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木子侃史
-
2 # 繁華萬里
首先,我們聊聊甲級師團的編制。在抗戰爆發之前,日本軍隊總計只有17個師團,這17個常備師團,就是後來的甲級師團。按照日本軍隊的標準,一個甲級師團的兵力有27000人到30000人不等。甲級師團下轄了8個聯隊,分為:騎兵、步兵、炮兵、工兵、運輸5個不同的兵種。其中,步兵聯隊為4個,其他的聯隊都是4個。步兵聯隊的兵力最多,甲級師團的步兵聯隊有3800多人。兵力明顯超過了其他國家的團,接近其他國家的旅。
在抗戰爆發之後,日本軍隊17個師團已經無法滿足部隊的需要。在這樣的情況下,日本軍隊擴大自己的編制。日本開始徵召預備役和後備役官兵入伍,組成了大量的乙級師團。與甲級師團相比,由於騎兵數量有限,乙級師團取消了騎兵聯隊的編制,改成了一個騎兵大隊。其實4個步兵聯隊的兵力都進行了壓縮,步兵聯隊的兵力只有3000餘人,達不到甲級師團的標準。一個乙級師團的總兵力為2萬餘人,由於官兵都接受過訓練,乙級師團的戰鬥力還可以。在抗戰後期,乙級師團成為了主力部隊。
進入抗戰的相持階段以後,日本軍隊雖然佔領了龐大的地區,到兵力無法滿足控制各地的要求。因此,日本軍隊又組建了大量的丙級師團,丙級師團的兵力進一步壓縮。丙級師團的兵力只有1.6到1.7萬之間,下轄了6個聯隊,沒有騎兵聯隊,步兵聯隊也撤銷了一個。至於後臺的丁級師團也是在旅團的基礎上擴大的,一個丁級師團只有1萬餘人。丁級師團裡充斥了大量的新兵,戰鬥力不高,只能承擔警戒巡邏任務。丁級師團下轄了4個或者5個聯隊,兵力還不到甲級師團的一半。
-
3 # 國平軍史
侵華時期,師團是日本陸軍最主要的作戰單位,下轄2個旅團,旅團下轄2個聯隊,屬於四單位編制。
太平洋戰爭未爆發時,日軍共擁有17個常設師團,屬於裝備精良、訓練有素且戰鬥力都比較強悍的部隊。
抗戰進入持續階段,特別是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常設師團兵力已捉襟見肘,所以急劇地擴張兵力,把師團分為甲乙丙丁四個不同的等級,其兵力配置特別是重武器配備都是有所不同的。
在中國戰場上,日軍先後組成了50餘個師團,但後期有許多甲級師團被抽到到太平洋戰場與美海軍和海軍陸戰隊作戰。
其中,齊裝滿員的甲級師團擁有2個旅團,另有師團部和旅團部直屬兵力,包括4個步兵聯隊,工兵、炮兵、騎兵和緇重兵各1個聯隊,總共有8個聯隊,兵力約有2.8萬人。
乙級師團將騎兵壓縮到1個大隊,個別的不再保有騎兵,其餘兵種組成與甲級師團類似,兵力約2.4萬。
丙級師團只有3個步兵聯隊,工兵和炮兵各1個聯隊,無騎兵和緇重兵,兵力約1.5萬人。
丁級師團僅有3個步兵聯隊,實際上就是一個半旅團的配置,強化的混成旅團,兵力只有1萬餘人,是日軍戰鬥力最弱的師團,主要用於掃蕩八路軍根據地。
1945年,日本陸軍為準備國土決戰,兵力擴張到了擁有將近200個師團,總兵力在600萬左右,當然,此時的質量無法與戰爭初期相提並論,尤其是大量的丙、丁級師團武器裝備不到位,許多有老弱病殘組成,因此作戰能力低下。
回覆列表
師團,是日軍基本戰鬥單位,1888年,日本陸軍將國內原有的六個按地域劃分的鎮臺改稱師團。從此師團這一作戰單位誕生,原本只有少數的常備師團,後來隨著日本對外侵略的不多擴大逐漸增加到幾百個師團,這些師團被分為甲乙丙丁四種等級,瞭解抗戰史的人可從序列番號中大致分辨其戰鬥力的水平。就簡單的介紹下這四種師團。
