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建章君
-
2 # 平安是福145382121
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是世界各國共同相處的美好願望。假如各國都能嚴格遵守,這個天下就會太平,那該多好呀!印度和巴基斯坦由於歷史原因,兩國因領土糾紛就戰爭不斷。另外,由於以美國為首的域外國家插手,也是兩國關係加劇惡化的原因之一。
-
3 # 三個勇
英國人沒來之前,穆斯林征服了印度,屠殺印度人民、破壞印度神廟、強迫印度人信仰伊斯蘭、強徵不信伊斯蘭人的人頭稅,掠奪印度的財富和女子。後面二戰結束了還從印度獨立出去,強佔了印度文明發源地之一的印度河流域。獨立後還老是鼓動印度國內的一億多穆斯林搞分離運動。怎麼和平共處?
-
4 # 在路上141373353
印度把巴基斯坦支解兩個國家,另一個叫孟加拉,還有克什米爾領土問題,而印度又能打過巴基斯坦,所以印巴戰爭不會停
-
5 # 蚯蚯
對於兩個國家的人民來說,這確實是一場災難。幾十年來全面戰爭就有三次,時至今日還衝突不斷。
印度瓦拉納西
兩個國家本來有希望成為一個聯邦制國家,就像是美國那樣,幾個州互不干涉,一塊發展。當時英國一度想要調節,並且做出了些努力,但是在兩個國家同意進行統一協定的第二天。印度的尼赫魯就撕毀了協定。雖然此後數年也進行了統一的努力,但是就像蔣介石政府一樣,當時的印度佔據議會大多數席位,和專制也沒什麼區別。
伊斯蘭堡
後來英國也放棄了,決定讓他們還是分開吧,然而當時的印度對統一十分期待,包括尼赫魯、甘地等印度靈魂人物。而巴基斯坦與他們本來信仰不同,再經歷一次次的失信,下定決心獨立。
巴基斯坦伊斯蘭堡
印度寸步不讓,巴基斯坦也不屈服,英國無法調和,兩國在當時甚至爆發了大屠殺,之後戰爭不斷,仇恨越來越深,時至今日,這矛盾還無法解開。
-
6 # JY兩寶
你有個鄰居小名阿三,欺軟怕硬,號稱南亞小霸王!趁你和老婆兩地分開(東巴和西巴),奪你妻兒,搶你土地!你可以和睦相處嗎!
-
7 # 勇闖天涯的蝦客
印度和巴基斯坦在英國殖民者離開印度大陸之前,都屬於同一個國家印度。但是兩國老百姓信奉不同的宗教,穆斯林和印度教。印巴分治之前,兩派信徒矛盾重重,你死我活,無法相處無法待在同一個國家裡。
所以作為世界上最擅長埋雷,最資深的攪屎棍英國人,就給出了印巴分治的解決方案。這個方案,在當時,也是唯一可行的解決方案。即使放在現在,可能也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
現在的印度國內還是存在錯綜複雜的宗教矛盾,數以百計的土邦部落各自為政,數十種官方語言數百種各種部落語言使得國民溝通成本高昂。至今印度政府都不能在全國範圍內更緊密的整合動員國民,不能讓全國人民擰成一股繩團結一致搞建設。
並且, 印度與周邊鄰居幾乎關係都不怎麼樣。印度繼承了英國的殖民思維和政治遺產,對於周邊小國存在霸道的思維和行為。印度吞併了曾經是一個獨立的國家“錫金”而成為錫金邦。印度曾經利用斯里蘭卡內部的信奉印度教的恐怖組織泰米爾猛虎組織,來干涉斯里蘭卡內政。印度試圖控制不丹未果,令其敢怒不敢言,干涉其與聯合國各大常任理事國成員建交。印度與尼泊爾在邊界爭端上也不止一次擦出了火,還趁尼泊爾大地震時斷水斷電來威脅人家。與中國的關係就更不用說了。
如今的巴基斯坦可不是小國和軟柿子,也是有核國家。所以印度雖然體量比巴基斯坦大很多,經濟和軍事實力也要強於巴基斯坦,卻只能像現在這樣跟巴基斯坦都鬥嘴皮子打打口水仗。
-
8 # 最喜歡山鷹
印度和巴基斯坦是兩兄弟,為家事打打鬧鬧很正常嘛,旁人的擔心和操心,簡直是多餘的,你也管不著呀,插手去勸,去說,也許還會引起反作用呢。
-
9 # 黃種人9H
核心是宗教矛盾,伊斯蘭教與印度教,因宗教矛盾而分裂成印度與東巴(現孟加拉國)及西巴,克什米爾領土問題是炸藥包。
