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幼兒園公開課做手工,不會做,也不跟著老師做,也不讓家長幫著做!還很任性,智商情商沒問題!
5
回覆列表
  • 1 # 小柯陪娃

    平時得到的盲目誇獎太多,身邊人都是圍著她轉,導致她太要強了。這種性格以後要慢慢疏導,只誇她具體哪件事做得好,是怎樣的好,是比以前認真了,還是比以前做得快呀。大人盲目的誇獎會導致孩子長大公主病,玻璃心……

  • 2 # 豪豪琪

    這個問題和我侄女差不多,平時在家還好出門就很容易害羞,我覺得你是母親自己帶,孩子跟著母親就容易膽怯,小膽,害怕接觸新鮮事物,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現象會慢慢的改善。想解決多帶她出去接觸新鮮事物。孩子還是父母都在身邊好。

  • 3 # 為你踮起腳尖

    透過你的描述,我認為可能是以下原因導致孩子出現這樣的問題,也許分析的不對,僅供參考。

    第一:畏難心理:

    做手工,對於孩子來說太難了。有的孩子在出現困難的時候,就會有畏難心理,不願意去嘗試,突破自己的舒適區。這時候的想法和做法跟我們成人一樣,選擇逃避,甚至是發脾氣來掩蓋自己不願意嘗試的心理。

    第二:賭氣心理:

    做手工的過程中,受到他人的指責。這個事情可能發生在以前,這個他人可能是老師也可能是家長,這種指責讓孩子自我定義我做不好,那我就選擇不做,也是種賭氣的心理。針對這兩種心理,我認為家長要做好以下工作:鼓勵孩子。讓孩子明白結果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享受這個付出的過程。無論孩子做的好壞,在爸爸媽媽心中,孩子都是最棒的。讓孩子有成就感。孩子在鼓勵下,可能做出的成果還是那麼不盡人意,但是我覺得家長應該細化到某一點上,告訴孩子做的很好。

  • 4 # echo小茵茵

    我們可以換位思考來想一下這個問題,如果是我們在公司上班,什麼樣的情況下我們會特別不願意做上司安排的任務呢?又是什麼樣的情況下會讓我們不願意求助呢?

    其實孩子的情感世界都是很豐富的,並不是我們以往認為的還小不懂事,哪兒有那麼多心思,而是越小的孩子她的感情世界越豐富,也就越容易受傷。

    孩子拒絕跟隨老師學習做手工,也拒絕家長的幫助,其實很大一部分是孩子自尊心受挫的表現,這一點是大人很容易忽視的。孩子遇到自己沒辦法完成的任務的時候會體會到挫折感,這種感受經常被大人解讀為矯情,或者玻璃心,但其實這樣不被理解的狀態會加劇孩子對於完成這件任務的牴觸心理。如果大人能夠先體諒孩子的挫敗感,用尊重和鼓勵的態度去引導孩子,而不是進一步打擊孩子和命令孩子,孩子會更願意重新投入。

    還有一部分原因是來自於孩子對於權威的反抗意識逐漸增強,或者說孩子的自我意識逐漸增強。其實就用80後和90後的狀態來對比,我們都能夠很明顯的意識到90後更不順從權威,更有自己的主意,而對於現在的10後來說就更是如此了,孩子們有更多自己的想法,不願意盲從,不願意因為老師家長是權威就完全撇開自己的意願去順從他們。

    這其實是好事情,因為只有當孩子足夠尊重和了解自己的時候才更能活出自己,也只有當她尊重自己的時候才真的更懂得尊重別人。

  • 5 # 願一生順意

    小孩子的自尊心也很強的,有時我們無心的話卻傷害了她們幼小的心靈。先私下問問她為什麼不做,找到原因才能找到辦法。前幾天我女兒也是問我媽媽我是不是不漂亮大家都不喜歡我。我當時還很奇怪小孩子怎麼有這想法,後來才知道原來有個阿姨逗她玩說她醜死了。所以小孩子也不會無緣無故的發脾氣

