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紅浪漫包場哥
-
2 # 一個普通的工程師
我就在一個路橋類的設計院工作,說實話,待遇在整個社會行業當中屬於中游水平,加班強度自然是比較大的。
對於土木行業的設計院而言,太多太多了,有國企,有私企,有大型設計院,也有小型設計院,甚至還有兩三個人單純掛靠的,自然收入方面千差萬別。工作兩三年,可以獨立承擔常規專案的工程師,在好的單位一年能拿到三四十萬,一般的單位也就十萬,至於單幹的就另當別論了。
所以說設計院的待遇在整個行業沒有特別的突出,不過也算湊合,屬於比上不足比下有餘,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至於加班,這是整個行業的通病,因為我們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一直是高速發展,不僅是設計院,甲方,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加班的情況比比皆是,只不過因為設計方案總是被反覆修改的原因,設計師們各個都是被摧殘得體無完膚,早早謝頂的人大有人在,所以有著設計院加班辛苦這一說法。
首先設計院肯定是會經常加班的,尤其是趕圖紙的時候,熬夜到凌晨,甚至是通宵的情況,是非常常見的,在工程行業算是加班很厲害的,不過比起施工單位的辛苦又稍微好一些。甚至和某些私企,或者其他行業的網際網路企業說說得九九六,又稍微好一些。
再就是,不是所有的設計院都加班的非常辛苦,這個要看具體情況,有些設計院完全是依靠人力成本去搶到專案,自然是設計師最為辛苦,幹最多的活拿最少的錢,尤其是一些私人企業,各種回扣,各自管理費一給,實際到手的還不到一半,上面的人還拿走一大部分,剩下的才輪到工程師,自然是到手的錢最少,賺的都是血汗錢。可若是依靠著大平臺或者其他原因拿到的專案,屬於肥肉,那自然是活少輕鬆,拿錢多。例如一些背靠主管部門,或者現在流行的PPP模式,全都自家人,費用上不會去過多的計較,那就等於是一塊肥肉了,雖然都是同樣的活,但是拿到手的錢起碼翻一倍。這也是為什麼設計院工作那麼辛苦,還是會有那麼多人想要進來的原因。
總體而言,設計院的工作屬於沒法保你發財,但是可以保你衣食無憂,屬於絕大多數土木行業的畢業生或者工程師的較為理想的選擇。
-
3 # 張傑來說球
剛去設計院的新人大多數的經過從最初的描圖、學習規範圖集,然後是畫門窗表、樓梯、窗井、牆身等節點,最後上簡單的專案比如是公廁、小學校等低層建築開始,新人階段沒什麼加班強度,這個階段是學習看你自己啦,工資嘛就是個基本保障高點。等到你真正開始可以獨立的上專案,那就是要有加班了,強度嘛要看你接的平米數的多少了,還得看你腦子和手速是不是夠快,你接的平米數越多提成也就相對多了啊,不過我感覺接專案需要看甲方,有的甲方前期工作做得充分,後期對設計的干預比較少,那麼你集中精力幹完活,剩下的日子還是可以偷懶的。最後說一句要在設計院工作一定不要有太多想法,就是一句話: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多數的想法是有經驗和證書了,把前面的人磨走了,成為主管了,就可以靠動嘴皮子掙錢啦。每個人想法和體會不同,勿噴。嘿嘿!