-
10 # 姜運倉
印度與巴基斯坦的恩怨情仇是複雜的,因而它們不能和平相處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單個國家的主觀因素,也有雙方國家利益的客觀分歧:
從印度方面來說,其對南亞區域霸主地位的追求註定它不可能處理好與周邊國家的關係。在這方面,小編一直認為印度是個奇葩:世界上很多大國一般都要經營一個良好的周邊環境,奉行“免子不吃窩邊草”原則。印度則相反,免子專吃窩邊草,甚至欺壓周邊小國,比如吞併錫金,控制不丹、尼泊爾,干涉斯里蘭卡、馬爾地夫等。當然對巴基斯坦也不例外,雙方至今已進行了三次大的戰爭,至使東西巴基斯坦分治。巴基斯坦畢競是有近2億人口的大國,不會忍受印度的欺凌,抗爭的結果是雙邊小戰不斷。
從雙邊的利益分歧來看,小編認為它們之間最根本的分歧還在宗教,即印度教與伊斯蘭教的分歧,這也是英國當初印巴分治的主要原則。但兩大宗教的人口並不是截然分佈在兩個國家的,這就給雙方帶來了動盪;印巴兩國面上的爭執是克什米爾和查謨,目前雙方各有自的控制區,並在自已的一方佈署了大量軍事力量,一言不和就炮火相向;此外,雙方還存在水源之爭、地緣之爭、對阿富汗政之爭、恐怖勢力的劃分之爭、外部力量之爭等。所以,在短時間內還看不到兩國和平相處的可能性。
-
11 # 北玄武
印巴可謂新仇舊恨糾纏不清,和平之路,你我有生之年恐難見。
其一,領土爭端,印度和巴基斯坦在1947年根據蒙巴頓方案建國後,依據穆斯林多數地區歸巴基斯坦,印度教徒多數地區歸印度這一原則將大部分地區解決了歸屬問題,同時還有一個原則,對土邦也要看土邦“邦主”的意願,願意跟誰跟誰,這樣也將土邦問題解決。但是克什米爾可壞了,根據多數原則,要歸巴基斯坦,但是克什米爾邦主是印度教徒,本來想獨立,但是一看沒可能,就跟了印度,這也符合邦主意願原則,於是,在克什米爾印巴大打出手,幾次印巴戰爭都沒解決這一問題,印巴都聲稱克什米爾屬於自己,並延續至今。這個問題不解決,印巴和解沒有可能。
其二,歷史仇恨,首先是分治時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互毆和互相屠殺,在1947分治之時,大量印度教徒遷居印度,同時大量穆斯林流向巴基斯坦,這個過程中,就發生了大量的大屠殺,男人,女人,小孩,無差別屠戮。在印巴民眾間留下了巨大的裂痕和仇恨。其次,歷次印巴戰爭,己方同仇敵愾,必然造成對對方的憎恨,還有就是1971年巴基斯坦被印度的肢解,這個切膚仇恨,恐怕相當長的時期內會留在巴基斯坦人心中,和解難上加難。
其三,印度從根本上就否認巴基斯坦的存在,在擺脫英殖民者統治過程中,佔少數的穆斯林受到多數派的印度教徒的侵害,於是生髮出穆斯林和印度教徒是“兩個民族”的理論,要求獨立建國,這在穆斯林領袖,也就是後來巴基斯坦國父真納那裡更加系統化,最終催生了巴基斯坦國的產生。而印度教徒則非常難以接受,在整個獨立奮鬥過程中都堅決反對。後來無奈接受蒙巴頓分治方案,但是依舊內心不接受,雖然隨著老一輩印度領導人故去這種否定逐漸淡化,但是其潛藏影響也隱隱發揮著作用,造成印度內心對巴基斯坦的否定,進而加重仇恨,也不願意在領土問題上讓步。“你巴基斯坦本應該都是我印度的,我憑啥把克什米爾讓給你”。
這些原因糾合在一起,剪不斷,理還亂,造成印巴長期不和,不能愉快玩耍。
-
12 # 銘蘇先生
當地時間2月14日,印度中央儲備警察部隊車輛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一高速公路上遭遇恐怖襲擊,據稱已經造成至少44名警察部隊人員死亡。極端組織“穆罕默德軍”宣佈對此次襲擊負責。事件發生以後,印度外長召見巴基斯坦特使,要求巴基斯坦對“穆罕默德軍”採取行動。
