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綺卉插花花藝坊
-
2 # 提拉米蘇Rose
如果讓我說,就是多去現實發展繪畫,根據實物的本質和形狀從而得到靈感,畫出美麗的畫作。以下是本人的畫作,可以作為參考。
-
3 # 李愛冉1314
節奏是什麼?狹義的理解節奏是一種表現出交替的、有規律的、有強弱長短的,能產生美感的音樂現象。廣義的節奏可理解為均勻有規律的程序。從宏觀的角度看,節奏包括了各種各樣的運動形態。
藝術的節奏感,是藝術作品給人的感受!
-
4 # 盛隆石業
無論什麼都有自己的節奏,比如音樂,舞蹈,運動,甚至生活等等,我認為藝術的節奏感應該就是我們從中獲得的那種美好的感覺。
-
5 # 填格
Rhythm(節奏),被認為是最基本的音樂耍素。從廣義上講,是指音樂中的時間的組織。節奏將時間劃分為長、短,並由此形成旋律的音高。音樂的節奏是由拍子來支撐和區分的。beat(拍子)是將時間的過程劃分為相等單元的均衡律動,在搖滾樂、說唱嘻哈音樂和舞曲的曲調中都能強烈地感受到它的存在,古典音樂中可能只是模糊地感受到它,因為沒有樂器很強地演奏它。
在音樂的拍子中,最常出現的叫4分音符,它是音樂中的一個基本時值。4分音符的運動通常與人的心跳頻率速度大致相當,有時略快,有時略慢。4分音符在長度上比2分音符和全音符短,但比8分音符和16分音符長。
Music(音樂)是被稱為有組織的透過時間來運動的聲音。因此它包括時間和音高的相互作用。節奏、旋律與和聲是音樂的建築材料,它們的組織架構將影響每個作品的色彩、結構、形式,並最終影響到每部音樂作品的內涵。
在繪畫藝術中也有節奏之說,是指color hierarchy(顏色層級)的觀念。提出它的是俄羅斯現代派畫家康定斯基,他說:「一般的說,顏色直接影響著靈魂。顏色是鍵盤,眼睛是音槌,靈魂則是有著許多弦的鋼琴。藝術家是彈奏的手,有意識地觸碰一個又一個琴鍵,在靈魂中引起震顫。」就是用顏色來撥動繪畫色彩的節奏。這種觀點,在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大師提香的作品中就被感知到的~限編幅,僅述到此~附康定斯基畫作《構圖作品第二號》(康定斯基使用的顏色是充滿節奏感的。比如紅色是中偏高的銀色,在畫面中就比較活潑,是控制畫面的主調,在紅色周邊穿插其他的顏色,使整個畫面成為連貫的整體,線條的粗細相搭,整幅畫就非常有音樂感。《構圖第二號》這幅作品中,主題故事被埋葬在抽象中,然後以急促運動色塊來展現音樂性。)~
-
6 # 愛玩陰陽師的小白
藝術來源於生活,我們可以從任何角度來體會生活中的藝術。也許你覺得生活節奏可能枯燥無味,也許會精彩萬分等等,總歸一句話它都是藝術的潛在或者體現意識形態。一顆石子,一粒灰塵,都是一種藝術,大自然的藝術。既然瞭解完藝術,就談談藝術的節奏感,其實人在生活中的節奏感也就是藝術的節奏感,它有快有慢,各種聲音都是藝術的節奏感
-
7 # 竹影視
節奏感:是指客觀事物(包括人的生命、社會生活)和藝術形象中合規律的週期性變化的運動形式引起的審美感受。人對藝術的節奏感建立在人的生理和心理基礎上。不同的藝術形式對節奏感有著不同的形式表現:在音樂上節拍的強弱、長短、力度大小等交替出現,建築物上窗戶、柱子的排列園林別墅中花草的間隔栽培,繪畫中直線、曲線的重複配置,線條疏密、色彩的冷暖、明度的反覆對比與調和,詩歌韻律的反覆出現,戲劇電影中緊張場面與抒情場面的交替安置等等,都會給人以節奏感。人對節奏最敏感的器官是聽覺器官,在作為聽覺藝術的音樂中,人對節奏感的要求最為強烈。節奏感雖是一種形式感,但具有移情的審美功能。
-
8 # Bossano
節奏一詞用於最多的就是音樂,如果一首曲子沒有節奏感,會是什麼樣子,可以用亂彈琴來形容了,所以畫畫也一樣,畫裡面講究一些節奏(具體指大小胖瘦明暗顏色等等的對比),這樣整幅畫看起來才會美觀好看,不會像沒專業學過畫的人亂畫一通對吧。
-
9 # 沈輝書法
藝術的節奏如同交響樂一樣,時而暴風驟雨,時而小橋流水,抑揚頓挫之間將藝術之美展示得淋漓盡致。讓人酣暢淋漓又欲罷不能!
