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史海窺秘

    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

    回答這個問題,要用發展的歷史觀去看待。

    先說秦漢。把時間推到東周戰國時期。秦國真正變強是從秦孝公時期開始的。當時戰國形勢是魏國經過變法,經濟和軍事實力暴漲,其軍事統帥就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龐涓!魏國是說打誰就打誰,想打誰,啊那就打誰!!此時,魏惠王稱霸。

    秦國雖有戰國七雄之名,但是因為連年征戰,國內無可徵之兵,無可供之糧。其真正的國力處於戰國七雄的末端。魏國和趙國虎視眈眈。實打實的國力衰弱!偏偏秦國上下都是硬骨頭,從不服輸!你打我,我就打回來,且不惜一切代價,這就導致,一天打仗一天窮,天天打仗世世窮。

    最讓秦國難受的是當時所有的國家都有“鄙秦”心理,說白了就是瞧不上秦國。無論哪個國家,只要國家實力上來了,和秦國挨著界,就打秦國練練手!而最致命的是,一些對國家有用的人才也是“鄙秦”心理,認為秦國是西陲小國,蠻荒之地,不通教化!不屑於去為秦國效力!這個影響可是很深遠的。一個國家從上到下都是一個性格,啥性格呀?都是莽夫!蠻幹!改革?改革是不可能改革的,只有靠每天喊打喊殺才能勉強維持得了生活這樣子!

    這麼看來靠自己去改革自強,那可能性太小了!可是人才又不來,外力幫助秦國的可能性又低!可以這樣說,秦國只要按著老路子來,不用多久自己就會把自己整沒了!

    回到秦孝公,秦孝公的政治眼光,其胸襟偉略和他一生的作為讓我深深佩服!秦孝公作為秦國的轉折點,深深認識到秦國隱藏的危機。決心變法圖存!注意,這裡並不圖強,而是圖存!苦於沒有人才,於是釋出了秦公求賢令!廣招天下人才!由此拉開了秦國強大之路!這個求賢令求來了使我國屹立這片土地2000年的法聖---衛鞅!

    衛鞅,戰國時衛國人!他的到來給秦國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具體的變法措施我就不一一列舉,其內容涉及到政治制度,經濟體制,土地制度,軍事制度,文化習俗等等。影響最為深遠的是---依法治國!這是一個創舉!在人治的社會環境中全力推行法治!恰在此時其餘戰國六雄忙著自己的那點事,為秦國能夠安心變法營造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外部環境!由此秦國,徹底走上了強國之路!

    衛鞅因功勞巨大,受封商君,史稱“商鞅”,而商鞅在死前給秦國留下了一個版圖,一個夢!一個統一六國的版圖,一個建立史無前例的偉大王朝,偉大帝國的夢!

    之後的一百多年,秦國的歷代君王,六代君王無不為此而努力!!!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

    直到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起我國第一個帝國,第一個統一的王朝---秦朝!

    到這裡我來總結一下,秦朝給後世留下的寶貴財富。

    一:完備合理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權與地方管理制度。郡縣制方便於管理國家,且極大的削減了地方力量,有效的維護了統治。

    二:強大的農業實力和商業實力。承認土地私有,超額繳納賦稅可換取爵位,極大地鼓舞了人民民心,為國民經濟的強大奠定了群眾基礎。

    三:軍功制度極大地增強國家軍事實力!

    四:統一度量衡,統一文字等,為國家凝聚力和文化傳承起到決定性作用。

    眾所周知,秦二世而亡,漢朝完美的接收了秦朝留下來的政治遺產,經濟遺產,制度遺產和文化遺產。為漢朝開創盛世創造了必要條件!

    再談談隋唐。

    隋朝同樣是二世而亡,我說兩點,隋朝人才選拔上開創了科舉制度!隋朝滅亡時糧倉裡面的糧食夠全洛陽人吃50年,可見隋朝富庶!大運河更是溝通南北!

    唐朝同樣也是完美的接收了隋朝的遺產。經濟基礎和人才制度還有大運河都是唐朝開創盛世的前提條件!這裡不贅述唐朝盛世的原因,有興趣的可以一起交流指正!