-
4 # 浩子lch
在設計院的最後一個下午,工作都交接完了,周圍的同事焦頭爛額的開展繁雜的工作,而我在靜靜的等待公司的最後一頓晚飯。
在設計院很少有這種愜意的感覺,終於可以做自己的事情了,回顧五年的設計生涯,感想頗多,那就寫一寫今天的主題,寫一寫我離職的原因。
要寫離職,自然要從入職說起,大學畢業年找工作期間,其實是一片迷茫的,自己有很多今天看來遠大的追求和夢想,也拿了很多offer,有地產、業主、設計、施工甚至有事業單位的錄用資格。至於為什麼選擇了設計,只是天真的以為,做設計可以去實現自己的想法,給這個世界留下一個個壯觀的作品。覺得業主單位就是傻傻的資料員、施工單位就是泥水佬,只有設計是高大上的。很自然,就選擇了一個看起來還不錯的設計院,入職之後我才知道這是交通行業頂級的設計院。
剛入職之時,自然是衝勁十足,在公司沒事就看書,不到12點不回家,要將在大學裡面荒廢的時光在工作上補回來,工作後,儼然是一個大學霸,如飢似渴的學習著專業知識,三個月時間看了十幾本專業規範。加上實操專案的薰陶,工作一年後,自認為水平達到了起碼三年工作經驗的水平。這麼一個衝勁如牛的年輕人,自然飽受賞識,也成為領導面前的紅人,公認的好苗子。也迅速的從基礎的設計工作到參與校審、投標、經營。自己也躊躇滿志,儼然一副過幾年就要成為領導的架勢,
假如自己除了設計院的圈子,沒有其他朋友的話,這種衝勁估計會持續很久很久。但是自己有很多同學、朋友,在各行各業各個崗位,經常會在群裡交流工作心得,假期也會約著喝喝小酒吹吹牛。慢慢的,自豪感逐漸消失,心裡的落差反而越來越多。隨著工作時間的增長,房價越來越高,自己那些宏偉的夢想也就只留在了日記本里。
慢慢的所有的追求就歸結成了一個,成為有錢人,如果說賺不到錢的話,那就讓我朝九晚五,舒舒服服的過日子也好。錢和閒,我總要佔一個。對設計院的工作迅速的就由於看不到希望就厭倦了,最終決定離開。
接下來說一下我對設計院工作的看法
1、職業發展前景暗淡
設計院的職業發展前景非常狹小。設計工作是非常單一純粹的工作,在大院的分工情況下,每個人只負責專案的一個專業、一個區段。專業分得非常細,導致大多數設計院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綜合能力較弱,離開了大院的架構就失去戰鬥力。如果要保持戰鬥力,就只能在大院待著。小院的人相對綜合,但做過的專案小,小院出來的人不受認可。
於是乎,年輕的設計人員的前途無怪乎積累專案經驗,評職稱,成為專家。如果你具有工匠精神,願意在這個領域奉獻一輩子,那這種模式倒挺適合你,只不過日子過得會比較清貧。在大量同齡人發家致富的時候,工程師大多數還在熬夜掙辛苦錢。
對於職業發展前景暗淡的事情,貌似不同年齡段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在人到中年的時候,一些在業主單位沒有混出頭的人,其實很羨慕設計院的同仁。因為業主單位的辦公室政治殘酷程度比設計院要大好幾個數量級。對於權力爭搶中落敗的人,可能已經對仕途心灰意冷,自然很羨慕設計院這種單一純粹的狀態,與世無爭,安安心心的畫圖。
2、工作強度越來越大,大到沒朋友
這一種工作強度,根本就不太可能去開展什麼社交活動,能且僅有的社交就是工作上交際,比如去工地的時候施工單位請吃飯,開評審會的時候請專家吃飯。
有時候難得的一兩天不用加班的日子,根本就不想出去浪了,好好的睡個懶覺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
隨著這種加班的日子一天天過去,朋友自然就越來越少,之前指望的透過諸如老鄉、校友、協會等渠道認識各種志同道合的朋友,然後一起創業的想法慢慢的就放棄了,因為,你維持工作和生活都如此艱難,哪裡還敢想這麼多。
