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記2018
-
2 # 下過雨的街8848
我記得小時候經常看大人們聽一個節目叫《清風夜話》,主持人是一位知心大姐,當然我得管人家叫阿姨了,時隔多年,我依然記得主持人的名字叫沈霞,可想而知當年這節目影響力多大!
-
3 # 色覺異常
小時候最喜歡聽收音機
-
4 # 秋葉紅滿天
80年代初,百廢待興,當時的娛樂活動少,收聽收音機是兒時最喜歡的事。那時黑白電視剛剛興起,平時收聽節目主要靠收音機。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劉蘭芳說的評書《岳飛傳》《楊家將》,其中的人物至今仍記憶猶新。
因家裡經濟困難,二姐初中未畢業就早早輟學,回家務農。二姐到地裡幹活的時候,總用菜籃子裝一臺大木匣子收音機,最喜歡的節目是江蘇臺的《文藝天地》,印象最深的一首歌是陳琳演唱的《酒幹倘賣無》。
那真是一個純真的時代。
-
5 # 三工是誰
家裡第一臺收音機是紅燈牌,上海無線電二廠生產的。那個年代,它還真是家裡唯一的家用電器。
小喇叭開始廣播啦,孫敬修爺爺講故事,劉蘭芳的評書《岳飛傳》、《楊家將》,袁闊成《三國演義》,還有後來的廣播劇《夜幕下的哈爾濱》……
要說,那個年代物質生活相對貧瘠,精神生活就更貧乏,可也正因為有了廣為普及的收音機,這個小匣子給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六零後、七零後)打開了一扇“窗”,留下了不可磨滅的時代記憶!感謝提問題的人,您讓我們在被生活、工作反覆蹂躪之餘,突然被勾起了一些美好的回憶。
現在資訊很發達,人們可以透過各種終端和載體隨時隨地瞭解資訊,以至於收音機已經被大部分人拋棄。這當然是時代的進步,可是,面對海量的資訊,恐怕再難重現“飛龍旗、飛鳳旗、飛虎旗、飛彪旗、飛豹旗……”這樣深邃的時代印記了。
-
6 # 吉焱297
我家好像在七十年代末買後院鄰居家的收音機,那時好像正播岳飛傳,姥爺聽的著迷了花五十元買的。現在四十多年過去了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還很懷念過去的日子!
-
7 # 毛姐嘮家常
那個年代資訊都靠收音機獲取的,每天放學回家聽收音機是最大的快樂。我記得那個時候每天中午有講評書的《岳飛傳》《楊家將》吃完飯我們姊妹幾個就圍著收音機全神貫注聽評書,評書講完基本就到了上學時間。就為這父親訓了我們好多回。
-
8 # 記者老劉
出生在70年代,那個年代娛樂設施還比較少,收音機就成了普通百姓家中的娛樂寶貝,無論是聽歌曲聽戲曲聽評書聽新聞完全都靠收音機來完成,收音機成了家中的搶手貨。
記得是在上初中的時候,當時收音機正在播放單田芳的評書《岳飛傳》,聽了幾個回合後,感覺上了癮,每當中午放學鈴一響就趕緊跑步回家,然後拿起收音機就趕緊調到說評書那個頻道,有時候回去晚了,評書已經開始了,還得在重播的時候再聽一次,那時候的痴迷程度就像是現在玩手機一樣。而且一次不聽就感覺到睡不好覺,上學時還得問問同學聽了沒有,然後讓同學再敘述一下評書故事的情節。有時候,父親讓幹農活還一邊幹活一邊聽收音機,如果不聽收音機評書,幹活時就會心裡老想著評書,感覺幹活都沒勁。
往往是聽了這個評書,再聽下一個評書。當時比較流行的就是《楊家將》、《岳飛傳》、《水滸傳》。當時說評書的名家有單田芳,袁闊成、劉蘭芳、田連元,他們的聲音各有千秋,十分有吸引力。整個初中時期就是伴著評書學完了學業。直道現在還記憶猶新,現在收音機普及了,有時候還是會開啟收音機聽聽這些評書,直道現在聽起來還是如醉如痴。
-
9 # 笑滄海199322813
我是70的,聽著收音機長大的,那陣兒也叫半導體.中、短波兩個頻率,最愛聽的就是劉蘭芳的《岳飛專》、《楊家將》……電影錄音剪輯,尤其是上影譯製片廠配音的電影錄音剪輯.那個時候廣播裡幾乎沒有廣告,話劇、廣播劇、廣播小說都很好聽,少兒節目有《小喇叭》、《星星火炬》聽孫敬修、曹燦、康英老師講故事,最不喜歡聽的就是天氣預報,大段枯燥乏味的氣象資料讓人昏昏欲睡:“在某某海拔高度有一個低壓槽,”聽廣播是學說普通話最好的途徑,可惜沒有好好收聽學習英語講座。總之,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收音機給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這是現在任何電子產品都無法替代表!
