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宗曰歷史
-
2 # 李公子說歷史
三國是指魏蜀吳三個國家。
很明顯的,在魏蜀吳三個國家當中戰力最強大的只有魏國,其他都是不值一提的。
要說魏國為什麼如此強大,還得從曹操說起,因為沒有曹操就沒有魏國。
曹操出生於官宦之家,小時候和袁紹是好朋友,好的穿一條褲子,而且任性好俠、放蕩不羈,不修品行,不研究學業。
中平元年(184年),黃巾起義爆發,曹操被拜為騎都尉,抗擊起義軍,最後打敗黃巾軍,逐漸成名。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入京,執掌朝政,把漢少帝廢為弘農王,而改立其弟陳留王為漢獻帝,又派人把弘農王母子毒死,自稱太師,專擅朝政。曹操見董卓倒行逆施,不願與其合作,遂改易姓名逃出京師洛陽(今洛陽東)。曹操到陳留後,“散家財,合義兵”,且首倡義兵號召天下英雄討伐董卓。
最後曹操一路走來,滅董卓,呂布,袁術袁紹,統一北方,一直到赤壁之戰,實力都是首屈一指的。
我們看《三國演義》會有一種感覺,那就是蜀漢一直在和曹魏打架,吳國一直是一個陪襯。可實際上在三國裡面,蜀漢的實力是最弱的,吳國在三國前中後期都和曹魏打過幾次戰爭,而且每一次的規模都要比蜀漢大,這主要是因為東吳的實力遠勝於蜀漢。
很多人會不明白,當年劉備不是帶領著七十萬大軍進攻東吳,嚇得孫權一直想要求和嗎?其實這都是小說裡面的情節,真實的夷陵之戰吳蜀雙方的參戰總兵力在十萬人左右。這主要是因為蜀漢的實力有限,下面我們來看一下蜀漢和東吳以及曹魏之間的實力對比。
魏國滅亡的時候有百姓440多萬,佔據的全都是經濟發達農業發達的中原地區,在冷兵器時代,最重要的就是兵源,所以姜維殺了王經幾萬人,依然不能佔領魏國的一個城池,蜀漢進攻曹魏經常取勝,但是對魏國根本造不成致命威脅,因為魏國的人口基數大,能打得起敗仗。而且魏國的土地肥沃,平原眾多,這些平原一般都在魏國的後方,魏國的軍隊也從來沒有因為糧食擔心過。
蜀漢建國的時候有94萬人口,除了四川平原之外,大部分地區都是山區。而且蜀漢地區的關係非常的混亂,南部的地區只是名義上屬於蜀漢,蜀漢真正的統治區域只是在北部地區蜀漢僅僅是佔領了一個州的土地。因為蜀漢常年用兵,所以蜀漢滅亡的時候人口只有94萬人。從這個人口數量來看,蜀漢是不可能有七十萬大軍的。因為三國時期並不存在娘子軍,蜀漢的男丁最多也就四十五萬左右,而且去掉老弱病殘和從事生產的人,蜀漢不可能養得起二十萬軍隊,軍隊數量最多的時候也就是十五萬左右。姜維多次進攻曹魏的兵力都不超過一萬人,因為蜀漢長期征戰,蜀漢的人口性別比例和年齡比例也會存在一定的失調,因為大量成年男性戰死沙場,蜀漢真正的軍隊也就在十萬左右。
東吳在公元242年的時候有230萬人,到了東吳滅亡的時候人口應該能突破三百萬以上,但是三國時期的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差距還是比較大的,而且東吳一直不如蜀漢好戰。在東吳滅亡的時候東吳有二十多萬軍隊,在朱元璋之前南方政權一直打不過北方政權,這和民風以及當時的生產條件差異有關係。
對比之下,蜀漢的國力不僅不到曹魏的六分之一,而且連東吳的一半也不到。蜀漢的諸葛亮、姜維能夠依靠這麼弱的軍隊,和曹魏糾纏了這麼久真的不容易。
-
3 # 窮奢極侈