3、收入慢慢的沒有差距,甚至跟不上別人了。
畢業的最初半年,我的平均月薪是1.3萬,比大多數同行的收入水平都高,當時還憧憬著“設計院剛開始收入低,後面收入會迅速上漲”的美夢。五年後的今天。我的平均月薪是1.8萬。這個收入水平在社會上雖然有一定的競爭力,但作為行業頂級企業,我們的收入水平已經沒有任何競爭力了。當年一起意氣風發的同學,大多數都邁入了地產行業,年薪普遍都是30萬起了。而工作強度最大的我,薪酬水平還在原地踏步,看不到起色,同學聚會看當年的屌絲同學一個個開始講究品味和逼格,而自己連基本的生活品質都保證不了,不禁黯然神傷。
路橋行業作為政府投資的行業,基本都是國企,薪酬基本都在各自的體制內基本定死了。沒有太大提升空間。而近些年市場競爭越來越大,人才湧入越來越多,人均效益越來越差,單位裡很多老員工的薪酬不漲反降。令人不勝唏噓,男怕入錯行,要在工作上發家致富已經沒啥希望了。
4、歸根結底就是既沒錢又沒權
路橋設計之所以會進入現在的境地,就是沒錢沒權導致的。首先設計院資本量小,沒辦法像施工單位那樣透過大筆的投資來讓自己搖身變成業主。然後設計院本身就是一個技術服務業,這也就算了,而且這個技術服務業還沒啥創新,都是抄來抄去,慢慢的沒有了門檻,大院的設計水平跟小院拉不開差距,也逐漸喪失了對市場的控制力和權威性。日子自然越過越苦。
最後總結一下。我對這個行業看法可能過於偏激和悲觀了,很多業內人士甚至還很羨慕我的工作和待遇。也許這個行業只是不適合我吧。再見了,廣大了同行,我要調轉航向去追求我的夢想了。
-
5 # 就是江上
1.先說說設計院
設計院大多經歷幾個階段計劃經濟下事業單位,按計劃按任務,設計院也算是香餑餑;九十年代經過一陣低迷發展後,開始的改制向市場化發展,這個階段工業、民用、交通、市政等受投資的拉動行業都有長足的發展的,大概2000年左右開始高速發展,應該說這是設計院發展的黃金十年,不論大小應該都是忙。收入也是穩步增長;隨著市場火爆、房地產成為支柱行業,大小玩家增多,市場競爭開始加劇,設計費打折厲害,同時房地產行業受到政策的調控影響,工業、交通等行業進入週期性調整,設計院開始進入轉型階段,部分設計院開始出現危機,有例項的設計院業務基本還是能保證,大設計院門檻還是很高的基本都是985、211研究生為主,開始有相當設計師開始感受價效比不高,主要是打折的設計費、高強度的加班與年年瘋長的房價落差增大,進入地產行業、網際網路行業各種風投、投資的快錢更是拉大的這種差距,設計師在考慮發展,設計院也在轉型朝工程公司轉型、向全過程諮詢轉型,結合BIM、模擬、虛擬現實技術手段,提高設計的技術含量來提高價值,目前看方向還是很有前景,效果還待市場檢驗。
2.再說說體驗
本人座標,設計院十五年,央企,待遇馬馬虎虎,前大半段基本上畫圖,後面也是跟著轉型發展,加班根據專案進度,大多同時幾個專案並行,專案緊 加班就是常態,當然自己基本功要紮實,時間協調的好,也還行,當然不排除碰到專案就是大坑。。
再說說建築、橋樑類設計院,個人理解,行業內的基本設計任務還是有保障,總體來說受政策、投資的影響比較大,建築行業特別是房地產行業每年調整每年還是增長,基數擺在那裡,但是設計師強度增大,特別是以施工圖為主的比較苦逼,經常是地產商市場壓力大計劃倒排什麼時間開盤,什麼時間交圖,但這時間往往是不能滿足設計週期的,加班是必選項,當然多勞多得,也比較鍛鍊人特別是年輕人;路橋類主要就靠政府投資了,這個都是規劃安排的好,也收週期性,設計院能拿多少單看在行業的競爭力,拿到單設計收入應該還是不錯的。
對工作來說。不像想象那麼好,也沒有說的那麼差。。
-
6 # 結構小辛
在設計院工作是什麼體驗?
