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楊角風發作

    肯定會失敗,翻遍整部世界史,凡是指望外人調停的,都是引進了餓狼!

    1894年,隨著日本在朝鮮戰場的步步逼近,清朝廷終於打起精神,全面應對:

    一方面應對慈禧太后的六十大壽,一方面派人去找西方列強調停,另一方面則是積極備戰,以應對日本的貿然進攻。

    由於李鴻章把希望都壓在了西方列強調停上面,所以,積極備戰這方面就弱了一點。

    西方列強也進行了調停,那麼為什麼日本人還是發動了甲午戰爭?

    一、

    面對即將到來的戰爭,清廷內爭議也比較大,除了主戰且速戰的光緒帝和主和的李鴻章兩派外,其實還有一派,那就是以張之洞為首的死戰派。

    其實整個甲午戰爭期間,張之洞是給錢、給人、給槍彈,一心想讓清軍打勝。甚至得知李鴻章赴日本簽約時:

    “三次電奏,力阻和議!”

    在得知李鴻章還是跟日本人簽約之後,氣得連發電給朝廷:

    “遷都太原、廢約再戰!”

    至於廢約理由,張之洞都想好了,則是講李鴻章:

    “傷重昏迷之際,李經方等冒昧應允!”

    至於李鴻章怎麼處置,他也想好了:

    “明正典刑,以謝天下!”

    二、

    現在想來,張之洞的建議還是相當靠譜的,只是當時的朝廷一門心思快速求和,也就沒把張之洞的建議當回事。

    張之洞更是氣憤的不行,甚至警告了光緒帝和慈禧太后,你們要留下後世罵名嗎?

    “坐視赤縣神州,自我而淪為異域,皇太后、皇上將如後世史書何?”

    幸虧張之洞是慈禧太后寵臣,換別人,腦袋早就掉了。

    李鴻章在主導調停,找的是俄國人和英國人,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用利益做交換,期待他們來調停。

    三、

    既然以夷制夷理論上是可行的,為什麼最後這些西方列強卻沒能阻止日本的侵略步伐呢?

    其實很簡單,李鴻章能想到以夷制夷,難道人家就想不到以中制日,或者以日製中,或者是以日製俄,或者在以中制俄……

    當時李鴻章能找的西方列強無外乎幾個選擇:

    一是當時跟清朝走得比較近的英國,北洋水師一大半的軍艦都是訂購於英國;另外則是跟日本有利益衝突的俄國,又是鄰國,甲午戰爭的結果會影響到俄國的利益;再有就是其他西方列強了,包括美國、德國、法國等等。

    由於當時北洋水師號稱世界第九,西方列強普遍認為,日本聯合艦隊是打不過北洋水師的。再加上清廷自剿滅太平天國之後,接連幾次對外戰爭,都是勝利,也讓他們錯誤估計了形勢。

    一開始俄國是信誓旦旦答應李鴻章,要調停的,讓日本和清軍同時在朝鮮撤兵,並有一種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態勢。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迷惑了李鴻章,使得他把希望都寄託到俄國人身上,而沒有積極備戰。

    俄國人想法也很簡單,由於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他們跟清政府簽訂了《璦琿條約》,剛剛吞併了外興安嶺等大片領土,還在消化中,鐵路也沒有鋪好,勢力暫時達不到這個位置。

    他希望的是拖時間,在自己沒有辦法控制遠東地區前,日本不要插手,所以,俄國一開始態度是強硬的,反對日本出兵,並建議清軍和日軍同時在朝鮮撤軍。

    顯然,俄國的主張,被日本一口回絕了,並表示這是日本跟中國的事,第三國不許插手!

    四、

    所以俄國這個紙老虎,一下子就被日本捅破了,也強硬不起來。而且他們一想,自己要想控制遠東,最好是日本和中國兩敗俱傷,這樣自己坐收漁翁之利。

    只是,他沒有想到,清軍真的不堪一擊,更不會想到十年後,自己也會敗於日本之手,也算是養虎為患了。

    另一個嘗試調停的是英國,他擔心的是日本人進入中國,會影響到自己的利益。在調停的時候,得到了日本人肯定不會傷害其利益的保障後,也就沒有動力了。

    再加上當時中國跟俄國走得近,英國跟俄國又有利益衝突,他不希望看到這個結果,反而希望日本能進入,牽制一下俄國。

    在這種情況下,英國不僅沒有調停,反而在甲午戰爭前跟日本簽訂了《日英航海通商條約》,把自己的利益跟日本捆綁在一起了。

    當時清政府,為什麼要用英國的商船“高升”號運兵,其實就有硬拉英國下水的意思,只不過日本根本不管你那一套,還是衝這艘商船開了火。

    其他國家,也就只剩下口頭喊喊了,提出抗議,但並沒有進一步落實的方法。畢竟他們在中國的利益,還沒有日本的大,沒必要真的惹惱日本。

    其實李鴻章真的太天真了,如果他能穿越到現在,好好地讀讀歷史書,他就會明白。指望西方列強調停,就像一隻羊向老虎求助,有獅子要吃自己,老虎阻攔獅子吃羊,並不是因為要保羊的命,而是擔心自己吃的肉少了。

