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郡風泉
-
2 # 本色286139042
如果你想修行的話,最好找個好師傅教你。這裡面有很多需要了解的問題,不是簡單的解決靜心的問題。沒有師傅保護,你不可能靜心,如果沒有持戒乾淨,那麼一但入定,很可能會著魔。千萬不要盲修。
-
3 # 菩提心如劫末火
我們如果沒有菩提心、沒有證悟的智慧,然後去打坐,打個三天十天、十天八天,稍微有一點點感覺時,大家不要以為這是什麼收穫——這個在藏傳佛教裡面就反覆地強調過,這什麼都不是。因為我們的意識有很多很多不同的感受和不同的功能,所以只要你心一靜下來的時候,它會有很多很多從來沒有感覺過的感受,但這些就是一種感受而已,不解決任何的問題。
所以必須要有這兩個東西:一個是智慧,另外一個是菩提心。沒有這兩個東西,我們打個禪七,心稍微平靜一點點,這一點都沒有用。當然如果我們是用這個方法來調整自己的睡眠,對失眠的人以及化解壓力也是有用的。但是這個和證悟沒有任何的關係。
我們大家看看,第一禪到第四禪這個階段在禪宗裡面是怎麼講的,其實我們昨天也講過了。這個版本里面講“若只百物不思”,就是說如果只有什麼都不想的這種狀態,百物不思——任何一個物質都不去思考、不思維,心非常非常地平靜。“念盡除卻”所有所有的念頭全部斷掉。“一念絕即死”,我們每一個念頭全部拒絕或者是斷掉,實際上這個時候沒有念頭了。但是“別處受生”,這不解決問題,過一段時間以後,它又開始產生,所以沒有任何用。 出處<慈誠羅珠堪布的慧燈之光系列 >
-
4 # 紫薇老大
這東西是由淺入深的,先觀呼吸,這個最安全也是入門的。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鼻孔的出入息上面,息冷知冷息熱折熱,不要去評判什麼。就盯住這個呼吸上,等你能定住的時候把這個冷熱的分別也丟掉,基本就能定住了,這個東西很深奧,你最好看看南懷瑾老師的瑜伽師地論!那裡面有講!不要亂練,傷到身子就不好了!
-
5 # 長奇801
能接受所有身邊發生的聲,觸,味,思等等……,不要用意識排除
這樣就會靜
就像現在的車,不是要求碰撞時車本身的堅硬度,而是計算碰撞時衝擊力,被吸收和化解多少,且得到最大安全度!
例子不是十分恰當[祈禱][祈禱][祈禱]
-
6 # 醜巳酉831
如果真的想學習打坐,建議你搜索一下河北南宮慧明寺禪七。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16e67e7320102ysby.html
-
7 # 名門書院
當下之世,諸魔降塵,外亂三才,內擾心性,三界之內,普天之下,哪裡能尋得一片靜土?若強行坐下求靜,無異於閉門捉賊,必被賊傷。
時過境遷,今非昔比,與其坐下求靜,莫若足下真行。
-
8 # 出彩的筆
身體健康,無心腦血管高血壓等慢性毛病,身體不勞累疲憊,不飽食,無重大精神負擔,環境安靜無蚊蟲叮擾的前提下“入靜”放鬆是一種很自然現象,並無什麼“神秘”的東西。
所謂的“入靜”就是內心保持持久的專注安穩,思想不放逸,不會追逐不定。
(有病先治病否則病痛困擾心緒不寧,“入靜”就成了奢望。)
-
9 # 禪修筆記
打坐,如何能真正靜下心來?這說簡單也比較簡單。初步:打坐對我們身心本來就有多種作用,調御身心,防病治病根本不在話下。
但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能夠讓我們靜下心來,讓緊張、疲憊的身心得到放鬆休息和回覆精力。
靜心,能讓我們頭腦和身心得到相當強大的調整,身心會煥然一新,充滿精力,應對生活中的一切困境和問題。所以,由於靜心有著這樣很強大的作用,才有瑜伽、冥想、太極等多種靜心方法普及開來。才有很多人投入許多時間去培育自己靜心的能力。
但是,如何去靜心呢?
