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Moses顧
-
2 # 飛行棋zz
劉備三次到茅屋請諸葛亮出山的故事舉世聞名。《三國演義》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詳細記述了劉備三次拜訪,請求諸葛亮出山幫助他完成霸業的故事。劉備求賢若渴、謙恭賢德的態度被生動地描繪了出來,他對諸葛亮敬佩和關羽、張飛的狂妄自傲也被生動地描繪了出來。據《三國志》記載,羅貫中以藝術思維創作了三顧茅廬。那麼,劉備真的到過諸葛亮的茅屋三次了嗎?歷史總是有爭議的,我們不妨來探討一下這件事情的真實性。
首先,我們來看第一種觀點,劉備確實去過諸葛亮的茅廬三次。在《三國演義》中,劉備與諸葛亮的初次見面是這樣描述的:劉備帶兵駐紮新野時,徐庶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劉備讓徐庶帶諸葛亮來見他卻遭到了拒絕,只有登門拜訪,卻不能讓諸葛亮來拜見。由此可見,劉備親自拜訪了諸葛亮。他去了三次才見到諸葛亮。但是我們會發現這裡沒有提到關羽和張飛一起去拜訪諸葛亮,也沒有提到劉備見到諸葛亮的地方就是茅廬。
其實根據諸葛亮最有名的作品《出師表》中的記載我們可以看出,裡面詳細地記錄了劉備三顧茅廬的情景,這也可以確定劉備曾經三顧茅廬的事實。陳壽在《三國志》也寫到了劉備三次前往諸葛亮的住所並且討論天下形勢的過程。長期以來,我們都將劉備請諸葛亮出山的故事看作是愛惜人才的案例。再加上劉備正處危難之時,急需大批人才,根據情況,劉備三顧茅廬的可能性是極大的。因此,後人對劉備三次到茅草屋的真實性從來沒有懷疑過。
那麼問題來了。根據《魏略》說記述的劉備和諸葛亮第一次相遇的情形中,並沒有提到三顧茅廬的情景。這裡是這樣記載的,劉備建樊城時,曹操已經統一了黃河以北,諸葛亮預見曹操不久就要攻打荊州。然而,荊州統治者劉表太虛弱無力,無力抵抗曹操的軍隊,諸葛亮只好北上見劉備。劉備並不太注意年輕的諸葛亮。諸葛亮透過對當前政治形勢的討論和分析,並提出了相應的對策,使劉備刮目相看。最後,劉備便開始重用了諸葛亮。其實西晉《九州春秋》裡面也做到一樣的記載,我們知道《魏略》是當時人們的當代歷史記錄,具有一定的真實性。因此,書中所記載的是毫無疑問的。
事實上,從諸葛亮積極進取的態度可以看出上述兩本書的記載是有一定可信度的。其實呢,後世的學者調和了這兩種說法之間的矛盾,認為劉備的三次之行和諸葛亮樊城自薦劉備都是真實可信的。根據清代學者《諸史考異》中所提到的,諸葛亮在樊城第一次見劉備的時候,並沒有得到劉備的注意,而且沒有受到重用,到了徐庶向劉備推薦諸葛亮的時候,劉備才再次見到諸葛亮,這時的瞭解才逐漸加深,並對他產生了深厚的感情。裡面提到初年是建安十二年,再相遇是建安十三年,諸葛亮非常感激劉備對自己賞識和重用,於是他把這件事錄在了《出師表》中。
下面我們來看看這第二種觀點,就是劉備根本沒有拜訪諸葛亮。也就是我們歷史上所講的三顧茅廬是根本不存在的。諸葛亮一向是胸懷大志的人,他一直幻想能有一番作為,像這樣的人,在劉備請他出山的時候,正好符合自己的心裡訴求,他又怎麼會多次拒絕拜見,在我看來諸葛亮不像是不肯抓住機遇的人。再者,劉備當時已經是一位非常有名的政治家,但諸葛亮只有27歲。劉備怎麼能對這樣人卑躬屈膝,苦苦哀求呢?雖然,根據《隆中對》的記錄可以證明他曾經來過,但是我們想象一下,劉備正處在曹操幾十萬大軍威脅的狀態之中,這種緊迫的問題書中卻是隻字未提這是不符合邏輯的。還有就是劉備第一次拜會諸葛亮怎麼會安排人員進行現場記錄呢?因此,我大膽猜測這件事的記載在很可能是根據《出師表》而猜測出來所寫的。我國的正史提到過《隆中對》的內容屬於最高的機密,不可能隨便的洩露的,由此可以判斷,劉備三顧茅廬是不可信的。
劉備和諸葛亮之間的故事,是劉備禮賢下士的表現,三顧茅廬更是對後世有著重大進步意義。其實劉備和諸葛亮在我們後世眼裡是一個不朽的傳說。其中關於諸葛亮和劉備是怎麼見面的,見面時的情形又是如何,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了,這其中的是是非非恐怕也只有當事人才能知道了。然而,這樣一個愛惜人才,不惜三顧茅廬的故事不僅世代流傳,而且吸引了無數人的眼球,其中的真假難分,也就成了一樁懸案。再大家瞭解這個故事之後,心中又是怎麼想的呢?劉備到底有沒有三顧茅廬呢?