襲擊發生後,印度方面認準巴基斯坦是幕後兇手,但巴基斯坦否認任何共謀說法。在恐襲發生後,印度召回了駐巴基斯坦大使,取消對巴基斯坦最惠國待遇,提高200%海關相關稅收作為對巴基斯坦的懲罰措施,莫迪甚至宣稱將採取軍事行動。
此次發生在印控克什米爾的恐襲,引發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國局勢的緊張,印度直接對巴基斯坦實施經濟制裁,巴基斯坦也宣佈召回駐印度大使。其實這只是兩國持續70年衝突的一個縮影,在過去的70多年裡,印度和巴基斯坦關係時而緩和,時而緊張,但是雙方的武裝衝突從未中斷,而克什米爾地區衝突是印巴衝突的具體體現。
克什米爾是“查謨和克什米爾”地區的簡稱,位於印度、巴基斯坦、中國、阿富汗之間,面積約為19萬平方公里。克什米爾問題是英國殖民印度地區的歷史遺留問題,而兩國在克什米爾地區的爭奪既是兩國國力的較量,也是大國雄心的體現。
英國結束在印度地區殖民統治以後,形成了印度和巴基斯坦,印度佔據了南亞大陸的核心地區,巴基斯坦分到了靠近西部邊緣的印度河板塊和東部的恆河三角洲,但是從實力上來看,巴基斯坦顯然比印度弱的多。在印度收回葡屬印度和法屬印度領土,吞併錫金以後,南亞唯一能夠和印度相抗衡的只有巴基斯坦。
雖然有很多因素可能導致印巴衝突,比如領土爭端、民族矛盾、宗教矛盾等等,但是這都不是主要因素。因為即使存在領土爭端,在和平時期也可以擱置爭議;民族矛盾也是可以化解的;宗教矛盾長期會存在,印度境內現在有13.39億人口,而穆斯林也有1.3億人之多,既然印度境內穆斯林可以和印度教徒和睦相處,巴基斯坦為何不可以呢?所以,這些因素可以稱之為歷史遺留問題,但並不是印巴長期衝突的主要因素。
其實印度衝突和對抗來源於對地區領導權的爭奪。印度自從獨立建國以後,印度繼承了南亞大陸的主體部分,然後透過一些列的領土統一政策和戰爭,基本上完成了形勢上的統一。但是印度野心肯定不是做一個偏居一隅的地方小國,而是雄踞印度洋的霸主。所以印度就有恢復英屬印度版圖的野心,但是以印度的實力顯然是吞不下整個巴基斯坦,所以印度在第三次印巴戰爭的時候肢解了巴基斯坦,使巴基斯坦的實力更加衰落。
在此之後,印度繼續對巴基斯坦採取對抗打壓政策,導致兩國長期爆發軍事衝突。巴基斯坦本來自身發展條件就比較差,再加上長期與印度的對峙,使其實力與印度的差距越來越大。印度就是要等到足夠強大的時候再一統南亞大陸,實現印度大一統的夢想。
對於巴基斯坦而言,由於受自身地理條件和資源等因素的限制,巴基斯坦的發展環境比印度差的多。再加上長期與印度對峙,拖累了自身的發展,巴基斯坦依靠自身的實力難以同越來越強大的印度對抗,所以巴基斯坦不得不引進外援。巴基斯坦剛開始與美國一拍即合,美國開始扶持援助巴基斯坦對抗蘇聯支援的印度。但是隨著國際形勢的發展,美國見異思遷,去拉攏巴基斯坦的對手印度,這導致巴基斯坦和美國關係的疏遠。
由於巴基斯坦所處的特殊地理位置,西邊是伊斯蘭教的大本營,所以巴基斯坦大力發展同以沙特為首的伊斯蘭國家的關係,這也使沙特成為巴基斯坦的大金主。東邊是青藏高原,由於當時正值中蘇關係惡化,中國和印度也存在領土衝突,所以中巴合作一拍即合。巴基斯坦在取得外援支援以後,至少在地區戰略上態勢上取得與印度的平衡,使印度不敢對其大動干戈。
印巴長期的軍事對抗,使兩國需要在邊境地區部署大量的軍隊,保持較大規模的軍事力量,這已成為兩國經濟發展的負擔。但是兩國的發展定位不同,巴基斯坦是為了捍衛自己的生存權,而印度卻想著總有一天一統南亞,真正實現自己的大國夢想。在這種不同的國家戰略主導下,兩國的軍事衝突就不可能停止。
-
13 # 打板客老金
老金揭秘:克什米爾問題是印巴之間解不開的結!當地時間14日下午,約有2547名印度中央儲備警察部隊人員乘坐約78輛車從查謨前往斯利那加。一名自殺式襲擊者在當地時間下午3點15分左右突然衝擊了警察部隊的車輛。遇害45名士兵!這次恐怖襲擊被稱為2008年“孟買襲擊”以來最血腥的事件。該爆炸事件讓最近平靜的克什米爾再次被攪動起來!
