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阿丹151014015
-
2 # 畫江湖QQ
阿丹專家重複之前的問題,有什麼意思呢?
再噴一次87版紅樓夢,是否證明阿丹專家的水平如何“高”呢?每天都問這些情愛的問題,把紅樓夢當成了愛情小說來解讀,真的很無聊!阿丹專家不認為無聊,心裡可高興了!
阿丹專家不愧是未來的“紅學家”,自己過度解讀紅樓夢,還說別人呢?自己應該找個地縫鑽進去!
-
3 # 使用者6031109895772
紅樓夢可不是什麼以愛情為主線的小說,是以一個朝代一個家族的興衰背景下的愛情,親情友情,爭鬥,人情世故,交錯的故事,林黛玉不可能和雪寶釵是友誼,她對薛是排斥的但也表現了她的閨秀風範,因為她的思想和寶玉還是超前的,喜歡自由戀愛
-
4 # 君箋雅侃紅樓
《紅樓夢》的讀者各有見解,每個人都是不同的角度和思想去考慮問題。以寶黛愛情和金玉良姻而論,用薛寶釵搶走了林黛玉的男朋友的說法也是無稽之談,這本就是兩碼事。混為一談是意識的錯誤。
【一】
寶黛有情在榮國府並不奇怪秘密。只要有眼之人都一清二楚。紅樓夢全書也沒有寶黛愛情這種說法,最正宗說法是“木石前盟”,正對應“金玉良姻”。
賈寶玉和林黛玉互相有情不是秘密,透過二人“冤家”一般吵吵鬧鬧好幾年,賈寶玉徹底被林黛玉絆住(寶釵語),王熙鳳當眾調侃林黛玉給賈寶玉做媳婦,林黛玉元宵節給賈寶玉喂酒,賈寶玉聽聞黛玉走而瘋癲…賈家上下都對二人之間情誼洞悉明察。二人之情可廝配終身,連賈璉小廝興兒都拍胸脯說:必是林姑娘。八十回前結束,寶黛姻緣一直是賈家上下大多數人的主流想法。這期間不涉及私情。就是正常小兒女青梅竹馬的情分。
但是寶黛二人之間的感情絕不僅僅青梅竹馬而已,兩人更是心心相印的靈魂伴侶。可謂心有靈犀一點通。賈寶玉對林黛玉告白,林黛玉得賈寶玉兩方舊帕子做《題帕三絕》,兩個人互為知心人就是愛情。只是這種感情存於內心,並不表現外在,唯一過了一點就是林黛玉大庭廣眾之下給賈寶玉喂酒,稍顯輕浮一點。隨後賈母馬上“掰謊”,說我們家斷沒有人不人鬼不鬼的私情,此後寶黛二人再沒有親密行徑,顯然引以為戒。
【二】
古人崇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林黛玉無父無母,缺少父母做主,賈母和舅舅舅母就成了林黛玉的實際監護人。林黛玉的婚姻也確實由她們做主。寶黛姻緣起碼賈母是願意的。賈政態度模糊,王夫人反對。這並不表示兩個人的關係不合法。那時代沒有寶黛愛情一說,兩人之間叫“木石前緣”,而緣份是合理合法的。眾人對寶黛姻緣也都持正面看法。
金玉良姻更是合理合法。賈寶玉和林黛玉最終因外部因素不能在一起。兩人緣分盡了,林黛玉淚盡而亡,賈寶玉傷心莫名,每每祭奠(五十八回,芳官講述的梨香院三官故事)。薛寶釵在林黛玉死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給賈寶玉。金玉良姻修成正果,也是明媒正道,寶玉寶釵二人婚後生活“齊眉舉案”和和美美,可謂人生圓滿。若不是賈家被抄家,賈寶玉遭逢大難。二人未必不能兒孫滿堂,廝守一生。
不過,金玉良姻最開始傳出確有點圖謀不軌的野路子。薛家母子三人進京所圖明顯是攀附賈家,得以解救崩潰邊緣的薛家。如果薛寶釵嫁給賈寶玉,那薛家商人家庭攀附國公府,也可謂一步登天。藉助賈家的人脈關係,薛家依然可以繼續做生意賺大錢。所以薛家不遺餘力炒作“金玉良姻”其實是惡意的。其心思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是不軌的。所以“金玉良姻”的起因反倒不好。賈母在掰謊中也說:只一見了清俊男子便想到了終身大事,也有點醒薛家:你們來到我家作客,我們歡迎,但一來就想和我們家結親,惦記我們寶玉,你是痴心妄想。