公元220年,曹丕在洛陽篡漢稱帝,國號"魏"。
公元221年,劉備在今成都延續漢氏江山,國號"漢",後世稱之為"蜀漢"。
229年孫權在建鄴稱帝,國號“吳”,至此魏、蜀、吳三國正式掛牌。
以下是三國實力對比
一、國土面積
曹魏:控制了東漢末年13州的其中9個州,國土面積約為291萬平方公里。
吳國:控制東漢末年13州的其中3個州,國土面積約為145萬平方公里。
蜀漢:控制了東漢末年13州其中1個州——益州,國土面積約為106萬平方公里。
二、經濟情況
蜀漢<曹魏=東吳
三、人口數量
曹魏:約443萬人。
東吳:約230萬人。
蜀漢:約94萬人。
四、兵力對比
曹魏:總兵力70-80萬。
東吳:總兵力20-25萬。
蜀漢:10-15萬。
綜合戰力:蜀漢+東吳=曹魏
回覆列表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逐鹿天下。但是隨著群雄的不斷吞併和廝殺,最終形成了三大集團勢力,分別是魏、蜀、吳。這也是大家耳熟能聞的,那麼這三方勢力究竟哪一方最為強大呢?
首先,從史冊上記載做一個概括,魏國佔天時,吳國佔地利,蜀國占人和。魏國當時坐擁兩都,而且在當時,魏國所佔領的北方相較而言更為繁華,人口最多,地域最廣,經濟、軍事、文化方面都有所建樹,可以說,誰能控制魏國的地盤,誰就能最終一統天下。
三國中最強大的還是魏國。為什麼?那是因為曹操一統北方,天下十三州佔據九州半,可以說疆土非常的廣闊。但是疆土遼闊的的同時也面臨著四面受敵的處境,內部要防著蜀吳兩國的偷襲,外部還要防備著少數民族的侵擾。但即便是這樣,魏的對外戰爭還是取得了輝煌的成果。
曹操曾經帶領輕騎千里奔襲平定遼東,征討烏桓,斬殺烏桓首領單于蹋頓,從此之後烏桓就一蹶不振沒有作亂的能力了。數次擊敗北方的匈奴,使其臣服,曹操還機智的用分化的方法將匈奴分成了五部分,大大削弱了其實力,透過派遣官員牢牢管控住匈奴部族。對待西部的羌族以及羝族,曹操曾經派遣夏侯淵去攻打,夏侯淵帶兵橫掃西羌,羌王望風而逃,其餘部族全部歸降曹操。此外堪稱雄才大略的鮮卑王軻比能也是屢次敗在曹操手中,在曹操活著的時候鮮卑族一直沒有什麼作為,可見曹操的雄才大略。
再來看看蜀國,當時的蜀漢丞相諸葛亮為了維護南方穩定,率領大軍南征,採用攻心的策略對蠻王孟獲七擒七縱,使其心悅誠服才投降,從此之後南人歸心,再也沒有大的叛亂。諸葛亮對南方蠻夷地區施行的柔化安撫的政策非常見成效,不僅加緊了蜀國對南方的控制促進了民族的融合,而且還收穫了大量的兵源,提升了自身的實力。
最後談談吳國,孫權派遣諸葛恪去對付山越,諸葛恪透過劃分邊界,分兵把守住交通要道,將山越地區細細分割開,然後圍而不攻。等到莊稼糧食成熟的時候,諸葛恪派遣軍隊把糧食都給收完了,把那些山越人餓的都下山來了。經過多年征討,江南地區逐漸平定,大部分都被開發成了富庶地區。
就整體而言蜀國還是趨於劣勢,因為其首先是後起之秀,劉備的出生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再加上論人才儲備,蜀國是佔劣勢的,持久戰打下去,對蜀國最為不利,當然,其實吳國也有這個問題,孫權死後,後繼之君暴戾無道,好殺手下,吳國後期也面臨著這種內部管理混亂的問題。
所以總體上來說,還是魏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