1947年8月,英華人結束對印度統治的時候,按宗教區分,實行印巴分治,印度教的成立印度共和國,穆斯林聚居的地方成立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當時分東巴,西巴,後來1975年東巴獨立成立孟加拉國),
但故意把一塊克什米爾沒有劃分,讓土邦自己決定;
克什米爾是查謨-克什米爾的簡稱,有兩個土邦國,克什米爾谷和查謨平地,查謨居民信奉印度教,克什米爾居民信奉伊斯蘭教,1846年查謨土邦首領從英國手裡買下克什米爾,但克什米爾的人口數倍於查謨,等於是少數人統治多數人;
在印巴分治的時候,克什米爾地區80%是穆斯林,應該劃入巴基斯坦,但統治克什米爾的土邦首領由於信奉印度教,決定歸入印度,結果引發了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的兩次戰爭!
1947年10月-1949年1月,第一次印巴戰爭,最終在聯合國調停下停火,根據停火線劃分了克什米爾各自控制區;
1965年4月-1965年9月之間爆發第二次印巴戰爭,最終在蘇聯政府斡旋下停火,撤退到1965年8月5日前所在地區,發表塔什干宣言,巴基斯坦承諾在克什米爾問題上部使用武力而用和平手段解決爭端和互不干涉內政的義務;
在此之後克什米爾就成為雙方對峙鬥爭的焦點,經常發生流血事件,但總體上停火線基本沒做太大改動,基本是小規模衝突;
由於至今尚未真正劃分克什米爾,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把大量兵力,物力財力投入這裡,成為雙方的不能退讓的包袱,遇到一點刺激變容易引發一場衝突!這次克什米爾的爆炸同樣擺脫不了宿命,印巴一旦一方出事,便在第一時間譴責對方要對此負責!
爆炸案延續了印巴雙方的死結。 -
14 # 閒看秋風999
除了在阿富汗問題上印度和巴基斯坦有矛盾以外,還有克什米爾,也就是這一次發生自殺式爆炸使印度軍人死傷多人的地區。
今天先說說克什米爾。克什米爾問題由來已久。
下面首先來看看這個克什米爾究竟在哪裡?為什麼存在著爭議呢?
克什米爾位於南亞次大陸西北部,是一塊青藏高原西部與南亞北部交界地區的過渡地帶,總面積大約19萬平方公里,首府是斯利那加。
爭議在於有兩個國家都聲稱對該地區擁有完全的主權;不過現在實際控制卻不是這樣的。克什米爾南部屬於印度管轄,北部屬於巴基斯坦管轄。
克什米爾的東面與中國交界,西面是巴基斯坦,南面是印度,北面是阿富汗。這裡的地形主要是高原和山地,與中國交界的喬戈裡峰海拔8611米,是世界第二高峰。
古代的克什米爾曾是古印度思想的交匯場所,佛教和印度教在克什米爾都非常興盛。14世紀的時候,伊斯蘭教徒來到了這裡建立了賽義德王朝。
19世紀的時候,克什米爾地區還相對有一些一獨立性,但這裡先後出現了杜蘭尼王朝、莫臥兒帝國、大清帝國和錫克帝國官員的統治。
克什米爾峽谷地區土壤肥沃,是克什米爾人口最密集的地區,居民主要為穆斯林,查謨的居民主要為印度教徒。
截至2010年,克什米爾地區約43%的領土由印度管轄。它控制著查謨、克什米爾山谷、拉達克和錫亞琴冰川。印度的領土主張遭到了巴基斯坦的反對。
巴基斯坦控制著該地區大約37%的領土,即阿扎德克什米爾和吉爾吉特巴爾蒂斯坦。克什米爾目前剩下的20%屬於中國管轄,大部分是無人區。
目前的“印巴”衝突主要在發生在克什米爾峽谷地區。克什米爾叛亂分子和印度政府之間衝突的根源是圍繞地方自治的爭端,以及要求自治。
在1970年代末以前,克什米爾的民主發展是有限的,到了1988年,印度政府實行的許多民主改革都已取消。此後,表達不滿的非暴力渠道受到限制,最後導致了支援暴力脫離印度的叛亂分子急劇增加。