    事實也驗證了這一點,西方列強打死也沒有相信,清政府會敗的這麼慘,而日本又會如此貪婪。就像自己養了很久的一頭肥豬,竟然被跑過來的一隻野狼給叼了,最後悔的當然是俄國。

    五、

    日本要割讓遼東半島,這可要了俄國的老命,他可是覬覦這個地方很久了。當時清政府就給他們講過,調停成功,會在東三省上給予俄國一些利益,沒曾想這些利益都被日本拿走了。

    於是俄國聯合法國和德國,把軍艦開到了日本附近海上,俄國在西伯利亞還準備了五萬軍隊,時刻準備跟日本人開戰。

    這種情況下,日本只得退還了遼東半島,但也讓清政府增加了三千萬兩的“贖遼費”,此事才告一段落。

    但俄、法、德前來調停,可不是白來的,沒有油水,誰捨得開軍艦啊?

    俄國跟清政府簽訂了共同防禦條約,約定一旦跟日本開戰,清政府則無條件開放所有港口,同時在東三省,俄國可以修鐵路,還享有行政司法權。

    德國也趁熱打鐵,打著退遼有功,逼迫清政府租借漢口,同時簽訂《膠澳租界條約》,等於整個山東省納入了德國勢力範圍。

    還有法國,曾經被清政府打敗的國家,這次也捲土重開,簽訂一些列條約。等於是把廣東、廣西、雲南三個省都納入了他的勢力範圍,胃口之大,令人心寒。

    日本、俄國、法國、德國都因甲午中日戰爭獲得了好處,其他西方國家更是眼饞的很。調停沒有成功的英國也來湊熱鬧,強租新界,還把整個長江流域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

    所以,長點心吧,不要期望西方列強會真心關心中國的人民,如果他們真有憐憫心。那就沒有印第安人的逃亡,黑人奴隸的販運,日不落帝國的榮耀,猶太人的屠殺,波蘭人的眼淚……

    即使是現在,也不要出現李鴻章式的人物,希望西方主持正義,他們不過是穿著羊皮的狼而已,回過頭來就把國人吃掉了!

  • 2 # RV皇帝

    首先,1894年,接近20世紀,那個時候俄國和日本仔東北亞矛盾重重,希望透過清朝壓制日本,使得俄國在東北亞利益最大化,其次,清朝透過洋務運動慢慢成為帝國主義列強,,清朝再次東亞最強大的國家,英國希望透過日本來遏制清朝的發展,使其在華利益最大

  • 3 # Anren1207

    其實是日本的軍事勢力猛烈爆發,已經進入世界軍事強國的行列。這一邊大清國還瞧不上他,日本人氣的夠嗆,都想拿大清國試試自己的勢力,特別是大清的海軍日本人恨的牙癢癢的。

    另一方面,日本其實已經瞧不上英俄這些國家了,在太平洋海域開始有大海軍的感覺了,有這樣的想法“你們敢管我,我讓你們吃不了兜著走”。

  • 4 # 曹老師xixi

    這個問題太簡單了,因為各帝國主義列強國家心懷鬼胎。

    自鴉片戰爭開始歐美列強轟開了古老中國的大門,人人都想在中國分一杯羹,後來清廷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經濟軍力秩序突飛猛進,尤其是剿滅太平天國以後,又收復新疆,擊敗法國遠征軍,一度讓歐美列強不敢輕易的對清廷肆無忌憚。歐美列強需要這樣的清朝嗎?顯然不是,他們需要的是一個羸弱的清廷,一個能被他們掌控的清廷,他們為什麼要為中日戰爭調停,除非利益於他們。

    可惜李鴻章怎麼就不明白這個道理呢?總是幻想著“以夷制夷”,用談判解決一切問題,難道不知道“弱國無外交”嗎,李鴻章搞經濟確實是一把好手,談判也是一個老手,但是戰略眼光確實不行,從收復新疆主張放棄,到琉球被佔主張不問,中法戰爭主張妥協,北韓問題拒絕郡縣化,到中日戰爭主張避戰。他的想法其實無非就是想不戰而屈人之兵,不僅能保住自己的艦隊,也能保住幾十年洋務運動的發展成果,但殊不知日本已是猛虎在山肥肉必得。