-
10 # 衝149554841
香港商業二臺“叱吒樂壇流行榜”及粵語歌,後來香港商業二臺改FM後收不到了。後來廣州電臺張悅楷先生的小說聯播,比較有名“小李飛刀”(其實書名為:多情劍客無情劍)。再後來是陳迪生、周慶文“穿梭孖寶”,之後週上京聽“寶貝二郎”,後來週迴來了再組“穿梭孖寶”。2001之後,很少再聽廣播電臺了。
-
11 # RONGHUA說
我比較喜歡時政新聞,廣東電臺的《今日世界》就是“最愛”。那時候的它,主持人叫“安琪”。不但資訊量大,而且時間有90分鐘長,尤其是有本地和北京的專家解讀。
-
12 # 邊城分子
星星火炬,周未被窩裡抱半導體聽相聲,小說連播,評書岳飛傳
現在全是藥廣告,沒辦法,電視打敗了收音機,手機打敗一切,連雜誌發行量也爆跌。
-
13 # 春天裡的第一縷陽光
上世紀80.90年代,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有好多非常優秀的節目,我經常收聽的有叱吒全球,華語歌曲。今晚八點半,午間半小時。還有新聞縱橫。廣播歌選。
-
14 # 月圓458
我現在喜歡聽豫劇,跟小時侯在收音機裡聽戲影響而來是分不開的,想當年並沒有覺得好聽,家長和鄰居圍著收音機聽《花木蘭》。還有評書,也是愛聽,我現在只要做家務,必須把手機放兜裡,聽我收藏的豫劇唱段或者評書,還有那個年代喜歡聽的歌曲。
-
15 # 知心姐姐生活錄
我是70後我小時候聽過的收音機裡面的節目是《小喇叭開始廣播了》爸爸愛聽相聲,我也跟著聽《三國演義》《岳飛傳》《楊家將》
-
16 # M威P
收音機在我們那又叫話匣子,那時候電視還沒完全普及,村裡只有兩家有電視還是黑白的,到了黃昏十分這兩家基本都擠滿了人,那時候的電視正在熱播的是農村三部曲,籬笆女人和狗,之後好像還有轆轤女人和井和古船女人和網。
這個時間大人都去看電視了,我們小孩和老人只好待在家裡聽話匣子,話匣子開啟是多少頻道記不清了,當時最喜歡聽的是小喇叭節目,節目當中曹燦講故事的畫面還依稀記得,小喇叭結束,一段廣告過後就到了爺爺最喜歡的評書聯播節目了,是袁闊成講的三國演義,半個小時講完,留下釦子,期待明天繼續。
那時候的生活節奏比較慢,但是日子過的卻很快樂,早晨起來第一件事是開啟話匣子,話匣子裡傳來新聞和報紙摘要節目,之後就是七點鐘的天氣預報節目了,沒有風,沒有雨,父母出工也就放心了。
那時聽話匣子也總結出了很多經驗,電波不穩定用手把住天線,訊號就會穩定些,電池電量不足用牙齒咬一下還可以再聽一天。
話匣子雖然只是聲音的傳播者,但是話匣子傳播的聲音卻產生了很多憧憬,當整點報時廣播員總會說,現在是臺北時間請你準確對時,如今我身在北京,也真切的感受到了臺北時間,但隨著科技發展我已經找不到那個聽到就讓我意猶未盡的那個波段。
話匣子是當年農村使用率最高的家用電器,我們那叫話匣子,也叫記憶,你們那叫什麼呢?
