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歡樂峽谷
-
2 # 水果達人二哥
秋白菜黃葉枯萎死這是由芥屬黃萎鐮孢黴引發,該病菌主要為害大白菜、甘藍、芥藍、花椰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如在大白菜上發病稱為大白菜黃葉病,在甘藍上發病稱為甘藍黃葉病。這兩種病的發病特點相同,病原菌在土壤中生存,乾旱年份土壤溫度過高,根系造成灼燒,根系逐漸木栓化,造成病原菌侵入,引起發病。
大白菜黃葉病,苗期即開始發病,表現為生長緩慢,半數葉片褪綠,引起半株或整株葉片萎蔫,拔起植株可見鬚根少。主根維管束變褐。蓮座期至包心初期葉片開始黃化。進入包心中期,葉脈褪色變黃,葉脈四周多保持深綠色,葉緣失水皺縮且向內捲曲,導致植株呈萎縮狀或枯死。
首先,農業防治:(1)選擇抗黃葉病品種;(2)播種期不宜過早,避開高溫乾旱季節;(3)種子消毒,可使用50%DT(琥膠肥酸銅)250~300倍液,浸種30分鐘;(4)起高壟定植,壟高20~25釐米,促進根系生長髮育,同時有利於加大土壤晝夜溫差;(5)小水勤澆,降低地溫。其次,藥劑防治,可使用50%多菌靈懸浮劑500倍、50%甲基硫菌靈可溼性粉劑500倍液、12.5%增效多菌靈濃可溶劑300倍液噴淋灌根治療。
-
3 # 惠源農產品
白菜霜黴病俗稱“霜葉”。主要發生在葉部。
症狀是葉片出現多角形或不規則形病斑,葉脈處呈黃褐色病斑,葉面發生白色黴狀物。如遇乾燥天氣,病斑枯乾呈暗褐色,嚴重時病斑擴大連片,外葉全部枯萎,蓮坐期以後發病較重。該病屬於真菌性病害,細菌孢子常藉助風雨傳播,所以溫暖多溼的氣候條件有利於該病大面積發生。
防治方法
一、播種前白菜種子消毒 用種子重量的0.1%的35%甲霜靈或保種靈(甲霜靈、福美雙、甲基託布津按8:2:1比例混合)拌種,或用種子重量的0.4%的50%福美雙拌種,可減少病菌初次侵染。
二、在田間管理上採取有效的農業防治,農業防治不單是效果好而且綠色無公害。注意白菜與非十字花科作物隔年輪作。適時播種,合理密植,施足基肥,實行配方施肥,避免偏施,過施氮肥。深坑高畦種植,雨後要及時排水,採收後要做好田園清潔工作。上述這些行之有效的方法,都屬於農業防治的範疇,也是科學的田間管理。
三、霜黴病的防治 發病初期,噴霧25%的甲霜靈8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或40%的乙磷鋁200~300倍液,或使用先鋒五號800~1000倍液,或用80%霜露五800倍液、4%殺滅礬800倍液、50%風暴600倍液、75%百菌清500倍液、21%萊菌克800倍液交替用藥,每5~6天噴1次,連續噴3次。
-
4 # 親土種植
秋白菜黃葉枯萎死這是由芥屬黃萎鐮孢黴引發,該病菌主要為害大白菜、甘藍、芥藍、花椰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如在大白菜上發病稱為大白菜黃葉病,在甘藍上發病稱為甘藍黃葉病。這兩種病的發病特點相同,病原菌在土壤中生存,乾旱年份土壤溫度過高,根系造成灼燒,根系逐漸木栓化,造成病原菌侵入,引起發病。
大白菜黃葉病,苗期即開始發病,表現為生長緩慢,半數葉片褪綠,引起半株或整株葉片萎蔫,拔起植株可見鬚根少。主根維管束變褐。蓮座期至包心初期葉片開始黃化。進入包心中期,葉脈褪色變黃,葉脈四周多保持深綠色,葉緣失水皺縮且向內捲曲,導致植株呈萎縮狀或枯死。
農業防治:(1)選擇抗黃葉病品種;(2)播種期不宜過早,避開高溫乾旱季節;(3)種子消毒,可使用50%DT(琥膠肥酸銅)250~300倍液,浸種30分鐘;(4)起高壟定植,壟高20~25釐米,促進根系生長髮育,同時有利於加大土壤晝夜溫差;(5)小水勤澆,降低地溫。其次,藥劑防治,可使用50%多菌靈懸浮劑500倍、50%甲基硫菌靈可溼性粉劑500倍液、12.5%增效多菌靈濃可溶劑300倍液噴淋灌根治療。
回覆列表
小白菜黃葉除了菌害,主要還是缺微量元素,像缺鎂,鋅,錳,等微量元素,容易引起黃葉問題。白菜類蔬菜黃葉病,是對白菜類的真菌型黃葉病的一種統稱,結球白菜、黃芽白等大白菜、小白菜、黃葉病從北到南均有發生。苗期即見發病。為害的真菌芥屬黃萎鐮孢黴,屬於半知菌亞門。該病害可以透過藥劑噴灑或田間管理等方式防治。
一、病害症狀 結球白菜、黃芽白等大白菜、小白菜、黃葉病從北到南均有發生。苗期即見發病。定苗或栽植後生長緩慢,半邊葉片褪綠,致半株或整株葉片萎蔫,似缺水狀,拔起病株,鬚根少,剖開主根,維管束變褐.蓮座後到包心初期葉片開始黃化,進入包心中期,老葉葉脈間褪色變黃,葉脈四周多保持深綠色,後葉緣失水皺縮且向內捲曲,致植株呈萎縮狀態或枯死。
二、病原特徵 芥屬黃萎鐮孢黴,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子座、菌絲初白色,後漸變成褐色至粉紅色;有大、小兩型分生孢子:大型分生孢子少,圓筒形至鐮刀形,兩端尖,基部具小突起,多具2~3個隔膜,大小25~33×3.5~5.5微米;小型分生孢子多,卵形至橢圓形,單細胞,大小6~15×2.5~4微米;厚垣孢子頂生或間生,不產生分生孢子座、粘分生孢子團及菌核。
三、傳播途徑 該菌在土壤中生存,遇有乾旱的年份,土壤溫度過高或持續時間過長,致分佈在耕作層的根系造成灼傷,次生根延伸緩慢,不僅影響幼苗水分吸收,還會使根逐漸木栓化而引致發病。
四、發病條件 據調查該病在陝西、湖北、雲南、四川等地有的年份或反季節栽培發病重,成為白菜生產上的重要病害。
五、防治方法
(1)選用抗病品種。
(2)適期播種,一般不要過早,儘量躲過高溫乾旱季節。
(3)加強田間管理。蹲苗適度,改變蹲“滿月”習慣,防止苗期土壤乾旱,遇有苗期乾旱年份地溫過高宜勤澆水降溫,確保根系正常發育。
藥劑方法
(1)苗期不宜大水漫灌,在間苗後及時用“愛根諾+凱普克”噴淋一次。
(2)擺大盤時用50%多菌靈1000g+30%惡黴靈水劑100ml+日本顆粒鎂3000g灌根一次,每株用藥水量200ml左右。
(3)豎筒期間每畝用50%多菌靈1000g+75%百菌清1000g+磷酸二氫鉀2kg灌根一次,每株用藥水量150ml左右。
(4)少施氮肥,增施磷、鉀、鎂肥 。 (5)可結合防蟲、防病時,加入30%惡黴靈水劑(每桶水10ml) 。
(6)耕田整地時,可實時加入“腐植酸”每畝施用80kg-100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