-
10 # 枕石草堂
藝術分書法國畫音樂等多個學科,書法的濃淡枯溼,線條的粗細對比處理是節奏,國畫黑白塊面處理,物像聚散排列是節奏,音樂的快慢也是節奏。
-
11 # 梔子花開手工坊
首先要了解節奏感是什麼,這就像是個比喻,把繪畫的元素比作音樂中的音符,那就相對好理解了,音符的節奏感從哪來,但從音色來說就是音的變化,存在某種規律性,或者包括時間上的前後的音的呼應等,之為節奏!
再者就是說到繪畫中的元素,像黑白灰、線的輕重虛實、調子之間的對比變化,有顏色的話,顏色之間的冷暖,純灰的變化,照顧到整幅畫面的完整性,這些變化所組合的形式,即稱之為節奏。
-
12 # 亮劍2370
藝術的節奏也是生活的節奏,歲月的節奏,如同日出於東方而落於西方,如同鬧鐘滴搭滴搭點綴著人間喜怒哀樂,參和著春夏秋冬的腳步聲,慢行,快跑,有節奏的落在人生的節拍點上,從不停留。
-
13 # 品詩書畫
節奏就是動力在時間、空間上導到最合理的分配,用最省的力量完成最複雜的動作。節奏的根本規律是緊張和鬆弛的合理交替,所以,藝術體操要求練習者一定要掌握鬆弛的技術,防止由於過分緊張用力而造成動作僵硬。節奏的基本動作是擺動、波浪和彈性動作。因此,波浪起伏、流動和節奏是藝術體操區別於其他運動專案的主要特點之一。
回覆列表
我們一般所理解的節奏感,是指樂曲的節奏性或對樂曲節奏的感覺能力,也就是舞曲節奏感,堅定,鮮明,強弱清楚突出,有清晰的表現氛圍等等,同時在此節奏的伴奏下所產生的舞姿的優美,使我們意識中有了對節奏的感覺。
在我們的插花作品裡,把這種節奏感叫做“氣勢”…
當我們開始進行插花作品的創作時,首先要從內心和禮儀上,對擺放在你面前的花材,保持一種崇敬的心態。這就像在你面前即將大幕徐徐展開之前的情景,你意識中所期待的那種節奏將由此開始產生。
插花過程也是一個對花材的美及姿態上所產生出的誘發我們對作品創作慾望的造型構思,進行一次再加工創作的過程。
在這整個創作過程中,我們意識形態裡所產生出的執導性的最終結構,始終伴隨著我們的創作意識。
就像音樂的節奏那樣在流動著,時時刻刻帶動我們情感的節奏,使之隨著結構向最終形態發展的過程中,去完成這一流動。
在插花插作過程中,對每一根枝條,每一個花朵,葉片它所處位置的點線面就像一個個跳動的音符,在整個創作過程中自然和諧地成為了一枝優美的旋律,伴隨著新的藝術形態去跳動著,去展現著。
這一個一個跳動的點所要捕捉的造型閃光點,就是所要表現的插花結構是否擁有了生命體的流動感覺,這也是插花所要達到的最終目的藝術的節奏感。
(請欣賞我用鮮花插作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