  • 2 # 大漢史談

    在我眼中,秦隋就如同手術,漢唐就如同恢復,手術是痛苦的,恢復是安寧的,但是沒有痛苦,哪來的安寧,手術發現了問題,恢復消滅問題,沒有秦隋,就沒有所謂的強漢盛唐!一、秦的手術,漢的恢復

    秦結束戰國混亂,將中央集權制度推行到了全國,漢承秦制,漢朝的統治制度就是將秦的制度照搬過來,連律法幾乎都一樣,只是換了個馬甲。

    秦統治稅收繁重,三分取二,漢吸取教訓,十稅一,十五稅一,三十稅一;

    秦統治徭役時間長,路程遠,漢吸取教訓,規定無論男女,二十歲以後開始服役,但是一年只用服役一個月,時間自己選,不耽誤你農忙;

    秦末戰亂因六國貴族而起,而且無人支援,漢吸取教訓,經過秦末戰亂六國貴族消失殆盡,功臣封國,留著慢慢殺,雖然有七國之亂,但是無傷大雅;

    秦皇帝受宦官矇蔽,政治黑暗,漢吸取教訓,實行兩宮制,太后,皇帝一起參政,雖然皇帝可能被奪權,但是對國家終有好處,而且經過呂氏禍亂,外戚一直被限制權力;

    秦崇尚法家,嚴刑峻法,漢吸取教訓,黃老之學,與民休息,漢律細化,給民自由;

    秦不控思想,導致思想混亂,人心各異,朝堂各派爭權奪利,漢外儒內法,獨尊儒術,統一思想,愚弄民眾,但人心向一;

    秦堅守邊境,北拒東胡,南抵南越,漢受秦恩惠,北方雖受匈奴困擾,但邊境軍鎮眾多,匈奴輕易不敢來犯,南方秦朝大將趙佗獨霸三越。

    二、隋的手術,唐的恢復

    隋創科舉,唐接過這把利器,將民間的人才一茬一茬的收割到朝廷;

    隋開通大運河,唐受此恩惠,南北互通有無;

    隋三省六部制,唐承隋制,中央管理效率大大增強;

    隋徭役繁重,時間長,耽誤農時,唐吸取教訓,沿用北魏租庸調製,人民安居樂業;

    隋隱戶眾多,強行開通大運河,導致流民四起,唐吸取教訓,統計人口,安撫流民,輕徭薄賦;

    隋世家大族眾多,土地兼併,隋煬帝一刀都給砍了,雖然之後他們成為起義的重要力量,但是到唐時世家大族全滅,土地收歸中央,均田制得以施行;

    隋四處出兵,國家動盪,唐吸取教訓,忍氣吞聲,國富民安之後滅突厥,收西域;

    其實隋煬帝乾的事唐太宗除了大運河,幾乎都幹過,但是唐太宗吸取教訓,知道啥時候能幹,啥時候不能幹。

    當然,秦隋短命,強漢盛唐跟統治者的英明不無關係,畢竟手術做的再好,如果不好好休養,而是每天花天酒地,瘋狂透支自己的生命,那麼這個王朝也長不了,秦隋就是例子,他們之前的戰亂也可以比作手術,而他們卻不好好休養,還大動干戈,最後人民受不了了,這個王朝從下而上的崩潰了。

    以上純屬作者個人觀點!

    參考文獻:《史記》《漢書》《隋書》《資治通鑑》《貞觀政要》

  • 3 # 看經典品百味人生

    現在我們回顧歷史的時候總會提起“漢唐盛世”,因為那是中國古代王朝中最強大的兩個朝代,我們也常常引以為傲,但是某種程度上這兩個朝代的強盛和他們的前朝有很大的關係。

    隋朝和秦朝一樣也算是二世而亡,首先隋朝功地統一了經歷數百年嚴重分裂的中國。他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是實行透過科舉考試選拔政府官吏的制度,為中國提供一批批非常得力的行政官員,讓庶民有了魚躍龍門的機會,有效的削弱了士族門閥,唐朝時期對士族門閥的打壓可以說是對隋朝這一政策的延續。同時還修了隋朝大運河溝通南北交流,將中華大地緊密聯絡在一起。

