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護士談健康
-
2 # 腎判官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病情惡化到一定程度發生腳部潰爛,到了這個地步的糖尿病患者可以說有糖尿病史很久了,而且血糖一直控制的不理想,所以我們一旦發現血糖升高就是定時監測血糖的變化,不重視的話後果真的很嚴重,嚴重的腳部感染要截肢,再嚴重的可以併發症成尿毒症了,所以控制好血糖對糖尿病人來說是一場長久之戰。糖尿病足初期的症狀有下面幾點,有這些症狀的就要去醫院檢查一下自己是否有高血糖,如果有就要醫生開藥降糖,或者剋制自己不要吃含糖量高的食物。
1足部的一般表現:由於神經病變,患肢面板幹而無汗,;肢端刺痛、灼痛、麻木。
2缺血的主要表現:常見面板營養不良肌肉萎縮,面板乾燥彈性差,靠毛脫離,皮溫下降。3病人多有面板瘙癢,肢端發涼,感覺遲鈍,水腫,繼之出現雙足襪套式的持續麻木,多數可出現痛覺減退或消失,少數出現患處針刺樣,刀割樣,燒灼樣疼痛,夜間或遇熱時加重,
4體徵病人下肢及足部面板乾燥,光滑,水腫,毳毛脫落,下肢及足部變小,面板可見大小不等的散在性水皰
5腳生疼有時候喜歡不適合的鞋子會腳痛,但是如果你的腳長期灼熱痛,那就要注意了
6腳部潰瘍糖尿病會有一個典型的症狀,就是腳部出現難以癒合的潰瘍。總結:糖尿病初期一般很多人不重視病情,日子還是一樣照舊該吃的吃,該喝的喝就這樣血糖一步步的升高,到最後難以控制或者說到發現了就覺得後悔了。希望大家要重視血糖,定期檢查血糖情況。
-
3 # 小眼睛醫生愛運動
我是小眼睛醫生
專注於心腦血管疾病
致力於公眾健康
糖尿病足是非常常見的糖尿病併發症,很多患者都會擔心糖尿病足的那些事情。希望你糖尿病患者具有一些幫助。如果你長期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糖尿病足的進展會大大加速。糖尿病足最開始的臨床表現就是四肢出現麻木,或者你感覺自己的腳上感覺穿了襪子,腳上的感覺也減退了很多。
出現這樣的原因主要是因為長期高血糖能夠破壞神經,導致神經出現問題。所以出現了感覺的問題。
糖尿病足出現往往會出現血管的問題。糖尿病足往往提現在傷口癒合的減慢,傷口癒合出現問題是因為血清血糖過高,導致傷口難以癒合。
而且,血糖過高能夠導致感染髮生率會逐漸增高,糖尿病足的時候,往往一點點傷口就很難癒合,傷口會逐漸增大,逐漸的增大會讓傷口更難癒合,逐漸增大,惡性迴圈,所以最終的結局就是截肢。
因此,小眼睛醫生認為控制血糖才是王道。不要讓糖尿病足到來。 -
4 # 高血壓管家
大家都知道“病從口入”,但有沒有發現,一旦生病了,無論大小病,腳丫子最能反應現象,當腳丫子出現異常,就要十分注意了,那麼肯定會出現一些疾病,若不及時發現,就會釀成大錯,耽誤治療。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病,幾乎沒有治癒的可能性,但可以透過生活習慣來有效控制。血糖高不一定就是糖尿病,但是一旦換了糖尿病一定會導致血糖高,相應的併發症就產生了,隨之而來的就會是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腎病和糖尿病足等併發疾病。
【症狀】