    講那麼多,關於調停的原因很簡單,沙俄的目的是不希望有一個強大的鄰居(清朝),清朝經濟軍力衰退後可以趁機佔領早已垂涎三尺的東三省,正好日本做出頭鳥,能揍過清朝最好,揍不過也不影響什麼。英國同樣不一樣清廷強大,由於英國遠在歐洲,與沙俄不同,英國需要亞洲再出現一個國家能制衡清朝,不至於清朝一家獨大,看來看去聯合沙俄不靠譜,那就日本不錯,也一樣日本能打過清朝,那就實現目的了,打不過也不影響什麼。

    但若是調停了,日本起不來,清朝繼續發展,列強的利益誰來維護,回頭再來一次伊犁談判,中法戰爭,列強誰也受不了。

  • 5 #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讓我們簡單回顧一下當時調停的經過,我們會發現,中日之間當時在外交能力上的差距有多麼明顯。

    英俄都希望制止中日開戰,對大清十分有利

    甲午戰爭爆發前,中日之間的基本態度是:大清想和平解決;日本下定決心想抓住機會開戰。

    在劍拔弩張之際,李鴻章找到了英俄,希望他們能協助調停。

    就當時的情況來看,英俄都有很強的意願來制止中日開戰。

    當時世界政治的基本格局是英俄爭霸。兩國在亞歐大陸各處明爭暗鬥。

    對於遠東地區,他們也都有各自的算盤,而當時中日之間開戰是看起來是不符合他們利益的。

    首先是俄國,俄國在當時一直想染指遠東,可是,此時西伯利亞鐵路未通車,俄國直接到遠東的投放能力十分有限。此時,他們希望中日之間互相制衡,如果其中某一方在戰爭中取勝,俄國日後干涉北韓或中國東北的難度都將大大增加。(事實上,後面的歷史也說明了這點判斷不虛)。

    其次是英國,一方面,英國十分擔心中日之間的開戰使得俄國坐收漁翁之利。另一方面,此時英國在中國的控制力很強,利益很多,他們既希望利用中國對北韓的宗主國地位,藉此控制北韓海關(當時中國海關由英國赫德掌握),又害怕戰爭破壞遠東的環境。因此,英國傾向於在遠東依靠中日同盟抵制俄國。

    因此,英俄都傾向於反對開戰,這對一心想求和的大清來說,無疑是有利的。

    中日外交戰略上的差距

    此時,大清的外交戰略依然是單純建立在古老的“以夷制夷”上的。

    李鴻章希望利用英俄都害怕對方憑此事件獲取更大影響力的心理,“激將”英俄爭相調停。

    李鴻章是當時大清最有外交才幹的人物。長期奉行“以夷制夷”,借力打力,一度有一定效果。

    因此,他先與俄國溝通,在獲得俄國願意調停的承諾後,又讓英國出面干涉,“此好機會,勿使俄得獨鞭”!

    而日本此時的外交戰略十分簡單、清晰。他們確定一邊倒,不管俄國的態度,只要英國不反對日本開戰就可以了!

    調停過程中的博弈,日本完勝

    調停的過程,把當時雙方外交能力的差距徹底體現了出來。

    一開始,英國提出的建議是“各自撤軍”。這個要求得到了清朝的認可,但被日本所不接受。

    日本反覆強調“北韓和日本太近了,北韓不斷地混亂,對日本有很大的威脅”!

    除了在表面立場上扯皮,在本質問題上,日本內部制定的外交對策是:“使英國相信中國沒有能力維持北韓局面,無力抵禦俄國”。

    因此,在這個基礎上,提出了一個貌似“公允”的方案:中日一起協助北韓進行“內政改革”,確保北韓的“領土與主權完整”,顯然,日本想利用中國和北韓宗藩關係缺乏近代國際法支撐的弱點,挑戰大清在北韓的宗主權。

    這個要求,大清當然是不能接受的。

    於是,日本藉此“大清拒絕我和平建議”為詞,把談判無進展的責任推給大清。

    在英國的努力下(可見英國也確實擔心中國無力獨自抵制俄國勢力的介入),大清最後認為這個問題可以談,但是,堅持認為“應該先撤軍,再談北韓改革”,日本當然不願罷休,藉口一旦退軍,談判必遙遙無期,堅持先改革,再撤軍。

    談判陷入僵局,但英國此時強烈反對開戰,日本也一時不易動手。

    但是,隨後發生的事情,徹底打破了僵局。

    事實上,日本也有效利用了清日外交爭端,推動玏“修約”程序。

    日本曾和英國強調“俄國曾提出合作協議,被我們拒絕。因此,大清比我們更傾向於接受俄國的調停”!顯然,日本一直爭取把誇大清俄關係,促使英國儘快在大清和日本之間做出最終選擇。

