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佳佳媽媽聊育兒
-
2 # 小皮育兒經
5個月是輔食新增嘗試階段,如果家長想要新增雞蛋,是可以的,但需注意幾點:
不可作為第一輔食寶寶輔食新增應以高鐵米粉為第一選擇,在嘗試了單一的高鐵米粉2-3天甚至一星期後確定能很好接受輔食,無任何過敏不適現象,才可嘗試新增雞蛋。
只吃蛋黃在嘗試吃雞蛋階段,最好從蛋黃開始,因為寶寶消化系統尚不完善,腸壁薄、通透性高,而蛋清中的蛋白分子小,能直接透過腸壁進入寶寶血液,易使寶寶產生過敏現象,如蕁麻疹、溼疹、喘息性支氣管炎等。
因此蛋清最好在8-10個月甚至一歲後再嘗試。
量從少到多雞蛋營養豐富卻不能多多益善,初次新增要從1/5或1/4個蛋黃開始,煮熟後碾碎,保持原汁原味,攪入米粉中食用,隨後視消化情況新增1/3-1/2-整個。
新增時間4-8個月之間任何輔食的新增最好都在上午到傍晚之間,一天一次,以避免晚間添加發生過敏或消化不良導致睡眠困難。
-
3 # 好育
雞蛋是很多媽媽作為輔食的選擇,但是五個月的寶寶建議不要新增雞蛋,因為此時寶寶的消化系統還不夠完善,也易發生過敏現象,一般來說8個月的時候可以適當的可以先吃蛋黃,量從少到多,逐漸新增,到一歲的時候在給寶寶吃蛋白。雞蛋黃會有腥味,所以媽媽們可以嘗試做雞蛋黃羹給寶寶吃,這樣寶寶也容易接受,之後在給寶寶直接吃蛋黃,可以拌粥,也可以直接喂。
-
4 # 念念媽媽王蕾
輔食新增一般是4到6個月開始,剛開始第一口輔食先吃高鐵原味的米粉。純母乳餵養的話,一般是滿六個月開始新增輔食,奶粉寶寶可以從四個月以後開始加輔食。
蛋黃可以從6到8個月開始加,如果寶寶是過敏體質的話,但還可以八個月開始,這樣可以減少過敏機率!
剛開始要少吃一點,從1/8到1/6加到1/4,1/2,逐漸由少到多,蛋黃最好用米湯給它拌成蛋黃糊,這樣不容易有腥味。
-
5 # 你幸福-我快樂
可以吃蛋黃,不過也要看寶寶的體質,聽說有的寶寶吃雞蛋拉肚子,甚至過敏。我家寶寶五個多月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吃了。用蛋黃燉蒸成蛋羹,蛋黃加溫開水攪勻,撇去浮沫,不需要別的調料,按照1:1.5的比例,放在蒸鍋裡,蒸的時間看蛋黃的多少。第一次先少吃點,注意觀察寶寶身體有什麼反應麼,如果寶寶過敏,或者不愛吃,就等大一點再吃。
-
6 # 水激饃
你好,答案是不確定!一般情況下,寶寶在四個月至六個月的時候可以吃蛋黃,凡事均有例外,如果寶寶吃了有不良反應,比如過敏、拉肚子、發燒、哭鬧不止等反應,則不適合吃蛋黃。我家寶寶是在六個半月的時候開始喂蛋黃加米粉的,和好的米粉糊加入蛋黃攪拌,寶寶很喜歡吃。剛開始只喂一點,看到沒發生不良反應,就放心加量了,體質反而變得很好,你可以借鑑。
特別提醒:一歲之內的寶寶不能吃鹽和蛋清。所以雞蛋是不能全吃的,最多吃一些蛋黃。
-
7 # 小週週來啦
五個月的寶寶是可以吃雞蛋的,但是隻能吃雞蛋黃。雞蛋能給寶寶提供最優良的蛋白質,不過寶寶胃部容量小,一般每天吃一個即可,不滿10個月的寶寶最好吃蛋黃,以防引起過敏,還需注意一點 一點地給寶寶吃,以免嗆到或者噎到。
-
8 # 湘南何姐vlog
具體能不能吃要根據個人情況來定,在寶寶體質好的情況下,可以適當的新增輔食.我家寶貝開始新增蛋黃得時候,是每天少量蛋黃伴水攪勻吃的
