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桑代克的貓er
-
2 # 華中小隱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弄清楚什麼是感覺。感覺是什麼呢?嚴格來說,應該叫“知覺”,perception,包括視覺visual perception、聽覺、味覺、嗅覺、觸覺,即五種感官的感受能力。所有的動物都有知覺能力,植物也能感知風力、光照、重力、幹溫、冷暖等能力。這些能力是在物種生存進化過程中形成的,鷹的眼睛,免的耳朵,狗的鼻子,都比人利害。在物理空間中活動,跟著知覺走,即條件反射的本能,是有效和有用的。可以趨利避害。風沙來了閉上眼睛、臭氣燻來掩鼻而走、迅雷不及掩耳、炙手可熱、聞香識女人……
然而,漢語的感覺,應該不僅包括知覺,還包括直覺intuition、衝動impulse、靈感inspiration和想象imagination。佛家也有六根之說,除眼耳鼻舌身之外,還有意。六根俱足,才能悟道。白痴傻B噴子不得登堂入奧。
在人類社會,在智慧博奕,在認知擴充套件諸領域,跟著感覺走,會走到溝裡或陷阱裡去。詐騙犯往往能夠得逞,上當受騙的多半是跟著感覺走,不辨真假善惡的糊塗蟲。例如,網上有人說:“遠看一條狗,近看郭沫若……一一魯迅“。於是,一大波傻貨也異口同聲地跟著說。魯迅說過這話嗎?《魯迅全集》裡沒有,別的典藉也查不到。蓋出於用心歹毒之陰暗鬼魅。不只是窮巷多怪,曲學多辯。
作為堂堂正正的人,首先要有人格國格,然後要分真善美與假惡醜。前提是要多讀書,並且要用心讀。讀史使人厚重,讀詩使人靈秀,數理使人嚴謹,藝術使人精彩,哲學使人睿智。三觀正而眸子瞭焉,法理執而正氣浩然。穢氣不能入,妖言不可侵,凜凜然若泰山沉重。浩浩然如滄海磅礴。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老子云:不妄作。此之謂也。
-
3 # 孤獨的精靈5
但是,道理上大家都明白,而實際生活上呢我們大家常常都是在跟著感覺走。我們通常判斷事情的時候一種是理性的思維,深入看問題不受表面現象所迷惑的認知事情的方式,再有一種就是感性化的認識事物的方式,不去看事情的內裡,只看這件事情表面喚起了人感情的衝動就認可了這個事情,這種感情化的認可事情的方式其實就是跟著感覺在盲人般地走,是非常浮淺的很容易出錯的判斷。
為什麼我們通常都會跟著感覺走?這是我們的文化深層造成的,如果深入的去做文化方面的分析的話,感情化的認知和理性的認知未必就分彼此,但現實生活中一個感情化認知事物的社會人群常常是容易做出錯誤判斷的人群。就近的來舉個例項,比如美國總統競選的時候,當時的媒體宣傳等各方面原因,我們都以為希拉里會戰勝特朗普成為新一任美國總統,但人家美國人民一點都不被宣傳搞糊塗,最後卻是特朗普勝出。再比如最近悟空問答中那個列車上女士怒懟泡麵男士的問題,就因為那個泡麵男選擇性拍攝的醜化女士的影片圖片,我們網上就那麼多數人都一面倒地批評那個女士,這就是一個明顯被跟著感覺走導致錯誤判斷的例項。如果這種錯誤只是少數人的話那還好,居然會有那麼多人都一起犯錯你說我們這個社會群體到底是怎麼回事?再有象傳銷什麼的也都是誘發人們情緒化跟著感覺走導致人倒黴的例項等等,很多這樣的事例我就不一一舉出了。
人不能跟著感覺走,要依靠理智來認識事物決定事情,真的希望大家不是隻明白這個道理,而是真要在實際生活中行出來才好。為了我們大家能少受罪,少做出錯誤的判斷和錯誤的決定,真的希望大家多用頭腦來看問題,思考問題。
-
4 # 唐梓嵛
首先給你介紹一本書『內在小孩』
在此說說:什麼叫感覺
很多時候遇到事情 你什麼都不想 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回覆列表
生活中有很多真真假假的事情,要想分清楚,還真是不容易,事實上在任何陷阱中,都存在以假象迷惑人的現象,因為人們對這種假象的印象非常好,所以常常信以為真,這也是欺騙,之所以成功的關鍵,有句歌詞說跟著感覺走,可是我們在生活中卻不應該如此的草率,感覺是會騙人的,如果太過相信感覺,則會被矇蔽。
曾經有一篇新聞報道說,一個被開除的頑劣大學生也會說外國話和了解留學生的生活習慣為資本冒充外國留學生行騙,這位大學生是新疆維吾爾族人,有卷卷的頭髮和深邃的眼睛,不仔細看還真以為是一個外國人,有一天晚上他和其他幾個混混籌劃好,他依然是一深大學生的打扮,走在街緊接著他故作生硬的用中文說,小姐你受驚了,女孩整理了一下衣服,抬頭感激的看著這個有些像外國人的男子問道,請問您是,然後他自我介紹說,哦,我是英國人,來中國留學,你可以叫我大衛。太感謝你了,是你救了我。不不,你們中國人不是有句俗話叫做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嗎?我怎麼能看你遭受不幸而袖手旁觀,這是我應該做的。女孩對此時的留學生大衛深有好感,於是兩個人便攀談起來。後來他倆逐漸就進入了熱戀期,他為欺騙這個女孩很多很多,比如欺騙了這個女孩的很多錢,但是某一天,這個大衛卻不辭而別,而這個做夢的女孩,在警察找到她的前一刻,還相信大衛是個留學生。
大衛英雄救美的形象出現,再憑著自己的相貌和一點學識,居然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不是女孩傻,而是他出現在的時候太特殊,就已經讓他失去了正確的判斷。他為英雄救美的光環為資本獲得女孩的信任,隨後即使出現一些漏洞,恐怕女孩也不會深究的,利用光環效應取得別人的信任再有所圖的事情,在生活中並不少見。我們應該有所警惕,遇到類似的事情不能過於感情用事,而應該理智的思考,最好能多方求證探尋事前查明真相,切不可跟著感覺走,因為一旦只相信感覺,非常可能掉到溝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