一句話總結:體驗就像在喝一杯包裝高檔的劣質酒。
哈哈,本人大學2011年畢業,進去一家國企性質的設計院工作,到今年也有8年了。算是體會到設計院的甜-苦-酸-辣。為什麼不是酸甜苦辣?等我一一道來。
2011-2014 行業黃金期的尾巴,就一個字,甜。剛進去設計院,幹勁十足,工作累嗎?不累,加班多嗎,不多。錢給的怎麼樣?在同畢業的同學中屬於前列,剛去什麼也不會,看看書,一個月發4000,這就是隔壁大媽口中傳說中的"神秘單位"。簡直不要太爽,什麼?出徒了,一個月8000走起(三線城市),要什麼腳踏車。
2015~2016 萎縮期,沒活了?領導發動我們出去攬活,一個月3000了,領導說是暫時的,堅持住,房地產會再起輝煌的…這時候感覺日子過得苦,不過還有希望。
2017~2018 大環境變好了…活又來了,幹活吧,什麼?甲方要求修改?改!施工又幹不了?不管!領導來了,和你強調服務精神,改是要改的,班是要加的…什麼?錢加不加?錢給你考慮考慮。年底到了…一年到手6w,一分錢不多給,還要扣點,因為有人說你服務態度不好……,同事們能走的都走了。心裡感覺到了酸了,想流淚。
2018~2019 職業上的地點,老了,看懂了其中的套路,該為自己找出路了。年限到了,積極備戰注考,領導知道你要考試了,獎金就扣掉吧,活也得幹。哈哈,忍了。這設計院就像一杯看著溫和的烈酒,幹了後發現,就像包裝高檔的劣質酒,真辣…辣的人心裡疼。
我的個人經歷,供大家參考。
-
7 # 正本昭元
在設計院工作,第一:鍛鍊耐性,你要忍受得住寂寞,因為電腦是你工作時的唯一夥伴。第二:你的邏輯思維能力要強,否則設計的圖紙千條萬道,有一道出問題就有可能前功盡棄。第三:要做好常加班,常熬夜的準備。第四:表面上工作看似輕鬆自在,實質上工作強度不次於出苦力的搬運工。
-
8 # 交大歌神
我在一個三線城市小型設計院,工作接近兩年,目前的壓力不算大,收入也不算高,工作強度比一般的國企大不少,可能收入也能高上那麼一點。不過周圍有很多同事,能讓我看到幾年以後我未來的樣子,壓力很大,加班很多,沒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沒時間陪家人,頭髮越來越少,身體越來越差,說實話,你說我有多喜歡設計行業嗎?並不是,可是你讓我現在跳槽,也沒有什麼更好的地方去,就像之前的答主說的,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坦白說,我沒什麼夢想,也沒有遠大的抱負,也沒有出人頭地的決心,我就是希望多賺點錢,能有個幸福的家庭,能讓自己和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所以支撐我每天辛苦工作的,就是這一點小小的追求!
1.收入相對可以,以應屆畢業生來講,進設計院,特別是比較好的設計院,收入普遍比進大部分國企要好一點,當然也很辛苦是一定的。
2.工作環境相對還行,只能說和一些國企比相對好一些,需要出差,也需要外業,但是大部分時間是在辦公室坐著,起碼不用經常忍受風吹日曬,設計院普遍的素質還是比較高的,同事之間還是比較好相處的,如果是生產崗位,那基本只需要搞好技術就行,相對比較簡單。
3.個人提升還是挺快的,如果你是生產崗位,那專業知識和技術水平的的提升還是挺快的,也必須要快,設計本來就是一個不斷學習和積累的過程,如果今後還計劃在相關領域工作的話,設計院學到的技術還是有用的。
缺點我就不說了,大概能說幾十條,總之,以目前的情況來看,想進來的人很多,但裡面的人也過的並不容易!
-
9 # 依然秋實
設計院分為很多種,我初步理了下大致有以下三種分類:
1、按行業分。主要有建築設計院、市政設計院、交通設計院、水利設計院、冶金設計院等;
2、按規模分。大概可分為各行業頭部大型設計院、省級中型設計院、市級小型設計院以及部分設計所;
3、按性質分。主要為國企設計院、民營設計院、事業單位設計院(遲早改革成前兩類)。
以上林林總總的設計院體驗千差萬別,概言之規模越大各專業分的越細,幹起活來越單一,相對人較輕鬆,易在某一個領域取得成績,但侷限性較大。
中小型設計院對人員要求突出一專多能,恨不得人人都是奧特曼。幹起活來顯然累很多,但同時更易出綜合型人才。
至於加班,對設計院來說是家常便飯了,不過話說回來,你見過不加班的工廠嗎?