1、 腳部有刺痛感是糖尿病的徵兆,出現麻木、刺痛感或灼燒感,周圍神經病變對四肢神經造成的損傷;2、 下肢面板乾燥、肌肉萎縮,屈肌和伸肌失去正常的牽引張力平衡,使骨頭下陷造成趾間關節彎曲;3、 腳底出現潰瘍,患上糖尿病足,應儘快去醫院做檢查。 -
5 # 糖人健康網
1.面板表現:經常性的面板瘙癢、幹而無汗、面板較薄呈紫紅色,無彈性,還可能有色素斑沉積。
2.足部感覺異常:足背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還可能有肢端刺痛、灼痛、麻木、感覺遲鈍或喪失,腳踩棉絮感。
3.間歇性跛行:由於足部供血不足,導致下肢乏力,麻木、疼痛,休息後可緩解。還有鴨步行走,也可能是足部異常的表現。
4.足部形狀的改變:如蹠骨頭下陷,蹠趾關節彎曲形成弓形足、槌狀趾、爪狀趾,骨質破壞可發生病理性骨折。
5.足部面板潰瘍:足部出現水皰、血皰、糜爛、潰瘍、壞疽或壞死。
6.休息痛,夜間痛:下肢缺血加重時引起休息痛,心臟輸出血量減少,夜間表現得疼痛加劇。
以上,都是糖尿病足的徵兆,糖友們日常要多多留心。
那要怎麼預防糖尿病足呢?1.嚴格控制血糖是重中之重。
2.選擇合適的鞋襪,以柔軟、透氣性好的鞋子為首選,襪子儘量選擇襪口寬鬆的淺色棉襪,避免過緊的襪子。
3.戒菸,吸菸是糖尿病足危險因素。
4.每日檢查雙足,察看有無胼胝、足癬、水皰、擦傷、紅腫等,如有應及時找醫生處理。
-
6 # 杏花島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環境的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也與過去存在著明顯的差別,如今,人們往往攝入過多,而平均日活動量不足,導致體重超重的人越來越多,而肥胖又是誘發糖尿病的一個主要因素。所以現在臨床上其病發率在逐年增高,並且有年輕化的趨勢。
眾所周知,三多一少(飲食多、飲水多、尿量多、體重減輕)是糖尿病的主要臨床表現。上面所說的只是糖尿病的最為代表性的臨床表現,其實臨床上並不是每一個糖尿病患者都有這些表現,除了這些表現還會有其他一些伴隨表現,如下肢的明顯乏力,容易口乾口渴,看東西不清楚,眼睛容易疲勞,四肢麻木,泡沫尿等症狀,這些都提示有可能是患有糖尿病。
那麼,題主問的糖尿病患者在腳上會有什麼表現呢?糖尿病患者如果不在思想上引起足夠的重視,可能會引發如糖尿病腎病、、酮症酸中毒、周圍神經病變、糖尿病足等併發症。其中周圍神經病變表現在足部主要是以怕涼、麻木為主,糖尿病足主要表現為足部的面板乾燥,趾甲變色,甚至發生潰瘍和感染。
如果被診斷為糖尿病,一定要積極治療,嚴格控制血糖,學會自我檢測血糖,選擇健康的糖尿病飲食方案,積極預防糖尿病併發症。資料顯示,糖尿病目前儘管沒有完全使其痊癒的方法,但是如果重視其病的發展,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完全可以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
7 # PiPi健康
糖尿病被稱為“吃”出來的“富貴病”!糖尿病看似不是很嚴重的疾病,但是一旦惡化,它所帶來的併發症卻不容小覷,糖尿病的併發症可影響心、腦、腎、腿等多個器官組織,如果出現了糖尿病足,還有截肢的危險,甚至會危害生命。
那麼,哪些症狀是在提示糖尿病加重呢?
