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學史泛舟
-
2 # 漫步雲端的傻瓜
BBC去年有一期關於人終極壽命的解說,其中講到人類細胞的代謝週期和再生能力計算機模擬出人類最高壽命在130歲!但談到世界最長命的人活了多少歲?就中國而言,就有很多記載打破了這一界限。至於外國,尚無資料統計。
1、據《史記》、《國語》記載,彭祖活了八百多歲?
彭祖是上古五帝中顓頊的玄孫。他經歷了堯舜、夏商諸朝,到殷商末紂王時,已七百六十七歲,相傳他活了八百多歲,是世上最懂養生之道、活得最長的人。他的養生之道被後人整理成為一部《彭祖經》傳世。
其實這是個認識誤區,歷史上真正最長壽的人並非彭祖。之所以產生這個認識誤區,皆因我國遠古時對年的計算沒有統一的標準。彭祖生於四川彭山,長於彭山,晚年終老於彭山。在彭山一帶的鄉間至今流行一種「小甲子」計年方式,即六十天為一年。按此換算為現今的計年標準,彭祖只活了一百三十多歲。
2、「菜籃公」陳俊活了443歲
陳俊(881-1324),福建永泰人。據有關部門從永泰縣誌查證得知:清代乾隆十三年《永泰縣誌》12卷記載,陳俊,字克明,福建永嘉山區湯泉村(今永泰縣梧桐鄉湯埕村)人,生於唐朝僖宗中和辛丑年(公元881年),死於元朝泰定甲子年(公元1324年),終年443歲。
陳俊為人正直,樂為鄉裡做好事,受到鄉人敬重。到了晚年,他無法自食其力,「子孫無有存者,鄉人輪流供養」。後來,老人年歲不斷增高,肌體逐漸萎縮,身軀變得愈來愈小,「形如小孩」,行動十分不便。於是眾鄉鄰就用麻竹編制了一個特大的菜籃子裝著老人,由供養人輪流抬著進出家門,因此鄉鄰們都稱他為「菜籃公」。
3、氣功養生大師李清雲
1933年活了256歲的李清雲,又名李慶遠,與世長辭。他先後有24位妻子,18O位後人,當時的紐約時報與時代雜誌做了報導。按照這個年代推算,他生於康熙16年(1677年),先後歷經了九代皇帝至民國。1930年成都大學教授胡忠謙報導過,當時清政府還為他舉行了15O歲和2OO歲的壽禮慶典。
4、乾隆皇帝親見老人朱永寶
山西,朱永寶,在乾隆42年辭世,終年147歲。乾隆36年時,在乾清宮舉行千叟宴,朱永寶老人當時141歲,為最高年齡,因此還流傳,乾隆皇帝為了向這位老人表示敬意,即席出了一個上聯,「花甲重逢,外加三七歲月」,一個花甲為六十歲,花甲重逢則為一百二十歲,外加三七二十一歲,正好是一百四十一歲。最後由名才紀曉嵐對出下聯,「古稀雙慶,內多一度春秋」,乾隆和眾人聽了齊聲喝彩,一致讚揚對得妙。此聯流傳至今。
-
3 # xiaocao449
答:歷史上留有文字記述的年壽最高者,當數清代的李慶遠,他生於清康熙十八年,卒於民國二十四年,活了257歲,這是目前現代人最能接受的年齡了,但人到底能存活多長時間,至今都是個謎。所以活得最久的人,至今仍是一件很有爭議的事情。除此之外還有人們...
-
4 # 閒聊亂鍋燉
說到最長壽的人,大家可能馬上會想到中國壽星的象徵彭祖。我是很相信的,但除了彭公之外,中國正史裡也是有有這方面的記載滴~~~ 明朝謝肇浙在《五雜組》一書中曾做過統計:“人壽不過百歲,數之終也,故過百二十不死,謂之失歸之妖。然漢竇公,年一百八十。晉趙逸,二百歲。元魏羅結,一百七歲,總三十六曹事,精爽不衰,至一百二十乃死。洛陽李元爽,年百三十六歲。鍾離人顧思遠,年一百十二歲,食兼於人,頭有肉角。穰城有人二百四十歲,不復食谷,惟飲曾孫婦乳。荊州上津縣人張元始,一百一十六歲,膂力過人,進食不異。範明友鮮卑奴,二百五十歲。……此皆正史所載。”其中“洛陽李元爽”,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九老圖詩序》一文中提到的。他晚年定居洛陽,74歲時與八位年紀比他大的老人組織了一個“九老會”,其中最老者就是李元爽,時年136歲。按照這些記載,活過120歲者代不乏人,甚至有的活到二百多歲。 至於西方,有記載的為英國老壽星托馬斯·帕爾,他死後被葬在只用於埋葬國王和偉人的威斯特敏士特教堂,墳墓至今猶存,墓誌銘稱他“活了十個王朝,……享年152歲,於1635年11月15日葬於此。”
-
5 # 解秘歷史
歷史上留有文字記述的年壽最高者,當數清代的李慶遠,他生於清康熙十八年,卒於民國二十四年,活了257歲,這是目前現代人最能接受的年齡了,但人到底能存活多長時間,至今都是個謎。所以活得最久的人,至今仍是一件很有爭議的事情。
除此之外還有人們普遍認為彭祖是歷史上最長壽的人,《國語》和《史記》上都有記載傳說他活了八百年。但現在一想,其實有點不符合實際,畢竟根據當時的生活條件,跟人的普遍生存年齡來分析,這一點其實是很沒有根據的,後來才真正得到答案。原來古時候跟我們現在計算的單位不一樣,當時鄉間至今流行一種“小甲子”計年方式,即六十天為一年。若按現在的時間來換算,彭祖只活了一百三十多歲,但也很長壽了。
剛開始說到的李慶遠,曾經在講到自己的養生經驗時說:食不過飽。過飽則腸胃必傷;眠不得過久,過久則精氣耗散,這是長壽的一大秘訣。
餘生二百多年,從未食過量之食,亦不作過久之酣眠。飢寒痛癢,父母不能代,衰老病死,妻子不能替。只有自愛自全之道,才是養生的準則和關鍵。
不管是古代的人,還是現代的人都應該健康飲食,有好的生活習慣才是最重要的。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回覆列表
歷史上留有文字記述的年壽最高者,當數清代的李慶遠,他生於清康熙十八年,卒於民國二十四年,活了257歲,這是目前現代人最能接受的年齡了,但人到底能存活多長時間,至今都是個謎。所以活得最久的人,至今仍是一件很有爭議的事情。
除此之外還有人們普遍認為彭祖是歷史上最長壽的人,《國語》和《史記》上都有記載傳說他活了八百年。但現在一想,其實有點不符合實際,畢竟根據當時的生活條件,跟人的普遍生存年齡來分析,這一點其實是很沒有根據的,後來才真正得到答案。原來古時候跟我們現在計算的單位不一樣,當時鄉間至今流行一種“小甲子”計年方式,即六十天為一年。若按現在的時間來換算,彭祖只活了一百三十多歲,但也很長壽了。
剛開始說到的李慶遠,曾經在講到自己的養生經驗時說:食不過飽。過飽則腸胃必傷;眠不得過久,過久則精氣耗散,這是長壽的一大秘訣。
餘生二百多年,從未食過量之食,亦不作過久之酣眠。飢寒痛癢,父母不能代,衰老病死,妻子不能替。只有自愛自全之道,才是養生的準則和關鍵。
不管是古代的人,還是現代的人都應該健康飲食,有好的生活習慣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