-
10 # 閱歷千山萬水
設計院總體來說分為三種。
第一,央企或國營設計院,這種相對來說還不錯,工作強度和福利待遇在當地算是中上水平。
第二,行業內知名私企,這種工作強度比較大,收入算是行業內中上水平。
第三,小型私企,這種就是拼命幹,收入不理想。
設計院工作,最主要的就是要考下注冊證書和混到高工及以上職稱,這樣未來你的路和收入要理想許多。
-
11 # 大明15209
無休止的舊圖改圖、接不過來的新專案,讓你左右開弓、應接不暇,每天經常得思維跳躍,從這個專案一下跳到另一個專案,還有各種嚴格的管理制度限制著你的自由!早上基本得按時上班的,晚上基本得加班很晚的,不加班就是表現不好、工作不積極的表現,直接影響年底那點本該是你的產值績效收入。設計院的設計師基本工資都不高的,無責任基本工資一般就是兩三千,收入的主體都是靠提成,意味著你要想工資多點就必須得多接專案,否則就是喝西北風,多做也未必多得,假如你產值多得有點嚇人了,公司也有的是辦法把你的產值給砍下來,反正你該拿多少錢公司說了算,怎麼計算出來的你也不知道,他們也不會讓你知道!小點的設計公司還經常剋扣拖欠設計師的那點血汗績效工資。總而言之,設計院的設計師就是拿著賣白菜的設計提成,操著賣白粉的心,沒考上證的人沒多大發展前途,而你想考證必須得有驚人的毅力和精力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看書備考!雖然設計院也有三六九等的區別,比如國企和民企的區別,但是行業環境不行,再國企也好不到哪去!
-
12 # 英雄聯盟影片LOL
說下身邊真實朋友的處境吧,如果剛入設計院而且部門也不好的話加班是會常有的事情,各行各業都是如此,坑新人已經成為常態了。
待遇方面並不能算是特別的高薪職業,目前高薪職業還是金融和IT方面,土木和機械只能說是不愁找不到工作。
但運氣好遇到個好領導就會完全不一樣,分到好的專案會學習和成長很多,加班是有的,不過等不忙的時候可以“帶薪休假”
一定要仔細觀察,判斷一下自己所在的部門和領導是不是一個大坑,如果是,趁早提桶跑路,千萬別猶豫,你的時間是寶貴的
如果是可以交朋友的那種領導,呆得久了自然自己也成了老油條,我朋友現在每天就是早上到了先泡泡茶,看看郵件和緊急事情處理下,已經不需要自己畫圖了,就負責稽核,有些時候上午沒事做晃晃悠悠就到中午吃飯的時間了
中午午休一個半小時,下午有稽核的圖紙就稽核一下,遇到問題批註再交給別人去改圖,專案不忙的時候經常下午就提前走了
各行各業都是一樣的,有些時候運氣也很重要,如果說遇到了一個毫無生活的部門,那麼趁早提桶跑路,畢竟生活才是自己的!