在打坐中好好的調馭整個身心,才能修復身心健康全部問題。
但是,就是這個打坐,許多人以為只要安心的去坐著,就可以靜下心來。
其實,並不是這樣。
打坐,是為修心,就是古人所說的修性。性命雙修的意思。修性不修命,此是修行第一病,修命不修性,萬劫陰靈難如聖。
按照現在人的理解,就是身心雙修。但是,自古打坐、修定的法門,就是注重身心雙修,就是說身與心兩方面其實是在相互作用著,你在打坐靜心中要同時兼顧到這個。很多人對此卻是不明。
其實,這個也是因果法:
打坐是因位,是前行。而而靜心,就是果位,是轉化,消除各種蓋障。
修身、修心,這兩個方面只有你做到平衡了,才能使得身心正常地運作。道家,就把這個叫做是水火相濟,水火均平。其中道理很深。只有身與心兩個正常的運作,才是可以做到打起坐來非常精進,生起各種功德力。得到打坐中的精進力。
能真正靜下心來,初步來說,也會生起多種功德:
活血、開脈、益氣、治病、通萬脈、結丹、脫胎換骨、菩薩十地化身境界,等等逐步生起。
而初步的靜心境界,就是:
息停脈住身中煉就金剛身,念止蓋除真身顯聖法雲地。
-
10 # 明貞
這個沒有什麼好法子的,只有自己找磨練出自己需要的辦法。意態是身心的統率,意志堅定了心想事成就是事實。所以,打坐靜心就是斷妄如真,只有自己教自已,無捷徑可走。
-
11 # 逍遙谷逍遙
道家靜功是個很好的養生方法,初坐靜功不能雙盤時,不必要刻意追求,只要你能淨下心來,坐下了,就行。對於妄念的處理,就是要做不理它的功夫,初坐下來,妄念很多,怎麼樣消除妄念,妄念來了,就覺首,不要跟著妄念跑,也不要壓制妄念,就是做不理它的功夫,這樣做下去,妄念煩惱慢慢地就少了。然後,把身體坐正,正確地要求身直如箭,如不能雙盤,自然舒適為宜。但最後還是要雙盤的。靜功口訣:就是凝神調息,心神住在丹田(青年人),中老年人心神住在會陰(兩陰之間),女同志心神住在兩乳中間膻中穴。
呼吸調均,細,慢,長,最後達到胎息狀態,
靜功就是要求你達到胎息狀態,這時虛空中的先天一氣,才能不斷地進入體內,道家所謂採藥,這個採字並沒有這個動作。
只要達到胎息狀態,玄關竅才能開啟,虛空與人體能量的交換通道開啟,虛空中先天一氣才能像一樣流入體內。
道家靜功有三個姿勢,一,坐功,才介紹了,二,臥功,右側臥睡,左腿放到右腿前,右手放在頭內側,左手放在下丹田。
三,站樁,雙腿與肩同寬,二手在胸部前為抱球狀。
口訣就是凝神調息。
-
12 # 春風佛面270
說說坐的問題,佛家注重盤腿而坐,主要是為坐而坐,必須還要雙盤。道家是為靜而坐,主要是為了靜和氣的執行,坐不是目的,靜才是目的,如果是練吐納就要注意感受體內氣的執行。假如是為了身體健康還是不要強行盤腿打坐比較好,臟腑有病患強行盤腿會給五臟六腑很大的壓迫感,使得病患得不到有效的恢復。我打坐一般不盤腿,意識用在靜上,忽略自己的呼吸。能做到心息相依的話就算入門了,什麼是心息相依?百度可以查到
-
13 # 塵封的心
我個人認為,打坐要靜,就不應該把精神集中到某一點上。。精神集中就不可能靜。應該將精神分散,不停留在自己身體,萬物在人體都有對應,就讓他們歸於自然狀態。不要讓他們受到自己意識的影響。。。這才是人體最自然的狀態,也是最初狀態。。這種狀態人體氣血執行自然順暢無礙,也是極靜的
你可以感受身體每個器官都是有獨立生命的個體。甚至可以感受到來自他們的疾苦。
當靜到了極點,你完全擺脫了意識的控制之時。智慧之門就會開啟,智慧會來支配你,由此可進入無極的狀態。時間、空間對你都無法阻隔你,你能觀察宇宙萬物,洞察這個宇宙的一切,過去和未來,任何人或事物都可以無所不知。。古今過往的聖賢們也都在其中,可以用心和他們溝通,六祖在、釋迦牟尼也在、莊周也在。。。宇宙萬物也都俱足在每個人體內。希望你們都能靜心的去發現。
-
14 # 小勇哥504
說來容易做來難,嘴說無用,
坐上一坐:
是金剛還是泥巴,
是天堂是紅塵還是地獄,
………
一目瞭然
-
15 # 書蟲一心
前一段時間,偶遇一間古寺,興平古鎮螺螄巖下騰蛟庵,寺裡就一位常住的僧人,法號初華。
因為地方偏僻,古寺平常幾乎無人問津,所以,那天有幸跟初華師父聊了一會兒。
當時也問過師父類似的問題,打坐與閉關。
在那樣一個偏遠的地方,要做到心地清淨,師父說,也是很難的。至於閉關,很多專門修行的僧人,如果修煉不慎,熬不到出關,就有僧人精神不正常的,有不會說話的,有行為怪異的。
說這個經歷,我是想說,一般人靜坐冥想,想要心無旁騖,幾乎是不可能的。
禪定的狀態,連初華師父都說,在僧人中,都極少見!
所以,普通人初學冥想,首先就是接受自己靜坐時,腦子裡天馬行空的想法,這非常正常!
只是當意識到自己似乎又走神的時候,重新把注意力拉回到自己的呼吸上來,關注自己的一呼一吸,一呼一吸!
最理想的狀態就是,注意力能夠全然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
如果不行,可以透過數息的方式,抓住自己的注意力,一呼一次,算一次,一直數下去!
那麼是不是靜坐,完全不能集中注意力,就毫無意義,也沒有效果呢?
其他的我不確定,但是,一定程度上,有助於睡眠,還是可以的!
我當初開始冥想,就是因為當年租房在公路邊十字路口上,每天差不多24小時,有車在窗外來回跑。
經常吵得睡不好。那一年,是冥想,改善了我的睡眠質量。
現在冥想幾乎成了每天的習慣,但是腦子放空的狀態,仍然是少之又少的。
可能是我這個人還是執念太深吧!
回覆列表
睡覺,愣神,寫書法看書都是有為之靜。氣功態是無為之靜,什麼也不想目的是排除壞的魔雜念。就說破了有意讓自己大腦休息。長了修出善念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