    為積穀防饑,隋朝廣設倉庫,分官倉、義倉。官倉作糧食轉運、儲積用,義倉則備救濟之需。文帝又致力建設,在原長安城東南營建新都大興城;開鑿廣通渠,自大興引渭水至潼關,以利關東漕運,所儲存的糧食一直用到了貞觀年間。隋朝的這些豐富遺產為唐朝的崛起奠定了基礎。

    所以說漢享受了秦的成果,唐得到了隋的財富,都說漢唐盛世,但是如果沒有秦朝和隋朝這兩個短命王朝留下的果實,恐怕也很難有後面的“漢唐盛世”。前人栽樹後人乘涼,通常會被比喻前人為後人造福,用在這裡感覺也很恰當。

  • 4 # 暴雪長空

    這個問題很好,任何朝代都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隋朝也一樣。

    我們偉大的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出現了一個個的繁華盛世,而這其中的“強漢”、“盛唐”則最為人們津津樂道,也為我們中華民族奠定了雄厚的精神自信的基礎,這也是我們的主體民族被稱為“漢族”,華人在世界上被稱為“唐人”的緣由之所在。

    幾千年的中華民族發展史告訴我們,中華民族始終面臨著對北方民族侵略的抵禦,而起始於戰國時期,後來又被秦始皇重新修築的“萬里長城”就是最真實的見證。自有漢以降,漢族人與北方遊牧民族的戰爭並沒有因為長城的存在而休止,期間出現了大量著名的戰爭,也出現了一批如李廣、衛青、霍去病等百戰名將。漢族人與北方遊牧民族的戰爭嚴重的消耗了華夏民族的國力,遲滯了社會經濟的發展,給當時的老百姓帶來了無盡的困苦與屈辱,最為慘烈和屈辱的莫過於“五胡亂華”時期。而到了唐朝,由其是初唐時期,那真是“繁華似錦,萬邦來賀”,當時首都長安城以及東都洛陽的街市上行人接踵摩肩,到處都是隆鼻深目的番邦人士,朝庭的官學裡有很多來自不同國家的留學生,達到了“關河寧定,萬邦臣服”的盛世景象。那麼剛剛結束了幾百年亂世的唐朝是怎麼解決這個困擾了華夏民族千年困局的呢?其實這裡面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是由於唐朝很好的繼承了隋朝的政治遺產,在此之前偉大的隋文帝為後來的盛唐打下了堅實的北部邊疆寧定的政治基礎。

    隋文帝楊堅原為北周丞相,公元581年受禪即位,建立隋朝。當時剛剛建立的大隋政權面臨著嚴峻的內憂外患,國內反對勢力仍未肅清,四周更是被突厥、高麗、吐谷渾、陳等政權所包圍,由其是位於北部邊疆的突厥給新生的隋王朝構成了巨大的威脅。為了一勞永逸的解決來自內部與外部的威脅,隋文帝首先對內部進行了極大力度的改革,改州、郡、縣三級為州、縣兩級,實行扁平化管理,以提升行政效率,在取得初步成效之後,隋文帝就將他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對外部敵對勢力的應對。

    隋文帝對北部邊疆採取了積極防守的策略,修築長城、加固城池,增強邊疆地帶的防禦能力,擢選精兵強將出任邊地總管,駐防軍事要地,廣設鎮戍,同時施行“遠交近攻,離強和弱”的政策,造成突厥分裂,多管齊下,致使突厥衰落。

    公元582年,即大隋政權剛剛建立的第二年,突厥可汗沙缽略“悉發五可汗控弦之士四十萬入長城”,隋文帝運用反間計,成功離間了達頭可汗與沙缽略可汗的關係,致使達頭可汗陣前倒戈,沙缽略可汗孤軍作戰,大敗而回。不甘心失敗的沙缽略在第二年又率領突厥大軍捲土重來。隋文帝任命衛王楊爽為行軍大元帥,徵發河間王楊弘、夏州總管豆盧勣、秦州總管竇榮、左僕射高穎、內史監虞慶則等東至幽州、西至涼州的八道軍隊,全線出擊,沙缽略全線潰敗,全面瓦解了突厥可汗沙缽略的勢力。由於突厥發起的對隋戰爭屢遭失敗,再加上突厥內部各派勢力相互傾軋,到了公元583年,突厥已經沒有能夠與大隋抗衡的政治勢力了,反而大隋成為了突厥各派勢力內部戰爭的引援物件,成為了對突厥內部政治生態起決定因素的政治力量。

