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桑看電影
-
2 # 長江不是那個七號
新版在語言表達、故事描述等等方面,以講故事的形式,似乎更易於現代人視聽方便,相信沒有看過原著、年輕的朋友會比較歡迎。此外,新版的要比舊版更全,很多章節舊版沒有。總體上新版比起舊版,在思想深度、人物刻畫上都差很多,誇張點。舊版一看就像是是名著改變,新版有點象泡沫劇、故事會。
新版編劇腦洞比較給力,增加了好多原著沒有的劇情,個人感覺是尤其兒女情長方面。這個讓我有點忍不了,尤其是新版魯智深對魯智深刻畫,完全就是一個呆頭呆腦的,只會瞪眼的胖大和尚形象,還有他搭救金翠蓮那段的劇情,都能讓人覺得魯智深喜歡上金翠蓮了
新版魯智深
舊版的
新版魯智深再見金翠蓮………
-
3 # 盛世銘豪房車俱樂部
新水滸拍的怎麼樣,這個要和老水滸對照來說。
如果沒有老水滸,新水滸不失為一部精品電視劇,然而有老水滸珠玉在前,新水滸自然就相形見絀了。
宋江是一個怎麼樣的人?金庸先生在《韋小寶這小傢伙》一文中用了八個字進行描述:“不文不武,猥瑣小吏”。這八個字可謂刻畫宋江入骨。宋江是一個基層公務員,是一個體制內的最底層、最卑微的小人物,縱然在江湖上仗義疏財、號稱及時雨,但那是社會秩序之外的名聲,在真正的生活中,宋江是一個飽受體制壓迫的人,在體制內他必須處處陪笑臉、說小話,曲意奉承,這也就造就了他謹小慎微、甚至是卑躬屈膝的性格特徵,——這也就是金庸所謂的“猥瑣”。
說到這裡,我想起老水滸中李雪健老師演的宋江有個很重要的特徵,就是在走路時,一直是小碎步快走。這種走法在古代有個稱呼叫“趨步”,是臣子見皇帝、下級見上級、晚輩見長輩時的走法,以別尊卑,所以歷史上那些權臣到最後總要給自己弄個“上殿不趨”的特權。但我們看李雪健老師演的宋江,不管在什麼場合、什麼時間,一直都是這個走法,這說明了什麼?這說明體制對宋江的壓迫、對他人格的塑造,已經是深入骨髓的。所以我真是佩服李雪健老師,沒有對原著、對人物最深刻的理解,不可能有這樣的表演。
但同時,宋江在內心是非常渴望自由的,他那麼著意地結交江湖人士,我認為這就是他內心這種渴望的體現,寥廓江湖,天高海闊,鳥飛魚躍,何等自在,這是宋江精神上的嚮往。同時他還有著宏大的理想,《水滸傳》又稱《忠義水滸傳》,這一個“忠”字倒有一大半落在了宋江頭上。
而在潯陽樓上,宋江喝醉了,他的精神首次衝破了肉體的桎梏,他的激情、他的志向、他的渴望、他的痛苦全部噴薄而出,於是就有了“題反詩”這個舉動。
我們來看新舊《水滸傳》裡的這段表演。
李雪健老師的宋江,口裡說著“趙王君啊趙王君,今日我偏要你識得我宋江”這樣豪氣干雲的話,身體卻是扭捏作態、語調扭曲,正是凸顯宋江精神和肉體的矛盾,豪邁的語言、猥瑣的肉體,兩者形成極大的反差,給觀眾強烈的衝擊。
而張涵予的宋江,則顯然是沒有這種矛盾的,你看他的表演,純是一番豪氣,縱然是為平生的不幸而落淚,給人的感覺那也是英雄落難。——但是,這樣的人,可以是髀肉復生的劉備、也可以是數奇難封的李廣,但唯獨不應該是宋江。宋江是痛苦的,而張涵予則完全沒有表現出這點。
老水滸中,編劇在這裡為宋江安排了一個觀眾,也就是那個店小二,這真是神來之筆。因為宋江在這裡宣洩感情,他是需要觀眾的,他的豪情、他的壯志,他希望都能有人看到,所以,編劇就在這裡給他安排了個觀眾。