-
9 # 金姐美食譜
五個半月的寶寶是可以吃雞蛋的,但是孩子太小,吃雞蛋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方法。下面給你幾個建議,供你參考。
第一種:把雞蛋完全煮熟,取1/4蛋黃放到碗裡,再加適當的開水(衝的奶粉也可以)攪拌成稀糊狀,等溫度降到二三十度時就可以喂孩子了。注意蛋黃衝的不能太粘稠,因為孩子的消化系統沒有發育好,稀一點有利於吸收。
第二種。把一個雞蛋蛋黃打在碗裡,加50ml左右的水,放一點點的食用鹽(不放鹽也可以),用筷子或打蛋器均勻攪拌,攪拌到上面佈滿泡沫為止,然後在鍋里加適當的水,把碗放在鍋中間蓋上鍋蓋,小火慢燉15分鐘就可以出鍋了,等雞蛋羹不燙了,取1/4喂寶寶。
最後需要注意的就是觀察寶寶會不會出現過敏,消化不良等反應,如果沒有一週最多也只能吃次,因為五個半月的寶寶還太小,只能適當的新增一點輔食,隨著寶寶的慢慢長大,再適當的增加分量。寶寶八個月之前不可以吃蛋白,因為蛋白不容易消化吸收。
以上內容是當寶媽多年所積累的經驗,希望可以幫到你。
回覆列表
在寶寶4~6月齡時,是新增輔食的最佳時機,而雞蛋似乎是很多人的普遍首選,這其實是不對的。寶寶的第一口輔食應該是強化鐵米粉。
為什麼雞蛋不能作為寶寶的輔食首選呢?嬰幼兒的腸胃功能還非常弱,消化系統發育尚不完全,腸壁薄,通透性高,而雞蛋中的蛋白為白蛋白,分子小,容易透過寶寶腸壁直接進入血液中,從而引起一系列過敏反應,如溼疹、尋麻疹、喘息性支氣管炎等。
因此,寶寶在一歲以前儘量不要吃全蛋,蛋清需要在寶寶一歲以後才逐步新增。一歲以內只吃蛋黃就好。
由於蛋黃並不容易消化,又加上寶寶腸胃功能尚弱,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繼而影響到寶寶的生長髮育。所以待寶寶7~9月齡時,可以考慮新增蛋黃,且從1/4個蛋黃開始,逐步過渡到一整個蛋黃。
雞蛋的烹調方法有很多,常見的是水煮蛋或蒸雞蛋羹,兩者都可以。但是不宜長期這麼單一吃法。
雞蛋富含蛋白質,但是不含碳水化合物,容易導致寶寶能量攝入不足,所以在給寶寶做雞蛋羹時可以混入一些蔬菜或麵條,這樣在碳水化合物的作用下,蛋白質的利用率更高,也能同時滿足寶寶對熱量的需求。
吃雞蛋還需要注意些什麼呢?1. 雞蛋雖好,卻不宜每天大量食用,其實寶寶每天一個雞蛋就足夠消化吸收了。
2. 不吃半熟的雞蛋。這樣的雞蛋很容易殘留沙門氏菌,萬一被感染,嚴重的可能會出現腹瀉、脫水、驚厥、抽搐甚至昏迷等症狀,如果出現不良反應應及時就醫。
3. 少吃煎炸的雞蛋。營養成分會大量流失。
所以,雞蛋雖好,但也要綜合考慮寶寶的月齡和身體消化能力,如果寶寶出現對雞蛋過敏的情況,應立即停止新增,且要間隔6個月以後再次嘗試少量新增。如果出現嚴重的過敏反應需要及時就醫治療。
平時的飲食需要注意什麼?
新增輔食以後,家長需要遵循: 從泥糊狀→碎末狀→小顆粒狀,且從一種到多種,從稀到稠,逐步新增,讓寶寶慢慢適應。
烹調方法儘量簡單,儘可能保持食物本身的味道,1歲以內不要吃鹽、糖、蜂蜜和其它調味品,保持原汁原味最好。大人不要以自己的口味去衡量寶寶的喜好,寶寶的味蕾很敏感,儘量避免重口味。
祝寶寶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