    英國和日本的“修約”談判完成,雙方簽訂了《英日通商航海條約》,這是一份比較全面的條約,明確了不得損害彼此貿易利益。

    在此次簽約過程後,英國和日本達成了一個協議,即使中日開戰,日本也不得把作戰區域擴大到上海地區,因為“通訊中斷對我商業傷害極大”。英日,顯然是找到了“共同利益”。

    此後,英國與日本越來越近,發展到英日同盟關係。最終,大英在二戰中自食其果。

    在這次修約後,英國逐漸改變了立場。

    英國,儘管依然不希望戰爭爆發,給俄國可趁之機,但因為自身在華利益已得到基本保障,在調停中逐漸傾向於說服大清接受談判條件。

    隨後,英國提出了新的方案。希望清朝和日本各自往後退一退,但不必退出北韓。清朝佔據北部,日本佔據南部,中間留出緩衝地帶來,這樣既能避免衝突,又能不給俄國可趁之機。

    但是,修約後的日本,已經打消了後顧之憂,他們已經認識到,在利益得到保障的前提下,英國不管表面上怎麼嚷嚷,都已經不可能對中日爭端進行實質性的干涉了!

    因此,在大清表示出明顯讓步的情況下,他們又提出了新的條件:“北韓大典,中日都要參加;北韓再有什麼不當行為,需要中日兩國一起勒令改變”等等。

    這些顯然都是大清無論如何不可能“不經一戰”就接受的強盜條款!

    隨後,就在談判沒有破裂的情況下,豐島突襲清軍,拉開了戰爭序幕!

    此次外交戰,是當時中日學西方的一張答卷。

    在這次外交競爭中,大清與日本之間的差距,就是古老的“以夷制夷”思想與近代的“各國均以國家利益”為導向的成熟外交思想之間的競爭。

    大清看出英俄彼此都不希望中日開戰這個機遇,試圖利用“激將”法刺激各國爭相調停。同時,在外交說辭中,僅僅在“彼曲我直”的單一緯度上與各國交流,沒有洞悉中英、英俄、英日等關係的本質。

    這在古代,依靠這種縱橫之術,穿梭帝王之間,效果非常好!

    古老的縱橫之術並沒有過時,但如不能對近代國際關係進行深度理解,怎麼可能收到當初蘇秦、張儀一樣的效果呢?

    可是,到了近代社會,各國的外交政策都十分成熟的情況下,外交已經演變成複雜的利益交換遊戲。

    而日本,卻明確意識到,在當時紛繁的各國中,“獲取英國對日本的支援”是當時外交工作的節點。並透過其他緯度上積極與英國尋求共同利益。並敢於在各國依然沒有放棄調停的情況下,深刻洞悉各國態度的本質,發起戰爭。

    這次外交爭端,是中日之間在19世紀下半葉向西方學習的又一張答卷。

    大清,雖然認識到了當時近代文明的先進之處,但依然僅僅只是建立在“船堅炮利”的模仿上,僅僅在機械等方面學習西方。在政治、外交等方面都依然採取古代方式進行操作。尤其是外交方面,大清對於駐外公使這種基本的外交工作都十分抵制,“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始終不願從根本上放棄“天朝大國”的幻想。

    而日本,不但在軍事、工業上積極學習,在政治、外交等各方面也都深度學習西方。同時,縱觀日本在近代的外交風格,詭譎異常,又有幾分東方古老的詭詐縱橫之術。

    因此,在這次外交活動中,大清步步被動,而日本,則始終戰略清晰,行動得當。

    只學皮毛,不進行深度學習,勞而無功

    只學皮毛,不進行深度學習,看似“中興”,終究經不起考驗。

    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又何嘗不是如此?許多企業,去參觀盒馬鮮生,學習他的客戶體驗,學習他的營銷策略,卻不能從頂層設計、商業邏輯上深度學習,僅僅只是對著模仿,結果,學習“先進”,卻使自己成了“先烈”!

    要學,就要認真地學,有深度地學,否則,反而有害無利。

  • 6 # 帝國中興

    李鴻章讓英國和俄國調停是弱國的無奈選擇,也是錯誤的選擇。讓別的國家來調停爭端那他們也不可能白白的幫忙,一定會做出自己利益要求。調停也是晚清歷史上最為重要的外交手段,第二次鴉片戰爭清政府請美國和俄國調停,中法戰爭清政府又請英國和俄國調停,這是李鴻章所奉行的“以夷制夷”的策略決定的,這個策略是以中國歷史上的戰國時期的合縱連橫和當初西方流行的均勢論相結合而提出來的。

    開戰以前李鴻章首先請求俄國調停中日之間的爭端,俄國提出的條件是:希望清政府能夠允許他們在東三省通商,修築鐵路,互通有無,在東三省派遣管理人員為東三省的發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同時可以加深中國和俄羅斯之間的友誼。俄華人提出的條件在現在看來簡直就是笑話,什莫互通有無?提供幫助或是加深友誼簡直就是一派胡言。他們對東三省富饒的土地早就垂涎已久,完全就是藉助清政府請求他們調解中日爭端的機會變相的把東三省侵佔。