1987年,一場有爭議的州選舉為叛亂活動製造了催化劑,導致該州的一些立法議會成員組成武裝叛亂組織。1988年7月,一系列針對印度政府的示威、罷工和攻擊開始了克什米爾叛亂。
雖然克什米爾的動亂造成數千人死亡,但是近年來衝突造成的傷亡已經減少。自1989年以來,為表達克什米爾與印度政府,特別是印度軍方之間的爭端和不滿而發起的抗議運動一直活躍在克什米爾地區。
2008年舉行的選舉被聯合國難民事務高階專員公署普遍認為是公平的,儘管分裂主義武裝分子呼籲抵制選舉,但投票率很高。
但是在2010年,當地青年被指控與安全部隊發生肢體衝突,引發騷亂,成千上萬的年輕人向安全部隊投擲石塊,焚燒政府辦公樓,襲擊火車站和公務車輛,暴力活動不斷加劇。印度政府指責分裂分子和巴基斯坦激進組織虔誠軍煽動了2010年的抗議活動。
2014年克什米爾舉行的選舉見證了26年來最高的投票率。然而,分析人士解釋說,克什米爾的高投票率並不是克什米爾人民對印度統治的支援,而是大多數人把票投給食品和電力等日常事務。
印度查塔姆研究所國際事務智庫進行的一項民意調查發現,在克什米爾谷地,支援獨立的人在各個地區的比例在74%到95%之間。
克什米爾谷地是印度克什米爾地區穆斯林佔多數的反叛活動中心。然而,在主要信奉印度教的查謨和信奉佛教的拉達克,支援留在印度的人非常多。
據學者說,印度部隊對克什米爾平民犯下許多侵犯人權和恐怖行為,包括法外殺害、強姦、酷刑和強迫失蹤。武裝分子的罪行也發生過,但其規模比不上印度軍隊。
根據大赦國際的資料,截至2015年6月,在克什米爾地區部署的印度軍隊中,沒有一名成員因侵犯人權而在民事法庭受審,儘管軍事法庭也曾關押過一些人。
克什米爾加入印度是暫時的,以全民投票為條件,因此它具有不同於印度其他邦的憲法地位。2015年10月,克什米爾高階法院表示,第370條是“永久性”的,克什米爾不像其他王權國家那樣與印度合併,而是根據印度憲法保留特殊地位和有限主權。
-
15 # 今古達觀
印度的打擊如期而至:2月26日多架戰機越境投下一噸炸彈,摧毀了巴控克什米爾地區印度“復仇”(對2月14日印度軍警遇襲死亡40餘人事件)目標營地。一石激起千層浪,印巴關係急轉直下,大有針鋒相對戰火重燃之勢。其實印度的強硬打擊其來有自,並不是大姑娘上轎頭一回,“烏里事件”可為佐證。2016年,印度政府認定“穆罕默德軍”武裝人員襲擊了在印控克什米爾烏里鎮的印度軍營。為給被殺害的20名印度士兵報仇,幾周後,印度總理莫迪下令對巴控克什米爾的疑犯組織據點實施了跨境軍事打擊。目前以該事件為內容改編的電影《外科手術》,正在印度熱映。
印度軍機摧毀的地貌
由此看來,印巴的紛爭非止一日,未來還會起起伏伏——因為血海深仇的種子早就埋下,不共戴天的潘多拉魔盒隨時會開啟。
——殖民統治埋下禍根印度和巴基斯坦原屬一個國家,位於南亞次大陸,與中國、緬甸、阿富汗、伊朗等國相鄰,長期為英國殖民地。英國的殖民統治壓迫,引起了印度人民的多次起義和武裝鬥爭,追求獨立和自由的腳步一刻不曾停歇。
二戰爆發後的1942年,英國政府曾答應戰後給予印度獨立。但以時任首相丘吉爾為首的英國政府一直反對印度獨立。1941年8月14日發表的《大西洋憲章》雖然明確宣佈:“尊重各民族自由選擇其所賴以生存的政府形式的權利。”但丘吉爾卻於9月9日發表宣告,把印度、緬甸及英帝國的其它部分排除在《大西洋憲章》的實施範圍之外。這是英國殖民者為了達到“分而治之”目的的政策延續,因之竭力在印度各民族、各教派、各黨派之間,進行挑撥離間,製造分裂,印度各民族、各宗教、各個政治派別之間的仇恨進一步加深。