    公元586年突厥正式歸附大隋,確立了君臣關係。曾經不可一世的突厥可汗為了得到大隋政權的承認,甚至要在一天之殺死十八隻鹿貢獻給隋文帝,突厥各部為了表示對大隋王朝的臣服,尊稱隋文帝為“天可汗”,並且這一崇高的稱謂一直延續到唐代宗時期,歷時近二百年。

    隋文帝楊堅所開創的北部邊疆大好局面,為大隋政權提供了更加安定的社會經濟發展空間,不過由於他的兒子隋煬帝急功近利,置國力於不顧,在遠征高麗的過程中耗費了極大的國力,再加上廣徵民夫修建大運河搞的民怨沸騰,全國各地農民起義此起彼伏,失去了統治基礎。而隋文帝楊堅的外甥李淵抓住時機,在太原起兵,一路過關斬將,逐漸統一全國,同時也將他姨夫楊堅所開創的安定的北部邊疆的政治遺產一起繼承了下來。強勢的大隋開國皇帝楊堅南征北戰、東擋西殺,開創的大好局面不料卻被自己的兒子葬送給了自己的外甥,真可謂是世事難料了!

  • 5 # 講歷史非常一般冷知識

    首先肯定認同此觀點。正所謂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秦隋看似短暫但功績不可磨滅,漢唐盛世離不開秦隋的鋪路。

    秦統一六國,結束了諸侯分裂的局面,建立了我們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並以始皇帝自稱,中央集權統治,更利於統治者統領天下。隋朝實現了秦漢以來又一次中國大一統,規模比秦朝更大,是北方打融合,設立五省六曹制此為唐朝三省六部的源頭,並開創科舉制度,封建王朝兩千多年的選拔制度,對中央集權起來鞏固作用。

    秦統一度量衡,統一貨幣,車同軌,修秦直道,開鑿河渠,打通水路交通修五尺道,加強各民族交流。

    隋經濟上推行均田制,開闢京杭大運河,建廣通渠,設糧倉,該貨幣,創立短暫了開皇盛世。

    秦統一文字以小篆為官方文字廢除其他文字,對中國文化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隋文化方面開創科舉制度,成為封建王超選拔人才的制度。

    秦隋當時之政策雖然讓民不聊生,百姓苦不堪言,但從長遠考慮來說絕對是利國利民的大計,只是當時社會實施手段比較殘暴,實施政策過於當時百姓所承受的能力,導致民不聊生,民怨沸騰。

  • 6 # 華夏大歷史

    任何朝代的興盛既有本朝的努力,也有對以往朝代優點的傳承和發揚。

    秦朝和隋朝擁有很多相同點,都是短暫的王朝,都是結束分裂建立大一統局面的王朝,這兩個朝代影響後世和受到後世稱讚的就是其創造的制度體系。

    秦朝推行的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的制度促進了文化的融合和經濟的發展,開創的郡縣制使得國家運轉系統化,這些舉措都影響著後世,為後世的繁榮發展尊定了基礎。

    隋朝創立的一些制度對後世影響更深,其所創造的三省六部制、科舉制幾乎被後面所有的朝代所繼承。

    秦隋都是一個制定規則的王朝,而這些規則對後世的影響是巨大的,後世王朝的繁榮發展離不開秦隋的功勞。

    所以秦隋在漢唐創造的輝煌上是有一定的貢獻的。

  • 7 # 姑且說

    強漢盛唐是歷史的寵兒,踩著巨人的肩膀好辦事!漢隨秦制,唐繼隋盛!換句話說,秦與隋,都是被踩著的巨人,承擔著苦哈哈的開拓者的角色,為漢唐鋪平了道路,也累死了自己!一、強漢盛唐的制度基礎是秦隋奠定的