    相較於俄華人提出的要求英華人則是溫和得多了,他們主要提出:希望清政府能夠允許大英帝國擴充套件在長江一帶的利益,可以幫助大清國在長江流域發展現代產業,如交通,電報和輕工業等。倘若清政府能夠允許他們的商人在長江一帶擴充套件商業利益,大英帝國一定武力威脅日本,讓日本退兵。兩個列強在和清政府的談判中都提到幫助中國發展,一個是幫助發展東北,一個是幫助發展長江流域,說的冠冕堂皇,天花亂墜。實則是包藏禍心。

    可是英國和俄國都低估了日本發動戰爭的雄心,北韓內亂是決定日本在遠東甚至是在世界上的位置關鍵一戰,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日本國力強盛,而清王朝看似表面強大其實就是空了心的的參天大樹。無論李鴻章請那個國家調停都改變不了日本的決心,雖然俄國和英國的實力讓日本忌憚,但是日本的外交手腕顯然比李鴻章“以夷制夷”的宗旨要高明得多,這從英國和俄國調停失敗就可以看得出來。國與國之間只有永恆的利益,沒有所謂的友誼,調停之所以失敗是李鴻章沒有深刻認識到外交的真正內涵。

  • 7 # 陳悅漫步海邊

    有關甲午戰爭的問題問海研會就對了,陳悅來解答。

    甲午戰爭前,英、俄兩國都為了化解中日間可能爆發的戰爭,進行過“調停”,其中英國的調停其實是自發行為,俄國的調停則是有北洋大臣李鴻章在其中的拉攏促成。

    英、俄兩國的調停最後都以失敗而告終,原因大致是下面三個方面:

    一、日本借北韓事變挑起戰爭的戰略已經非常堅定,而且對國際形勢做了清晰的分析,因而不會因為英國、俄國等列強國家的外交勸告就放棄戰爭主張,對英國、俄國的調停,日本政府表現的態度非常明顯,就是一直在敷衍。

    二、當時的英國和俄國本就不和,因為克里米亞等問題,英、俄兩國互相提防。對於東亞有可能爆發的中日戰爭,英國之所以積極主動地進行調停勸和,實際上是想要保住東亞原有的政治格局,以防俄國染指。當調停陷入僵局後,英國眼見中國和俄國走近,於是主要的注意點已經不放在如何避免戰爭、維持東亞局勢上,而是開始拉攏日本,以防日本和俄國走近。鮮為人知的是,就在甲午戰爭爆發前的7月16日,英國和日本簽訂了《日英航海通商條約》,廢除了此前強加在日本頭上的不平等條約,和日本進行平等建交,對日本進行拉攏。

    三、在俄國方面,李鴻章、清王朝將很大的希望寄託於俄國調停,因為俄國是直接和中、朝相鄰的強國。不過日本的國家戰略早已將俄國視為威脅,深知俄國染指東亞的野心,對於俄國的調停勸告,日本採取的是敷衍,而到了日本和英國走近之後,日本對俄國更是有恃無恐,俄國的調停也就歸於失敗。

  • 8 # 我是小明vlog

    說說個人的看法。

    第一、對大清和日本一旦開戰,戰局如何?李鴻章在心裡應該早就有點大概,那就是大清是無法取得勝利的,只是敗到什麼程度,付出什麼代價,李鴻章猜不出結果。按照清朝和英國、俄國幾次戰爭的論斷看,我估計李鴻章是這麼認為的:和洋人作戰,失敗了無外乎賠款、割地、通商、讓洋人有領事裁判權、提供租界幾個條件。而前幾次的戰爭賠款不過幾千萬兩,割地也僅僅是一些小島嶼(香港),至於通商、領事裁判權、租界則已經是無法避免的了。因為李鴻章是北洋水師和淮軍的締造者,他深知中國的北洋水師不過是外面好看的裝飾品,而陸軍也都已經被和平磨去了鬥志,用過去的話說:暮氣沉重。不再有鎮壓太平軍、捻軍時的銳氣了。所以李鴻章沒有主動提出和日本宣戰。

    而對日本宣戰的是光緒皇帝,光緒帝有著無以倫比的愛國熱情和無以倫比的二傻子精神,他對軍事、對中國的軍事實力根本不瞭解,只是想透過自己的血性來一血多年來大清帝國對外戰爭的恥辱,想做一個康熙那樣的英雄皇帝。僅僅憑一股血氣就和日本開戰,結果開戰之後失敗了馬上就慫了,還沒有慈禧太后有定力。