甲級師團:甲級師團又稱挽馬師團,主要為二戰前日軍的17個常備師團,採用四四制編制,戰鬥人員約15,000至20,000人,加上一師團部、兩旅團部的非戰鬥人員共28200人。成軍時間久且歷經大戰爆發前在中國發生的大小戰事,戰鬥經驗以及訓練上相對紮實,對日軍來說是其組成中列於首位之作戰主力。各師團番號分別為:近衛師團,第一師團東京師團,第二師團仙台師團,第三師團名古屋師團,第四師團大阪師團,第五師團廣島師團,第六師團熊本師團,第七師團旭川師團,第八師團弘前師團,第九師團金澤師團,第十師團姬路師團,第十一師團善通寺師團,第十二師團久留米師團
第十三師團仙台師團,第十四師團宇都宮師團,第十六師團京都師團,第十九師團羅南師團,第二十師團龍山師團。其中除了近衛師團一直守衛本土以外,另外十六個師團全部投入過中國現場。
乙級師團:又稱馱馬師團,由於後期馬匹不足,在甲種師團的標準上壓縮了騎兵聯隊,改為大隊(個別不設騎兵)。轄2旅團(每旅團2個步兵聯隊),工、炮、鎦各一聯隊,共7個聯隊,加上一師團部、兩旅團部的非戰鬥人員共24400人。乙種師團,是日本帝國主義在發動侵華戰爭後陸續編成的師團編制。由於日本帝國主義兵力不足,所以這類師團只是減少了步兵人數,仍是多兵種合成的師團,故仍是具有一定攻防能力的野戰師團。第13師團、第15師團、第17師團、第18師團至110師團全為二等乙類作戰師團。
丙級師團:主要是由混成旅團擴編,轄3個步兵聯隊,工、炮各一聯隊,一般有5個聯隊,加上師團部的非戰鬥人員約15500人。組建丙級師團是因為太平洋戰爭爆發,為了與英美盟軍爭搶太平洋以及東南亞各殖民地,日軍將中國戰場上的大量甲級師團都調往了東南亞地區。為了彌補留下的兵力不足的情況,日本又在國內組建了丙級師團,也就是說日軍的丙級師團全部是在1941年後才組建的。戰鬥力比前面兩種級別的師團差了不少。丙級師團主要是第110師團至300師團以內的番號。
丁級師團:也是由混成旅團擴編,只轄3個步兵聯隊,其他兵種只有大隊或中隊編制,約11000人。由於機動靈活,主要用於掃蕩八路軍的華北根據地。是110師團與300以外的師團番號(此時日本已不按完整順序排列大約共計169個至230個左右的番號)。
除此之外日軍還設有獨立混成旅團,與師團一樣是獨立的戰略單位,一般有2-3個步兵聯隊,其他兵種的人數比丁種師團還少,大約有6000-8000人。承擔輔助的戰略任務。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日軍又編組了兩旅團制師團。師團下轄兩個步兵旅團,旅團轄四個步兵大隊、步兵大隊轄四個步兵中隊與一個機槍中隊(八挺重機槍)。師團無炮兵、僅直轄工兵隊、輜重隊與通訊隊,總人數為11980人。
丙種師團情況:不設旅團,一個師團的組成包括3個步兵聯隊,一個野戰炮兵聯隊,一個偵察聯隊,一個工兵聯隊,一個運輸聯隊,通訊隊。聯隊下轄三個步兵大隊與一個步兵炮中隊(4門步兵炮)、步兵大隊無大隊炮小隊,炮兵聯隊為24門山炮或野炮,騎兵聯隊改為搜尋隊,其他如輜重、工兵等後勤部隊也大為減少,各師團情況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