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星星上的月亮

    一家人都挺好的。生孩子時痛的罵老公,我是腰疼的這種,感覺我的腰了從中間少了一截,就是因為這個男人才受這份痛。生孩子時感覺態度都挺好的,生完後感覺重心都在寶寶那裡,對產婦關心比較少,特別對父母依賴性強的男人,每天該幹嘛還是該幹嘛,只是問問你想吃什麼,我叫我媽去買。我暈,婆婆做東西吃從來就不換方式,做一種東西永遠就是那是那一種方式,每天吃的都是同一種,總之月子做的不滿意。

  • 2 # 醉為

    我是凌晨一點見紅的,然後就包車去醫院,路上痛的想哭他還牙滋滋的,到醫院後宮口都開了直接進產房,塞了紅包,婆婆和老公兩個人陪產的,4點多孩子出生了,老公一直在我身邊,因為陪產醫生沒說男孩女孩,好幾分鐘我老公都沒問男孩女孩,只說我辛苦了,那時候感覺我老公完全傻乎乎,醫生讓送個血檢驗下,他轉半天還回來了,還是婆婆送的,態度還算不錯,住院期間都是他給我擦洗,婆婆就回家燉湯去了

  • 3 # 悠媽顏知

    人都說:你嫁的是什麼人,生個孩子就知道了。

    陳為軍的紀錄片《生門》在豆瓣拿到9.4的高分,於2017年年末透過網路和電視同時播出。它記錄了女性在生育中經歷的痛苦。陳為軍作為導演及見證者,明白了女人由於生理、社會環境、傳統、偏見以及進化論所帶來的艱難處境,“都說生育是兩個人的事,是老公、老婆的事情,其實不是。真正面對一切的,是女人”。

    我是遠嫁,從懷孕到生完孩子3個月後,我爸媽才坐火車來哈市看我們,尤其是生產時的恐懼和月子裡落差的矯情,認為父母不來看我不愛我。但是還好後來想明白了,一是距離太遠,二是他們在家還要照顧和我預產期差兩三天的我弟媳婦。不過這段時間正好也讓我看清了我老公和我公公婆婆的人品。

    生孩子這個事兒有必要分三段全面的說一下:生之前、生產時、月子裡。

    一、生之前:

    孕40周了依然毫無動靜,去醫院辦理了住院手續,大夫連著用了三天的藥,藥吃下去一兩個小時開始宮縮,之後石沉大海。

    這三天我經歷了最忐忑不安和恐懼的階段:

    怕孩子有危險,為什麼還不發動呢?怕我自己生產時有危險,我媽失去我該怎麼活下去?孩子的未來怎麼辦?怕生下來是個男孩,我最喜歡的是柔軟的小女孩,所以特別害怕萬一是個調皮搗蛋的男孩,34歲的我可能真的沒有體力去好好的照顧他。

    之前聽其他人曾經說過各種生孩子時的能記一輩子的話,概括下大概如下:

    “大夫,請一定要保孩子”“你怎麼這麼嬌氣,別人生個孩子怎麼沒事兒”“怎麼是個女孩?”“不要剖腹產,否則要好幾年還生不了二胎呢”等等負面的話,因此不由得更加不安。

    而這三天,我老公一直陪在我身邊安慰我,照顧我,公公婆婆也一直在寬慰我讓我別擔心。

    他們的一致意見綜合起來就是:

    生產方式:因為大夫給我檢查身體知道我情況,剖腹產或順產直接聽大夫,安全為主;

    嬰兒性別:無所謂,健康就好,家裡有個孩子感情有個寄託就行;

    出現安全意外時:必須救大人為主;

    雖然作為80後思想比較先進,但家裡人的看法心情總歸是要受影響的,所以我聽了覺得安心好多。

    二、生產時

    3號晚上7點毫無徵兆的被大夫叫進了產房,之後打催產素,人工破膜讓羊水流出來……由於那天產房沒有其他的孕產婦,因此他被大夫和助產士允許進產房陪著我。一整夜他都坐在旁邊抓著我的手,一邊說:現在想不生都不行了,你堅持,過了這關就好了,咱們以後絕對不要再生二胎了…….一直絮絮叨叨的安慰我,鼓勵我,我一邊疼著一邊看著他那害怕卻又故作堅強的樣子不由得都想笑。

    最終疼了一夜也沒生下來,4號早晨五點多大夫看羊水已經流完了,怕孩子有意外於是協商我們是否剖腹產。老公怕我有手術有危險正在猶豫,我當機立斷堅定地說:“剖腹產,孩子必須安全。”

    被推到手術室之前,他拽著我的手緊緊地不願意鬆開,我甚至可以感覺到他的手在發抖。於是安慰他說:“別擔心,很快我們倆就出來了。”躺在手術檯上我只一個念頭:寶貝,你千萬千萬要平安!(其實早就已經無所謂男女了,只要孩子平安就好。)

    打完了麻藥慢慢的就迷糊了,後來聽見大夫說:孩子平安,虧得早點手術了,是個女孩兒。我瞬間有種想哭的衝動的想:“我的孩子平安,而且還是女孩,我真是太幸運了。”也許是徹底放鬆了,後來就迷迷糊糊的睡著了。

    再醒來時已經躺在這病房裡,孩子裹著小被子躺在我旁邊的嬰兒車上正睡得香甜,老公在我邊看著我。

    後來我才知道孩子推出去時他僅僅看了一眼孩子就讓我婆婆把孩子推走了,他則在手術室外面繼續等我。等待的時候就覺得更加害怕,怕萬一我有個三長兩短,留下他和孩子怎麼辦?他該怎麼繼續活下去?然後這個東北七尺男兒抑制不住的哭了。看到我從手術室推出來大夫說一切順利時,他說他忽然覺得全身的力氣突然就被抽乾了。

    三、月子裡

    生產後大概六天我出院的。由於我家和醫院就隔大概2千米遠,每天早晨八點多我婆婆就讓我公公拿著保溫飯盒送去小米枸杞粥給我,中午和晚飯也是做好了送去。換尿布,換衣服,孩子哭了抱著哄等,全部是他,前三天沒有母乳,都是他衝奶粉喂孩子,我只管躺在床上休養,而我的護理也是他全權著手的。尿布換下來我公公拿回家洗乾淨曬乾再送來,我婆婆負責在家裡買菜做飯。

    六天後出院回家開始了坐月子的生活。我是從來不吃豬肉的,因此我婆婆做的不油膩的鯽魚湯和烏雞湯我才能喝,最難得的是她不會為了母乳而強逼我喝豬蹄湯什麼的,而是想吃什麼只要產婦可以吃的她都儘量去做,我想換了我那個不太會做飯的親媽可能都不如我婆婆照顧的好。我老公整個月子裡晚上都起來衝奶粉喂孩子,直到第二個月母乳夠了他才能好好睡個覺。

    滿月時的小寶貝❤️

    現在活潑精靈古怪的3歲小姑娘❤️

    我可能屬於比較幸運的那類人,從小家裡雖然條件不太好,但父母給我的愛和教育是我這輩子都值得驕傲的,尤其是非常正直的三觀,這些讓我長成了個知道感恩和善良的人。

    還很幸運的遇到我老公和公公婆婆,待人比較和善,心地純良,從來沒有因為我是遠嫁而不尊重我。人家都說月子裡負面情緒可以記一輩子,那麼正面的呢?我想就算以後遇到什麼矛盾一想到生產前後和月子裡的照顧,那些不滿的情緒都會散掉。目前孩子已經三歲,家庭很幸福,很和睦。

    感謝我生命中遇到的這些好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年底了,有多少沒錢過年的?準備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