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個愛車的小胖
-
2 # 蔚藍說車
成本問題,國產車為什麼不行,因為沒有智慧財產權,都得花錢買。
想要隔音優秀,單純的防火牆和車門不行,得從材料選擇,車架設計,配件選用,發動機噪音,車殼風阻等等綜合走,要花很多錢滴。
最重要的是我們需要腳踏實地搞研發,搞設計,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國產車肯定超過進口車。
-
3 # 雅量星海
你說的哪個國產車的噪音控制不好?能具體點嗎?如果不能說出某個品牌,那就請你別戴著有色眼鏡,先入為主的提問題!你又是和什麼車比的結果呢?要是和日系韓系比的話,再這麼問這方面的問題,只能說明你就是個睜眼說瞎話的車黑子!提這樣的問題就來誹謗抹黑國產車的,現在的國產車中的幾大優秀品牌在車內噪音控制方面,早就是狂甩同級合資車好幾條街了!做任何定論之前最好是實際比較比較,別還老是停留在過去的思想裡,世上沒有一成不變的事物,早年的諾基亞一夜之間被蘋果超越,目前我國的華為也讓蘋果低下了高傲的頭顱,那國產車超越洋車難道就不願意?我想,除了洋奴,日吹,哈韓等一小撮無骨走狗外,國人都是有這個自信的!事實亦如此!
-
4 # 今天星期六了
隔音這種東西想做好很費錢的,不僅需要堆料,還要有專門的場地做系統的測試。
國產車低端車型隔音不好是因為價格實在太低,成本受限,不可能給你太多東西;但是高階的國產隔音不錯的,比如wey,和同價位的本田比,完爆本田,甚至和一向以隔音著稱的通用汽車比也不落下風!
-
5 # 禪123927014
看到這個標題就無奈的笑了。到底是誰不好,你搞清楚沒有……同價位nvh合資車根本就跟國產車沒的比……尤其是日本車,尤其是本田……我們那麼多同事各種車很多,有別克昂科威,日產奇駿,吉利博越,奇瑞瑞虎7……其中就以吉利博越nvh最好,二三十萬的奇駿昂科威真的比不過,昂科威還好點,個人親身體驗,不信你們可以找來試試……
-
6 # 百里秋毫
汽車噪音問題不是說國產車控制的好與不好,可能有點黑國產車樂,。在眾多的汽車品牌中,進口車,合資車等基本都有噪音問題,別說什麼寶馬賓士等,一樣是經常看到做隔音的。今天就遇到一輛寶馬220做全車隔音,原車噪音大,異響很多,你能說寶馬就一定好嗎?國產車也在不斷的進步,也有很多做的不錯的車子,噪音控制的也不錯的。只是,國產車子目前的競爭處於價格為先的環境下,難免在很多配件,結構設計上壓縮成本,導致車子噪音大,特別是你看下國產車和一些進口車的原車隔音就可以看出差異。我們不能拿有色眼鏡去看事物,相信我們的汽車品牌也會越來越好。
-
7 # 晴天小豬10560653
問這個問題是找罵嗎?說國產車噪音控制不好,什麼國產車?多少價位?你是想讓一輛五菱宏光有寶馬的隔音標準嗎?負責的說,同價位的情況下,國產一線品牌的隔音90%超過合資車。不可否認國產車整體上與合資車有差距,但是比較的時候請同價位比較,別玩雙標。
-
8 # 何以解愁唯有學習
隨著汽車設計水平的增加,發動機震動降低、指標更好,變速箱匹配更好,車身材料設計更合理,這些方面的提升需要很長的時間去積累。同樣的車重、同樣的提速需求,合資車型發動機只需要1500轉,可是國產車由於發動機指標相對較差,需要2000轉以上,高轉速帶來高噪音、高震動,同時也就會給隔音帶來更大的困難。不過,相對來說,電動車的引入也許是國產車實現所謂的“彎道超車”的一個契機。
-
9 # 18年前買的車
你說的應該是日本車吧,同價位噪音控制國產的算好的了,車買回來跑去做隔音的十有八九是日本車,這東西就是用料,偷工減料劉控制的差,10同級別車,噪音控制國產車算好的了,兄dei
