多病,父母買了很多替身皆不中用,到底後來親自出家了,病才好。
黛玉有天生不足之症,同樣也是才華橫溢,和尚道士來度化她出家,她父母不肯。和尚道士囑咐她,一生不可見外姓之人,才能平安一生。
這說明,黛玉和妙玉,都是命裡註定有劫難的人。
黛玉的不能見外姓人,是影射她和寶玉之間的“還淚”的情劫。
而妙玉的臨死前,妙玉的師父也囑咐妙玉“不必回去,後來自然有你的結果”。
自然也是影射,她後來會在這裡遇見她命裡註定的人事物。
黛玉後來是淚盡而亡,而妙玉亦是“風塵骯髒心願違”。
黛玉詩言“質本潔來還潔去”,與妙玉判詞的“好一似無暇白玉陷淤泥”,是遙相呼應的。
紅樓夢十二釵裡面,只有妙玉和黛玉兩個女子,跟男主翁寶玉,共用一個“玉”字,足見,妙玉這個人物,在八十回後,對於寶玉的命運,和黛玉一樣,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黛玉愛的是寶玉。
妙玉也把自己平時綠玉斗,斟茶給寶玉吃,足見妙玉的內心,對寶玉之心,亦甚為親密。
所以,文字內設定妙玉和黛玉,都需要去出家的命運,是暗示她們命裡註定,都與寶玉之間有緊密的關係。
也可以說都是註定要經歷情劫的人。
3:是影射妙玉和黛玉,其實是同一個人。妙玉和黛玉,其實是同一人物分開來寫。
妙玉當著寶玉的面,用自己的綠玉斗斟茶給寶玉喝,最“小性兒”的黛玉,竟然沒吃醋,這一點不像平時的黛玉。
雖然,寶玉以巧言拒絕了妙玉,但是以黛玉的性子,過後嘴裡竟然毫不提起,這有點意外。
而且,乞討紅梅那一回,李紈命人跟著,黛玉竟然說“不必”,又說“有人跟著,反而不得”。
黛玉何其瞭解妙玉?可是,文字內兩個人卻交集甚少。
竊以為,除非是另一個自己,才能如此瞭解自己。妙玉喜老莊,她說文是莊子的好。
寶玉因為調解不了,黛玉玉和湘雲之間的矛盾,而做了一首偈子。
黛玉見後,也寫下了一首偈子:
無端弄筆是何人?作踐南華“莊子因”。
不悔自己無見識,卻將醜語怪他人
棒喝寶玉,足見黛玉讀莊子亦深。
連文學讀物的喜好,都如此一致,再加上同樣善琴,愛茶,名字裡又都有“玉”字,更主要出身之相似,為世所不容的性情,都是在影射妙玉和黛玉,其實就是同一個人。
5:黛玉和妙玉,一個沒出家,一個出家了,結局卻都不幸,說明她們身處的環境是末世。黛玉和妙玉,都是極其卓越優秀的人,卻都為世所不容。黛玉雖然沒出家,妙玉卻是出家了的。
但是,她們最終都沒有得到一個理想的結局,這說明什麼問題?
說明小說的時代背景,是末世的來臨。
雖然有“木秀於林 風必摧之”的因素在,但是,一個盛世總是能給予人生存的空間。
黛玉和妙玉,是那麼的優秀,僅僅只是因為性格真實,孤高自傲,就被世俗所不容,更甚至於最終失去了寶貴的生命,除了自身的性格因素之外,還說明她們身處的環境,是黑暗的末世。
暗無天日,無處可逃。哪怕是逃到清靜之地的佛門,都沒有扭轉她們苦澀的命運。
這說明,兩個人的悲劇,主要因素不是人物自身的過失,而是大環境太險惡,不給妙玉和黛玉這些優秀又柔弱的女子們,生存下來的空間。
所以,紅樓夢作者設計,妙玉和黛玉同樣體弱多病,是在寓意她們的性格,不被那個時代,那個社會所理解,是註定要遭受更多磨難的。所以,設計她們同樣體弱多病,同樣需要去出家,確實用意至深。(圖緣皆自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