6大訊號,提醒你糖尿病已經進入“惡化期”
訊號1:糖化血紅蛋白數值變化
如果糖尿病患者的HbA1c水平降低1%,眼睛、腎和神經系統的嚴重併發症將降低25%,較低的HbA1c水平意味著較低的平均血糖水平,併發症發生發展的風險也較低。
我們來看看糖化血紅蛋白與血糖的控制情況之間的關係:
4%~6%:血糖控制正常;
6%~7%:血糖控制比較理想;
7%~8%:血糖控制一般;
8%~9%:控制不理想,需加強血糖控制,多注意飲食結構及運動,並在醫生指導下調整治療方案;
>9%:血糖控制很差,是慢性併發症發生發展的危險因素,可能引發糖尿病性腎病、動脈硬化、白內障等併發症,並有可能出現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合併症。
訊號2:經常口渴
糖尿病患者如果經常感到口渴,就說明血糖不穩定了,很可能處於升高的狀態,且血液也是處於粘稠的狀態,這時候需要及時的補充水分了。
當然,如果平時沒有感覺口渴的症狀,也要喝些水,不要等真正口渴了再去喝,那時候說明機體已經是極度缺水了,不利於身體健康。建議每天的飲水量要在1500~1700毫升。
訊號3:視力模糊
當血糖升高到一定程度就會引起房水流動受阻,導致眼球晶狀體發生改變。所以,如果你感覺最近視力突然下降,出現模糊的現象,一定要引起注意了,很可能是糖尿病併發症眼睛出現了問題,輕者可能會出現白內障,嚴重的還會導致失明。
一定要去醫院查下眼睛,避免病情嚴重。平時的飲食也要注意,每天適量的吃些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雞蛋、牛奶、胡蘿蔔、動物肝臟等。
訊號4:腳麻木、乾裂
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時刻觀察自己的腳,經常出現腳麻木、乾裂、穿鞋子總是不合腳、有傷口恢復的慢,很可能是腳部神經病變,或者是肌肉發生了萎縮導致的,這時候就要重視了,極有可能是糖尿病足的訊號,及時去醫院檢查。
不要等病情發展到,腳趾變黑、傷口難以癒合的時候再去醫院,這時候已經晚了,嚴重的還會有截肢的危險。
訊號5:出現蛋白尿
糖尿病患者平時要注意自己的尿液情況,尿液出現泡沫的時候就要重視了,及時去醫院檢查下尿常規,排查蛋白尿,蛋白尿是腎病的一個重要特徵,出現了很可能是糖尿病腎病。
訊號6:行走困難
當你發現行走距離變短,甚至50米的路都走不成一條直線了,有下肢疼痛,就有可能出現了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
糖尿病容易導致或加速動脈硬化造成合並血管病變,嚴重者可能會發生糖尿病足引起足部壞疽,甚至截肢。如果出現這種症狀,建議到醫院做一個下肢血管超聲。
生活中,堅持“三個一”,幫助控血糖,防併發症
第一個“一”:一杯水
正常人起碼一天要攝入2L的水,糖尿病患者也是,而且不能攝入碳酸飲料,要是正想喝些有味道的水可以多喝青錢柳玉麥茶可輔助降血糖,降低膽固醇,預防糖尿病併發症。
另外,玉米鬚泡水,中醫稱其為“龍鬚茶”,在中國古代就有用玉米鬚來降血糖。可以用葛根,蕎麥,大麥等加入茶水中,能起到輔助作用。
第二個“一”:一套健康的飲食方式
每日攝取的總熱量及營養成分一般要根據自己的體重和體力活動強度來制定。另外,還應限制酒精、食鹽、高膽固醇食物、脂肪和食糖的攝入。經臨床驗證,每餐七成飽為適宜,超量則會使血糖升高。同時食品結構應合理(多樣化)。下頓飯少吃點兒、去掉一次零食或改吃血糖生成指數(GI)較低的食物都可以控制血糖。
第三個“一”:一套“降糖操”
1、踮腳
兩腳與肩同寬,以每分鐘65-75次的頻率,反覆踮起後腳跟,提起的速度快一點,在最高點停留一下,反覆做200次左右,可有效改善血液迴圈。
2、上肢拉伸
雙手的十個手指,交叉向上,伸過頭頂,上臂儘量夾住兩個耳朵,保持十秒鐘放下,休息兩秒後,反覆拉伸上肢,可以向上、向下、前後左右,6個方向拉伸,這個動作可以調動原本靜態的肌肉、關節等部位,從而血液中含氧量大大增加。
3、舉重
有啞鈴的可以舉啞鈴,沒有可以拿一本書或者一瓶水,舉到左右耳之上的位置即可,每週鍛鍊兩到三次,每次15到20分鐘,這樣可以增加肌肉的容量儲存,降低血糖水平。
4、揉腹部
雙手疊放在腹部,按照每分鐘30次的頻率,順時針按揉腹部,手可以稍微用力,每次三分鐘以上,這樣不僅可以改善血糖,還可以改善便秘。
-
8 # 漫話健康圈
糖尿病是現在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好發於65歲以上的老年人,糖尿病的主要臨床表現就是出現血糖的大幅度波動,血糖不穩定,有可能就會造成相應的併發症,嚴重者可能由於血糖不穩定,造成死亡!因此,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及時地監測自己的血糖水平!