——建國理念千差萬別英屬印度多年的殖民統治,導致印度的上層社會普遍接受英國的西方化教育及西方政治影響。1885年,印度人成立了第一個政黨“國民大會黨”(或稱國大黨),並於1892年頒佈印度議會法,建立地方自治機關和地方行政區,選舉範圍擴大到印度人。1906年成立了由穆斯林組成的“全印度穆斯林聯盟”(或稱穆斯林聯盟)。1931年穆斯林省份各省首字母組成了單詞“巴基斯坦”作為穆斯林地區的統一稱呼。國大黨領袖尼赫魯和穆斯林聯盟領導人真納,早先都是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戰友,然而由於政治理念和宗教信仰的不同兩人漸漸愈行愈遠,最終決裂反目成仇。尼赫魯的理想是印度獨立後建立一個統一的國家,但由於國大黨在制憲會議的優勢地位,真納轉而謀求建立一個獨立的穆斯林國家。其間兩派的紛爭導致了大規模的流血衝突,就連英國殖民統治者都無可奈何,一直致力於國家統一對穆斯林友好寬容的“聖雄”甘地,竟然招致了殺身之禍。
1947年6月,無可挽回的印巴分治“蒙巴頓方案”公佈,印度被分割成三大塊:(1)巴基斯坦國,包括西巴基斯坦和東巴基斯坦,人口7千萬;(2)印度聯邦,包括英屬印度的其餘部分,人口2.25億;(3)王公土邦562個,佔印度面積2/5,人口8.1千萬,在政權移交後享有獨立地位,但可參加印度或巴基斯坦。1947年8月印、巴正式分治,各自宣告獨立,結束了英國在印度190年的殖民統治。
——宗教矛盾勢同水火印度教派眾多,但主要以印度教、穆斯林和錫克教為主。 印巴分治後,西部的旁遮普地區和東部的孟加拉地區被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國分割。在這兩個地區,居住在印度教徒地區的伊斯蘭教徒和伊斯蘭教地區的的印度教徒、錫克教徒,各自向相反地區逃亡,其中很多都是強制遷移淪為難民。如此短時間內的大規模人口流動必然引發大混亂,特別是在旁遮普地區,伊斯蘭和印度教徒之間發生了難以計數的屠殺和報復,同時禍及無辜。據學者研究,最保守估計也有至少50萬人在衝突中喪生,一千二百萬人無家可歸。
這樣的宗教仇恨刻骨銘心,至今的印巴關係都禍延子孫,記憶尤深。
——克什米爾爭端激化印巴分治後,漸漸大多數土邦加入了印度。但原北部土邦克什米爾歸屬未定,致使印巴兩國曾於1947年10月至1949年1月和1965年9月發生兩次大規模武裝衝突。但由於印度堅持克什米爾是“印度聯邦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與巴基斯坦互不相讓,導致克什米爾問題經年已久,終成懸在印巴兩國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克什米爾恐襲案,就是歷史和現實矛盾激變的爆燃產物,就是印巴雙方爭奪南亞地區領導權難解死結的刺目呈現,印度的越境打擊更是推波助瀾火上澆油。
南亞的和平風雨欲來,民眾的福祉何以保全?!
-
16 # 洞見報告
印度和巴基斯坦是南亞地區的兩個大國,半個世紀以來,這兩個國家發生過三次戰爭,小衝突從未中斷。至於箇中緣由,我覺得主要是有兩方面。
第一、宗教原因。印度和巴基斯坦本是同一個國家,但它們有兩種不同的宗教:印度教和伊斯蘭教。在被英國殖民統治之後,有意識利用兩個宗教的矛盾,採取“分而治之”政策,以分化民族抵抗力量。從此,兩個宗教矛盾日益加深,衝突也隨之加劇。
第二、領土原因。這裡涉及到客什米爾的爭端問題。自從1947年印巴兩國獨立後,客什米爾都成為了一個爭端的導火線。雙方為了爭奪客什米爾的主權,發生了第一次印巴戰爭,再到後面的第二次、第三次印巴戰爭。
三次戰爭的發生,讓雙方視對方為死敵,兩個國家成了世仇,再加上宗教問題,所以就造成了印巴兩國半個多世紀的恩怨了。
-
17 # 風吹6700
越南,印度都是歷史上稱霸南亞的主兒。“支那”的版圖恨不得都是印度的。這一點上支援巴鐵。也有沒膽認慫的,印度北邊的都是。尼泊爾算是好的了,好歹成國。
-
18 # 蜀北一
在農村,老一輩人常常因為爭奪田間地頭那巴掌大塊土地而鬧得不可開交,甚至是反目成仇!
