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貧妮兒
-
2 # 十二樂鼓
源——沙瓶畫的樂趣
前幾年還在從事保險行業的時候,在社群裡面普及過一段時間的保險知識,順便和小區裡面的小朋友們一起玩過幾天沙瓶畫。
我發現在做沙瓶畫的整個過程中,小朋友的表現各不相同:有的小朋友比較有耐心,有的比較急躁;有的色彩感比較好,有的色彩搭配就弱一些;有的孩子按部就班,一板一眼,做的沙瓶畫很規整;有的孩子天馬行空,做出來的沙瓶畫就比較奇特,色彩也相對豐富一些。
對於孩子們而言,雖然技藝並不嫻熟,但是完成一個沙瓶畫,他們仍會收穫喜悅和滿滿的成就感。
對於沙瓶畫而言,整體的展現效果比較好,一個瓶子代表一個故事,展現出一幅美麗的風景,是孩子們精心製作的呈現。在製作沙瓶畫的過程中,磨鍊了孩子們的耐心,培養了孩子們色彩搭配的能力,增強了親子關係,提高了孩子們的動手能力;不過沙瓶畫對於沙子的利用率比較低,攜帶也不是很方便,如果手心出汗,瓶子受潮受熱,也容易沾到沙子,容易造成沙子混在一起;沙子本身具有流動性,一不小心也會將沙子撒的到處都是,不容易收拾,並且在作畫的過程中,由於沙子流動的特性,簡單的線條也是不容易完成的,所以很容易混色,產生挫敗感。
因此上說,沙瓶畫還是有一定的侷限性的。當時我就想,沙瓶畫是可以培養孩子的一些技能素養,磨鍊孩子的心性,但是鑑於沙瓶畫的侷限性,最好還是可以有其他更好的渠道供孩子們選擇學習。
比——非洲鼓的優勢
幸運的是19年年底的時候接觸到了非洲鼓,非洲鼓,除了不能練習色彩搭配,提高色感,其餘的一些特質都可以嘗試去培養,例如:耐心、協調性、動手能力、親子關係等等,關鍵在於節奏感的培養,要知道,在我們的生活中,節奏是無處不在的。
非洲鼓相對沙瓶畫乃至其它一些樂器更便攜一些,可以不受地域、空間、年齡的限制;可以一個人/多個人一起合作演奏,也可以和一些樂器配合演奏,互動性更強;入門也要更簡單一些,不容易產生學習上的挫敗感。透過雙手技巧配合,進行從簡單到複雜的肢體同向、斜向、協調性、速度、耐力等訓練對大腦進行刺激,尤其注重對右腦的刺激,激發被閒置不用的大腦空間,
提高孩子對節奏的平衡性、敏感性、準確性及其快速的反應能力;增強四肢的協調性,增強孩子的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力及人際交往能力,使內向的孩子變得開朗、活躍、自信,可以大膽的在眾人面前展示自我,結交更多朋友。
正如上文所說,打鼓很能培養我們的節奏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節奏是無處不在的,有他的包容性。音樂裡有節奏,小說裡面有節奏,人的脈搏的跳動也包含著節奏。節奏有快有慢,節奏要是不穩的話,我們就會感到心亂,所以節奏的學習也是其他樂器和生活的基礎,對於表演,寫作,音樂,說話,舞蹈等等都是有幫助。
薦——快樂的樂器非洲鼓
站在功利性的角度來說,非洲鼓的所帶來的好處更加全面一些;站在快樂的角度來說,非洲鼓是快樂的樂器,互動性強,並且很容易上手,不僅可以發洩壓力,更能傳遞快樂。如果你的寶寶或者你身邊的小朋友現在要選擇一個興趣愛好,不妨可以從非洲鼓開始,在打好節奏基礎的同時收穫快樂,隨時隨地享受打鼓的樂趣,為充滿節奏感的人生做好準備。
-
3 # 最美幼兒緣7
幼兒園讓孩子買非洲鼓,大班準備學非洲鼓好嗎?我覺得完全沒有問題呀,我們幼兒園孩子中班就開始學非洲鼓了,現在非洲鼓是比較流行的一種活動。