為什麼糖尿病病人監測血糖水平顯得那麼重要呢?
在人體內血糖的控制是由胰島素控制的,健康人體內的血糖是處於一個可以自動調節的狀態,當體內的血糖降低的時候,可以透過釋放體內儲存的糖原到血液之中,能夠很好地補充低血糖帶來的問題;當體內血糖升高的時候,還可以透過胰島素的釋放,降低血糖濃度,從而避免血糖過高引起的併發症。但是,對於糖尿病病人來說,就比較困難,因為II型糖尿病人體內的胰島素是沒有效果的,當體內血糖升高的時候,胰島素髮揮不了降血糖的功能,導致體內的血糖會一直升高,尤其是餐後血糖,長期下去,有可能會造成持續的疲勞感,喜怒無常,傷口難癒合甚至是尿路感染等。所以,由於糖尿病病人體內沒有血糖監測的能力,只能透過外界監測血糖的方法,達到控制血糖的目的。
但是,生活中有一些糖尿病患者,能夠按時規律服藥,定時測血糖,平時還參加規律的體育鍛煉,飲食方面也注意,但到後期糖尿病的併發症還是有所加重,這就引發了大家對於糖尿病人治療及管理方式的擔憂!糖尿病生活方式管理還有效嗎?身體都有哪些訊號會提示糖尿病加重呢?
1、足部潰瘍
人體長時間體內血糖過高的話,會對人體的迴圈和神經都有一定的損害,如果一旦有了傷口,就很難癒合。
如果面板經常出現乾裂的現象,足部出現潰瘍,可能就會造成足部的逐漸壞死,給癒合帶來一定的難度,並且腳上長時間的傷口無法癒合,就要考慮是不是患上糖尿病了。
2、雙腳麻木
很多高血糖患者都會出現雙腳麻木的現象,他也是高血糖最明顯的症狀之一。
除了雙腳麻木,高血糖的人雙腳還可能會出現灼熱感,這是由於神經系統併發症引起的,出現這種感覺不要忽視,當神經受到影響時,你的腳步很可能會失去知覺。
3、腳部冰涼
高血糖的人若不控制血糖,就會對血液造成傷害,血液迴圈受到了影響。
而我們的腳部,本身血液迴圈就比較差,就會有下肢發涼、足底發緊、感覺異常等等,如對冷熱不敏感、痛覺遲鈍、面板表面有灼燒感等,尤其在夜間更明顯。
哪些行為會導致血糖升高?