    秦漢相承

    秦朝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的政治制度。完成天下一統後,秦朝開創性的建立了皇帝制度,在中央實行三公九卿,形成了中央管理政權的雛形;在地方上,廢黜了分封制,實現了郡縣制。全國範圍內部推行秦法,秦法完備,為後世的法規的建設提供了絕好的模板;秦二世而亡,漢朝建立後,大致上繼承了秦朝開創的各項制度,只是在初期,分封制與郡縣制並存,為漢朝後來的藩王內亂埋下了禍根。

    可以說,秦朝的一系列制度是春秋戰國以來,無數先賢探索出的,適合中國國情的統治制度。漢朝對秦朝制度的繼承,有效的維繫了漢朝的統治,避免了制度設計的不合理性。

    隋唐相接

    隋朝則是五代十國三百年戰爭結束後,又一個大一統王朝。隋朝在秦漢制度的基礎上,進行了一系列的政治制度改革,意圖推翻世家貴族對於政治的壟斷。隋朝在政治上,開創出了三省六部制,進一步鞏固了中央集權;推出了科舉制度,削弱了世家大族對政治的壟斷;提出了監察制,考核制等。這些無一不是後世王朝的統治基礎。隋還制定了《開皇法》,是唐以後各代王朝法典的基礎。此外,隋煬帝時京杭大運河的開通更是進一步加強了南北聯絡,有效緩解了南北朝以來中國南北不一的問題。隋朝的一系列制度改革引起了世家貴族的反彈。隋朝滅亡後,唐在隋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了三省六部制與科舉制度等各種制度,逐漸打破了世家貴族對政治的壟斷。

    可以說,隋朝汲取了幾百年的中華動亂的經驗,為盛唐試驗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新的統治制度,手把手教會了唐朝如何打破貴族的政治壟斷。

    二、秦隋為漢唐的崛起提供了其他先決條件

    秦雖然二世而亡,但是秦實行的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的制度,使華夏一統的觀念深入人心,為漢朝的長久統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南征百越,北擊匈奴,奠定了漢朝廣闊的疆域。這些措施都有效避免了中國的再次分裂,為漢朝的強大統一奠定了基礎。漢朝也正是在秦的基本盤上,實現了開疆拓土!

    隋朝雖然也是二世而亡,但是隋煬帝開通的京杭大運河,為唐以及之後王朝的南北統一與暢通作出了貢獻。更重要的是,隋朝末年雖然飽受農民起義的煩擾,但是經過開皇之治後,隋朝經濟空前繁榮,人民富庶,府庫中糧食滿倉。而隋唐之際的動亂並沒有完全消耗掉人民的財富,府庫中的糧食直到貞觀之際仍然留有。隋朝的繁榮為唐朝迅速恢復元氣,開創貞觀之治奠定了經濟基礎!

    秦隋作為著名的短命王朝,卻完美了完成了歷史交給他們的開拓任務,俯首甘為孺子牛,為強漢盛唐的崛起創造了各種條件。

  • 8 # 文藝青年Right

    沒有秦朝、隋朝的建立就沒有漢唐的的盛世,我覺得這句話是錯的。因為你不能因為別人做出的貢獻而否定自身盛世建立的局面,我們不否定秦朝和隋朝建立的貢獻和機遇,這樣說,你老子的基業在雄厚再深遠,擁有的實力再怎麼強,只要你的兒子是個敗家子,那麼你的家產和那麼多年的努力分分鐘付之東流、揮之即去,你兒子不理解你的努力和辛苦,你做出的努力和的時間再怎麼重要,對於他來說不過是麻將桌上的籌碼。回到漢朝和唐朝,如果沒有漢高祖、文景之治的兢兢業業哪來會有漢族源遠流長、基業長青的時代,如果沒有唐太宗李世民的貞觀之治和唐玄宗李隆基的開元盛世哪來會有今天“唐人街”開滿世界各地的局面。相反,如果他們都是昏庸無力、碌碌無為之人,他們又怎麼會創造出如此多嬌的盛世。

    回過頭來,也正是秦朝和隋朝建立的大好局勢,才有了後代建功立業的機會,他們付出的努力,建立的功績,失敗的緣由,治理社會的經驗,發明的科技等等都為後代創造出了大好時機。

    所以說沒有誰成就了誰,只有看你夠不夠努力、夠不夠勤奮,有沒有一雙慧眼,抓不住得住機遇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世界沒電了你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