-
10 # 浪跡天涯Xzy
我只說,一些人總認為外國的東西好,國內的什麼都不好,就認為他爹都應該是外國的,就拿車來說,同等價位的車,國產車有過之而無不及,不要認為寶馬,賓士就是好車,故障遠遠高於國產車,有些人開進口車出車禍死了也覺得有面子,就說路虎吧,我朋友170多萬買的,俢車花了幾十萬,都沒俢好,今天這樣壞,明天那樣壞,永遠解決不完問題,現在都不敢上高速了。後悔死了。
-
11 # 學成家紡
睜著眼說瞎話,我是VⅤ5車主,這車開起來隔音降噪比同價位日本車強過幾條街,小便這條慕洋犬黑的太沒水平了,今天品質好的國產車比同價位合資車隔音降噪強多了,可不是十年前的國產了。
-
12 # 汽車觀察家
關於題主所提的這個問題,筆者認為,要先回答是不是,再回答為什麼。現在的國產車,特別像是一線自主品牌吉利汽車,長城汽車,長安汽車,比亞迪汽車或者是奇瑞汽車等等,噪音控制已經做得很不錯了,甚至絲毫不比豪華車遜色,所以不存在國產車噪音控制不好這個問題。
筆者以為,題主會認為國產車的噪音控制不好,主要是因為早期的國產車在噪音控制方面的表現確實是差強人意的。
早期的國產車在品控和NVH方面做得都不太好,更多的優勢是在於整車價格比較便宜,而未重視車輛品質的營造。
所以早期購買國產車的車主朋友普遍會感覺國產車在噪音控制方面不如合資品牌車型,在高速上行駛的時候風噪、胎噪以及發動機噪音都很大。而在鬧市區行駛的時候,車外的噪音也會盡數傳入車內。
但是現在自主品牌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無論是在車輛品質控制以及車輛靜音性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觀。
比如說比亞迪汽車,就建立了行業內領先的NVH實驗室,各項裝置和技術都是屬於領先水平,所打造出來的車型產品也是有著出色的NVH效能表現。
再者,吉利汽車和長城汽車相繼推出了高階品牌領克汽車和WEY汽車,而這兩個自主中高階品牌旗下的車型採用了大量的靜音材質,打造了足夠靜謐的車內空間。
而且在胎噪,發動機噪音和風噪的抑制上做得很不錯,即便是在比較嘈雜的環境中行車,坐在車內的乘客也可以輕鬆交談。
所以說,現在國內自主品牌特別是一線自主品牌,已經在靜音性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而筆者也希望,自主品牌的靜音性表現,在今後甚至可以與賓士、寶馬等豪華品牌相媲美。
-
13 # 使用者53659501465
首先噪音控制難度大,成本高,主要體現在很多細節。不如弄個一鍵啟動,無鑰匙進入,大屏等更吸引眼球!形式主義!
-
14 # 暮雨W清風
噪音這個問題,不能用國產或者合資來說,國產還是合資噪音都有的,只是駕駛室內噪音分貝大小而已,汽車噪音大多都是有胎噪,發動機噪音,還有就是風噪,十幾到幾十萬的車錯差都不是很大的,只有上百萬的車這方面控制的比較好,如果你覺得你車噪音大你可以自己做車密封,加隔音棉,換更好的靜音輪胎來減少噪音,近幾年國產也很努力,一直在進步。
回覆列表
也看車型啦,假設一輛車的成本和售價是一個固定值,中間是利潤。
第一,三大件比較好,那其他的配置就會縮水。
第二,內飾外表很好,那三大件會縮水。
第三,外表內部都很好,那價格會很感人。
第四,一部分國產車發動機技術有待提升。
第五,合資車也有很多拖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