-
13 # 還是叫XX吧
就拿我在設計院最後一年(2020年)的經歷回答一下吧。
1、一月,8號從河南工地回到杭州,風塵僕僕,統計了下去年出差208天,全分公司最高的,23號左右參加了院長的慰問會,隔天全國各地開始爆各種疫情新聞。
2、二月,春節在家提心吊膽,7號被領導打電話催促何時到杭州,沒辦法硬著頭皮應下來8號去,9號工作。然而去了就因為宿舍外地員工太多,讓隔離~院裡承諾會給送飯,結果真只派了個人給幫忙拿飯而已。17號開始,被領導各種催促去上班,也不知道催個啥,好像全宇宙就差我們沒上班了。
3、三月,13號左右前往河南葉縣做專案,院裡規定很死,哪怕180的機票也不能買,只能做幾個小時高鐵前往許昌再坐車前往葉縣。恰逢鄭州毒王事件,返回時進不去鄭州,打了好幾個電話,才勉強答應坐飛機,從河南迴來感覺身體不適,開始重新健身。
4、四月,忙著做葉縣的專案,期間還幫忙做了個盡調專案,總體來說輕輕鬆鬆,不過葉縣的事情不小心捲入兩個領導之間的鬥爭,慘遭無妄之災。
5、五月,二十幾號的時候,接了個河北的盡調專案,帶隊前往河北盡調了3個風電場,返回後寫盡調報告,順便從霸州回來的時候借道去了趟北京,結果回來沒多久北京疫情爆發,各單位統計6.1以後去過北京的人,萬幸,我5.30從北京返回杭州。
6、六月,寫盡調報告,開始做一個海外專案(墨西哥),合同額還挺大,容量不小,各種和外國友人開會,和二道販子三道販子溝通,推薦國內裝置。6月底,前往北京參加個面試,莫名其妙 不順,沒上,7月初返杭州。
7、七月,洗漱時看了下自己接近4個月鍛鍊的身材,略滿意,曬了個自拍。繼續開始做墨西哥專案,雖然是一個專案,但外國友人保留了很多,專案地點多次更改,批文以及專案條件也變動很大,作為設總只能說心累~順便還參加了次省考。
北京回來後自拍
8、八月,主要還是墨西哥專案,同時幫著處理了一份盡調報告,然後負責分公司安全標準化建設參加安全競賽,到贛州總包工地上待了幾天。出差前得知自己省考進面,出差前一天資格複審,面試前一天還在贛州,連夜倒車趕回,順利參加面試。
9、九月,墨西哥專案進入帶方案談判階段,作為設總參加與三道販子的評審會,院內的評審會,最終定稿,過程很滿意,自己做的專案瞭如指掌,在評審會上懟天懟地懟領導,爽。同時15號提出離職申請,後續體檢,政審一系列事情,不順利,單位不配合。
10、十月,政審結束,進入離職倒計時,每天去院裡轉一圈,這個月給我實發到手1.73元人民幣,雖然離職申請早就滿一個月了,依然遲遲不給離職證明,無奈求助勞動監察大隊,後續事情辦妥,順便還補給了單位1500社保費用(我的工資不夠繳納當月社保),單位也發給了我的宿舍押金1500,不理解這種神操作。
11、十一月,和設計院無關了,今年每月平均工資大概5000出頭,想想自己雖然也沒怎麼幹活,但院裡整天拿著我的註冊證投專案(我的證書比較稀缺),這點錢總覺得拿虧了,不爽。而且最後那個墨西哥專案還簽訂了EPC合同,好幾個億美金的海外合同額,更加不爽了!!順帶著因為後續各種MMP的事情,和同事的散夥飯也沒吃成,賦閒二十多天後,入職政府部門。
12、十二月,重新開始寫知乎,享受生活,感恩設計院這幾年的經歷讓我飛速成長,感恩現在的生活,致力於成為註冊設計院勸退師,希望更多年輕人別再經歷我走過的彎路。為了熟悉業務,一個工科大直男開始學注會,真是夭壽。。希望來年更好吧。
12.19更新~
13、週五,某前同事聯絡到我,詢問我是否已經離職,得到肯定答覆後,對方表示由於我原先所在分公司在某專業只有我一本註冊證,離職後,因缺少該證書年終考核不合格,扣分影響到了總獎金。某名開心~
再次致謝,感恩~
回覆列表
現在設計行業出現了甲方不尊重乙方的普遍現象,這種“不平等的交易”導致設計師拼命加班趕工期、頻繁改圖,而且沒有趕工費、改圖費。業主和商務對設計師不尊重,設計師的小時工資低導致人才委屈。這一切現象還會繼續持續,所以如果你是剛入行的建議儘快離開,如果你已經入行很久建議多接私活或早做日後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