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戀家7805
-
2 # 雲泛青冥
忽必烈去世後“上尊諡曰聖德神功文武皇帝,廟號世祖,國語尊稱曰薛禪皇帝”。
《元史》對忽必烈的評價是:世祖度量弘廣,知人善任使,信用儒術,用能以夏變夷,立經陳紀,所以為一代之制者,規模宏遠矣。
-
3 # 閒看秋風999
元世祖忽必烈結束了中國幾百年來南北對峙、諸國並立的分裂割據狀態,建立起了“北逾陰山,西極流沙,東盡遼左,南越海表”的幅員遼闊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其“輿圖之廣,歷古所無”。
忽必烈統治時期有以下三個個特點:
一,大蒙古帝國分裂。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的帝位之爭引起一系列連鎖反應,西北各汗國進一步獨立化,原屬大汗政府直接管轄的西域各地區也分別被他們所控制,大汗只能統治蒙古本土和原金、宋、西夏之境以及大理、吐蕃、畏兀兒諸地區。
儘管忽必烈的大汗地位最後得到了各支宗王的承認,但大蒙古國實際上已分裂了。
二,"漢法"和"蒙古法"之間的矛盾。忽必烈推行“漢法”,改革舊制,立年號,置省部,定都邑,建國號,確立了以中原封建王朝的傳統制度為主幹的中央集權體制。
忽必烈的政治、經濟改革,使長期遭受戰爭破壞的中原社會經濟逐步恢復。但為了保證蒙古貴族在政治上的優勢地位和經濟上的特權,又保留了不少蒙古制度,兩種制度的矛盾衝突,使得采用“漢法”的程序出現起落反覆現象。
三,窮兵黷武,為最後元朝的滅亡埋下禍根。滅南宋後,忽必烈繼續進行野心勃勃的海外遠征,又多次出兵討伐北方蒙古諸王的叛亂,徵調頻繁,軍費浩大,不得不增加剝削,因而未能在大統一後給人民以較長期的休養生息機會,影響了社會生產的發展。為元朝最後滅亡埋下了禍根。
-
4 # 歷史小師妹
元世祖忽必烈,少數民族皇帝中統一中國的第一人,那麼歷史會給他怎樣的評價呢?
第一、招納賢才,人心所向。首先,在忽必烈還是藩王的時候,就很重視人才的作用,先後有一批人才聚集在忽必烈身邊。劉秉忠本來是一個和尚,忽必烈覺得他很有才幹,就將他留下。得益於這些人才,讓他在之後的汗位爭奪中佔據了優勢;其次,忽必烈在掌管漠南汗地之後,積極賑災、安撫流民;整頓軍紀,嚴禁蒙軍濫殺無辜;勸課農桑,鼓勵百姓進行農業生產。數年間,關中地區經濟繁榮,人丁興旺,人心日漸歸附。
第二、尊崇儒學,推行漢法。忽必烈即位後,推行漢法,進行一系列的改革:建元改制,立都漢地;仿照漢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行政機構,特別是在地方設立行省,對後世的影響深遠,奠定了省份劃分的基礎;實行勸農政策,為了保護農業生產,頒佈了一系列法令,使飽經戰亂的中原和江南的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尊崇儒學,提倡以儒學為主體的漢族傳統文化,在中央設立國子學,用儒家文化教育貴族子弟。忽必烈大行漢法,使大蒙古國由奴隸制轉變成封建制的元王朝,鞏固了統治,實現了中國的再一次統一。
第三、窮兵黷武,連年征戰。忽必烈晚年時期,為了宣威海外,兩次大舉派軍入侵日本,但都失敗了。而且還先後對安南、占城、爪哇、緬甸等地用兵。頻繁的戰爭,耗費了龐大的軍費開支,給社會和人民造成了極大的災難。
總而言之,我們要通過歷史看到忽必烈的“過”,同時也不能否定他的“功”,給予他公正的評價。
回覆列表
人所共知,成吉思汗以蒙古的鐵騎掃蕩了歐亞大陸,建立起蒙古大帝國。但是,如何去統治管理一個文化先進、經濟發達的地區,成吉思汗沒能來及回答。忽必烈基本上解決了這一點。他在一批蒙漢臣僚的幫助下,依照漢法建元改制,所制定和實行的一系列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政策既為元朝的百年江山奠定了基礎,也為後來的清朝統治者提供了非常珍貴的經驗他統治期間,做了以下三方面的事業:
第一,鎮壓蒙古貴族和地方武裝的叛亂,消滅分裂割據勢力,維護並鞏固全國的統一。
忽必烈在建立元朝前後,面臨著如何完成國家統一這個歷史任務。當時蒙古貴族內部,有以他的弟弟阿里不哥為代表的蒙古貴族統治勢力,與忽必烈開展了爭奪最高汗位的鬥爭。他們之間的鬥爭,實質上是蒙古族內部新舊兩種勢力的矛盾。當時一些守舊的蒙古貴族、藩王對忽必烈採用“漢法”是十分不滿的。他們氣勢洶洶地質問:“本朝舊俗與漢法異,今留漢地,建都邑城廓,儀文制度,遵用漢法,其故何如?”並一再發動叛亂。鬥爭的結果,阿里不哥、海都等蒙古貴族失敗了。
忽必烈廢除了蒙古貴族世襲地方長官的舊制度,壓抑了地方上的豪強勢力。1262年,他削平了割據山東的李壇的武裝叛亂,終於順利地實現了全國的大統一。繼秦始皇和隋文帝之後,元朝的大統一,對於推動我向國多民族統一國家的進一步發展,有其重大的歷史意義。
第二,採用“漢法”,改革“舊章”,實行君主制度的革新。在忽必烈即位之前,蒙古採取落後和野蠻的民族統治方式,造成中國社會經濟的停滯和衰退。忽必烈即位後,面對民眾的反壓迫鬥爭,繼承過去的君主制度,改變蒙古貴族的舊制度,限制蒙古諸王在封地內專橫跋扈。正如史書上說的,“儀文制度,遵用漢法”。忽必烈採用“漢法”,就是承襲宋、金以來的政治和經濟制度,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加以某些改進。
第三,實行重視農業生產的政策,採取各種有利於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措施。
為了發展農業生產,保證國家財政收入,忽必烈注意開闢農田和興修水利。1289年,開鑿了會通河,即今山東東平到臨清的一段運河;1292年,又開始修築從大都到通州的通惠河,第二年告成。開工時,忽必烈命令丞相以下的官吏,都要到現場去“親操畚鍤為之倡”。從北京到杭州三千多里的航道完全打通,這對於溝通南北經濟,起了積極的作用。貴族和官僚佔為牧地的大量民田,重新得到開墾。元朝政府在大辦屯田、興修水利的同時,還頒佈了《農桑輯要》,推廣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元初一度出現了“戶口增、田野闢”的景象。
作為元朝的統治者忽必烈,採取這些措施,是為了維護自身的統治,這是符合蒙古的根本利益的。忽必烈一面要恢復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一面又施行民族壓迫和歧視政策。忽必烈是一個帶有兩重性的歷史人物,既有進步的一面,也有落後的一面。忽必烈儘管試圖改變蒙古族舊有的生活方式,但是這遭到了來自蒙古族內部的反抗,進而激發起蒙漢之間更為激烈的矛盾。他生前還能將民族矛盾控制在一定範圍之內,但當他離世之後,民族矛盾就再次激發出來,從而埋葬了這個短命的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