    第二、李鴻章對當時的國際形勢判斷失誤。

    李鴻章對國際形勢、外交關係的方針是以西夷制東夷,利用西方歐洲國家的勢力來抵抗日本,尤其是俄國。甲午戰爭之前,李鴻章和俄國多次進行了外交接觸,瞭解到中國東北是俄國垂涎多年的地方,於是每遇到日本的外交挑釁,就依靠國際外交關係,讓俄國、英國透過外交手段來壓制日本。在這一點上李鴻章押了太多的寶,結果也輸的最慘。

    由於當時的日本在明治維新以後,整個國家爆發出前所未有的銳意進取、艱苦奮鬥。整個日本把國家的命運押在了和中國的戰爭上,這一點包括俄國也沒有看出來。都認為日本還是個小國家,沒有勇氣和龐大的俄羅斯帝國抗衡,透過外交手段就可以彈壓住日本。可實際上,日本雖小,但野心和膽量不小,甲午之後馬上和俄羅斯進行了更加兇險的日俄戰爭。

    另外,不少歐洲國家對日本的軍事實力忽視了,認為日本和中國進行戰爭,日本戰勝的可能性很小。都認為日本還沒有達到歐洲國家的軍事實力。

    結果中國慘敗後,李鴻章沒有想到日本提出了賠款二億兩白銀、割地臺灣全島、遼東半島的驚人的要求,但是這個時候俄國、英國卻沒有對日本進行過多的外交敢於,只是因為割讓遼東半島損失了俄國的利益,所以俄國、法國、德國才聯合起來干涉日本割讓遼東半島,改為增加賠款三千萬兩白銀。因為法國為日本提供了陸軍的整個軍事培訓,德國給日本製造了不少軍艦,所以拉上這兩個國家。

    綜合來說,李鴻章對中日戰爭的勝敗已經判斷出中國的失敗定局,但是沒有判斷出日本要求賠償的條件實在太大。李鴻章也對俄國對日本的壓制的判斷失誤,認為關鍵時刻俄國能夠出兵和日本作戰,但是俄國當時在歐洲還沒有解決好問題,無力在東方再來一次戰爭。

  • 9 # 周Mrzhou

    因為英國的利益在長江附近,而且當時英國為了壓制俄國已經和日本結盟,所以英國絕對不會出面幫助大清的,而俄國方面當初為了不激怒日本也選擇旁觀,當馬關條約簽訂了才知道日本的胃口多大,所以後面出現了三國干涉還遼。

  • 10 # 雷雷掌門

     早在甲午戰爭爆發之前,日本侵略者已經制定了先征服北韓,然後再侵略中國的戰略決策。光緒二十年(1894)北韓發生“東學黨”起義。日本以狡猾的手段,一面極力慫恿清政府派兵赴朝鎮壓,一面又以保護日本使館與僑民和協助北韓平亂為口實,先後派遣大批軍隊自仁川登陸。4、5月間,日軍兵力已遠在清軍之上。北韓“東學黨”起義被平息之後,清廷以亂事數平,照會日本同時撤兵。日本不予理會,要求長期賴在北韓,且不斷進行挑釁,滋生爭端,處心積慮地點燃戰火。到6月中旬,進入北韓的日軍已達5000人。中日兩國軍隊形成對峙,形勢緊張,戰爭一觸即發。

      一、以夷制夷,原是黃粱一夢

      時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的李鴻章,是清廷主和派的代表人物。李鴻章長期從事清政府的外交事務,在清朝內部是諳熟國際形勢的第一位高官,特別是對日本日益增長的軍事實力,明瞭於心。

      在形勢危急之時,李鴻章採取的是“以夷制夷”的外交手段,企圖利用英俄兩國在遠東地區與日本的直接利害衝突,迫使日本從北韓撤兵。李鴻章連電在朝的袁世凱、葉志超,要他們保持“忍耐”、“鎮靜”不可“妄動”。6月20日,李鴻章請求英俄從中調停,其主張立即得到熱衷於籌備60大壽的西太后的支援,生怕此時開啟戰端攪了她的美夢。

      清政府和李鴻章對列強“主持公理”抱有很大的期望和幻想。然而李鴻章只看到了列強之間為爭奪利益的矛盾一面,卻忽視了列強各國在對清擴張的過程中相互勾結的一面。實際上列強的公理只是一種偽善,他們真正信奉的是利益和強權。列強早己看清日本穩操勝券,必然會倒在日本一邊。赫德道出了實情:“所有國家均向中國表示同情,並說日本這樣破壞和平是不對的。但沒有一個國家採取任何實際行動幫助中國。”