因此,得了糖尿病,一定要好好控制自己的血糖,按時規律服用藥物,同時要警惕高血脂高血壓,如果出現了加重的症狀,一定要及時的就診,對症治療。在家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血糖的監測,少食多餐。
-
9 # 一個白大褂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併發症之一,主要由於高血糖引發外周血管及周圍神經病變,從而導致下肢感染、潰瘍、肌肉壞死,是糖尿病致殘、致死和喪失行為能力的重要原因,嚴重損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
糖尿病足的分級通常採用Wagner分級法,分別是0~5級,具體如下:
0級 有發生足潰瘍危險因素,目前無潰瘍。包括既往癒合的傷口,足部骨骼畸形,如爪形趾、槌狀趾、夏科氏關節,部分截肢(趾)術後。
1級 表面潰瘍,臨床上無感染。
2級 較深的潰瘍,可深及肌腱、骨骼或關節囊。常合併軟組織炎,無膿腫或骨的感染
3級 深度感染,伴有骨髓炎、膿腫或肌腱炎。
4級 侷限性壞疽(趾、足跟或前足背)
5級 全足壞疽或至少行膝下截肢的壞疽
糖尿病足每一等級對應的症狀:
0級:面板無開放性病灶。常表現肢端供血不足,面板涼,顏色紫紺或蒼白,麻木感覺遲鈍或喪失,肢端刺痛或灼痛。
1級:肢端面板有開發性病灶。水泡、血泡、雞眼、或胼胝,凍傷或燙傷及其他面板損傷所引起的淺表潰瘍,但病灶尚為波及深部組織,及早外用藥膏可有效防護避免惡化。
2級:感染病灶已侵犯深部肌肉組織。常有輕度蜂窩織炎,多發性膿灶及竇道形成感染沿肌肉隙擴大,造成足底,足背貫通性,潰瘍或壞疽,膿性分泌物較多,足或指趾面板灶性乾性壞疽,但肌腱韌帶尚無破潰。
3級:肌腱韌帶組織破潰。蜂窩織炎融合形成大膿腔,膿性分泌物及壞死組織增多,足或少數趾(指)乾性壞疽,但骨質破壞尚不明顯。
4級:嚴重感染已造成骨質破壞,骨髓炎,骨關節破壞或已形成假關節,夏科氏關節,部分指趾或部分手足發生,溼性或乾性嚴重壞疽。
5級:足的大部或全部感染或缺血,導致嚴重的溼性或乾性壞疽,肢端變黑,屍幹,常波及踝關節及小腿。
糖尿病足的日常防護方法:
那麼,糖尿病足的自我護理預防措施有:
1、檢查您的雙腳
許多糖尿病足都起因於足部的外傷,如果傷口出現感染或久不癒合的症狀,應及時就診,進行專業的處理。平時生活中,如果下肢出現水皰、割傷、發紅、變硬、破潰、局部發熱、局部發涼等症狀,應立即尋求專業糖尿病足醫生或護士的幫助。
2、重視足部的保養
(1)堅持每天用溫水洗腳,溫度應在37攝氏度左右(不超過40攝氏度),泡腳時間不超過15分鐘,並適當進行按摩,以促進足部血液迴圈。
(2)洗腳擦乾後用剪刀小心地修整趾甲,以“一”字形修剪即可。
(3)儘量選擇棉質淺色襪,襪邊不要太緊。
(4)對於乾燥的面板,應該使用潤滑劑或護膚軟膏,但不能用在腳趾之間。
(5)不要打赤腳,以防被地面的異物刺傷。
(6)選擇平底、圓頭、防滑、透氣的鞋。避免穿小鞋、硬底鞋、高跟鞋。
(7)天氣冷時,不能烤火、使用熱水袋、暖腳壺或電熱毯取暖,以防燙傷。可用厚襪及毛毯保溫,或使用空調。
(8)若腳上長了雞眼、老繭或尤子,千萬不要自己處理,或使用化學物質如雞眼膏,一定要去醫院找醫生或造口傷口治療師處理。
-
10 # 重新復位
大家好!我們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多慢性病也會隨之而來特別是三高它基本找準了中老年人,所以我們一定要常鍛鍊嚴格注意飲食才會有一個好身體,現在國家富裕了我們生活條件都好了不要天天大魚大肉的吃了,保重好身體也是給孩子最大的財富。