好的是因為如今的年輕人都不願意種地,所以才不去計較那些得失,農村也少了許多沒必要的吵鬧與矛盾!
兩戶人家如此,兩個國家更是這樣,且國家間並不會因為說年輕人不願意種地就將土地拱手讓人!而巴基斯坦與印度間之所以不能和平共處,最主要的原因也在於土地,在於克什米爾地區的歸屬問題上!
克什米爾本是英國殖民統治下的一個土邦,在1947年印巴分治時,《蒙巴頓方案》中並沒有明確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
這就給印巴兩國日後的矛盾與爭端埋下了伏筆,或者說是一顆定時炸彈更為適合!
克什米爾面積達16萬平方公里,人口1600多萬,在這眾多的人口中,又分為了穆斯林信徒,印度教信徒與佛教信徒!由於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一直沒有定論,因此,生活在克什米爾的伊斯蘭信徒希望克什米爾歸屬巴基斯坦,而生活在此的印度教徒則希望歸屬印度,由此,克什米爾地區的印度教徒與伊斯蘭教徒最先產生分歧與矛盾!
1947年,克什米爾地區的伊斯蘭民眾率眾發動武裝起義,妄圖透過武力迫使克什米爾當局歸附巴基斯坦,但克什米爾地區的印度教徒隨即尋求到印度的支援,印巴兩國相繼介入,第一次印巴戰爭爆發!圍繞著克什米爾地區的歸屬問題,印巴兩國間爆發過多次大規模戰爭,小規模衝突更是不斷,直到今天,兩國邊境附近依舊不太平!
可以說,印巴兩國間的矛盾,主要就是由克什米爾地區的歸屬問題引起的,克什米爾地區的歸屬問題一天不解決,兩國間的關係就不可能真正的緩和!
再一個就是印巴兩國在獨立之後,都有當地區強國的雄心壯志,印度更是以英國在南亞地區繼承者身份自居,妄圖獨霸南亞地區!
因此,巴基斯坦的強大,是印度不願意看到的,一句話,在印度的嚴重,南亞地區不允許有這麼牛 比的存在!
因此,為了限制和削弱巴基斯坦,印度在1971年以支援孟加拉國獨立為由,發動了第三次印巴戰爭,最終,巴基斯坦戰敗,印度成功將巴基斯坦肢解為兩個國家!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但很不幸的是,巴基斯坦與印度怎麼看對方都是看不順眼的,再加上兩國間在克什米爾地區的歸屬問題,因此,兩國的關係,並不容易輕易和解!
期待您的關注與支援,十分感謝!
-
19 # 五班長
很多人都認為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衝突,只是克什米爾問題造成的,持這種觀點的人把問題看的太簡單了,如果僅僅為了領土糾紛,兩國不至於積怨那麼深,兩華人民也不至於有那麼大的恩怨,克什米爾只不過是導火索,更深的原因是印巴分治時所結下的仇恨,甚至在分治之前,就已經互為仇敵了,如果不互為仇敵?何必要分治呢?,兩國不和歸根到底是由於宗教信仰產生的,一涉及到宗教問題,事情往往就變的複雜起來,就像中東的以色列和阿拉伯的矛盾一樣,你說以色列放棄戈蘭高地能同敘利亞和好嗎?,如果能和好的話?,猶太教和伊斯蘭教的矛盾也就解決了,顯然這是不可能的,同樣的道理,即使最終解決了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兩國仍然不會和睦相處。
在歷史上根本沒有印度和巴基斯坦這兩個國家,有的只是印度次大陸這個地方,所以也不存在克什米爾歸屬問題,1849年,英國佔領了印度次大陸,印度次大陸人民為了反抗英國的殖民統治,於1885年成立了國大黨,1906年成立了穆斯林聯盟,國大黨是以印度教和錫克教佔多數的黨派,而穆斯林聯盟是純伊斯蘭教信仰的群體,兩者由於利益訴求不同,要達到的政治目的不同,所以在1946年脫離英國殖民統治建國時,領導層發生了重大分歧,英國派出內閣使團從中調解未果,從而爆發了群眾相互間的第一次大屠殺,這就是如今印巴矛盾的最初由來,根本的原因是由宗教信仰不同產生的。