      7月2日和9日,英國駐天津領事歐格納和俄國駐華使節喀西尼分別知會李鴻章,稱不便參與北韓事務,李鴻章的外交舉措歸於失敗。

      7月12日,日本向中國發出最後通碟。7月14日,日本駐華公使小村向清政府提交了“第二次絕交書”,在此戰爭一觸即發之際,李鴻章屢晤俄國公使喀西尼,求其轉請俄國政府“勸導日本與中國同時撤兵”。又晤英國駐津領事,求其請歐(英國公使歐格納),“轉電外部,速令水師提督帶十餘鐵快艦徑赴橫濱……責其(日)以重兵壓韓無禮……勒令撤兵。”列強十分清楚,日本戰勝中國他們都可以分一杯羹,戰後的情況正是這樣,列強利用“最惠國待遇”“利益均沾”“門戶開放”的強盜條約都得到了很多好處。甚至在戰爭打起來後,李鴻章仍指望列強幹涉,堅信俄國會制止日本侵略。屢言“俄有興兵逐倭之意”,請旨準他繼續與俄使交涉。李鴻章“專恃外國公使從中調處”,妄圖以夷制夷,不過是黃粱一夢。

      二、戰和不定,臨時倉猝應戰

      清廷內部以光緒皇帝、翁同龢為代表的主戰派則堅決反對求和,認為應該預作戰爭準備。在日本外相陸奧宗光向清政府提出了“第二次絕交書”兩天後,1894年7月16日,在甲午戰爭開戰前夜召開的軍機會議上,“主戰者五折,議無所決”,大敵當前,是戰是和,清廷內部仍然意見不一,最終未能形成清廷中樞的領導核心。

      光緒震怒,宣示主戰。7月18日,清廷向李鴻章發出諭旨:“現在倭韓情事已將決裂,始勢不可挽,朝廷一意主戰。李鴻章身膺重寄,熟諳兵事,斷不可意存畏葸。……若顧慮不前,徒事延宕,訓致貽誤事機,定惟該大臣是問。”

      可是,具體應該如何進行軍事準備,本國的軍事潛力究竟有多大,作為最高軍事統帥的光緒帝幾乎是全然不瞭解的,對於日本的軍事情況也缺乏瞭解。有記載指出,駐日公使江鳳藻於開戰後回國,光緒帝召見他,諭之雲:“聞日本與中國開釁,早有陰謀,爾駐其國都,何以無所知,亦無奏報到京?”既然責備公使沒有奏報,說明自己對日本開釁陰謀也是無所知的。所以有人批評光緒帝說:“德宗景皇帝昧於外情,輕於嘗試。”在既不知己也不知彼的情況下,沒有客觀地分析敵我雙力的軍事事力對比,就憑著主觀意志盲目地提出和決定備戰方案,其結果可想而知。正如在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上簽字後,光緒帝沉痛地檢討自己在備戰問題上的失策道:“聯辦理此事,自去歲倉猝開釁,徵兵調餉,不遺餘力,而將少宿選,兵非素習,紛紜召集,不殊烏合,以致水陸交綏,戰無一勝。”

      三、戰略不清,已然無力迴天

      7月25日,日本艦隊在豐島海域襲擊中國的運兵船隻,甲午戰爭正式爆發,隨後,中日戰爭逐步升級。8月1日,中國正式宣戰。起初,光緒帝提出南北夾擊的戰略主張,命令已進入北韓北部的清軍與牙山一帶的南路清軍葉志超部同心協力。夾擊日軍,使日軍兩面受敵,難以應付,為此他三令五申要李鴻章電催平壤各軍星夜兼程,直抵漢城,與葉志超合力夾擊。“相機近取,力挫兇鋒”。  然而,主持前方戰事的直隸總督李鴻章卻將光緒帝的督戰上諭置之腦後。採取了儲存淮軍實力的作戰方針、聲稱要“先定守局,再圖近取”,“步步穩慎,乃可圖功”。致使在平壤的清軍雖有29營之眾,卻遲遲不敢南下接應。使“南北夾擊”的作戰計劃變成泡影。加之清軍武備廢弛,指揮失當,因此在九月下旬,日本侵略軍即長驅直入,突破鴨綠江防線,深入到中國境內作戰,面對著“水陸交綏、戰無一勝”的敗局,光緒帝束手無策,只能仰天長嘆。然而,這時日軍既定的戰略目標尚未達到,乃多方藉口,拒絕列強的調停,繼續進攻中國本土。

      此時,清廷中樞對戰爭已失去信心,故對清軍如何抗擊日軍的進攻,已放棄進行戰略謀劃。李鴻章在平壤、黃海之敗後,於9月19日向朝廷上了一篇《據實陳奏軍情折》,提出:“伏願聖明在上主持大計,不存輕敵之心,責令諸臣,多籌巨餉,多練精兵,內外同心,南北合勢,全力專注,持之以久,而不責旦夕之功,庶不墮彼速戰求成之詭計。”這是李鴻章分析對比中日雙方的國情和軍力,經過深入思考而提出的關手戰勝日軍的總設想、總方針,內容涉及軍事、政治、經濟、思想等方面。其中包含有難能可貴的持久戰思想。不過,這對於當時一心求和、無心抗戰的清廷中樞來說,是根本不可能予以採納的。