大家必須注意得了糖尿病身體最早出現的就是我們的下肢,我媽媽就是犯糖尿病併發症去世的,記得她剛查出糖尿病之前天天下肢癢,一癢起來就把二個庫腳捲起來抓,而且是一抓就破皮出血很難恢復的,隨著血糖的增高下肢就會潰爛,如果不打胰島素控制血糖,下肢的潰爛就永遠不會好,這個胰島素打多了非常傷肝傷腎的,同時手腳也會感覺麻,所以大家一定要珍惜生命在沒出現三高之前要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嚴格控制體重,少吃肥甘厚膩。
-
11 # 木易榮寧靜致遠
我是糖尿病患者,我用自己的切身體會來告訴大家,我得糖尿病14年,在腿腳上有哪些症狀?供糖友參考:
一,面板瘙癢。腳背,小腿,大腿等部位面板瘙癢,抓了也不止癢,特別是晚上睡覺癢的厲害,抓的出血都不止癢,尤其是夏季和冬季特別癢的厲害。
二,腿上面板乾燥,無汗,發亮,小腿的毛髮脫落。
三,腿上的面板變成紫紅色,腳趾的面板變成暗烏色。
四,我得糖尿病七年時,早上起床,腿腳出現間歇性跛行,腿腳關節疼痛,不能走路。透過活動,過一兩個小時才慢慢好轉。
五,我堅持每天走路,但感覺腿腳僵硬,特別是膝關節感覺僵硬。
六,最近三年體檢時,醫生診斷說我右腳,足背動脈搏動消失,左腳正常。
七,最近兩年,腿腳部位因瘙癢,有時抓破了,很難癒合。
-
12 # 葉之秋讀書1
我婆婆就是糖尿病人,目前是藥物控制。她的腳上會有泡,脫皮,不過這個不一定是因為糖尿病,也可能是腳氣。
然後,今年開始她老是腳癢,這個可能是糖尿病的併發症。
再就是糖尿病人儘量不要受傷,傷口確實不好癒合。我在家的時候一般不用我婆婆做飯,有一次我不在家她自己做飯不小心劃傷了,好長時間都沒癒合。這也是糖尿病人的典型症狀,也是比較嚴重的併發症。因為傷口一直不癒合,時間長了會感染,嚴重的需要截肢。
所以,一旦發現有相關症狀,一定要及時去醫院進行檢查並進行相關治療。
-
13 # 50後芳姐控糖VIOg
我現在是糖尿病人,2002年那會兒我得的是風溼性心臟病,全身關節疼痛,腳面和腳趾頭奇癢,後來透過治療,大見好轉。2018年我又查出很高的血糖,一直吃藥打針,今年透過低碳飲食血糖控制的比較好,得糖尿病不能吃甜食是很受折磨的事,雖然恨死甜食了,讓我花那麼多錢,有時侯在屋裡轉來轉去想幹嘛呢?真得就想找點甜食吃,當忍不住又吃一點時,我的腳就抗義,又奇癢,它幫我測了血糖。戒甜食象戒毒,真難。#50後芳姐控糖Vlog#
-
14 # 愛說實話的老魏頭
糖尿病是一種非常煩惱的病,一般的食物要控制,我初次查出血糖高的時候,右腳背麻木,也不知道是血糖高引起的,每天不斷的小便,還要大量喝水,我的二姐知道後,讓我做血糖檢查才知道血糖已經達到了頂點我還以為是缺鈣引起的腳背麻木呢?現在已經控制住了血糖,但是還不穩定,整天的藥物陪著,太煩惱了,不知要吃到什麼時候啊!全愈的可能是沒有希望了,帶著走吧!得病容易去病難。
-
15 # 歡歡悅悅
我有一個同事糖尿病好幾年了,但是一直不注意控制飲食,蛋糕、糖都吃,而且平時還愛吃麵食,空腹基本上都是12點左右,吃藥也是斷斷續續想吃就吃,她個人感覺身體又沒有啥不適,沒必要那麼擔心,我們在一起,我說我血糖偏高6.3,餐後有時達到11.所以正在運動降糖,她總說我也太誇張了,這點血糖不至於,沒必要在意。說她血糖這麼高不也沒啥事,正是因為她的無知和自信,現在併發症已經出來了,首先是腳疼,只要一坐下就揉腳,因為末梢神經損傷,對水溫不敏感,前段時間泡腳燙了一個大水泡,好多天才癒合。其次現在眼睛已經開始出現不適,前段時間住院治療,現在已經開始用胰島素,這次她才體會到控糖的重要性了,也開始控制飲食了。
