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龍山真人

    你總得先拿出作品來,讓大家欣賞品評,然後明白了自己哪裡該繼續發揚廣大,哪裡該克服敗筆,取長補短,提高自己的繪畫水平。再說你到底重寫意,亦或重寫實,別人一概不知,如何指點。

  • 2 # 冬天裡的夏葉

    中國畫的特點:筆法,墨色,丘壑,氣韻。你的畫有幾點可以探討一下:一,在筆法上還較稚嫩,還需多多練習,好作品廢紙三千不在話下。好筆法需老辣而秀雅,而老辣缺乏秀雅,那就很無趣了,缺少了靈氣,太秀而不能體現它蒼勁.二,墨色不夠厚重,中國畫魅力在於它的墨色韻味,積墨法,是運用的極多的手法,山石的皴擦點染,一步步程式都得具備,不用心急,慢慢地一遍遍深入,這種畫才耐看。三:丘壑是指山石經營位置要穩而奇,就如書法一樣,即要穩又要穩中帶險或奇,太穩顯得呆板,太奇又令人看著不舒服。四,氣韻要通暢,有大開大合的處理。建議多讀古畫,多臨古畫,體會古畫的精髓,眼界也會越來越高,多練多思考。筆耕不輟,一定會有很大提高。祝你在攀登路上越走越快!

  • 3 # 退思園居

    看了你的畫,

    特建議如下,亦代替作評了:

    1. 換稍大筆,換羊毫筆,

    提腕運筆,空掌握筆。

    ---即: 筆要換。

    2.筆根留水,筆肚飽墨,

    墨分五色,色染三層。

    --- 即:水要足。

    3.七皴八皴,混搭創新,

    轉筆耕筆,三枯七潤。

    --- 即:技要活。

    看到你的畫,畫的很認真。

    功夫不負有心人。認真再加上用心,則:

    書畫天地裡,

    相信你會更上一層樓。

  • 4 # 畫家星首

    找個老師學習吧,這樣進步更快。題主是練過毛筆字的,學習起來更快。

    傳統山水畫一般的畫法是:勾,皴,擦,點,染。

    勾的目的是定型。山石,樹木,流水,各種點景人物建築動物先勾,但筆法完全不同,該中鋒用筆應該中鋒,該側鋒則側鋒。不能隨意勾,有筆法上的講究。

    皴,一般印象只是皴山,宋畫中樹木也是要皴的。

    皴不光是表現山的體積感和質感,更是要表現所畫之山是石山還是土山。比如北方的石山和四川的石山是不一樣。

    就是是南方的土山,江南和嶺南也各有不同。

    同樣是北方的石山,一年四季,一天之中的時間變化,也要在皴山中表現出來它們的差別。

    擦是補皴之不足。太實,太虛,需要用擦來補救。

    國畫中的擦,很忌諱畫素描一樣,或者小學生寫錯字擦掉。

    。擦是補皴之不足,你怎麼皴也應該怎麼擦,不要幹筆,發叉的筆亂塗一氣。這樣的擦表面看效果不錯,實際是錯誤的。

    點在畫山和畫樹中的樹葉點是不一樣的。畫樹中是點葉,點在樹幹樹支一是補勾樹幹樹支的敗筆,二是聚氣。

    在畫山中的點,包括點在樹上的意義,還有其他的作用。可以比較清代石濤和五代董北苑的點法。

    染是指用深淺不同的墨對形象進行刻畫。宋畫山水的染法是最好的範本。

    最後是上色。一張山水畫中各種山石,樹木應該上幾次色 ,完全根據畫面的需要,而不是隨意塗一兩次色。

    山水畫如果筆墨功夫夠好,實際上不上色彩是一樣。

    其實在色彩這個問題上,古人很隨意的,可以不上色,也可以完全用色彩或者儘量少用墨,稱為沒骨法。

    以上道理題主可能全部知道。

    但是知道和實際操作完全是兩回事情。

    找老師的目的,一是指出不足,更重要的是給你改畫。

    改畫改得好不好,才顯示老師的真正水平,也是找老師學習最大的意義。改畫也許也就是加幾筆,但所有的經驗和對畫的理解與認識全部在裡面。

    中國畫經驗為什麼重要,因為筆墨總在變與不變之間,而不是一成不變。

    讓筆墨出現在正確的地方,這個正確是相對的。比如一筆中鋒,出現在樹木的主幹也許適合,但出現在山石上也許不適合。

    有很多問題,也許就是老師一句話點破,受用終生,沒有老師,也許要走無數彎路才明白。

    山水畫的關鍵之處,自己想是很難想明白。

    你不拜師,沒有人會給你說。

    何況現在的風氣,是很保守的,行家不會隨便指點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樣才可以去緬甸這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