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杯仙
-
2 # 漸入佳境AA
遼寧省大連市六七八零後以上的人:
對父母本人稱=爸、媽
我爸我媽=阿(ǎ)爸阿(ǎ)媽
-
3 # 沈雋藻
我們三兄弟叫爸爸:伯伯
叫媽媽:姆媽
奶奶:婆婆
爺爺:爹
外公:家爹(讀音:ga die)
外婆:ga平音
武漢市
-
4 # 理鳴1
除了耒陽人士不準猜,其他地方的朋友聽懂了就得到百個贊!jia(第四聲)ya(第二聲)答案媽,爸。造句,我jia給我ya買了新衣衫,我和弟弟穿舊的。
-
5 # 取個啥子名字喃
父親:伯伯,北北發二聲的變音
母親:mer,母發四聲的變音
我母親就這麼喊的,那一帶都這麼稱呼,她也納悶過怎麼爸爸會稱呼伯伯。
-
6 # 使用者13688672191
中國普通話叫爸爸、媽媽,這是最普遍的稱呼。
其他地方叫的較多的是:
有的叫爹、娘
有的叫大、媽
-
7 # 雲漪潭影
爺爺:爺爺(輕聲,就是“老大爺“”那個音)
奶奶:媽媽(三聲,我感覺可能是嬤嬤的變音)
伯伯:爺爺(二聲,就是普通話裡稱呼祖父那個音)
伯母:娘娘
爸爸:爺
媽媽:娘
說實話,完全靠發音辨別,書面都沒法寫。
-
8 # 與正義同行
陝西人把父親叫"達",爸爸的兄弟叫"達達",爸爸的哥哥叫"老達"。媽還是那個媽就不變啦,反正是她生的[捂臉]
-
9 # 嚴汝祥
我們這裡六十年代之前稱媽媽比較普遍的是“姆媽",稱爸爸的較雜,一般在外面搞工作的家裡的孩子都稱呼爸爸。如果在家裡的有叫“大大"的叫“父"的,叫“叔子"的叫“爺爺"的。如果父親是老大就喊“伯伯",老二叫“二爺",老三叫“三爺",如最小叫“么"爺。
-
10 # 使用者陳維仁501
我地是重慶萬州,我們普遍稱父母親除了稱爸、媽以外,稍微年紀大些的兒女,給爸叫老頭、老漢,給母親叫老孃,沒有其它的稱呼了。有些兒女,兒媳如果對父母有些不滿惜緒,就往往在背後稱我屋的那個死老頭,死老孃是如何如何的,這就是不禮貌的行為。
-
11 # 金道緣
我們家鄉稱呼爸為“爸爸”,稱呼媽媽為“媽”,但兒媳婦進門後,稱呼爸為“爹”,(保定北)稱呼媽依然為“媽”。我們這也有孩子們稱呼爸為“爹”、稱呼為“娘”的,但僅是少數。
中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再加高達56個民族,對父母的稱呼各不相同且大相經庭。但都不外呼是對父母雙親無比尊敬、親暱的稱呼。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國門開放,現在有些小孩子們對父母的稱呼也“洋化”了,什麼“father”、“mother”的一通喊。但甭管怎麼說,本人還是感覺國語“爸爸”、“媽媽”聽著順耳、親切!畢竟這是幾千年前老祖宗傳下來並久經延續下來的稱呼,再祟洋媚外也不能隨意改變不是?不管別人,反正我家的孩子們一用這“鳥語”喊爸媽,我就立馬糾正!好好的中國人學這些洋玩意兒幹嘛?!大家說對嗎?
-
12 # 我是好老譚
在我們家鄉豫東夏邑縣:
爸爸稱:父親、大大、爹、老爸、老爹、老頭。
媽媽稱:母親、娘、老媽、老孃、老母、老太婆。
-
13 # 錦繡2417
我河北孟村縣的(緊鄰鹽山縣),漢族。比如鄰家大娘來串門問我:你伯(音bai)呢?是問我你爸呢;你Y呢?這是問我媽媽呢。
-
14 # 含山唐
而在湖州城裡,這爸爸卻叫“阿爺”,“爺”讀成“ya”。“阿爺”在蕭山卻又是爺爺的意思。蕭山人叫爸爸卻叫“爹”,“爹”讀“dia”,第四聲,聲音短促。湖州人叫奶奶是很有意思的,叫什麼呢?叫“娘姆”,也就是孃的姆媽,因為媳婦叫婆婆也叫“姆媽”的。在我的印象中,上海人叫爸爸時,把這兩個字都讀輕聲,跟我們老家叫叔叔一個樣。我們叫叔叔就叫“baba”。
同一方言區,對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叫法都不一樣。有的叫法不一樣,有的聲調不一樣。而現在,這種方言正在慢慢消失。我六歲的孫子和兩歲半的孫女都是一口普通話。他們叫我們都叫爺爺奶奶。我老婆原來不會說普通話的,現在說話那舌頭也捲起來了。
方言,正在消失!
-
15 # 陋室主人
地方言,不盡相同,口語與書面語不同,但意思一樣,這就是中國語言的魅力,博大精深,外國語所不具備的。如爸爸、父親、大大,爺爺、祖父、老爹,娘、媽媽、母親、媽咪,…。
-
16 # 心隨所願3658
陝西渭南市華州區。
祖父:爺,祖母:奶;
外祖父:外爺,外祖母:外奶
父親:大(da二聲),母親:媽(ma二聲);
伯父:老大(da二聲),伯母:老媽(ma二聲);
叔父:三大,叔母:三媽(聲調同上)。
-
17 # 宛東農夫
座標:河南南陽社旗,媽只有一個叫法,就是媽。父親的叫法就複雜點,要看你父親在他們親兄弟或堂兄弟中的排位順序來叫,但“大(類似二聲)”這個稱呼我始終沒有搞懂,問過大人,也沒有確切的回答。假如你父親有親兄弟四人,老大叫伯(bai三聲),老二叫爹,老三叫叔,老四叫大。還不是隻有自己的孩子才這麼叫,所有的堂兄弟姐妹都這麼叫。而父親的親兄弟如果是一人、二人、五人,又是不同的叫法。太麻煩,不想寫了!
-
18 # 老劉87078
湖南長株潭稱“媽媽"都是稱“姆媽"。長沙丶株洲稱“爸爸"音為ba陽平,重複一次。湘潭則是ba陰平,重複一次。
-
19 # 使用者18784480006
棗莊地域(古嶧齊村)過去稱《爺》,近代《達》音:da,現在絕大多數都喊《爸爸》了,過去假如喊的洋氣會被周圍人笑話,入鄉隨俗。
-
20 # 正義在胸2
我家鄉在六七十年代前都稱爸媽為爹爹媽媽。七十年代起就有孩子稱爸爸媽媽了。此後就“全面開花”都叫爸爸媽媽了,叫爹媽的現在已經絕跡了。
回覆列表
話題不大整大啦!
爹孃咱回來啦!
過年了!錢掙倆?
吃啥?
你們辦吧!
過年了樂吧!
左金童!
右玉女!
樂翻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