【三】
寶黛愛情的說法從來沒有,是紅迷的一種說法。木石前盟發乎情止乎禮。感情存在二人心中,沒什麼合法不合法的。兩個人之情在外人眼中也是小兒女的青梅竹馬。更被賈家大部分人認可。即便有明眼人看出端倪,到底不可能明說。王夫人從母親角度不同意寶黛姻緣天經地義。林黛玉確實有不適合做兒媳婦的外在條件。但寶黛姻緣的擁躉極多,也是萬眾歸心,最後無果而終,令太多人失望嘆息。
金玉良姻一開始炒作本是失禮和冒失的。薛家人到賈家作客,一來就圖謀人家公子,可謂“雞鳴狗盜”!但金玉良姻最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修成正果卻是正正當當。薛寶釵在林黛玉死後嫁給賈寶玉,天經地義,不存在誰搶了誰的男朋友。賈寶玉自己也認為:
比如男子喪了妻,或有必當續絃者,也必要續絃為是。便只是不把死的丟過不提,便是情深意重了。若一味因死的不續,孤守一世,妨了大節,也不是理,死者反不安了。可見賈寶玉在林黛玉死後,人生還要繼續,娶薛寶釵也是心甘情願。只是內心中,他將薛寶釵當成續絃,林黛玉卻是嫡妻。賈寶玉不忘“嫡妻”林黛玉是重情重義,對“續絃”薛寶釵溫柔體貼也是天經地義。正是每個男子一生都要經歷的初戀和婚姻的過程。說薛寶釵搶了好朋友的男朋友也是無聊之語。林黛玉既然死了,賈寶玉娶誰都不犯法,不違規。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80回本
【紅樓夢】通行本120回本
回覆列表
87版電視劇播出三十年了,對於這部號稱“不可逾越”的經典作品,有許多觀眾有一共同的理解就是:“寶釵搶走了好朋友黛玉的男朋友寶玉”。
在許多87電視劇觀眾的心目中,古典文學名著經典《紅樓夢》就是這樣的一個故事:
“愛情是紅樓夢裡的一條主線,以賈母王熙鳳為代表的木石姻緣和以王夫人薛姨媽為代表的金玉良緣的爭鬥,貫穿了整部小說。”
“薛姨媽和王夫人就丟擲金玉良緣,說薛寶釵的金項圈要揀有玉的才可配,這豈不是要挖黛玉的牆角,拆賈母的臺。當初賈母將黛玉接來賈府居住,還不就是考慮著黛玉能夠和寶玉成親。”
“王熙鳳藉著林黛玉要茶葉的話頭,在眾人面前玩笑道:“你既吃了我們家的茶,怎麼還不給我們家作媳婦?” 這自然是賈母借鳳姐兒之口對金玉良緣發出的一次警告。寶黛兩小無猜,金玉良緣從中插一腳,會有違道德。”“金玉初識”,就是許多觀眾心目中的“插足寶黛兩小無猜愛情的第三者寶釵”正式登場了。
不得不說,87版電視劇經過三十年的播出得到這樣的效果,是87電視劇編劇們“創新”改編《紅樓夢》原著前八十回的最大悲哀。古典文學名著經典《紅樓夢》反封建包辦婚姻的思想意義,“成功”的被87版編劇的篡改成了對“插足寶黛愛情的第三者寶釵”的“道德譴責”。
“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才符合封建包辦婚姻制度的道德標準,兩百多年前“愛情=私情”是違背封建包辦婚姻制度的道德標準的,“包辦”是道德的,“私情”是不道德的。事實證明,87版電視劇最終連這樣一個最基本的歷史常識觀念都不能正確的傳遞給廣大現代觀眾,何來自稱最忠實“曹雪芹原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