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藍色河流20402363
-
2 # 老龍亭拉麵
金兵的弱點,在於,火器與水軍,他們的火器水軍與大明根本沒法比。金國很清楚知道這點。現在我們來做一個戰略預想,如果金國擁有水師,然後乘船,渡渤海,襲擊山東,進軍中原,與遼東金兵形成合圍,或者渡渤海,進山東,攻打江蘇,洗略江南地區。兩者,無論發生哪一條,明朝都撐不到1644年。金國比任何人都渴望得到一隻強有力的水軍。好了,現在眼皮子底下就有一隻,不在朝廷編制,不聽調遣,不受節制,孤懸一地精銳水師,你如何就能確定毛文龍不投降呢?萬一投降了,會有什麼後果,難道預見不到嗎?於是,毛文龍能聽話就用,不能用必須殺。就這麼簡單
-
3 # 揚長而來
這得從袁崇煥任遼東巡撫說起。此時,袁崇煥已經在關外呆了幾年,對後金與明朝軍力有了一定的認識。特別是寧遠之戰後,雖然寧遠僥倖不失,但袁崇煥顯然對靠軍事平遼失去信心,萌發求和罷戰的想法。這才有了他弔孝老奴,與皇太極和議的舉動。
但在當時,與後金和議,在個人政治上,無疑是一種自殺行為。因為後金這個政權,並不是外部勢力,而是明朝早期,自通古斯遷來建州定居的一個小部落。後金反叛,席捲遼東,對明朝廷而言,是無法容忍的背信棄義。大家想象一下,我們會因為臺灣一時不能收回,就跟他談判讓他獨立嗎?因此,袁崇煥的和議,面臨幾大難關:
一是無法獲得明朝廷認可;
二是後金強佔的遼東領土難以收回;
三是毛文龍領導的東江鎮對後金的襲擾。
袁崇煥不管不顧,先與後金接觸。比如,欺騙朝廷說,弔孝老奴是為了打探情報,和議是為了麻痺後金等等。到崇禎朝,更是發展出一套“守為正著,款為旁著”的理論。
在與後金接觸後,主戰的東江鎮對袁謀和的干擾愈發凸顯。在後金看來,袁崇煥與東江鎮同屬大明一個陣營,一個謀和,一個主戰,難以讓人取信。並且,東江鎮在後金有大量諜報人員,探知袁崇煥謀和資訊反饋給明朝廷。這才有了寧錦之戰後,天啟帝“袁崇煥言款,所誤不小……”的評價。
所以說,袁崇煥殺毛文龍,既不是什麼統一事權,也不是什麼懲治不法,更不是為了防止毛文龍反叛。兩者之間的矛盾是無法調和的戰與和的矛盾,必然以一方徹底垮臺為結束。
這從袁崇煥任遼東巡撫後,面對後金大舉進攻東江鎮的丁卯之役,按兵不動,毫不牽制就可看出袁的險惡用心。東江鎮殘破,袁更是上書朝廷,要東江鎮移鎮蓋州。這是讓東江鎮放棄水軍長處,上岸與後金更緊密接觸,揚短避長,有借刀殺人的嫌疑。
崇禎朝復出,靠“五年平遼”取得崇禎帝信任,獲得巨大權力的同時,袁崇煥也給自己戴上了緊箍咒。促使他不惜鋌而走險,直接出手謀害毛文龍。
-
4 # 老郭雜談
為了兌現皇帝的承諾。崇禎皇帝剛上任,找他談遼東的事,他隨口說五年可以平遼。明朝後期有很壞的風氣,朝廷重臣說話喜歡吹牛,皇帝也沒怎麼認真過。但是崇禎這人很較真。
袁承煥後來經人提醒才知道這事玩大了。如果不能達到目標,他就完了。於是就想出解決方案。他在遼東干了好幾年,對後金太熟悉了。徹底打垮就不用想了。那麼唯一的出路就是談和。想辦法讓後金向大明稱臣。這樣東江鎮的毛文龍就是一個大麻煩
毛文龍從一個大頭兵到軍事主將所有的功勞都是建立在女真人的痛苦上的。他所在的東江鎮在後金的大後方,對於後金威脅太大了。皇太極每次進攻明朝都要留下重兵防守這邊。所以在和談過程中,理所當然的就說起了這個要求。於是袁承煥兌現皇帝的承諾就動手了。只能說他信錯了人,皇太極反悔了。後面的悲劇就避免不了了