1947年2月,英國改派蒙巴頓任印度總督,6月公佈了印巴分治的“蒙巴頓方案”,8月在印度次大陸成立了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國家,由於蒙巴頓宣佈從實施分治到實際分治只有兩個月的時間,各所屬地的群眾根椐自身教派的不同而選擇國家,歸印度管轄的穆斯林要遷往巴基斯坦,歸巴基斯坦管轄的印度教徒和錫克教徒要遷往印度,短時間內大規模人囗流動造成了大混亂,從而導致兩大教徒間發生了難以計數的衝突、暴動、屠殺和報復,估計至少有50萬人因此而喪生,數百萬人殘疾,一千二百萬人無家可歸,因此兩國間的仇恨已根深蒂固。
由於宗教分歧導致失去家園,相互仇殺,這種怨結是無法解開的,它已注進了神聖的宗教之中,克什米爾戰爭只是兩國仇殺的戰場,即使沒有克什米爾問題,兩國也不會和解。之所以因為不能和解,所以巴基斯坦才會轉向同中國建成巴鐵關係,因為中國與印度存在領土爭端,1962年中印爆發過戰爭,所以中巴友好,即符合中國的利益,也符合巴基斯坦的利益。1963年,巴基斯坦主動歸還了中國5800平方公里的土地,這一舉措引起了印度不滿,你說巴基斯坦歸還我們土地與印度何干?印度為何要說三道四從中作梗呢?就是因為印度還把巴基斯坦看成是自己的領土,所以印度要想方設法支解巴基斯坦,最終一塊一塊收復,東巴基斯坦也就是現在的孟加拉國的獨立,就是在印度支援下成功的,你說巴基斯坦怎麼可能與印度和睦相處?,所以我的結論是無論從國家層面還是宗教因素以及人民情感而言,兩國都是不可能和睦相處的,不知您怎麼認為?歡迎討論。
-
20 # 黃金時代當家
一、印度教徒恭奉牛為神明,不吃牛肉卻吃豬肉;巴基斯坦穆斯林伊斯蘭教徒恭奉豬為救命恩人,不吃豬肉卻吃牛肉。兩個人類種群宗教習俗根深蒂固。吃牛肉、吃豬肉引發民間種族械鬥是常有現象。
二、印度武裝暴力佔領穆斯林土邦王公自願加入巴基斯坦的海得拉巴領土23萬多平方公里。單邊否決土邦王公自願加入巴基斯坦國申請權。等同廢止印度教徒土邦王公自願加入印度申請權。
三、印度武裝佔領克什米爾領土17萬多平方公里,暴力戒禁否決穆斯林伊斯蘭教徒自願加入巴基斯坦申請權。
四、印度人口膨脹,妄圖往克什米爾大批移民。這種英國殖民地武裝侵略,遭到穆斯林伊斯蘭教徒強烈抵抗。
回覆列表
其實,印度和幾乎所有周邊國家都不能實現和平相處。
印度吞併了曾經是一個獨立的國家“錫金”而成為錫金邦。
印度曾經利用斯里蘭卡內部的信奉印度教的恐怖組織泰米爾猛虎組織,來干涉斯里蘭卡內政,最後反被泰米爾猛虎組織的人刺殺了其前總理拉吉夫·甘地是又一不消停的例子。
印度控制了不丹,令其敢怒不敢言,干涉其與聯合國各大常任理事國成員建交。
印度與尼泊爾在邊界爭端上也不止一次擦出了火,還趁尼泊爾大地震時斷水斷電來威脅人家。
與中國的關係就更不用說了。除了與印度,中國已經解決了所有周邊鄰國的陸地邊界線的問題。
印度與別的國家發生爭端時,很明顯是崇尚拿拳頭說話的。其周邊國家個頭都比它小,總體實力比它弱得多,
但碰上了巴基斯坦就不那麼好辦了。巴基斯坦可不是一個弱國。
雖然印度曾經設法分裂了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是原東巴基斯坦。但巴基斯坦在這個問題已經認栽了,構不成和平障礙。
這兩個國家的和平障礙,說實在的只是克什米爾問題。
其實只是一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問題。
如果印巴之間的邊界談判,能像中俄之間那樣理性友好,其實也沒有什麼談不攏的。
是巴基斯坦無法談判,還是印度難以談判?
我們從印度過往的種種歷史來看,這個國家始終處於過分的亢奮與躁動,它還沒有真正明白和平的可貴,睦領友好的必要性。
鄰國之間很少沒有矛盾的,但成熟的國家都善於處理這些矛盾,但印度顯然不是這樣的。
國家與人一樣,有成熟與不成熟。始終不成熟,終究需要被教訓到成熟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