-
3 # 廣元飛龍
歷史上劉備三顧茅廬是真的嗎?三顧茅廬是《三國演義》裡面經典的橋段。諸葛亮在自己的出師表中也有提到,但是在正史中並無記載。所以可信度並不高。也成為歷史謎案。
按照裴松之選錄的《魏略》中的說法,劉備駐紮樊城時,還在荊州的諸葛亮知道荊州劉表不是成大事的明主,便求見劉備。劉因他太年輕,又不是跟隨自己多年的部屬,也就沒重用.但接觸久了,諸葛亮的才華便顯現出來,劉皇叔才以上賓接待!而裴松之雖然選錄了這種說法,卻也指出諸葛亮在《出師表》中寫道:“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趨,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有人說諸葛亮見劉備不是三顧茅廬,而是“樊城自請”,這種說法也又很多古書提及,試想,當時劉備46歲,諸葛亮才26,差20歲啊,而且劉備那麼有名望,諸葛亮沒有他真的會去請麼?當時曹操兵臨城下,他哪裡有時間去請三次呢?諸葛亮洞悉天下趨勢,是一定要出山的,他怎麼一定就知道劉備來找他,不來呢?諸葛亮的一腔抱負怎麼實現呢?
諸葛亮也並非他自己說的是布衣,諸葛亮的家族勢力還是非常強大的。我個人估計劉備是看中了諸葛亮的家族影響力和名望。而劉皇叔當時已經名滿天下,他們應該是心心相惜。他們一拍即合。不存在三顧茅廬之說,三顧茅廬是諸葛亮往自己臉上貼金。個人意見歡迎討論。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
4 # 2許雲輝
據史料分析,劉備“三顧茅廬”實有其事。
史料一,《三國志.卷三十五.蜀志.諸葛亮傳》載:徐庶力薦諸葛亮,並提醒劉備“此人您只可屈尊拜訪,不可把他叫來!”劉備求賢若渴,於是登門拜訪諸葛亮,“凡三往,乃見(一共三次前往,乃見到諸葛亮。此處數詞三因前面有表示總括的“凡”字,故為實數。如無“凡”,當為虛數)。”
史料二,出處同上。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表奏後主劉禪:21年前,先帝劉備“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史料三,《魏略》,作者系魏國魚豢。此書被史學家譽為“殊方記載,最為翔實。”該書寫諸葛亮主動求見劉備,卻因年輕(27歲)而遭冷遇。直到他展示才華後,劉備才“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禮之。”
史料四,西晉司馬彪所著《九州春秋》亦取《魏略》之說。
史料五,清代洪頤煊在《諸史考異》中綜合以上說法:諸葛亮到樊城拜見劉備,劉備以其年少僅以禮待之而未加器重,後經徐庶為薦,方三顧茅廬。
故綜上所述,劉備三顧茅廬是真實事件。
回覆列表
當然了。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講“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諸葛亮本人的上表自述,由此可見歷史上劉備確實曾經“三顧茅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