-
5 # 鍾二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有必要簡要介紹一下這兩位出場人物。
袁崇煥大家應該比較熟悉,但是在我看來他是一個名不符實的軍事統帥。
毛文龍是一個經濟頭腦高於政治頭腦的糙漢子。
好了以上就是我對他們的總結,接下來我們就說說袁崇煥為什麼殺毛文龍。
毛文龍作為遼東的守將駐守在皮島八年,因為皮島的地理位置太特殊它位於金軍的後方孤懸大海之中。所以想要送信必須穿過後金軍戰區或者走水路過去,所以歷任薊遼總督都對這裡關心甚少,而後金軍一直將他當成是眼中釘非常不爽。所以毛文龍的作戰都是很獨立的有點海盜作風,沒事就到後金軍家裡打悶棍、放冷箭有效的牽制了皇太極的進攻效率。
我們說毛文龍會做生意那是一點不假,他吧皮島發展成了一個走私船集散地只要交錢就放行,不但如此他還參與走私夾貨,而賺的錢其實很多都是作為軍餉發放了。
袁崇煥升任薊遼督師之後不在像前幾任那樣放縱毛文龍,他決定收拾一下這個毛總兵,理由就是經濟問題不清晰、無組織,無紀律、不聽領導的話所以必須除掉當然這只是袁崇煥的個人想法。
袁崇煥最主要的歷史功績其實只是天啟年間的“寧遠之戰”和最著名的“寧錦大捷”。其中“寧遠之戰”當時還是四品文官的袁崇煥抱著必死的決心堅守孤城最終取得了勝利,據說努哈赤就是在這裡被一炮打死了。“寧錦大捷”更是充分說明了只要不窩裡鬥後金軍想要進關純屬做夢,可惜這個夢被皇太極實現了。
至於後來崇禎皇帝重新重用袁崇煥,當了一把手的袁崇煥感覺要飄了。而他對崇禎誇下海口五年趕走皇太極收復失地,還向崇禎要錢、要人而崇禎被他忽悠的心潮澎湃什麼條件都答應,這其實無形中讓袁崇煥更加驕傲。
袁崇煥上任後想要收編毛文龍但是毛文龍不從,袁崇煥便設計登上皮島私自斬殺了毛文龍,在當時殺人是大罪要償命的更何況毛文龍還是朝廷大員,但就是因為崇禎期待袁崇煥的五年計劃所以饒恕了他。
這件事情我們可以看到袁崇煥的短視,缺乏戰略眼光,意氣用事。如果崇禎啟用的是孫承宗或許毛文龍將是一把鋒利的尖刀,但是歷史沒有如果。
後來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皇太極不走尋常路,繞過寧錦防線抵達遵化直逼北京。最後時刻不聽孫承宗建議又犯了戰略性錯誤,最終導致殺身之禍。
回覆列表
袁給崇禎帝立啦五年平遼的軍令狀,雖然在崇禎的極力支援下袁卻發現這個任務註定無法完成!急功近利刻薄寡恩的崇禎帝肯定會清算,但袁卻不想為自己禍國殃民的大忽悠付出代價!他想解套,不顧自己沒有權利和授權且朝野反對的情況下和後金議和,只要成功那怕議和成功只持續很短時間都無所謂!袁就可以透過操作把自己運作出去,把惡果留給後任這個倒黴蛋!後金響應了這次議和只提出了一個要求就是殺掉毛文龍,袁也懷疑後金誠意但這確是唯一的一線生機!袁對皮島進行斷糧,毛文龍雖知九死一生然而皮島孤懸海外餓殍滿地卻不得不來!今天袁在滿清及有心人的宣傳下是岳飛似的悲劇英雄,然而我想說如此那中國再無英雄!我想替岳飛說不願同此獠共立藍天下!最後但願毛公早日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