-
17 # 天地一過客410321
小時候,電視機一個村子裡估計有一兩臺吧,小人書跟收銀機就是最好的娛樂方式!最喜歡聽的節目,挺多的,《小喇叭開始廣播了》、《曹燦說說講故事》等,聽的最多的就是中午12點半到一點半個小時的評書連播,聽過的評書有《岳飛傳》、《大西唐演義》、《白眉大俠》、《大明英烈》、《玉嬌龍》等!那是一代人的記憶……
-
18 # 樹洞挖坑機
哎嘛,我一個90後小時候也聽過很多收音機,我姐是80後,小時候總是和她一塊被被動收聽,因為小時候家裡被限制看電視的時間又沒有其他的娛樂活動可玩,我家買電視很早其他鄰居還在看黑白小電視的時候我爸花當時的高價買了臺彩色電視,可能那時候還比較小有記憶的只有聽些唱歌和單田芳講的評書,描述武打場景那是有聲有色
-
19 # 凡人凡事1988
“小喇叭開始廣播了”,小時候每天趴在爺爺屋裡的方桌上,等著聽這檔小喇叭,裡邊有孫敬修爺爺講西遊記。聽著孫敬修爺爺那獨特的聲音,娓娓的講著孫猴兒的故事,就是那時那個小女孩最美好的事情了。
那時我守在收音機旁,聽著裡邊的故事,就常常在想,什麼時候能看到孫敬修爺爺長什麼樣,什麼時候孫猴兒能拿著金箍棒,從裡邊跳出來。
晚上吃飯時,一大家子圍在飯桌旁,邊吃飯邊聽劉蘭芳的評書,楊家將、岳飛傳,短短的半個小時,跟本聽不過癮。前一段時間,兒子看了課外書楊家將,我又給他從手機裡找了聽評書,特意在晚飯時收聽,可是怎麼也找不到小時候的感覺。
我小時候的願望早已實現,現在的電視都已經有了點播的功能,想看啥就點啥,孩子們現在可以說啥也不缺了,可我怎麼總覺得現在的孩子,沒有我們小時候快樂呢。
-
20 # 鑫航嘉電器特修
小時候有得起一個收音機那就是神仙日子了,農村人電燈也沒有,只有手電筒,而且還是沒有外殼的,我就感覺那時候我們家窮的叮噹響。吃的都成問題。太苦了
那時候我聽過的電臺有中央臺,和雲南新聞廣播。夜晚如果有短波波段的可以收到外國的臺,
有別個省的臺,分時段廣播的,現在我都還在聽廣播,我20年前買得一個德生收音機現在都還正常工作的!接收效果比一般的靈敏十倍
回覆列表
我是60後,念小學時家裡有臺收音機。那時收音機就是獲取資訊,娛樂生活的主要甚至是唯一渠道,當時劉蘭芳講的評書《岳飛傳》在當時的哲盟臺,還有白城臺熱播,這些臺信在我們家裡號不好時續時斷,得不停的轉動收音機的方向才能聽到,那時我一放學就開啟收音機撥這兩個臺聽《岳飛傳》聽完上我二姐(表姐)家給他們去講《岳飛傳》。這是30多年前的事了,後來電視淘汰了收音機,如今手機又淘汰了電視機,時代發展真快呀!