我們經常看到小朋友打非洲鼓的時候打得特別熟練,就會覺得這個孩子真帥氣!幼兒園大班的孩子學習非洲鼓早不早?一些家長可能會覺得幼兒園的孩子年齡比較小,他的節奏感不行,所以大班的孩子可能學點舞蹈,學點跆拳道之類的可能會比較好,如果學習手鼓的話就會覺得太早了。
其實幼兒園大班的孩子學習非洲鼓一點也不早,很多孩子在幼兒園小班的時候就會初步的接觸非洲鼓這一方面。有可能剛開始他確實是不懂為什麼要這麼拍,但是等他拍出節奏來之後,大家就會發現這是一項非常好的興趣活動。
其實我覺得幼兒園讓孩子學一點興趣還是比較好的,比如說我們幼兒園就開設了特色園本課程,手鼓課。因為我們是公立的幼兒園,所以開設這個課程,對於孩子來說是免費的,不會出現收孩子費用的狀況。
教孩子非洲鼓的老師也是我們幼兒園專門從外面的手鼓學校請的專業的老師來給孩子們上課,並且老師的這個費用也是學校來出,不會讓孩子承擔多餘的費用,所以如果有孩子想要學手鼓的話,只需要自己提供手鼓就可以了。
所以這樣的情況,孩子家長基本都是願意讓孩子來學的。特別是一些平時樂感比較強的孩子,就更願意讓孩子去學習這些樂器了。因為孩子出去上興趣班的時候還需要多花錢,在幼兒園裡面學還不需要交錢。
當然了,家長給孩子買手鼓,可以從多個渠道來購買。但是建議還是從正規的地方來買手鼓,因為我們幼兒園的孩子有從網上買的100左右的非洲鼓,甚至有的家長給孩子買的手鼓才幾十塊錢,家長可能覺得孩子用起來是一樣的。
但是你把100塊錢左右的手鼓和兩三百的手鼓放在一起,它打出來的音樂節奏聲音肯定是不一樣的,特別有一點最不同的就是100元左右的手鼓,孩子拍打10分鐘,這個手掌絕對會紅。但是兩三百左右的手鼓,他就不會有這種感覺,所以說還是一分錢一分貨。
手鼓好了對於孩子的手掌發育還是比較好的,如果孩子確實喜歡這個手鼓課程,家長就完全可以給孩子買一個好一點的手鼓,方便他以後來訓練。因為便宜的手鼓真的就是一層皮而已,有可能你拍的時間長這個鼓面就壞了。所以還是建議要給孩子買一個稍微好點的手鼓讓孩子來學。
然後我們幼兒園在去年大班畢業典禮的時候就專門排了這麼一個手鼓節目,叫做《紅山果》,相信很多人對這個歌曲都是比較熟悉的。這個節目一出來之後很多家長都震撼了,他們在剛開始讓孩子學手鼓的時候也就是抱著讓孩子隨便學學,隨便玩的態度來的,他們覺得幼兒園的孩子年齡小,學這些東西肯定也就只有學一個皮毛。
但是等孩子真正學出來給大家做彙報演出的時候,家長才覺得這個孩子學這個手鼓學的真的是特別的好。所以今年我們在開設手鼓課課程的時候,很多家長在給孩子買手鼓的時候,都是直接給孩子買比較好的,積極踴躍的讓孩子來報名去學這個非洲鼓。
然後我們就在幼兒園中班,也選了一部分樂感比較強的孩子,提前來鍛鍊他的這個手鼓感,等他到了幼兒園大班的時候,再拍起手鼓的時候就會比較得心應手。
所以我覺得幼兒園大班的孩子學習手鼓非常好,如果孩子剛好有這麼一個興趣的話,完全可以讓孩子在幼兒園裡面去學手鼓。並且我們這邊的小學也有手鼓課程,也是免費的。所以孩子如果在幼兒園的時候已經學習了手鼓,那麼等他到了一年級的時候,還可以繼續去學這個非洲鼓。
回覆列表
這個和幼兒園無關,看看孩子的興趣,本來就是一個課外興趣活動,他如果對打擊樂沒興趣,就沒必要學。大班學習非洲鼓也很好,鍛鍊他的律動和大肌肉擺動,但最重要的是尊重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