  • 6 # 山爭母后

    孩子在幼兒園不做也不想學做手工,父母先不要著急,全面分析下原因。

    孩子手指精細動作發展差異

    嬰幼兒時期孩子有意識的進行手部抓握訓練,孩子手指精細動作動作就做的比較好。做手工時用剪刀或者摺紙都很流利,他們就更願意動手。

    手工內容孩子沒興趣

    孩子是所有手工都不愛參與還是某次的不感興趣,如果只是一次兩次不想做,可以跟他們溝通一下,幫助建立新的興趣點。幼兒園教具大多是整齊劃一的,孩子的喜好各不相同,引導孩子在保有個性的基礎上多做嘗試。

    加強與老師的溝通

    幼兒園公開課只是偶然一次的表現,沒有權威性,父母針對問題跟老師做深入溝通,共同找到原因和改進方法。我兒子幼兒園有一次畫畫,把花畫成深藍色,老師開玩笑說了句太難看了,他就有點自卑然後不太願意畫了。孩子還是要多鼓勵的,尤其在做他們不擅長的事情的時候。

    三歲的孩子其實還小,沒有分離焦慮和集體生活適應問題就已經很棒了,父母們真的不需要過度焦慮。

  • 7 # 某某某的薑餅屋

    首先謝邀。看到題目,其實我家小熊也出現過這種情況。其實孩子是真的不會還是假的不會,家長有時候是很難判斷的。就像我家小熊,老師有過一次投訴,說讓孩子畫畫,所有孩子都畫了,而我家小熊就是不停說話,一點都沒動筆。放學後老師留了他5分鐘,並且給他一張白紙讓他回家重新畫一幅,是老師佈置給他的作業。結果第二天小熊沒有交那一份作業,老師問他,他說忘了。第二節美術課,老師佈置了作業,他很快就完成了,然後還問老師:“老師,今天我不用留堂啦”。老師是這件事完全過去後才給我電話說的,她說小熊不是不會,但是就不是懶,不願意做。

    回到題目的孩子,3歲,應該是剛剛去到幼兒園的沒多久。這個時候的孩子,其實是否真的可以理解老師這樣做的原因?又或者,其實她內心是否能接受老師要做的那一份手工呢?孩子雖然小,但是都會有自己的喜好和審美觀。有時候倔起來,就是因為自己不喜歡,她可能就會完全拒絕動手。

    個人看法,首先是需要讓孩子明白,在幼兒園需要和老師、小朋友一起動手做的樂趣。在家裡,媽媽可以瞭解一下孩子不動手的原因,就當平時兩個人說悄悄話那樣,是孩子真的不懂不願意做,還是因為孩子不喜歡那個手工所以拒絕動手。

    孩子在幼兒園裡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家長可以多和孩子聊聊幼兒園的生活,讓孩子明白在幼兒園應該做什麼。在家裡可以問一下孩子喜歡做什麼,然後陪著一起做一個,不論做出來是否好看不重要,重要的是一起動手的過程。整個過程中,家長可以引導孩子,譬如在幼兒園大家一起做的時候就像和媽媽一起動手一樣的,而且過程如果不懂的還可以問老師。作品做出來後,孩子也能體會到那種成功的樂趣。

    多和孩子溝通,3歲的孩子先不要逼得那麼緊,其實孩子有時候想法就是很簡單的。

  • 8 # 菜包愛肉包

    根據你的描述,有多種可能。很想問一下,孩子以前在手工課上是什麼樣子的呢?是每次都這樣,還是隻有這一次這樣?

    建議你跟孩子老師溝通一下,瞭解一下具體情況。是不是發生了什麼事情,影響了孩子的心情。一般情況下,孩子都比較喜愛做手工。我們班的小朋友一到手工課,可積極了。

    建議你再跟你的孩子溝通一下,既然你說孩子的智商沒有問題。那你問一下孩子,為什麼不願意做手工啊?孩子如果願意溝通,肯定有自己的原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窮可以讓一個人卑微到什麼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