-
16 # 輝姨
我媽媽的情況分享給大家
我媽媽今年75歲,糖尿病10年,剛查出來時是15點,後來一直控制在10以下,每半個月她自己會查一下,自己在家裡做,給她買的測血糖的機器。
但她沒有什麼地方不舒服,每天早上吃一粒藥,她控制得很好,一般都不會超過10點。
她每天走1萬步左右,關鍵是她能管住自己的嘴,早上一般我給她衝的麥片加十黑芝麻糊,半個饅頭 ,隔天一個雞蛋,中午和晚上一碗米飯,菜隨便吃,有時中午吃麵條,平時水果每樣都吃,就是量有點少。
平時白天多喝熱水,保持心情愉快,我媽媽每天還要幫我們燒飯,買菜,每天空下來還玩抖音,身體特別好,關鍵還是要多運動 她走起路來,我們是趕不上的。
我認為年紀大了,能動還是要多運動 ,不要整天坐在那裡不動,我媽媽血糖控制的好 ,可能還是跟她好動有關,最後祝大家都能控制好自己的血糖,保養好自己的身體,有健康的身體才是最重要的。
-
17 # 水中薊
要看糖尿病確診了多長時間。
父親糖尿病近十年了,十年之前,忽然發現父親開始消瘦,喝水特別多、吃飯也特別好,聯絡自己學過的一點醫學知識,提出要去醫院做個檢查,父親不接受,“我這能吃能喝的,沒有任何不適,肯定沒事,不用去。”
去藥店買來了簡易尿糖試紙,試紙提示尿糖高,父親這才同意去醫院化驗。
抽血檢測血糖結果大概是八點多,不超過九,當大夫告訴父親確診是糖尿病,父親一下子情緒很低落,怎麼會生病?糖尿病!需要常年吃藥!
把發生在身邊的糖尿病人案例跟父親分析,從網上搜集各種資料,指導父親科學飲食、多運動,併購買了血糖儀,在家裡就可以經常檢測控糖效果,提醒按時吃藥,父親現在心態很好,血糖控制也不錯,每天早上堅持鍛鍊,沒有什麼併發症跡象。
糖尿病不可怕,怕的就是有併發症發生,糖尿病足就是併發症的一一種,嚴重的會壞死出現壞疽,更嚴重的需要截肢。
所以說,糖尿病腳上有沒有症狀,要看病情輕重,輕的沒有任何改變,前期大多會有“三多一少”,食慾好、食量大,喝水多、喜歡喝粥,人卻逐漸消瘦、體重減輕。重的出現併發症才會有症狀,有提示。
無論是什麼病,“三分治療七分護理”,這是原則,保持好的生活習慣和運動習慣,堅持治療,只要你不把它當回事,它就不是事。
-
18 # 堅強的草莓
得了糖尿病並不是所有人症狀都一樣,我家先生得糖尿病之前,有一次面板上有嚴重的瘙癢,還有腳上老起泡泡。而且那時候也能吃反而也瘦了,這樣算不算是提示
-
19 # 海上陳姐
感謝平臺邀答!我沒有糖尿病,是因為沒有家屬遺傳史,這個還真的不懂。是不是腳會產生微水腫呢?我只聽說有糖尿病的患者傷口癒合比健康人慢,不知道對不對
-
20 # 群子1983
我媽媽就是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好,後期的併發症會很嚴重,我媽媽嚴重時候後腳跟都潰爛了,腳上的筋都爛沒有了,好幾個月才恢復好,不過恢復好了以後走路也不如以前了,這個主要還是一定把血糖控制好
回覆列表
隨著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人們的飲食也變得越來越豐富,但據有品PICOOC高血壓臨床醫學海外研究中心調查研究發現,我國已有年年糖尿病患者1.14億,並仍有上升的趨勢。
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往往被稱作“富貴病”,但糖尿病並不是突然發生的,而是有早期訊號的。
糖尿病發生前,有哪些早期訊號?