      縱觀甲午戰爭清廷戰略決策過程,清政府在“武保”與“和保”的道路選擇上猶豫不決,導致戰備與外交的雙重失誤,是戰敗的根本原因。同時,由於沒有明確的戰略,結果只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一處有警,便拆東補西,完全陷入被動挨打的境地。可以說,中國在安全戰略上的目標模糊、搖擺不定,不僅沒有逃避戰爭,反而推動了戰爭的加速來臨,使得腐朽的清王朝陷入了更加風雨飄搖的境地之中。

  • 11 # 尋找不答應

    國家之間講的是利益而不是情誼!要讓別人幫助,得讓別人知道你是有價值的,至少是有他可以利用、從中獲取好處的!寄希望他國的幫助是非常不明智的!

    一、李鴻章的不抵抗

    自鴉片戰爭後,中國每次面對外敵都是選擇不抵抗,這是該挖出來鞭屍的行為!每次別人來侵略,連抵抗的勇氣都沒有,啥都不準備,然後希望國際調停。甚至是禁止自己人抵抗,一開戰了領導就跑路!像馬江海戰,法國以發出開戰通牒,清軍這邊還禁止發彈藥。九一八事變,張學良的不抵抗,不是找不到相同的案例的。

    開戰前,李鴻章也是不允許抵抗!最大的原因有兩個,一是打不過,二是希望西方列強調停。所以他拒絕袁世凱增兵的建議,電令葉志超和丁汝昌忍耐約束部下……至於儲存實力,李鴻章可能有那個心思,但不是全部!甲午戰敗的責任李鴻章都是跑不開的!

    二、隊友的坑

    北洋海軍號稱“亞洲第一”,但實際上這個號稱是好幾年前的事了!日本自明治維新後,側重發展軍事,海軍的總噸位早就超過清廷,更何況,日本早就蓄謀已久,情報工作都做得很完善,連中國地圖都畫得比中國的地圖還詳細。而中國這邊,1888年後戰船就沒再買過,1891年後連槍支彈藥都不買了。打戰時只能用好幾年前買的武器裝備還有自己生產的落後裝備。像朝廷高官醇親王載灃挪用海軍軍費去修頤和園、戶部尚書翁同龢(他後代也不是什麼好東西)奏請“十五年內不得添一槍一炮”,還把軍費給停了上面不是東西,下面也好不到哪裡去,拿軍費軍餉去吃喝嫖賭的大把人在,甚至是投機倒把,把槍支炮彈都賣了,然後用泥土填炮彈。

    中國的北洋海軍,有不少浴血報國的愛國志士,但是關鍵位置上的領導層太不是東西。北洋海軍的家底李鴻章是清楚的,但是他也慫,沒有拼個兩敗俱傷的勇氣。所以他去找了列強調停。

    三、俄國的無信

    沙俄(包括後來的蘇聯)一直都是對遠東虎視眈眈的,看見中國東北土地和北韓半島都能直流口水。日本在遠東北韓的坐大,實際上也威脅到了沙俄的利益。1894年春,中日矛盾爆發時,俄國就第一時間表示要調停,有不達目的不擺休的意思。李鴻章覺得俄華人可以利用,中俄兩國可以聯合對付日本,卻不知俄華人擺了他一道。在日本強硬表示北韓問題你俄國最好別插手後,俄國立馬錶示自己就是個打醬油的,玩起了坐山觀虎鬥的把戲。中日兩敗俱傷的局面是俄國希望看到的,就是沒料到傷的只有中國一方。

    雖然俄國確實在當時沒做好對付日本準備的事實,但是,俄國在這一次干預中確實是背信棄義的,李鴻章在甲午戰爭的缺少準備,俄國是有責任的。

    四、英、法、德、美的縱容與默許

    英國在俄國表示干預時也開始想要加入,畢竟參與談判英國也是可以從中撈好處的。英國的干預實際上就是走個過場,中日兩國他誰也不想得罪,中日兩國再怎麼打也與他無關,甚至他還可以賣軍火。在日本表示不會侵犯到他在中國的利益(長江上海一帶),英國就拍拍屁股走人了。

    法、德、美等國在華利益都不是很大,畢竟中國還是太落後了,還比不上他們與日本的交易,所以調停慾望不強。參與調停中日兩國,無非是提升一下在國際上的存在感和威望,有的國家甚至是打算趁著中國戰敗好再從中國身上褥羊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是誰寫的詩?含義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