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純鈞LHGR

    當然不是了。

    事實上,玄奘西行前幾百年,中國就有了所謂的“大乘佛法”,比如《楞伽經》、《金剛經》、《涅槃經》、《集賢護經》、《維摩詰經》、《蓮華經》、《四分律》等等。

    雖然《西遊記》裡,這些經都是唐僧取來的,但事實上在取經之前,這些經在中國已很普遍了。

    玄奘西行的主要目的並非是為了大乘佛經。他是以“朝聖”的心態去往天竺的,取經屬於“順帶”,主要是想瞻仰一下佛國風采,追尋佛經原文字意,並且開釋一下自己心中對當時現存佛經產生的謎團。

    所以,玄奘西行不該叫“取經”,確切來講應該稱之為“求法”。

    他當然也帶回了一批經文,但由於所謂的“大乘”早就有,所以他並不是“大乘”在中國的創立者。

    創立者是達摩,也就是禪宗始祖。玄奘還是差了一點。

    另外,雖然玄奘西行求法比較成功,但仍不完美。他只解決了一小部分問題,很多疑難到了今天還沒有徹底解決。比如《涅槃經》,也稱《南傳大般涅槃經》,這就屬於“大乘”佛經。可是,至今佛教內部對此經說法仍不一,存疑甚多。

    何況他還帶回了一大堆新的經文,於是又產生了新的疑問。

    對於佛教在中國的發展,這當然是有利的;但是對於釋疑來說,這是個令人哭笑不得的惡性迴圈,純屬添亂。

    佛教有八宗呢,誰跟誰都不對付,讓他們自己慢慢掰扯去吧。

  • 2 # 正信說佛法

    是的,法太難得了。歷史上我國的僧人為了去印度留學,真是拼了命了,絕大多數都死在路上了。

    當時玄裝法師為了去求法,也是抱著死在路上的決心,跟他一起去的十幾個僧人,都死在路上了。

  • 3 # 鳳凰網華人佛教

    玄奘大師西行取經 到底取來了什麼經?原文於2017年2月13日釋出於鳳凰網佛教

    《西遊記》和《大唐玄奘》都反覆出現過一句話,就是玄奘要“求取真經”。這個“真經”到底是什麼?

    一、佛教的“經”是什麼?

    佛教有非常多的“經”,但是佛教的經典,卻不止有“經”。

    通常呢,佛教的經典,可以分為三大類,即——經、律、論。

    經,一般指釋迦牟尼佛所講,或者由某個大菩薩所講、經由佛認可的內容。比如《金剛經》、《楞嚴經》、《心經》,就都是經。

    律,記錄佛陀所制定的戒律,以及制定戒律的原因;

    論,是歷代高僧對佛經的解釋,或者對某個佛學觀點的系統哲學論述。比如常見的《大乘起信論》、《中論》、《菩提道次第廣論》等。

    經、律、論,合稱“三藏”。三藏經典十分浩瀚。在佛教中,如果某個僧人把經、律、論都搞精通了,那就非常厲害了,就被稱作“三藏法師”。玄奘法師,就是一位三藏都通的“三藏法師”。

    那麼,玄奘法師口中所說的“真經”,其實是泛指,強調佛教的梵文經典,經、律、論三藏都包含在內的。

    二、佛教的分類標準

    佛教的分類標準有很多。比如按照傳播途徑為標準,可以分為南傳、漢傳、藏傳;按照修行特點為標準,可以分為禪宗、淨土宗、密宗等。

    但是以上分類,容易給人帶來誤解,會把佛教人為割裂、對立。比如有朋友會問:“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都屬於佛教嗎”這類問題。

    還有一種分類方法,可以避免誤解、比較清晰明瞭——那就是按照佛教思想劃分。

    佛教思想是出了名的縝密。它有自己體系完整的世界觀、方法論、價值觀。

    按照佛教思想的角度分類,佛教可以分為四類。小乘有兩個,一切有部和經量部思想;大乘有兩個,中觀思想和唯識思想。

    漢傳佛教、藏傳佛教都是大乘佛教,所以漢傳、藏傳,都屬於中觀或唯識的思想。漢藏之間的區別,主要在修行的方式上;禪宗、淨土的區別,也主要在修行方式上。大家都是大乘佛法,都跳不出中觀和唯識的思想。

    三、真經是什麼?

    這下,我們可以說說玄奘法師取的“真經”,到底是什麼寶貝了。

    在電影《大唐玄奘》中,黃曉明扮演的玄奘法師,見到那爛陀寺的方丈戒賢法師的時候,戒賢法師問他:“你來做什麼?”

    黃曉明回答“我來向您學習《瑜伽師地論》。”

    這個《瑜伽師地論》,就是玄奘法師取的重要的真經之一(當然,還有很多很多)。而《瑜伽師地論》,則屬於唯識思想的核心經典。

    從漢末開始,早在玄奘法師之前,佛教已經傳入中國幾百年了。

    但是當時傳入的經典並不完整,翻譯家的水平也參差不齊。所以幾百年後的隋唐之間,中國佛教思想界十分混亂(當然也可以說十分活躍、百家爭鳴)。那麼,對於一些重要的問題,沒有權威統一的答案;宗派之間爭辯,不能有定論。

    而玄奘法師很想知道正確答案到底是什麼。既然在中國得不到答案,那就只好去印度看標準答案了。這就是他西天取經的原因。

    當時印度的佛學界,正是唯識宗思想的天下。所以唐玄奘去印度取經,主要取的就是唯識宗的經典。而他回國之後,翻譯的經典,也主要以唯識宗的經典為主。除了剛才說的《瑜伽師地論》,還有《唯識三十頌》、《成唯識論》等等。

    那爛陀寺的方丈戒賢法師,是當時印度佛教領袖,唯識學大師,已經一百二十多歲了。

    四、為什麼弘揚唯識宗?

    玄奘法師為什麼大力弘揚唯識宗呢?

    除了他的個人學習經歷外,玄奘法師大力弘揚唯識宗是有原因的。

    剛才說了,玄奘法師以前的佛教界思想混亂,說法不一。

    為什麼呢?因為中國人不太喜歡講邏輯,對重要的名詞沒有統一定義,自己隨意界定,憑著自己的想法去理解。這樣,每個人的想法不同,但是自己感覺都挺對的,所以就爭吵紛紛沒有定論。

    還有,就是缺乏一個明確標準,能清晰告訴你修行的順序和標準。大家缺乏標準,都以為自己挺牛的;或者憑著自己的想象認為自己已經多麼厲害。

    這樣,佛學界怎麼能給玄奘法師明白的、令人信服答案呢?

    玄奘法師深知以上弊端,所以回國後,大力弘揚唯識宗經典。因為唯識宗的經典,恰恰可以彌補以上不足。

    第二,唯識宗建立了修學次第,並給出修學次第的標準。你在一年級需要學什麼、考試考什麼、怎麼才算合格?二年級如何三年級如何?唯識宗都有標準。

    這樣一來,佛教的思想、修學順序一下子就清晰了。

    所以,玄奘法師對漢傳佛教的貢獻,真是太大了。

    只是可惜,中國人接受不了唯識宗那樣縝密的邏輯思維。等玄奘法師圓寂以後沒多久,唯識宗的影響就越來越小了。甚至到了近代,居然要去日本去尋訪唯識經典,重新光復。當然,這就是後話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懷孕的時候你們都經歷過哪些驚險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