糖尿病發生前,腳步如果出現這3個症狀,就表明血糖已經超標了。
1、足部潰瘍
人體長時間體內血糖過高的話,會對人體的迴圈和神經都有一定的損害,如果一旦有了傷口,就很難癒合。
如果面板經常出現乾裂的現象,足部出現潰瘍,可能就會造成足部的逐漸壞死,給癒合帶來一定的難度,並且腳上長時間的傷口無法癒合,就要考慮是不是患上糖尿病了。
2、雙腳麻木
很多高血糖患者都會出現雙腳麻木的現象,他也是高血糖最明顯的症狀之一。
除了雙腳麻木,高血糖的人雙腳還可能會出現灼熱感,這是由於神經系統併發症引起的,出現這種感覺不要忽視,當神經受到影響時,你的腳步很可能會失去知覺。
3、腳部冰涼
高血糖的人若不控制血糖,就會對血液造成傷害,血液迴圈受到了影響。
而我們的腳部,本身血液迴圈就比較差,就會有下肢發涼、足底發緊、感覺異常等等,如對冷熱不敏感、痛覺遲鈍、面板表面有灼燒感等,尤其在夜間更明顯。
哪些行為會導致血糖升高?
1、經常熬夜
經常熬夜會使機體內分泌失調,從而誘發糖尿病。
因為長期睡眠不足,會使人處於應激狀態,神經興奮性增強,促使皮質醇、腎上腺素等升血糖激素分泌增加,就容易出現糖代謝紊亂,進而誘發糖尿病。
2、經常喝酒
喝酒會使胰島慢慢氧化而出現損傷,導致胰島細胞慢慢死亡,致使胰島功能受損。
如果胰島功能出現障礙,墳墓的胰島素就會缺乏,血液中葡萄糖濃度就會隨之上升,從而出現一系列糖尿病症狀,嚴重的就會誘發併發症。
3、壓力過大
壓力過大,會導致血糖短時間的升高,使之波動變大,不易控制;壓力過大,也會導致身體各項機能受損,免疫和代謝功能下降。
那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血糖的升高呢?
一、控制攝入甜食
糖尿病患者要嚴格限制食用糖、糖果、蜂蜜及含糖飲料,這些糖類易被機體吸收而血糖升高、增加胰腺負擔,從而加重病情。
二、日常飲食技巧
糖友在日常生活中飲食上的小技巧:
常吃五穀雜糧:可選擇全麥食品,含豐富微量元素,長期食用,可降低血糖、血脂。高纖維食物:玉米、芹菜、韭菜、豆類、南瓜、竹筍等促進機體糖代謝,防止血糖吸收過快。富含高纖維食品能降低糖尿病人的血糖,並增加飽腹感。糖低的蔬菜:韭菜、西葫蘆、冬瓜、南瓜、茄子、苦瓜、洋蔥、香菇等。富含鈣的食物:蝦皮、海帶、排骨等。鈣的缺失,會加重糖友病情。富含硒的食物:香菇、魚等。能調節糖代謝、改善糖尿病症狀。因為硒和胰島素的生理活性相同。富含維生素的食物:西紅柿、捲心菜等。補足維生素,對於防治糖尿病神經、血管和眼睛的併發症,有著重要意義。三、巧吃水果
水果中含有較高的果糖和葡萄糖,而且人體很容易消化吸收,對糖尿病病人來說是極其不友好,但不是完全不能吃,我們要有技巧的選擇性吃,患者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靈活選擇,掌握適度原則,日攝入量不得超200g。
少吃含脂肪量高的食物、少吃動物的內臟、少吃雞蛋的蛋黃、高膽固醇的攝入,會加重患者病情。
五、適當喝茶
研究表明,喝茶與糖尿病風險呈負相關。
專家推薦綠茶,長期喝綠茶能有效預防糖尿病的發生,因為綠茶中含有多酚等抗氧化劑,可促進新陳代謝,抑制澱粉酶將碳酸化合物轉化為葡萄糖。
六、戒菸戒酒
眾所周知,很多患者會吸菸、飲酒,但是吸菸對糖尿病的併發症,包括微細管、大血管的病變、血糖升高都有影響。
也許短時間內沒有明顯症狀,但最終會出現血管的異常。且吸菸和飲酒對血管內皮的損傷也是很大的。
空腹大量飲酒時,可發生嚴重的低血糖,而且醉酒往往能掩蓋低血糖的表現,不易發現,非常危險,所以糖友們儘量不抽菸,不喝酒。
忠告: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因此,多多關注發作前的早期訊號,及時發現及時治療,才會擁有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