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有話少說

    通行的《易經》即《周易》,《史記》稱《易》,據說周文王在伏羲《易》八卦基礎上作六十四卦。因周文王之故,後人稱《周易》,以別於不見留傳的《歸藏易》和《連山易》。又因奉為儒家四書五經之一,故又稱《易經》

    注意,《歸藏易》《連山易》及伏羲易,都無“經”字。只有儒家推崇的《周易》才稱《易經》。

    《道德經》,據說老子所作,道家經典,《史記》裡稱《老子》。《道德經》是後來的稱謂。

    《易經》與《道德經》哪個更早?若《易經》真是周文王所作,則肯定《易經》早於《道德經》。

    然而,考古發現多個不同的《易經》。阜陽漢簡,上博館楚簡,兩個《易經》儘管殘缺,但從儲存的資料看,二者不同與通行本也不同,馬王堆西漢帛書,《易經》儲存完整,完全不同於通行本。

    《道德經》也是,帛書本不同於通行本。

    因此,通行的《易經》與《道德經》,都是春秋戰國至漢代的產物,哪個更早,難有定論。

  • 2 # 李志勇LZY

    易經出育月太陽蓋地陰陽一陸,

    日北同步地球旋轉四象向八卦;

    道德經日入空渾天迫地分兩陸;

    日隔地間月三星高照時道三生。

    爬人易經與立走道德經差多代,

    自已基研試給以上看法供參考。

  • 3 # 趙日金141

    首先明確一個概念,有文字才有《易經》、《道德經》、《黃帝內經》、《山海經》、《金剛經》之類的書。不論什麼“經”,既用眼看又用嘴念。

    伏羲畫的是八卦,是符號,符號不是文字,只能用眼看,不能用嘴念出聲來,不可稱作“經”。

    據說周文王作《易經》,老子作《道德經》。周文王早於老子,則,應該是先有《易經》,後有《道德經》。

    不過,《易經》是託周文王之名孔子為之作序的儒家經典。老子,年齡比孔子大,則《道德經》成書應早於《易經》。

    再不過,《史記》記有三個老子,沒肯定是哪個老子寫的《道德經》。其中一個老子,在孔子死後二十九年才出生,說不準《道德經》是這個晚於孔子的老子寫的呢?

  • 4 # 無邪瘋語

    《易經》。。《連山易》《歸藏易》早,《道德經》比《周易》更全面。要學《易經》先學《道德經》,要測人生,先看《道德經》。

  • 5 # 中博士的世界論

    我來回答下這個問題,如果嚴格審題的話很多人的回答都是錯誤的,你問《易經》和《道德經》哪個更早,準確的答案是《道德經》更早。

    老子早期在周朝為官,是周朝圖書館管理員,見諸侯崛起,周天子威信衰落,就辭官歸隱了,路過函谷關,被關伊請去喝茶,留下五千字真言才被放行,就是《道德經》。

    而《易經》是孔子為《周易》作《易傳》後,《周易》與《易傳》合併在一起後叫《易經》,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再有就是“韋編三絕”的故事,說孔子讀《周易》不知到多少遍,編聯竹簡的皮繩都斷了很多次。說明孔子是晚年學的《周易》,作《易傳》時間也是晚年。

    老子比孔子年長20多歲,所以《道德經》早於《易經》。

    但是《周易》要比《道德經》早至少400年。

    易有三易,《連山易》《歸藏易》《周易》,伏羲受河圖感悟,結合“天垂象”,一畫開天作八卦,第一代君主天皇氏作連山易,黃帝受洛書作歸藏易,《連山易》《歸藏易》現已失傳,《周易》是周文王及其兒子周公所著,周文王推演六十四卦,周公作爻辭(周是指卦週而復始的變化)。

    周公比老子約大400歲,所以《周易》比《道德經》更早。

  • 6 # 問道黃老

    《易經》早於《道德經》

    即便是“三易”中的最後一個《周易》,也比《道德經》早,《周易》的主創者文王姬昌崩於前1056年,《道德經》的作者老子生於前571年,也就是說,文王死後將近500年,老子才出生。

    需要說明白的是,現在我們說的《易》,通常是指《周易》,《周易》是《易》的重要構成之一,在此之前,易學的經典還有《連山》、《歸藏》、《乾坤》等,因古易失傳,唯剩《周易》,所以,常以《周易》指稱《易》。

    目前通行的《周易》包括《易》和《傳》兩個部分。司馬遷的《史記》記載“文王拘而演周易”,自此就基本確定了《周易》的作者問題,後世並沒有新的發現來推翻司馬遷的說法,那就是說《易》的部分是文王所作是學界所公認的。

    而第二部分《易傳》,一般認為是孔子所作。但是爭議很大,至今尚無定論。但是不能因為孔子為《易》做“傳”晚於老子,就因此認定《周易》晚於《道德經》,畢竟《周易》的核心在文王而非孔子。何況標題是《易經》而非《周易》?