你看宋江和店家的幾次互動,真是精彩絕倫。宋江題詩,先寫了一句,然後回過頭來問:“店家,你可識得?”店家回答:“客人筆走龍蛇,小人不認識”。宋江又寫,全詩寫完後,又回過頭來問:“店家,你認得這詩嗎?”店家回答:“不認識”。宋江唸詩,唸完後又問:“店家,你可認得我嗎?”店家搖頭,然後宋江說“終有一日,天下人都會記住宋江這個名字”。
宋江三次發問,一層比一層深入。其實,在一開頭店家就說了他不識字,可宋江偏要問他,為什麼?因為宋江這裡並不需要店家真的認識,他只是要一個傾訴的物件,將自己的精神、自己的抱負傾瀉而出。這時的店家對宋江來說,並不是一個具體的人,而是“天下人”的代表,所以,他要給店家唸詩,讓他知道我宋江內心是怎麼樣的,給他講宋江的名字,要他記住,要天下人都記住。——這才是宋江。
而相較之下,張涵予的獨角戲就差了太多了,縱然張涵予寫了兩首(老水滸把那首西江月刪掉,我覺得刪的挺好,一來那首詞水平確實差,二來表達的感情和那首七絕是一樣的,重複),縱然張涵予還有回憶殺,但沒有互動的獨角戲,確實很難表現出人物的內心。
另外再說一下李雪健老師,他三問店家,每次回過頭來,嘴角含笑,但眼神卻是凌厲冷冽,宋江之為宋江,這一個表情就完全表現出來了。這樣的功力,張涵予那真是望塵莫及。
最後再說一處細節,老水滸中的牆,那是真粉壁牆,而新水滸的牆,好像上面還貼著一層桌布?老水滸牆上的字跡,是新墨壓舊墨的,表明這都是客人們來隨意塗鴉,並沒有規劃。你看宋江題詩,也是直接寫在一幅舊墨跡的上面。而新水滸中,牆上的各首詩之間,整整齊齊,彷彿有人劃了格子一般。宋江要題詩,也正好有那麼大一塊空白。——這是細節上的差異,說明新的確實不如老的用心。
回覆列表
大家都知道央視版本的水滸傳,拍的很經典,演員刻畫的特別好,像宋江,李逵,武松都表演的特別到位。那時候沒有那麼多特效,武松打虎直接用真的老虎拍。但其實新版水滸也不錯,雖然在人物,武打真實方面不如央視那麼精細,但在劇情上更全。拍攝技術更成熟,場面更宏大。新版水滸挺值得一看的。
一,劇情更全面。老版水滸傳只有42集,新版的有八十多集,老版水滸傳在對公孫勝和關勝的描寫特別少,但在原著中,這兩位好漢可是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新版水滸傳比老版水滸傳描繪了更多的人物。看過原著的肯定會覺得過癮的。
二,場面更宏大。老版水滸傳很難看到大場面,比如晁蓋帶人全夥下山劫法場,救宋江的場景,一共出場的人就幾十人。新版本水滸傳經費更足,請了更多的群演,表面更宏大。
三,服裝道具方面,新版水滸傳更精緻。在大刀關勝大戰林沖那一集,梁山派出了戰車陣,不管是戰車,還是士兵鎧甲,都有模有樣的,不像老版水滸傳,大家穿的都是差不多的服裝,有時候都分不清誰是誰。
四,拍攝技術更成熟。新版本水滸傳拍攝手段更豐富,經常可以看到搖臂和航拍完成的拍攝畫面,畫質更高畫質,能帶給我們更好的觀看體驗。
個人覺得老版水滸和新版水滸各有千秋,老版本經典,但新版本也不差,還是值得一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