    因此,有必要理清《易》的起源和演變問題

    《易》是華夏先民集體智慧的結晶,並沒確指某一個時期,某一位聖人,後世所指某人,也只是一個文化符號,一種象徵意義,就像草藥的發現者是誰?因為草藥的歷史太過悠久,遠古時期,藥與菜並沒分的那麼清楚,又沒有文字記載,只能是傳說,於是就指定為神農氏。《易》的來源類似於藥的來源。但不管《易》的思想萌芽於何時,它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源頭活水和綱領性文獻,這個地位沒有任何一部經典可以望其項背,後來的道家、儒家兩大宗,也都將《易》視為該家的主要經典。

    《易》雖然古樸,但卻蘊涵著樸素而深刻的自然辯證原理。對於《易經》的起源,較為公認的說法是分為三個階段,即“三古”、“三聖”。

    “三古”。《易經》的產生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時期,並非一時一人所為,三古即上古、中古和近古三個歷史時期。上古即新石器時期,也就是伏羲、女媧生活的時期,距今約5000——10000年之間;中古一般指夏商周三代,距今約4000年左右;近古是公元前771年周平王東遷洛邑,也就是“三家分晉”以後的“百家爭鳴”時期,這個時期,處士橫議,諸子紛說,商鞅、老子、孔子、墨子、韓非子、蘇秦張儀粉墨登場,是中國思想文化最繁榮的時期。

    三聖,指的是在《易經》思想的整理、弘揚方面有偉大貢獻的三位聖賢,即伏羲氏、周文王和孔夫子。

    伏羲的的“天書”。傳說,《易》是上古時期的聖人伏羲創造的“天書”,他觀察自然天象,把自己對自然萬物以及對人類社會的觀察思考成果融入八卦之中,這就是中國最早的《易》,這個易就是《易經》的雛形,是華夏文明的源頭。因伏羲號連山氏,故號之曰《連山易》,又以象徵山的“艮”為首卦。正因為伏羲所畫八卦,只是一種符號,蘊含極為豐富,給後世的先哲們概括和發展易的思想創造了無限可能。

    姬昌父子的“人書”。文王與四子周公旦父子相繼將伏羲氏的“天書”演繹成占卜之用的“人書”。司馬遷說,文王被商紂王拘禁於羑里,悉心演繹上古八卦和《連山易》《歸藏易》,最後將8卦演繹成64卦,並且對各卦象做了簡單的文字說明即“卦辭”。文王死後,兒子周公旦又對每一個“爻”做了文字說明即爻辭。但是這種卦辭和爻辭也一言萬端並沒確指,也給後人留下了無限的想象空間。好在這個時期有文字,已經將天書變成了“人書”,給後人一個圖文兼讀、象意互證的依據。

    孔子的昇華。如果說孔子之前的《周易》還是一部預測學的話,那麼,孔子之後,這不預測學就變成了倫理哲學和預測兼而有之的經典。孔子畢其一生都是克己復禮,對於文王之作當然視為至寶,只是不知何故,知道50歲才得以接觸研究,所下功夫不可謂不深,研究之詳備不可謂不精,所作註疏釋義,給原本質樸的《周易》披上一層錦繡,並將幾萬言的解讀心得分為十篇 ,孔子弟子稱之為十翼,即《易傳》。

    孔子作為一代宗師,以其對三代文物的深刻理解和超絕發揮,對《周易》思想挖掘、傳承和昇華方面,做出了前無古人後無無來者的偉大貢獻,其所作《易傳》構成了《周易》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現在的《周易》,其本身就包含《易傳》在內;而說到《易傳》,自然就會聯想到《周易》。

    當然,《易傳》為孔子所作的結論,只是一種推測,至今尚無確切證據。

    綜上,從《易經》的源流和主體來看,《易》的思想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的第一縷文明之光,《道德經》是在這種文明之光的照耀下,借《易》之思想源流,發《道》之思想光輝, 成為《易》之辯證思想的集大成者,開古今道學之先河。

  • 7 # 運星

    《易經》肯定早於《道德經》。

    很多人都知道《易經》,也知道《易經》實際上分為三部,分別是《連山易》、《歸藏易》和成書最晚的《周易》。

    那麼我說《易經》早於《道德經》,是因為《道德經》相傳是周朝末年春秋時期老子所作,而最晚的《周易》相傳是周文王所作。

    所謂夏朝《連山》,商朝《歸藏》,周朝《周易》,此為易之三經。從這一方面看,《易經》明顯早於《道德經》。

    在古老的神話傳說中,《連山易》是伏羲或者神農所作。但到底是不是,還無法定論。

    但總的來比較,《道德經》相比《易經》應該還算是年輕的書。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 8 # 有德司契

    如果說《周易》與《周禮》,由於是周文王與其子周公旦所完成的,的確早志子《道德經》四百多年。而《易經》由於包括了孔子的《易傳》,所以就晚於《道德經》了。但這個誰早旗晚並不重要,誰的理念更正確,更符合於道,更符合於自然才更加重要!老子主要是依據具有全息宇宙觀《伏羲先天八卦圖》的研究,而從中抽象出了各種辯證法規律與自家的全息宇宙論。併為統治者們找到了一條最正確的“無為法治”的治國之道(即“我無為而民自化”)。而孔子透過研究《周易》與《周禮》,卻找到了一條無道無平等可言的“克己復禮為仁”的政治道路。現在我們總應知道誰的學說有道?誰的學說無道是垃圾了吧?

  • 9 # 弱水2842

    易經和道德經最早都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由口傳相受到文人整理,最後成文。一般順序為易經,周易,易傳。都是一些研究,考證,無論怎樣,都不影響人們對易經的喜愛。

  • 10 # 金剛一樣的堡壘

    易經早。

    易經成書於春秋之前,《道德經》是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並且易經被稱為萬經之源,道德經中的很多話都出自易經。

    易經是華人對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的存在以及變化的看法,透過影象的形式反映出來,我們的一切都不會離開這個總原則,而一些具體的情況可以透過易經的規則進行推算,這只是其中的一個具體應用而已,不代表全部的易經。所以古人有“擅於易者不卜”的說法。

    道德經是老子對於我們的宇宙,人生的指導性文章,全文涉及到相關的人文思想、世間法則等,按照一些國學大師的說法,中國每一次大的動亂時局,都是依道德經來改變時局的,劉伯溫、張良、諸葛亮、范蠡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落地14萬以內有哪些省心suv推薦?小白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